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2.在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从部分推算出整体”的研究方法。
3.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4.在活动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难点: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纸张、计算器、直尺、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师:老师很好奇,当一亿张纸摞起来到底会有多高呢?大家想象一下。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很大胆,那么到底哪种猜想最接近于事实本身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通过做实验的方式研究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板书:主题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二、确定方案
1、讨论基数。
师:确定了主题,还要有实验方案(板书:方案),你打算如何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呢?
预设:生1:我先测一张纸的高度。
生2:可以先量出100或1000张纸的厚度。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求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先测量1张、100张、1000张纸的厚度。
师: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不直接测量一亿张呢?
预设:因为1亿张纸太多了,不好找。
师:噢,因为1亿实在太多了,所以我们才先从1亿里找一部分进行测量。(板书:部分)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但是,这几个数量我们该选择哪个比较好呢?(课件出示1张、100张、1000张纸的图片)
预设:量一百张比较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1张纸太薄,不好测量;1000张太多,难数出来,所以100张比较合适。(板书:合适)
小结: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这个部分量的时候,既要考虑容易找到,又要考虑便于测量。
2、讨论推算方法。
师:量完一百张之后,接下来怎么办呢?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
方法1:先求出1张纸的厚度,再求1亿张纸的厚度。
方法2:先求出1亿里有100 0000个100,再求1亿张纸的厚度。
方法3:量出100张的厚度,我们可以根据1000是100的10倍的关系,推算出1000张的厚度,再用这种方法推算出1亿张的厚度。
小结:在测量出100张纸厚度后,同学们想到了三种推算方法,一个是先求出平均每张纸的厚度,再乘以1亿,第二个是找出1亿是100的多少倍,用每100张纸的厚度乘倍数,第三个是根据1000是100的10倍的关系,推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
实施方案
1、做实验。
师:咱们同学不仅有方法,思路还很清晰,这些方法可不可行,我们要通过实验去验证它(板书:实施)。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在实验前,我们来看看实验要求:
(1)了解材料,分工明确;
(2)用好工具,精确测量;
(3)细心推算,完成报告;
(4)组织语言,准备汇报。
师:好,现在请各小组开始实验吧。
2、交流汇报
师:刚才各小组动手实验、积极探索,表现都很出色。
师:下面请组长派代表来跟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我们先测量出了 100 张纸的厚度是 1厘米,然后求1亿里有100万个100,所以1亿张纸就是10000米。
(1)汇报测量100张纸的方法。
师:你们组测量到100张纸的厚度是1cm,你们是怎么量的,把纸和尺都拿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交流结论。
师:他们组的结论是10000米,有没有跟他不同的结论的?
预设:我们测量100张的厚度是0.98厘米,推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是9800米。
师:两个组的推算方法都是对的,但结论却有点不同,为什么呢?
预设:因为他们两个组测量100张的厚度不同,所以导致1亿张的厚度就有差距。
师: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当数量越多的时候,误差就会凸显出来,所以我们在测量部分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精确。
师:老师也推算了1亿张纸的高度,结论是10000米(板书:结论,1亿张纸摞起来高约10000米)。
师:大家知道10000米有多高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视频)
(3)对比感觉。
师:咱们对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结论,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1张纸看起来是那么薄,而1亿张纸摞起来却是那么厚,那么高,此时,卢老师想起来一个成语:积少成多。
回顾过程
师: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整个研究过程。
师:首先,确定实验的主题;然后,讨论实验的方案;接着,实施方案;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从部分推算出整体”的方法。(板书:推算、整体)
四、扩展研究
1、发散研究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从部分推算出整体”的方法,你还想在生活中测量1亿个什么物体呢?
师:你们真有创意,除了研究1亿张纸,还有同学研究了1亿粒米,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
生汇报,师课件展示推算过程。
预设:1亿粒米重2吨。
师:谁知道2吨有多少?
师:如果一个人每天吃400克大米,你们猜这1亿粒米能吃多久?
师:吃完这1亿粒米需要约14年时间。
师:大家说1亿粒米多吗?
2、总结方法
总结:不管是研究1亿张纸,还是研究1亿米,它们在方法上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先找出一部分进行测量,再推算出1亿。
师:是的,我们通过先找出一小部分,再推算出整体的方法,从而得出结论:1亿有多大。(板书:1亿有多大)
建立数感
师:那1亿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借助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五、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师:是的,同学们学会了做实验的方法,学会了从部分推算出整体的方法,知道了1亿有多大,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思考,解决更多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