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少量氯水加入饱和溶液中:
B.向溶液中同时通入和:
C.将乙酸滴入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D.过量的与溶液反应: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通入水中制氯水:
B.通入水中制硝酸:
C.用稀盐酸除铁锈:
D.溶液与盐酸反应: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浴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4.实验室需对少量污染物进行处理。以下处理方法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均错误的是( )
A.用硫磺处理洒落在地上的水银:
B.用盐酸处理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的金属银:
C.用烧碱溶液吸收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刺激性气体:
D.用烧碱溶液吸收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产生的气体: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石灰水:
C.溶于HI溶液:
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用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溶液至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多: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与溶液混合:
7.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Fe与S反应:
B.Cu和浓H2SO4反应:
C.NH3的催化氧化反应:
D.与HCl反应:
8.下列反应的原理及对应的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
B.漂白液用于烟气脱硫:
C.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
D.比较碳酸和苯酚酸性强弱:
9.油条是我国传统食品,其做法之一是将明矾[]、纯碱、食盐按比例加入温水中,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面团,放置,使面团产生气体,形成孔洞,放置过程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明矾属于混合物
B.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电解质
C.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D.该反应说明与不能大量共存
10.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入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
B.向含的溶液中通入:
C.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D.向新制的悬浊液中加入几滴丙醛溶液并加热:
二、填空题
11.(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填“能”或“不能”),并说明理由。
①液态HCl: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熔融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固体KOH: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12.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无水酒精、②晶体、③铁丝、④氨水、⑤液态HCl、⑥溶液、⑦、⑧熔融NaCl、⑨空气、⑩固体。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
13.有下列物质:①晶体②铜③硫酸溶液④⑤固体
⑥固体⑦蔗糖⑧氨水⑨稀硝酸⑩固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能导电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编号)。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固体⑤溶解时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⑤与⑥1:1混合后,写出该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4.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做如下实验:(a)取少量该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b)另取少量该粉末,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a)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由实验(b)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另取少量该粉末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不同)。
该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X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无色溶液与X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离子方程式应为,A项错误;
B.在水中氨气与二氧化硫先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再与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
C.乙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成,故离子方程式应为,C项错误;
D.氢氧化钡是少量,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按氢氧化钡的配比来写,应为,D项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3.答案:A
解析:A选项四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均能大量存在,故正确;B选项高锰酸根可以与亚铁离子反应,故错误;C选项钡离子可以与碳酸根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故错误;D选项氢离子可以与亚硫酸氢根反应,且酸性条件下,会氧化,故错误。
4.答案:B
解析:A.用硫磺处理洒落在地上的水银,化学方程式为:,故A不选;B.盐酸与银不反应,故B选;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氢氧化钠吸收,离子方程式:,处理方法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故C不选;D.用烧碱溶液吸收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产生的气体,离子方程式为:,故D不选;故选:B。
5.答案:C
解析: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A错误;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石灰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B错误;C.溶于HI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C正确;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ClO,故D错误。
6.答案:D
解析:用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离子方程式是:,故A错误;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故B错误;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溶液至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多:,故C错误;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与溶液混合:,故D正确。
7.答案:C
解析:A.Fe与S反应生成二价铁:,故A正确;
B.Cu和浓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B正确;
C.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故C错误;
D.与HCl反应生成铵盐:,故D正确;
答案选C。
8.答案:D
解析:A.实验室制备NO,常用Cu和稀硝酸的反应:,故A错误;
B.中S显+4价,以还原性为主,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氧化成,故B错误;
C.泡沫灭火器是用和发生双水解反应,即,故C错误;
D.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发生,说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故D正确;
答案为D。
9.答案:D
解析:A(×),明矾属于纯净物;B(×),生成物中的不属于电解质;C(×),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D(√),该反应中转化为气体,转化为沉淀,说明与不能大量共存。
10.答案:C
解析:NaOH与反应时先与反应,与等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只能与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还原性:,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只能与反应,B错误;过量的使得产物以形式出现,C正确;离子方程式配平错误,的化学计量数应为3,D错误。
11.答案:(1)①不能;HCl在液态时以HCl分子形式存在,不电离
②能NaCl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可电离出和
③不能Fe是单质④不能电解质在固态时不电离
(2)①
②
③
④
解析:(1)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液态时只有分子,没有离子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但固态时不电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电离。
(2)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12.答案:②⑤⑧⑩;①⑦;③④⑥⑧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⑤⑧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①⑦;铁丝是金属单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氨水、溶液和熔融NaCl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均能导电,故题给物质中能导电的有③④⑥⑧。
13.答案:(1)①⑤⑥⑩;④⑦;②③⑧⑨
(2)
(3)
(4)
解析:(1)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需为纯净物;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可以导电;
①晶体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
②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硫酸溶液是电解质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
④为非电解质自身不能发生电离;
⑤固体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为电解质;
⑥固体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为电解质;
⑦蔗糖为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
⑧氨水为氨气的水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稀硝酸是硝酸的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固体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为电解质;
题中电解质为:①⑤⑥⑩;非电解质为:④⑦;能导电的物质有:②③⑧⑨;
(2)发生离子反应:,应为可溶性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对应的方程式可为;
(3)电离产生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4)和1:1混合后离子方程式为:。
14.答案:(1);
(2);;
解析:(2)要确定该粉末的成分,需要检验和是否存在,而检验需加,检验需加。若先加检验,遇到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遇到生成硫酸银(白色微溶物),也会使溶液变浑浊,对的检验造成干扰,因此必须先加检验,并且要加过量的把全部除去。不能加氯化钡溶液,因为加氯化钡溶液会引入,对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只能加硝酸钡溶液检验该粉末中是否含有,故X为硝酸钡,再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NaCl。根据题中的现象可知原粉末中只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