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表是我国1950—1952年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年份 绝对数 (亿元) 比重(%)
财政支出 经济建设费 国防费 财政支出 经济建设费 国防费
1950 68. 1 17. 36 28. 01 100 25. 5 41. 1
1951 122. 5 35. 11 52. 64 100 28. 7 43. 0
1952 176. 0 73. 23 57. 84 100 41. 6 32. 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第215,220页)
A.国防费比重持续快速增长 B.有计划地开始了经济建设
C.财政支出受国际环境影响 D.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
2.根据形势变化,1950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上,中央对我国财经工作方针作了及时调整:战争的支出第一,维持市场的支出第二,带投资性的支出第三,这里的“形势变化”主要是指( )
A.西藏和平解放 B.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C.朝鲜内战爆发 D.土地改革取得成效
3.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成斗中,他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潜伏前,他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 在执行潜伏任务中,他被烈火烧到身上,但他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这里讲述的英雄人物是( )
A.黄继光 B.罗盛教 C.杨根思 D.邱少云
4.抗美援朝歌曲《英雄的汽车司机员》唱道:“是谁开车这么勇敢?志愿军汽车司机员……穿过千条水,爬过万重山,一路太平多安全,多太平,多安全。唱个歌儿……”这体现了志愿军具有( )
A.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B.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
C.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D.追求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5.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外基本状况汇总表。由此可知,新中国在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
军事方面 农村经济方面 党建方面 国际关系方面
追歼华南、西南国民党残余 全国57%的贫农、雇农,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政协会议成功召开 部分党员腐败 抗美援朝
A.创建新中国 B.巩固新政权 C.完成祖国统一 D.完成民主化改革
6.1950年,东北地区的工厂出现了“南厂北迁 ”的趋势,众多辽宁东部的工厂搬迁到了北部的黑龙江省与 松江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B.加强与苏联的经济联系
C.应对战争带来的安全威胁 D.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7.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1953年9月,毛泽东曾说:“(抗美援朝战争)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段材料意在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促使新中国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 B.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C.推动中国向新民主义国家迈进 D.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
9.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0.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中曾评价某历史事件:“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略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该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A.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B.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12.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上述场景的出现( )
A.推动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体现了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改变了我国长期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布了旧中国的完全死亡,中国不再是屈辱的半殖民地,中国人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新中国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在新中国的影响下,非洲、东欧等一些国家逐步获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人民的国家。——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景?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起到了怎样的国际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史实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9月15日侵略军直逼朝鲜北方,战火有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的趋势。9月30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严正警告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1950年11月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某部连长杨根恩抱起炸药包,跃入敌群,与阵地前的敌人同归于尽 1951年,豫剧演员常香玉通过义演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受其感染,全国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中。
材料三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的警告表达了中国人民怎样的决心,写出随后中国派兵参战的军队名称及其总司令。
(2)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请再结合两个具体英雄人物,谈谈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抗美援朝精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B C B B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D
1.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1950-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高,说明财政支出受国际环境的影响,需要发展国防建设,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国防费所占比例由41.1%先升至43%又降到32.8%可知,国防费比重持续快速增长,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有计划地开始了经济建设是1953年,排除B项;该表是我国1950-1952年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统计表,无法体现出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1950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上,中央对我国财经工作方针作了及时调整:战争的支出第一”可知,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国防支出第一。结合所学可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新中国军事压力大,所以财经工作方针调整为以国防支出为第一,因此题干的形势变化是指朝鲜内战爆发,C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与材料时间不符和也不属于战争,排除A项;1952年底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与材料时间不符和也不属于战争方面,排除B项;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与战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成斗中,他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潜伏前,他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在执行潜伏任务中,他被烈火烧到身上,但他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为了缩短攻击距离,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邱少云排奉命潜伏在距敌人只有60米的山脚下。不料,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大火中纹丝不动,最后牺牲,D项正确;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排除A项;罗盛教在抗美援朝时期因救掉入冰窟的崔莹而牺牲,排除B项;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根据题干“是谁开车这么勇敢?志愿军汽车司机员……穿过千条水,爬过万重山,一路太平多安全,多太平,多安全。唱个歌儿……”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汽车司机虽困难重重,但依旧有良好的心态,体现了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B项正确;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体现的是党的执政态度,排除A项;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有关,排除C项;题干未反映是抗美援朝的国际主义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外基本状况汇总表”可知,军事上,追歼华南、西南国民党残余军队,防止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经济上,需要开展土地改革,赢得人民支持,巩固新政权;党建方面,部分党员腐败,需要开展反腐倡廉,强化党的建设;国际关系方面,进行抗美援朝,从外部巩固人民政权。题干材料反映新中国在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B项正确;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新中国在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不是完成祖国统一、完成民主化改革,排除C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1950年,东北地区的工厂出现了‘南厂北迁 ’的趋势”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和战略要地,面临着直接的安全威胁。为了保障工厂的安全和生产的连续性,将工厂从相对靠近前线的辽宁东部搬迁到更为安全的黑龙江北部,C项正确;在1950年的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正面临着更为紧迫的国内外形势,经济区域平衡的考量并未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虽然新中国与苏联当时关系紧密,但从地理位置来看,辽宁东部与黑龙江北部在加强与苏联的经济联系上并无显著差异,排除B项;虽然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且值得追求的目标,但在1950年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这一因素并非导致“南厂北迁”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和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B项正确;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C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这段话明确指出了抗美援朝战争推迟了帝国主义的新的侵华战争,并强调了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不容侵犯,这直接体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方面的历史意义,B项正确;新中国完全实现民族独立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并非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抗美援朝战争对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有重要意义,并未直接导致新中国完全实现民族独立,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与推动中国向新民主主义国家迈进关系不大,排除C项;抗美援朝战争并非“冷战”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冷战”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更多地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对抗和竞争上,而非单一的军事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故①正确;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志愿军指战员的正确指挥下,取得了五战五捷和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抗美援朝取得的胜利的原因之一,故②正确;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大量的援朝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是抗美援朝取得的胜利的原因之一,故③正确;④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涌现出了无数像黄继光、邱少云一样的战斗英雄,同朝鲜军民协同作战,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故④正确,①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中国抗美援朝是在建国初期进行的,当时中国经济落后,军事实力弱,⑤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略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指抗美援朝。抗美援朝中,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C项正确;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根据题干“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苏联提议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并特别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对于解决国际重大问题的必要性。随后,美国也同意了和谈。这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美国等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意见和立场,D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联合国或五大国在联合国中的具体作用,此选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提出的理念,与1951年的历史背景不符,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是由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多消灭一个敌人”、“军锹”、“军镐”等军事用品可以知道,与军事有关,联系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武汉工人和鞍山钢铁厂工人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而进行生产,D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是1956年,标志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工人生产军工产品的热情,与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1)场景:开国大典。
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历史事件: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
国际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详解】(1)场景: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指的是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重要意义: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布了旧中国的完全死亡,中国不再是屈辱的半殖民地,中国人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据材料“在新中国的影响下,非洲、东欧等一些国家逐步获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人民的国家”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历史事件:据图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可知该事件反映的是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据图片“毛主席会见西藏地方代表”可知该事件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国际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最终取得了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共同作用: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从政治方面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从军事方面巩固了新生政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为我国的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综上材料可以得出以上史实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4.(1)决心:出兵朝鲜,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决心;军队名称: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2)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精神:1950年11月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某部连长杨根思抱起炸药包,跃入敌群,与阵地前的敌人同归于尽;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从两个普通的志愿军战士身上我们体会到这样的精神: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详解】(1)决心: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可得出,周恩来的警告表达了中国人民朝鲜,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决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派兵参战的军队名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其总司令是彭德怀。
(2)根据材料二“1950年11月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某部连长杨根恩抱起炸药包,跃入敌群,与阵地前的敌人同归于尽”可得出,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作战;根据材料三“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可得出,全国人民的支持;根据材料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可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精神:本小问属于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引用材料二中的例子,或是其它英雄人物也可,例如:材料二中的材料: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某部连长杨根思抱起炸药包,跃入敌群,与阵地前的敌人同归于尽;我们所所熟知的另一个例子: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从两个两位志愿军战士的身上表现出了,这样的精神: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