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培优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
一、读拼音,写词语。(7分)
1. 火神虽然很jìng pèi( )普要米修斯,但始终不敢wéikàng ( )宙期的命令。
2. 盘古用f tóu( ) piīkāi( )了天和地,Zhiīchēng( )在天地之间,最终jīngpílìjíe( )。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 他的肝脏(zāngzàng) 毒素堆积,看起来很脏(zāngzàng)。
2.花圃(b p )里的花都开了,各种香气混(h nhùn)在一起。
三、补充本单元所学词语,并选词填空。(9分)
( )云( )雾 未ト( ) ( ) 三( )六( )
()机()算各显()()()()不人
1. 看到右图,我能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
2. 八仙约定不能乘舟过海,只能用宝物________________。
3.萍萍兼顾社团和班级的活动,样样都完成得很出色,可以用____________来形容她。
四、选择题。(15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街接尖利 B.悲惨滋润C.严历情景 D.血液愤愤不平
2.“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泥沌一片。”下列选项中能代替句中加点词语的是()。
A. 混乱B. 昏暗C. 模糊D.混合
3.“垃圾分类能够减少有害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_______。”这句话中应填入的选项是()。
A. 危险B.危难C.危害D. 危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天宫课堂”,使我向往星空。B.李商隐是唐朝著名诗人。
C. 爷爷讲到以前的往事非常感慨。 D.老师纠正并指出了我的错误。
5. 下列句子中,属于中国神话并体现了想象的神奇的一项是( )。
A.炎帝让人们设立了贸易市场,把东西拿到市场上来交换。
B. 赫拉克勒斯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
C.伏義、女娲在白龟肚子里发现了一座宫殿,看到那里摆着一堆鱼。
D.潘多拉打开魔盒,里面飞出无数可怕的怪物:饥饿、疾病、贪婪······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盘古创造了世界。(扩句,至少护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福是什么呢?农民伯伯说:“幸福是秋天沉甸甸的稻穗。”(仿写句子)
幸福是什么呢?女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照样子,发挥想象补充句子)
孙悟空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嫦娥》一诗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这个神话故事有关。
2.通过课内阅读,我们认识了神话中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开天辟地并身化万物的_______________,熔彩石补天的_______________;我们还从课本之外认识了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话人物。
七、问读课文,完成练习。(9分)
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娲。女娲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少女:_______________故:_______________堙: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中描写的人物叫__________,她化为精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精卫坚定地衔树枝和石子填近阔的大海,这表现了她( )。(2分)
A.做事不自量力B. 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C.做事不经过思考就开始行动 D.倔强且固执己见
4. 下列哪种情况下,我们会赞扬这是精卫填海的精神?( )(2分)
A.豆豆输了跳绳比赛,她坚持刻苦练习,相信自己迟早能获得冠军。
B. 马小虎总是丢三落四,这毛病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C. 文文每年春节都要和家人一起挂灯笼、贴春联。
D.昕昕的妈妈工作很忙,她每天都坚持等到妈妈回家才肯睡觉。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 分)
海生煮海治龙王
传说舟山西南面的一个小岛上遍地埋着黄灿灿的金子,所以人们称它“金藏岛”。东海龙王知道后,为了独吞这满岛藏金的宝地,竟调谴龙子龙孙、虾兵蟹将,直向金藏岛扑来。眨眼问,恶浪滔天,狂风大作,金藏岛树倒屋塌,被海水淹没。
金藏岛东边有座纺花山,山上住着一位纺花仙女。她目睹了东海龙王无端作恶,决心拯救黎民。她救下了幸存的村民,然后教大家织网,织出了一张九九八十一斤重的金线渔网。渔网织成了,可大家发愁了,派谁下海去斗龙王呢?这时,一个小孩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坚定地说:“我去!”乡亲们一看是海生。海生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怎么能够下海斗龙王呢?
纺花仙女拿出一套金线衣,给自告奋勇斗龙王的海生家上,他便变成了力大无穷、项天立地的巨人。纺花仙女还向海生传授了斗龙王的秘诀。
海生拿起金线渔网,毫不费力地潜入海底,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在东海龙官的百宝殿里拿到了煮海锅。海生和大家一道按照纺花仙女的指点,在海边支起煮海锅,舀来一勺东海水,倒到锅里,然后便点起了干柴,“噼里啪啦”煮起来。就这样,煮呀,煮呀,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之后,海水里有热气冒了出来;两炷香的时间过去之后,海水泛起了白泡泡;等到三炷香烧过之后,东海龙王被烧得直喊饶命,下令潮退三尺,浪息三丈。
金藏岛终于又露出水面,重见天日。谁知,等海生端开锅,熄了火,东海龙王又突然涨潮鼓浪,一个浪头将煮海锅卷得无影无踪了。海生急得直踩脚。这一脚非同小可,跺得地动山摇!埋藏在地下的金子都被海生踩了出来,纷纷飞向海岸,落在滩头。眨眼之间,成了一道金光闪闪的大海塘,任凭潮涌浪翻,金塘巍然屹立,纹丝不动。
自此以后,东海龙王再也不敢来兴风作浪,黎民百姓也可安享太平,而“金藏岛”也被人们改称为“金塘岛”了。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2分)
(1)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
(2)掀起风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
2.读读这个神话故事,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海生在纺花仙女的帮助下,穿上金线衣,拿到煮海锅煮海,大战东海龙王
3.下列关于短文内容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八十一斤的金线渔网织成了,可是太重了,只好指定海生去斗龙王
B. 纺花仙女是一个心系百姓的人,她拯救了金藏岛的很多百姓
C.海生是一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小英雄,值得敬佩
D.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4. 文中充满着神奇的想象。请用“_____”画出一处,说说你的体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画“_____”的句子,想象海生在海底克服了哪些困难,写一写。(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表达。(30分)
你一定认识很多神话和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请你大胆发挥想象,以“__________走到我梦中”为题写一篇习作。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达标练习
一、1.敬佩违抗2.斧头劈开支撑精疲力竭
二、1. zàngzāng2. p hùn
3、腾驾先知头臂神妙神通刀枪1. 騰云驾雾2.各显神通
3. 三头六臂
四、1. B 2.C3.C 4.B5.C
五、示例:1.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幸福是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
3.半空中顿时出现无数个孙悟空
六、1.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2.盘古女娲示例:舞千威刑天
敢捉弄北风辛格比
七、1.小女儿。因此。填塞。
2.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
3. B 4.A
八、1. (1)自告奋勇(2)兴风作浪
2.东海龙王要独吞宝藏,水淹金藏岛,人们深受苦难海生战胜了龙王,人们安享太平
3. A
4. 示例:就这样,煮呀,煮呀,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之后,海水里有热气冒了出来;两炷香的时间过去之后海水泛起了白泡泡;等到三炷香烧过之后,东海龙王被烧得直喊饶命,下令潮退三尺,浪息三丈。
煮海锅竟然能把海水煮热,逼得东海龙王求饶,这样的想象让我感到很神奇。
5. 示例:海生在海底遇到了很多虾兵蟹将。他们把海生团团围住,要捉拿海生。海生拿起金线渔网,用纺花仙女教的办法打败了虾兵蟹将。
九、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