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运动图像与运动速度
任务一:利用运动图像强化平均速度的概念
1.如图所示,一木块沿刻度尺从A位置滑到B位置用时0.2 s,其运动的距离为 cm,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
2.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从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 ( )
A.甲、乙两车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两车出发前相距20 m,甲比乙晚出发5 s
C.在第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
D.5~10 s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东运动
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出发,并排同向行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两辆汽车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0~t1时间内乙车做减速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做减速运动
C.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0~t1时间内甲车始终在乙车前方
4.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 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速度大小为4 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 m/s
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 s
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 s
5.(多选)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C)
A B
C D
任务二:利用运动图像进行数形转换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甲运动10 s通过的路程是 m。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a地出发向东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第3 s~8 s时,甲相对于乙 (选填“向东运动”“向西运动”或“保持静止”)。第24 s后,若甲、乙两物体一直保持图中的速度运动,则甲、乙第三次相遇时距离出发点a地 m。
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
任务三:利用运动相关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
9.暑假期间,小莉和妈妈从北京到上海旅游。以下是她们乘坐的G13次高铁列车时刻表,请你根据表中信息计算:
北京南 天津南 济南西 上海站
到站时间 13:31 14:30 17:30
发车时间 13:00 13:33 14:32
里程/km 0 138.3 485 1305
(1)G13次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运行所用时间是多少
(2)G13次高铁从北京南到达上海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中途G13次高铁以216 km/h的速度穿越一个长度为2000 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30 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10.如图所示,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要紧急刹车,这需要司机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做匀速运动。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做减速运动。有一辆汽车正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求:
(1)此车10 min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该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s
(3)若制动过程用了2.3 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共前进了30 m,求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3.40 0.17
2.B 3.A 4.B 5.BC
6.甲车和乙车 1∶4 40
7.向西运动 117
8.甲、丙 3∶2 路程
9.解:(1)G13次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运行所用时间:
t1=14:30-13:00=1.5 h
(2)G13次高铁从北京南到达上海站的时间:
t=17:30-13:00=4.5 h
G13次高铁从北京南到达上海站的平均速度:
v===290 km/h
(3)列车过隧道的速度:
v'=216 km/h=60 m/s
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距离:
s'=v't'=60 m/s×30 s=1800 m
高铁列车的长度:
L车=2000 m-1800 m=200 m
10.解:(1)72 km/h=20 m/s,此车10分钟行驶的路程:
s=vt=20 m/s×10×60 s=1.2×104 m
(2)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则司机的反应时间:
t'===0.7 s
(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所用时间:
t″=0.7 s+2.3 s=3 s
汽车的平均速度:
v'===1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