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母爱的散文诗——《散文诗二首》。
导入新课
荷叶·母亲
第 7课
冰心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繁星》《春水》三大主题
母爱、童真、自然
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读准字音
并蒂( ) 姊妹( )
攲斜( ) 荫蔽( )
花瑞( ) 遮拦( )
菡萏( ) 徘徊( )
z
dì
yīn
qī
pái huái
hàn dàn
ruì
zhē
花瑞:花带来的好兆头。
菡萏:荷花,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攲斜:倾斜,歪斜。
词语理解
朗读课文
1.认真听读散文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2.自读《荷叶·母亲》,要求:
(1)选取喜欢的部分,在原文标注重音、停连符号,注明语气、节奏等。说明这样处理朗读的理由。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示例】仍是不适意↘!——徘徊了Ⅴ一会子,窗外Ⅴ雷声作了,大雨Ⅴ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Ⅴ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课文理解
1.课文重点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由此联想到什么?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作者由此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之情。
2.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3.文中回忆九年前“我”与祖父赏莲的事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由花及人,把三个姊妹比作三蒂莲,表现一家人对莲的喜爱,同时也为下文的以花喻人作铺垫。
4.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选择了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衬托两朵莲花,一白一红,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表现了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5.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看红莲
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
二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环境: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红莲:左右攲斜、无依无靠
三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环境:雨肆意地下着;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
6.作者为什么写风雨中的红莲?
以风雨中的红莲为喻,用荷叶保护红莲,赞颂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和守护。
7.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雨势之大?
强调雨势之大,更能反衬荷叶对莲的荫蔽的情重。突出母爱的主题。
8.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这里由风雨中勇敢、慈怜的的荷叶对莲花的遮蔽来比喻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和赞美。
9.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10.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荷叶护莲——母亲呵护孩子——感激赞美之情
以物喻人:作者将自己比作风吹雨打的荷花,将母亲比作替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忆故乡莲花——由花及人,引出回忆
赏雨中莲花
荷叶·母亲
讴歌母爱
板书设计
雨打红莲——心神不宁
荷叶荫蔽——深受感动
一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躲到你的怀里。
二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繁星》《春水》节选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