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地球的表面》
一、单选题
1.(2024五上·三门期中)如图,著名的吉林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的力量来自( )。
A.地球表面的热量 B.地球内部的运动
C.人为的能量 D.地球外部因素
【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长白山天池原先其实是一座火山,在漫长的时间之前曾经有一次突然的喷发,火山喷发造就了长白山匀称的山体,其喷发所留下来的火山口,更是造就了如今美不胜收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引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保证了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
B.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位置,保证了地球上有大量的氧气
C.地球表面有岩石和土壤,可以给动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
D.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A.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它保证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正确;
B.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位置,它保证地球上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错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C.地球表面有岩石和土壤,可以给动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正确;
D.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正确。
3.(2024五上·三门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地貌
B.中国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C.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
D.地形图上海洋用蓝色表示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分析地形图可知,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选项观点正确,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占2/3以上,平原、盆地等不足1/3,中国的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左右。
4.(2023五上·平阳期末)关于地球表面变化,描述合理的是( )
A.地球表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B.地球表面变化主要是因为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C.地球表面变化速度都是很缓慢的
【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迅速的有的是缓慢的,地震、火山爆发是快速的,风蚀、雨水侵蚀等是缓慢的。
5.(2023五上·齐河期末)下列关于地球引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引力的方向是朝向地心的
B.地球表面和接近地球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
C.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地球引力越大
D.没有地球引力,地球上的水循环就不可能实现
【答案】C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 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离地球越远,受到的引力也会随着减少,地球的引力总是向着地球中心的,地心引力是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对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其他物体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方向向着地心。
二、多选题
6.(2020六上·荆门期末)关于地球表面形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从地球诞生起就没有改变过
B.暴雨和山洪都可以改变地球表面形态
C.人类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不会改变地球表面形态
D.地震和火山可以瞬间改变地球表面形态
【答案】B,D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的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很大,基本上可以分为陆地与海洋两大部分。地球上的陆地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海水分割成一些分离的陆块,其中大块的叫陆地,小块的叫岛屿。地球表面从地球诞生起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三、判断题
7.(2024五下·宁南期末)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一的面积被水覆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这个数据来源于多个可信的来源,包括科技部引智司的试题答案和百度试题的解析,都明确指出地球表面的大约四分之三被水覆盖。
8.(2023五上·绥中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大陆架和海洋。(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表面分布的认识,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大陆架是指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
9.(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题)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一成不变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解答】由于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等的存在,地表的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表形态的特点。
10.(2021五下·新会月考)地球的表面分布着陆地。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的表明分布着陆地和海洋,如果细分陆地的话,陆地有高山、沙漠、盆地、沼泽、森林、雪地。
11.(2024五下·陵水期末)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所以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丰富。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 淡水资源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5%,而真正能元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淡水湖、河流以及地下水的一部分,所以淡水资源十分紧缺。
四、填空题
12.(2024五上·巴中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有:丘陵、 、平原等。
【答案】高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是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共同结果。
13.地球的表面陆地占 成,海洋占 成。
【答案】三;七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因此,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故答案为:三 、七
14.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 ,还包括 。
【答案】陆地;海洋的底部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15.(2024四下·呼图壁期末)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 和 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 的。
【答案】土壤;岩石;不一样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土壤和岩石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故答案为:土壤;岩石;不一样。
16.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 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 的底部。
【答案】岩石;海洋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五、解答题
17.(2023五上·长兴月考)晓晓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探究植被和水土保持的关系。
①取两块土壤样本,一块取自密植草坪,有草和根分布,另一块取自裸土。
②将两块土壤样本放在坡度相同的斜面上。
③模拟下雨,冲刷两块土壤样本(洒水壶的高度、孔径大小、疏密程度、水量都相同)。
④称量雨水流经斜面后水的质量,称得冲刷裸土样本后水的质量为m,冲刷草坪样本后水的质量为m2。
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推测:m1 (填“>”.“<”或“=”)m2,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晓晓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知步骤 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这一步必须控制的相同的实验条件是 。
(3)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裸露、干旱少雨,一年中沙尘暴频繁发生。沙尘暴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防治沙尘暴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植被覆盖保护土壤
(2)①;同样的土质和同样多的土壤
(3)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植树造林;植树造林
【知识点】地形、地貌;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通过实验,可以退出m1>m2,得出的结论是植被覆盖能保护土壤。
(2)分析晓晓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知步骤①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这一步必须控制的相同的实验条件是同样的土质和同样多的土壤。
(3)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裸露、干旱少雨,一年中沙尘暴频繁发生。沙尘暴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是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最应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18.(2023五上·长兴月考)学习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 。
(2)不同颜色可以表示不同的 , 表示海洋。
(3)我国的地形是西 东 ,西部多高山,东部多 。
【答案】(1)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2)地形地貌;蓝
(3)高;低;平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仪
【解析】【分析】(1)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所有山脉、平原、河流、海洋、峡谷、火山、盆地等自然形成的地质地貌特征。
(2) 要牢记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3)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
六、实验探究题
19.(2024五上·江源期末)小明想探究“雨水是如何侵蚀土地的”,他找来了喷壶。在塑料盆底左侧挖了一个洞后铺上石子,再装入土壤,做成了三种模型。
(1)其中喷壶喷水模拟的是 ,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侵蚀最严重的是 ,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 。
(2)这三个模型不能研究的问题是( )
A.土地侵蚀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
B.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
C.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
【答案】(1)降雨;甲;乙
(2)C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烛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影响土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喷壶喷水模拟的是降雨,当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土地侵蚀最严重的是有坡度大且无草的甲,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无坡度且有草的乙。
(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本题中的的变量有地表植物和坡度,所以可以研究的是土地侵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无法研究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因为没有土壤的成分和种类这个变量。
20.(2023五上·永嘉期中)小科课上学习了我国的地形,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有以下5种,请把地形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盆地: 山地: 后陵: 平原: 高原:
【答案】④;①;⑤;③;②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以山区、平原为主。其中盆地是两边高,中间凹;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1 / 1(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地球的表面》
一、单选题
1.(2024五上·三门期中)如图,著名的吉林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的力量来自( )。
A.地球表面的热量 B.地球内部的运动
C.人为的能量 D.地球外部因素
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保证了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
B.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位置,保证了地球上有大量的氧气
C.地球表面有岩石和土壤,可以给动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
D.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3.(2024五上·三门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地貌
B.中国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C.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
D.地形图上海洋用蓝色表示
4.(2023五上·平阳期末)关于地球表面变化,描述合理的是( )
A.地球表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B.地球表面变化主要是因为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C.地球表面变化速度都是很缓慢的
5.(2023五上·齐河期末)下列关于地球引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引力的方向是朝向地心的
B.地球表面和接近地球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
C.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地球引力越大
D.没有地球引力,地球上的水循环就不可能实现
二、多选题
6.(2020六上·荆门期末)关于地球表面形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从地球诞生起就没有改变过
B.暴雨和山洪都可以改变地球表面形态
C.人类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不会改变地球表面形态
D.地震和火山可以瞬间改变地球表面形态
三、判断题
7.(2024五下·宁南期末)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一的面积被水覆盖。( )
8.(2023五上·绥中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大陆架和海洋。( )
9.(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题)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一成不变的。
10.(2021五下·新会月考)地球的表面分布着陆地。
11.(2024五下·陵水期末)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所以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丰富。 ( )
四、填空题
12.(2024五上·巴中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有:丘陵、 、平原等。
13.地球的表面陆地占 成,海洋占 成。
14.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 ,还包括 。
15.(2024四下·呼图壁期末)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 和 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 的。
16.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 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 的底部。
五、解答题
17.(2023五上·长兴月考)晓晓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探究植被和水土保持的关系。
①取两块土壤样本,一块取自密植草坪,有草和根分布,另一块取自裸土。
②将两块土壤样本放在坡度相同的斜面上。
③模拟下雨,冲刷两块土壤样本(洒水壶的高度、孔径大小、疏密程度、水量都相同)。
④称量雨水流经斜面后水的质量,称得冲刷裸土样本后水的质量为m,冲刷草坪样本后水的质量为m2。
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推测:m1 (填“>”.“<”或“=”)m2,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晓晓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知步骤 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这一步必须控制的相同的实验条件是 。
(3)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裸露、干旱少雨,一年中沙尘暴频繁发生。沙尘暴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防治沙尘暴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
18.(2023五上·长兴月考)学习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 。
(2)不同颜色可以表示不同的 , 表示海洋。
(3)我国的地形是西 东 ,西部多高山,东部多 。
六、实验探究题
19.(2024五上·江源期末)小明想探究“雨水是如何侵蚀土地的”,他找来了喷壶。在塑料盆底左侧挖了一个洞后铺上石子,再装入土壤,做成了三种模型。
(1)其中喷壶喷水模拟的是 ,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侵蚀最严重的是 ,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 。
(2)这三个模型不能研究的问题是( )
A.土地侵蚀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
B.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
C.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
20.(2023五上·永嘉期中)小科课上学习了我国的地形,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有以下5种,请把地形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盆地: 山地: 后陵: 平原: 高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长白山天池原先其实是一座火山,在漫长的时间之前曾经有一次突然的喷发,火山喷发造就了长白山匀称的山体,其喷发所留下来的火山口,更是造就了如今美不胜收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引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2.【答案】B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A.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它保证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正确;
B.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位置,它保证地球上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错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C.地球表面有岩石和土壤,可以给动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正确;
D.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正确。
3.【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分析地形图可知,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选项观点正确,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占2/3以上,平原、盆地等不足1/3,中国的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左右。
4.【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迅速的有的是缓慢的,地震、火山爆发是快速的,风蚀、雨水侵蚀等是缓慢的。
5.【答案】C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 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离地球越远,受到的引力也会随着减少,地球的引力总是向着地球中心的,地心引力是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对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其他物体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方向向着地心。
6.【答案】B,D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的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很大,基本上可以分为陆地与海洋两大部分。地球上的陆地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海水分割成一些分离的陆块,其中大块的叫陆地,小块的叫岛屿。地球表面从地球诞生起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这个数据来源于多个可信的来源,包括科技部引智司的试题答案和百度试题的解析,都明确指出地球表面的大约四分之三被水覆盖。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表面分布的认识,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大陆架是指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解答】由于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等的存在,地表的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表形态的特点。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的表明分布着陆地和海洋,如果细分陆地的话,陆地有高山、沙漠、盆地、沼泽、森林、雪地。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 淡水资源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5%,而真正能元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淡水湖、河流以及地下水的一部分,所以淡水资源十分紧缺。
12.【答案】高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是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共同结果。
13.【答案】三;七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因此,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故答案为:三 、七
14.【答案】陆地;海洋的底部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15.【答案】土壤;岩石;不一样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土壤和岩石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故答案为:土壤;岩石;不一样。
16.【答案】岩石;海洋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17.【答案】(1)>;植被覆盖保护土壤
(2)①;同样的土质和同样多的土壤
(3)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植树造林;植树造林
【知识点】地形、地貌;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通过实验,可以退出m1>m2,得出的结论是植被覆盖能保护土壤。
(2)分析晓晓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知步骤①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这一步必须控制的相同的实验条件是同样的土质和同样多的土壤。
(3)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裸露、干旱少雨,一年中沙尘暴频繁发生。沙尘暴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是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最应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18.【答案】(1)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2)地形地貌;蓝
(3)高;低;平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仪
【解析】【分析】(1)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所有山脉、平原、河流、海洋、峡谷、火山、盆地等自然形成的地质地貌特征。
(2) 要牢记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3)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
19.【答案】(1)降雨;甲;乙
(2)C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烛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影响土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喷壶喷水模拟的是降雨,当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土地侵蚀最严重的是有坡度大且无草的甲,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无坡度且有草的乙。
(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本题中的的变量有地表植物和坡度,所以可以研究的是土地侵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无法研究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因为没有土壤的成分和种类这个变量。
20.【答案】④;①;⑤;③;②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以山区、平原为主。其中盆地是两边高,中间凹;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