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5 16:5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认识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
【史料实证】了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
【历史解释】通过解读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作用及不足。
【家国情怀】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价值,形成对当今中国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的演变历程。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政策对封建社会发展的作用。
时空坐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化设计、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设计:
1.本课选自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上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下启《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本课涉及户籍制度、基层治理、社会救济与优抚三个内容,课堂容量大,知识点系统但琐碎,与纲要上中国古代史和赋税制度相关内容联系紧密。
2本课主要重点探究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关系,基层管理组织的演变,政府和民间在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方面的表现。学生通过高一纲要上、下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相关朝代的更迭顺序及基本史实,在解读材料、合作探究等方面也积累了经验。但由于时间跨度大,信息多,学生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串联三个子母有很大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通过教材信息解读、史料配合、问题驱动、表格梳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性思考。
3.教学设计时通过图片、文字等史料,对教材进行重新处理, 删繁就简, 突出重点, 侧重利 用时空观念和的史料实证,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形成基于
史实的历史解释,理解唯物史观,涵养制度接纳、制度自信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有5个小岛。洪武初年,在湖心旧洲岛上修建了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到明朝后期,库房已达到667间,遍布5个小岛,收贮黄册153万多本。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商君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
那么历代王朝都采取了什么户籍管理制度?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一)户籍制度概念:
指中国历代政府为掌握户口数量而设置的一种薄籍登记制度。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既包括户籍登记,也包括户籍管理。
(二)目的和原因: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自耕农阶层广泛出现,商鞅变法确立了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到秦代,中国社会迈入了封建社会,需要通过周密的户籍制度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归纳为:
1.目的:
加强对人口的管理与控制,以便征发赋役。
2.原因:
(1)经济:
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统治者通过
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的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②征收赋税、徭役、兵役的需要。
(2)政治:
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②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影响。
(3)思想:
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
(三)演变历程:
1.商代:萌芽
早在商代,就已进行了人口登记。当时以人丁为基本登记单位,目的是为了征集士兵,目的比较单一。这种户籍登记制度被称为“登人”制度,是户籍制度的最初来源。
2.战国:起源
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开始制定户籍。
(1)原因:
①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②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的发展。
(2)表现:
①“秦献公时期:“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②商鞅变法时期: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实行什伍连坐法。
3.秦朝:分类等级性
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4.两汉:编户齐民
(1)管理: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登记: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东汉末年由于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历史解释: 编户齐民制度
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皇帝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对国家的义务:①田租:三十税一; ②人头税:算赋:15-56岁120钱;口赋:7-14岁20钱; ③徭役:每年一个月,并戍边三日,戍边三日不去则交更赋代役;④兵役:一生服役2年。
问题思考: 如何评价汉朝的编户齐民制度?
提示:
①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
②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但也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生活。
5.两晋和南朝:黄籍、白籍和土断
(1)“黄籍”:西晋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
(2)“白籍”: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3)“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6.隋唐:严格核实
(1)隋朝:
大索貌阅: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2)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历史纵横: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问题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
(3)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
问题探究: 据材料和所学分析隋朝实行“大索貌阅”原因、措施及影响。
材料 南北朝以来,由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推行,户口隐漏日趋严重,“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在北方,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裴蕴因是上奏,要求实行大索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民众对此则怨声载道。
——《隋书·裴蕴传》
提示:
(1)原因:
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现象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2)措施:
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3)影响:
①搜刮出大量隐漏户口;
②保障国家赋役征发和社会控制;
③遏制世家大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7.宋朝:主户与客户
(1)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2)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3)特征: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户籍与赋税在一定程度上分离。
(4)意义: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增加了财政收入。
问题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材料 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提示:
(1)变化:
①户籍按“常产”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且
总数增加;
②主户占比增加(客户占比减少)。
(2)原因:
①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②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
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8.元朝:诸色户计(职业定籍)
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其原因:
(1)元代疆域辽阔,人种民族种类繁多,因此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户籍。
(2)最大程度的获得人力、财力、物力和军力,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调配以应对突发情况。
(3)按照民族的划分标准,在政治上满足了少数民族的需要,赢得本民族的支持,以此巩固统治。
问题思考:你如何看待元朝的户籍制度?
材料一 为了维护元王朝的统治,元朝实行了带有民族压迫色彩的户籍政策和世袭的军户、民户和匠户制度等等。这些与宋代相比是一种明显的逆转。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分析》
材料二(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
提示:
(1)积极:
①便于承担国家赋税徭役,调配资源;
②将统治阶级和民族进行分化,维护蒙古贵族统治;
③维护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对后世影响深远。
(2)消极:
①把人口按不同职业强行划分而又不许相互流动的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②带有民族压迫色彩,激化民族矛盾。
9.明朝:职业定籍、黄册(户籍管理松弛)
(1)职业定籍: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2)户籍“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保证徭役征发。
(3)地籍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保证田赋征发。
(4)特点:
①户籍与地籍彼此独立;
②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明中期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更加注重地税,黄册制度失去赋役征发的功能,仅有保存人口统计的作用);
③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
(5)原因:
A.政治上,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B.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赋税制度变化。
10.清朝:固定人丁、永停编审
(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由于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4)原因:
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5)意义:
①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分离,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
②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综合归纳: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展演变。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发展趋势。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提示:
(1)特点:
①地域性:控制人口,限制其流动;
②等级性:有特权户种等类别。
③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制约,户籍世袭。如军户、匠户。
④多重性: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⑤多重功能:征发赋役维护治安功能。
(2)趋势:
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②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③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④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⑤由征发赋役为主的经济职能转向基层治理的政治职能。
核心素养: 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的原因以及历史影响。
材料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提示:
(1)原因: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
②生产力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
③政府的改革,如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
(2)影响:
积极:
①便于征发赋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
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③强化户籍管理,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
①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②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实质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上,易形成保守的社会心理。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一)发展历程: 阅读教材,填写下面表格。
历史解释: 十家牌法
是古代乡间管理方法,由明朝中期王阳明创造。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不然被认定为“黑户”。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主要特点:
材料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古代社会自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到县一级,社会基层长期维持“乡绅自治”。这种治理格局概括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中国传统基层自治的存续,得需干既是社会经济单位、又是政治责任单位的家户制度和便家意识形态的教化。
——任杰、郁建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归纳为:
1.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联保连坐);
2.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3.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4.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三)历史影响:
1.有效治理基层地方,稳定基层社会秩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保证了赋役征发;
3.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4.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
5.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6.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密;
7.易导致乡绅势力的膨胀。
问题探究: 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原因和趋势。
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提示:
(1)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2)趋势:
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②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③宗族组织逐步发挥重大作用
(三)社会救济表现: 阅读课本,填写下表。
优抚政策: 阅读课本,填写下表。
学思之窗:《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方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问题思考: 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提示:
(1)落实情况:
①这一法律规定一定程度上能够落实;
②但由于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这一法律规定必定大打折扣,贫苦五依的人群受到的救助是有限的。
(2)救助原因:
①古代的生产力还达不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
②封建政府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而贫苦无依之人是被剥削对象;
③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
核心素养: 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
材料一 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
——明林希元《荒政从言》
材料二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大明律》
材料三 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提示:
(1)国家救济和社会救济相结合:
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2)涵盖面较广、扶贫方式手段多样化。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3)国家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实施;
(4)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的保甲制度形成了以“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基层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带有军事管理功能,可以强化国家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改变了传统户籍制度以个人为单位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乡民便携家散去”的弊端,故选B项;唐代的邻保制度主要实行于人口居住比较稳定集中的地区,在职能上主要负责基层治安,不具有军事职能,排除A项;十家牌法由明朝中期的王阳明创造,时间上与材料中的宋代不符,排除C项;明朝时期的里甲制度主要用于宣传教化、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不用于军事作战,排除D项。
2.(2023·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解析】由材料“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可知朱元璋通过采取对社会百姓邻里之间的相互监视的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对民间社会控制的目的,故选B项;朱元璋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倡工商皆本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中朱元璋的做法意在通过对社会成员从事职业的掌握来达到强化社会控制的目的,材料中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的信息,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朱元璋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推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
3.(2023·浙江卷)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解析】据材料“延载元年(694)”“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故选C项;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排除A项;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排除B项;元朝户口类型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排除D项。
4.(2022·北京卷)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解析】据材料“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有大功于名教”可知,北宋士大夫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引导民众走近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最终起到儒家化移风俗效用的场所,即注重推行社会教化,故选A项;材料强调北宋士大夫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推行社会教化,不涉及经济控制问题,得不出“放松”的结论,排除B项;修建亭台馆榭与鼓励文学艺术创作无关,排除C项;崇文抑武指在地位上、工资待遇上以及文化宣传上,抬举(尊崇)文官,贬低(抑制)武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5.(2022·海南卷)《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解析】据材料“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可知这些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以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故选A项;礼制和法律是为了约束个人的不法行为,并不是完全消灭个人的私欲,排除B项;“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说明这些治理方式强调礼仪和法律教化,并不是废除刑罚,而是宽柔相济、外儒内法,排除C项;乡约教化主要通过道德感化的形式来引导百姓,而不是严刑峻法,以刑狱威慑百姓,排除D项。
6.(2021·辽宁卷)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
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解析】据材料“偏灾赈蠲外……辄止勿责”可知,清朝的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维护清王朝统治,故选B项;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与“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无关,排除A项;蠲免是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无法遏制地方官员贪腐,排除C项;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不等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民众生活水平需要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排除D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一)户籍制度概念
(二)目的和原因
(三)演变历程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一)发展历程
(二)主要特点
(三)历史影响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扶政策
(一)原因
(二)作用
(三)社会救济表现
(四)优抚政策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实现教与学主体地位的转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后拓展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学大量使用史料,带领学生深入历史情境,深入学习本质,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史料实证意识,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但是,由于内容跨度大,涉及的内容较多,时间比较紧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所以在教学设计仍需作进一步精简和优化。
《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7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