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2024秋九上语文阶段测试卷】(原卷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2024秋九上语文阶段测试卷】(原卷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5 16:34: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与诗同行”学习活动,小文和小霞特邀你参与。
1.(2分)小文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B)
A.小文希望读出毛泽东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他这样处理
节奏: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小文希望读出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以及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他这样处理重音: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
这头/大陆在那头。
C.小文希望读出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绵长隽永、深沉真挚的爱,他这样处理停连(“V”表示停,“A”表示连):为什么V我的眼里V常含泪水 A因为V我对这土地V爱得深沉……
D.小文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那轻,那娉婷,你是,鲜(xiān)妍/百花的冠(guān)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2.(2分)小霞写了个“诗”字,请你换个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特立独行B.有恃无恐
C.山岛竦峙D.迫不及待
3.(2分)小文在活动中展示了一副点评诗歌的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大小苏”和“东西晋”值得反复吟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对联中。
酌韵斟风,风流人物东西晋闳唐肆宋,宋阁文章大小苏
4.(3分)小霞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某报刊新闻标题:《<诗忆东坡〉开启美国巡演促进中美人文交通》
②某报刊文章写道:“荆楚诗词旅游作品”征集活动自11月1日发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件作品。
③某报刊新闻标题:《<中国诗词大会>“迎春”回归,节目先进视听令人别开生面》
①将“交通”改为“交流”。②将“发动”改为“启动”。③将“别开生面”改为“耳目一新”。
5.(3分)小文想选一个体现活动特色的徽标,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择一幅,并说明理由。
提示:①说明画面的内容及设计要素;②80字左右。
示例一:我选择第①幅图。这幅图的左边是一个古人在对月举杯,右边是一条盘旋的龙,整个画面构成一个“诗”字,自然和谐。整个画面设计巧妙,充满古典诗词意味,主题突出,适合作为徽标。示例二:我选择第②幅图。画面以圆形为中心图案,辅以祥云、花窗等古典元素。云彩和流水形成言字旁,与圆形中的线条图形组成“诗”字,点明活动主题。整个画面设计巧妙,主题鲜明,适合作为徽标。
6.(8分)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小霞发现很多诗文中都涉及地名,并辑录了一组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②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渡黄河冰塞川,③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晴川历历汉阳树,④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⑤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岱宗夫如何 ⑦齐鲁青未了。(《望岳》)
⑧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拟行路难(其十八)
鲍照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酒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7.(2分)古人在人生失意苦闷时,多借酒消愁,本诗“对酒叙长篇”便是印证,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也流露出诗人借酒消愁的真实心理。
8.(2分)联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我发现两诗在情感上有同有异。相同的是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自信和乐观,不同的是本诗还流露出诗人对命运和现实的无奈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①,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②。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③以悲,泫然④不能自已(B)。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C),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熨:像被熨烫过一样。②着鹅溪练上:附着在像白练一样的溪流上。③愀然:忧愁的样子。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
【乙参考译文】(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像白练一样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扔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愁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作为而发的感慨。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根据语境推断 南极潇湘 (1)至、到达
根据词性判断 亭午风渐劲 (2)正,正值
联系常见成语 投箸而起 (3)扔
迁移课内字词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 (4)降职
10(2分)请将“之”“哉”“也”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哉)B.(也)C.(之)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
12.(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
间(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13.(2分)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概括乙文中作者对于岳阳楼优美景致的描写。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2分)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则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种境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地下“绿色空调”温暖千家万户
都芃
①正值“三九”寒天,在我国北方地区,热烘烘的暖气是广大居民温暖过冬的重要保障。除了传统的燃煤、燃气供暖,地热供暖作为一种新兴供暖方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②不久前,在供暖季启动时,北京市首个中深层地热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650吨,为下一步推广中深层地热供暖积累经验。
③虽然听起来新鲜,但地热供暖实际上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地热供暖被称为地下“绿色空调”。近年来随着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绿色空调”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
④那么,地热供暖的原理是什么 它会给人们的冬日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地热能是可被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⑤地热能是地球内部以热的形式储藏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因为地球内部一直在释放热量,所以地热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被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被列为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
⑥“地热资源种类繁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院长介绍,按照地质构造特征、热流体传输方式等,我国地热资源大致可以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等。分布区域最浅的地热资源仅位于地表下数米,最深的则处在地下数千米。
⑦在开发利用上,对于浅层地热资源,通常以直接利用为主。例如,地源热泵、地热温泉等都是直接利用地热能的方式。
⑧对于水热型地热资源,核心利用方法是“取热不耗水”,即从开采井中将蕴含热量的地热水抽取出来,利用换热器吸收水中的热量,随后再将失去热量的冷水通过回灌井重新注回取水层。经过一段时间,地下热源会将冷水重新加热,后续还可以再次利用。在此过程中,地下热源就像一台锅炉。人们利用这台锅炉可实现地下水的循环加热。采用这种地热资源开采方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抽取的地热水进行100%回灌,以实现“采灌平衡”,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⑨具体来说,被抽取上来的地热水经旋流除砂器除砂后被注入换热器,温度可以达到68℃。随后,地热水会将自身携带的热量通过板式换热器传递给供暖水。加热后的供暖水通过供暖管道被输送至千家万户。除此之外,换热站工作人员还会根据往年的供热经验和室外温度,实时调节生产井取暖的流量,借此调节供暖温度。
在使用上与燃煤集中供暖没有差别
⑩对于我国多数北方居民,地热供暖还是新鲜事物。不过,相比燃煤取暖,地热供暖价格更低。此外,在使用方式和体验上,地热供暖与普通的燃煤集中供暖没有差别,并不需要支付额外的维护费用。
在地热资源同样丰富的陕西省咸阳市,地热供暖方式已较为普遍。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综合管理科科长表示,近年来地热供暖比以往更受重视。地热供暖的经济性优势突出,同时其低碳环保的属性也符合供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选自《科技日报》2024年1月11日,有删改)
15.(2分)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
A.地热供暖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被称为地下“绿色空调”。
B.地热供暖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对于我国多数北方居民,地热供暖还是新鲜事物。
C.地热供暖相较传统燃煤、燃气供暖,属于新兴供暖方式,符合
供热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D.地热供暖价格更低,但使用方式和体验上,地热供暖与燃煤、
燃气集中供暖没有差别。
16.(2分)根据选文中对于水热型地热资源“取热不耗水”的核心利用方法的描述,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①从开采井中将蕴含热量的地热水抽取出来
②利用换热器吸收水中的热量
③将失去热量的冷水通过回灌井重新注回取水层
④地下热源将冷水重新加热(每空1分)
17.(2分)湖北地热资源为水热型,资源储量较丰富,主要以低温及中低温地热为主,温度较高的地热水资源分布在黄冈、孝感、咸宁和荆门。阅读本文后,请你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就湖北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链接材料:地下热水资源用途广泛,低温地热(水温在25℃~90℃)可用于农副业、渔业养殖、土壤加温、生活用水、医疗、保健、洗浴、温室、轻纺、供热采暖、工艺流程等;中高温地热(水温大于90℃)可用于发电、烘干、制冷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推开那扇窗杨力
①小区保安王刚接受一对中年夫妇的请托,每天关注一下他们家的窗户。这个家里住着他们上了岁数的老爷子,夫妇二人怕独居的老人出问题,就请王刚每天留意一下,窗户推开表示平安,反之则马上联系他们。
②王刚觉得每天看看窗户,也不算多费神,就应承下来。后来,他们给他发来2000元的微信红包,作为酬劳,而且说每月都会支付。他虽然极力推辞,但夫妇二人更加坚决,他回绝不了,就先收下了。
③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一天,王刚突然发现,那扇定时推开的窗户失约了,他来不及细想,马上微信通知中年夫妇,不巧这二人正在外地出差,赶回来是不可能的,他们告诉了王刚智能锁的密码,请他马上进去帮忙查看。
④王刚按照中年夫妇提供的密码打开了门。让人意外的是,老人身体如常,正在阳台上费力地揉一大团泥巴。已是冬天,窗外寒风凛冽,老人双手冻得通红,却很专注地揉着泥巴,甚至对王刚的突然出现也不惊讶。
⑤王刚连忙解释:“老人家,您今天没有开窗,您儿子儿媳很担心,特意让我来看看。”
⑥老人叹口气说:“担心什么呢,我没开窗,怕我出事 他们就是想,让我每天记住开窗,来证明我这老头子还活着。”
⑦王刚说:“儿女们都是好意,老人健康,是儿女之福。不过您这屋子确实冷清了,而且这么冷的天,您还揉泥巴,揉来干什么呢 ”
⑧老人说:“人活着,得找活着的事干。我心里总想着从前,想着我们班牺牲的战友,我想做点事纪念他们。我小时候喜欢捏泥人,现在就想把牺牲的战友一一捏成像,让他们重新活在我的面前。”
⑨老人把王刚带到书房,在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七尊泥巴捏成的军人塑像,有挺立站岗的,有持枪射击的,有往前冲锋的,还有投掷手榴弹的……总之七尊塑像形态各异,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军人风姿。
⑩老人指着“他们”说:“他们都是我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们一个班,十个人,一场阻击战下来,牺牲了八个,包括班长。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活在我心里,我已经塑了七个牺牲战友的泥像,还差一个正在做的,就是我们班长,我还没想好如何去展现他!”
王刚听到这儿,连忙退后两步,对老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王刚说:“老人家,我也当过兵,但您是老兵,请允许我在这儿,向您和您的战友,敬礼!另外我还想请您,每天按时开窗,您保持健康,我们才放心!”
(12)从这之后,老人每天定时开窗,王刚每天察看,彼此间成了一种默契。可过了一阵,问题又来了,老人开着的窗户有两天只开不关,这又让王刚作难了:大冬天的,晚上不关窗,也不正常啊。
王刚又来到老人家门前,敲门没人应,就用上次记下的密码打开了门。进门一看,老人躺在床上,因为感冒发烧,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喝了。王刚急切问道:“您生病了,为什么还一直推开窗户呢 ”
老人虚弱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
王刚见老人精神不振,立马呼来了“120”,把老人接到医院,一查,已经是肺炎。不过因为送得及时,治疗几天,老人已无大碍。老人的儿子儿媳几天后也赶到医院,精神好转的父亲却告诉他们,此刻他想见一个人,就是保安王刚。
老人说:“其实我要感谢王刚,上次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给了我启发。我刚进部队时,班长第一次带我,也是对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要我一生都要有军人的骨气,不管战场上还是战场下,都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王刚那次敬礼,让我想到了班长,我要为他塑造一尊军人标准军礼的塑像!”
⑩几天后,老人出院,刚回到家,只觉家里温暖如春,新安装的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像春天一样温暖起来。老人扭头问儿子:“住了两周医院,你们啥时候把暖气片安上了 ”
儿子也奇怪:“听工人说,不是您让安装的吗 ”
说到这儿,儿子悟出点什么,急忙打开微信询问。果然王刚回道:“你们每个月打给我2000元,退还你们又不行,我就寻思着要用这笔钱为老人做点什么。他和小区的许多老人一样,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作为后辈,我们也理应让他们享受越来越美好的晚年生活!”
⑩老人一听,抓过儿子的手机微信说:“好好好,等我把班长的塑像做好,我要把你请来,让我们老少军人一起,为创造今天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军人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
王刚一个劲应承:“也希望您记住推开那扇窗,让我们一起见证美好幸福的每一天!”
18.(2分)文章围绕“那扇窗”写了哪些事 请梳理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1)中年夫妇每月付2000元,托保安王刚定时察看窗户,确保家中老人平安。
(2)王刚发现窗户未开,进屋发现老人用泥巴为战友做塑像。
(3)经王刚提醒后,老人每天定时开窗,王刚每天察看。
(4)王刚发现窗户两天未关,发现老人生病,于是拨打120送老人去医院。
(5)王刚为老人装了暖气片,让老人在“推开那扇窗”时不至于受寒。
19.(2分)根据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七尊泥巴捏成的军人塑像,有挺立站岗的,有持枪射击的,有往前冲锋的,还有投掷手榴弹的……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写出塑像的形态各异。做塑像体现了老人对牺牲战友的深切怀念。
20.(3分)老人为什么最后决定为老班长“塑造一尊军人标准军礼的塑像”
①保安王刚的军礼启发了老人;②军礼是军人的标志,代表了老班长的军人身份;③老班长第一次带老人时候,用一个标准的军礼告诉老人要做有骨气的真正的军人,令老人印象深刻;④军礼代表敬意,表达老人对老班长以及为创造今天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军人的深深怀念和敬意。(任答三点即可)
21.(3分)文章第④段写道“已是冬天,窗外寒风凛冽”,请从人物表现和情节安排上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①天气严寒,老人依旧在用冻得通红的双手捏战友的塑像,表现老人对战友的思念和敬意;②为老人的生病,以及保安王刚为老人安装暖气片作铺垫;③表现保安王刚对老人的关心。
22.(3分)小说中的“推开那扇窗”有丰富的含义,你可能从中体会到了幸福、责任、感恩等。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中内容简要
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示例一:幸福。“推开那扇窗”意味着老人感受到了子女的关心,发现了“陌生人”之间的美好情谊。这让老人找到了最能表现班长形象的军礼,开启了幸福生活。这启示我们,生活中,我们要常常推开“心灵的窗户”,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示例二:责任。“推开那扇窗”意味着责任。中年夫妇对老人的关心、王刚受人之托、老人为牺牲的战友塑像,这些都是责任的表现,正是有了这份责任与担当,老人才生命无虞,进而找到幸福的生活。这启示我们,尽职尽责往往能开启美好的生活。示例三:感
恩。从王刚的角度看,他开始是受人之托,希望老人定时“推开那扇窗”;后来他用中年夫妇给的钱为老人装了暖气片,让老人在“推开那扇窗”时不至于受寒。这已经不是受人之托,而是对像老人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的感恩。这启示我们,感恩不是一句空话,感恩最好的表达方式是付诸行动,让曾作出贡献的人感受到深切的爱。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
【甲】
煤的对话
-——AY.R.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 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节选自《艾青诗选》)
【乙】
“我看得出,您经受了很多磨难。但您仍然没有丧失您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的呢 您做了五年的准备,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可是您怎么工作呢 ”
保尔笑了笑,安慰她说:“明天他们会给我送来一块格子板,是用硬纸板刻出来的。没有这东西我写不成字。上一行和下一行常常串起来。我琢磨了很久才想出这个办法,那就是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长格子,使我的铅笔不会写到格子外面去。当你看不见你所写的字的时候,写字是很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我坚信这一点。我曾经试了很久,但是怎么也写不好。现在我开始慢慢地写,每个字母都写得很小心,结果相当不错。”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2分)两个选段都采用了对话形式,请你参照乙选段,简要概括
甲选段的对话内容。
甲 乙
“我”长期深埋地下,但仍然充满生命的活力并期盼火的到来。 保尔在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决定开始写作,因双目失明,只能在格子板上写。
24.(2分)两个选段都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请你参照甲选段,说说你从乙选段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保尔。
甲 乙
“我”:历经黑暗和磨难,但充满能量和希望。 保尔:坚韧不拔,饱含革命 热情,乐观向上。
25.(2分)甲选段中的“我”和乙选段中的保尔都是某种精神的化身,请结合选段及所学知识,探究甲选段的主旨。
甲 乙
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塑造“煤”这一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虽经受磨难和压迫,但不甘屈辱、自强不息、充满力量的内在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以及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事迹表现了他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保尔斗争精神和革命信念的赞扬。
26.(2分)《艾青诗选》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体现了“信仰在奋斗中闪光”的主题,请结合两部作品的内容探究这一主题。
《艾青诗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这两部作品中,艾青和保尔都信仰共产主义。艾青的诗歌借助“土地”“太阳”等意象,表达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他的生命也因此熠熠生辉。保尔无论是战场搏杀,还是被伤病摧残,始终奋斗不止,这也成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灿烂辉煌的一生。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5分)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诗歌学习中,掀起了读诗、写诗、品诗的高潮。班级开展“走进诗歌,爱上诗歌”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出份力,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活动中,现代诗歌朗诵比赛需要一段开场白,请你完成拟写(80字左右)。
任务二:诗歌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语文老师的指导。请写一首三行小诗,展示语文老师的风采,抒发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与诗同行”学习活动,小文和小霞特邀你参与。
1.(2分)小文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B)
A.小文希望读出毛泽东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他这样处理
节奏: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小文希望读出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以及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他这样处理重音: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
这头/大陆在那头。
C.小文希望读出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绵长隽永、深沉真挚的爱,他这样处理停连(“V”表示停,“A”表示连):为什么V我的眼里V常含泪水 A因为V我对这土地V爱得深沉……
D.小文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那轻,那娉婷,你是,鲜(xiān)妍/百花的冠(guān)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2.(2分)小霞写了个“诗”字,请你换个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特立独行B.有恃无恐
C.山岛竦峙D.迫不及待
3.(2分)小文在活动中展示了一副点评诗歌的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大小苏”和“东西晋”值得反复吟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对联中。
酌韵斟风,风流人物东西晋闳唐肆宋,宋阁文章大小苏
4.(3分)小霞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某报刊新闻标题:《<诗忆东坡〉开启美国巡演促进中美人文交通》
②某报刊文章写道:“荆楚诗词旅游作品”征集活动自11月1日发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件作品。
③某报刊新闻标题:《<中国诗词大会>“迎春”回归,节目先进视听令人别开生面》
①将“交通”改为“交流”。②将“发动”改为“启动”。③将“别开生面”改为“耳目一新”。
5.(3分)小文想选一个体现活动特色的徽标,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择一幅,并说明理由。
提示:①说明画面的内容及设计要素;②80字左右。
示例一:我选择第①幅图。这幅图的左边是一个古人在对月举杯,右边是一条盘旋的龙,整个画面构成一个“诗”字,自然和谐。整个画面设计巧妙,充满古典诗词意味,主题突出,适合作为徽标。示例二:我选择第②幅图。画面以圆形为中心图案,辅以祥云、花窗等古典元素。云彩和流水形成言字旁,与圆形中的线条图形组成“诗”字,点明活动主题。整个画面设计巧妙,主题鲜明,适合作为徽标。
6.(8分)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小霞发现很多诗文中都涉及地名,并辑录了一组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②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渡黄河冰塞川,③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晴川历历汉阳树,④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⑤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岱宗夫如何 ⑦齐鲁青未了。(《望岳》)
⑧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拟行路难(其十八)
鲍照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酒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参考译文】诸位君子用不着叹息贫贱,富贵与否是由不得人的。男子汉大丈夫四十岁身强力壮而出仕做官,我现在才二十岁呢。不要说小草微木被冬雪欺压,总会有机会苏醒遇到阳春的。对酒讲述长篇大论,穷途末路时把命运交付给苍天。只愿酒杯中斟满美酒,不要吝惜床头那一百个铜钱。只需要优哉游哉地过好眼前的一年,何苦要辛勤劳苦地工作百年。
7.(2分)古人在人生失意苦闷时,多借酒消愁,本诗“对酒叙长篇”便是印证,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也流露出诗人借酒消愁的真实心理。
8.(2分)联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我发现两诗在情感上有同有异。相同的是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自信和乐观,不同的是本诗还流露出诗人对命运和现实的无奈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①,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②。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③以悲,泫然④不能自已(B)。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C),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熨:像被熨烫过一样。②着鹅溪练上:附着在像白练一样的溪流上。③愀然:忧愁的样子。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
【乙参考译文】(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像白练一样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扔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愁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作为而发的感慨。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根据语境推断 南极潇湘 (1)至、到达
根据词性判断 亭午风渐劲 (2)正,正值
联系常见成语 投箸而起 (3)扔
迁移课内字词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 (4)降职
10(2分)请将“之”“哉”“也”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哉)B.(也)C.(之)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
12.(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
间(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13.(2分)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概括乙文中作者对于岳阳楼优美景致的描写。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2分)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则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种境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地下“绿色空调”温暖千家万户
都芃
①正值“三九”寒天,在我国北方地区,热烘烘的暖气是广大居民温暖过冬的重要保障。除了传统的燃煤、燃气供暖,地热供暖作为一种新兴供暖方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②不久前,在供暖季启动时,北京市首个中深层地热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650吨,为下一步推广中深层地热供暖积累经验。
③虽然听起来新鲜,但地热供暖实际上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地热供暖被称为地下“绿色空调”。近年来随着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绿色空调”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
④那么,地热供暖的原理是什么 它会给人们的冬日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地热能是可被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⑤地热能是地球内部以热的形式储藏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因为地球内部一直在释放热量,所以地热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被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被列为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
⑥“地热资源种类繁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院长介绍,按照地质构造特征、热流体传输方式等,我国地热资源大致可以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等。分布区域最浅的地热资源仅位于地表下数米,最深的则处在地下数千米。
⑦在开发利用上,对于浅层地热资源,通常以直接利用为主。例如,地源热泵、地热温泉等都是直接利用地热能的方式。
⑧对于水热型地热资源,核心利用方法是“取热不耗水”,即从开采井中将蕴含热量的地热水抽取出来,利用换热器吸收水中的热量,随后再将失去热量的冷水通过回灌井重新注回取水层。经过一段时间,地下热源会将冷水重新加热,后续还可以再次利用。在此过程中,地下热源就像一台锅炉。人们利用这台锅炉可实现地下水的循环加热。采用这种地热资源开采方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抽取的地热水进行100%回灌,以实现“采灌平衡”,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⑨具体来说,被抽取上来的地热水经旋流除砂器除砂后被注入换热器,温度可以达到68℃。随后,地热水会将自身携带的热量通过板式换热器传递给供暖水。加热后的供暖水通过供暖管道被输送至千家万户。除此之外,换热站工作人员还会根据往年的供热经验和室外温度,实时调节生产井取暖的流量,借此调节供暖温度。
在使用上与燃煤集中供暖没有差别
⑩对于我国多数北方居民,地热供暖还是新鲜事物。不过,相比燃煤取暖,地热供暖价格更低。此外,在使用方式和体验上,地热供暖与普通的燃煤集中供暖没有差别,并不需要支付额外的维护费用。
在地热资源同样丰富的陕西省咸阳市,地热供暖方式已较为普遍。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综合管理科科长表示,近年来地热供暖比以往更受重视。地热供暖的经济性优势突出,同时其低碳环保的属性也符合供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选自《科技日报》2024年1月11日,有删改)
15.(2分)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
A.地热供暖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被称为地下“绿色空调”。
B.地热供暖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对于我国多数北方居民,地热供暖还是新鲜事物。
C.地热供暖相较传统燃煤、燃气供暖,属于新兴供暖方式,符合
供热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D.地热供暖价格更低,但使用方式和体验上,地热供暖与燃煤、
燃气集中供暖没有差别。
16.(2分)根据选文中对于水热型地热资源“取热不耗水”的核心利用方法的描述,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①从开采井中将蕴含热量的地热水抽取出来
②利用换热器吸收水中的热量
③将失去热量的冷水通过回灌井重新注回取水层
④地下热源将冷水重新加热(每空1分)
17.(2分)湖北地热资源为水热型,资源储量较丰富,主要以低温及中低温地热为主,温度较高的地热水资源分布在黄冈、孝感、咸宁和荆门。阅读本文后,请你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就湖北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链接材料:地下热水资源用途广泛,低温地热(水温在25℃~90℃)可用于农副业、渔业养殖、土壤加温、生活用水、医疗、保健、洗浴、温室、轻纺、供热采暖、工艺流程等;中高温地热(水温大于90℃)可用于发电、烘干、制冷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推开那扇窗杨力
①小区保安王刚接受一对中年夫妇的请托,每天关注一下他们家的窗户。这个家里住着他们上了岁数的老爷子,夫妇二人怕独居的老人出问题,就请王刚每天留意一下,窗户推开表示平安,反之则马上联系他们。
②王刚觉得每天看看窗户,也不算多费神,就应承下来。后来,他们给他发来2000元的微信红包,作为酬劳,而且说每月都会支付。他虽然极力推辞,但夫妇二人更加坚决,他回绝不了,就先收下了。
③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一天,王刚突然发现,那扇定时推开的窗户失约了,他来不及细想,马上微信通知中年夫妇,不巧这二人正在外地出差,赶回来是不可能的,他们告诉了王刚智能锁的密码,请他马上进去帮忙查看。
④王刚按照中年夫妇提供的密码打开了门。让人意外的是,老人身体如常,正在阳台上费力地揉一大团泥巴。已是冬天,窗外寒风凛冽,老人双手冻得通红,却很专注地揉着泥巴,甚至对王刚的突然出现也不惊讶。
⑤王刚连忙解释:“老人家,您今天没有开窗,您儿子儿媳很担心,特意让我来看看。”
⑥老人叹口气说:“担心什么呢,我没开窗,怕我出事 他们就是想,让我每天记住开窗,来证明我这老头子还活着。”
⑦王刚说:“儿女们都是好意,老人健康,是儿女之福。不过您这屋子确实冷清了,而且这么冷的天,您还揉泥巴,揉来干什么呢 ”
⑧老人说:“人活着,得找活着的事干。我心里总想着从前,想着我们班牺牲的战友,我想做点事纪念他们。我小时候喜欢捏泥人,现在就想把牺牲的战友一一捏成像,让他们重新活在我的面前。”
⑨老人把王刚带到书房,在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七尊泥巴捏成的军人塑像,有挺立站岗的,有持枪射击的,有往前冲锋的,还有投掷手榴弹的……总之七尊塑像形态各异,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军人风姿。
⑩老人指着“他们”说:“他们都是我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们一个班,十个人,一场阻击战下来,牺牲了八个,包括班长。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活在我心里,我已经塑了七个牺牲战友的泥像,还差一个正在做的,就是我们班长,我还没想好如何去展现他!”
王刚听到这儿,连忙退后两步,对老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王刚说:“老人家,我也当过兵,但您是老兵,请允许我在这儿,向您和您的战友,敬礼!另外我还想请您,每天按时开窗,您保持健康,我们才放心!”
(12)从这之后,老人每天定时开窗,王刚每天察看,彼此间成了一种默契。可过了一阵,问题又来了,老人开着的窗户有两天只开不关,这又让王刚作难了:大冬天的,晚上不关窗,也不正常啊。
王刚又来到老人家门前,敲门没人应,就用上次记下的密码打开了门。进门一看,老人躺在床上,因为感冒发烧,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喝了。王刚急切问道:“您生病了,为什么还一直推开窗户呢 ”
老人虚弱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
王刚见老人精神不振,立马呼来了“120”,把老人接到医院,一查,已经是肺炎。不过因为送得及时,治疗几天,老人已无大碍。老人的儿子儿媳几天后也赶到医院,精神好转的父亲却告诉他们,此刻他想见一个人,就是保安王刚。
老人说:“其实我要感谢王刚,上次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给了我启发。我刚进部队时,班长第一次带我,也是对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要我一生都要有军人的骨气,不管战场上还是战场下,都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王刚那次敬礼,让我想到了班长,我要为他塑造一尊军人标准军礼的塑像!”
⑩几天后,老人出院,刚回到家,只觉家里温暖如春,新安装的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像春天一样温暖起来。老人扭头问儿子:“住了两周医院,你们啥时候把暖气片安上了 ”
儿子也奇怪:“听工人说,不是您让安装的吗 ”
说到这儿,儿子悟出点什么,急忙打开微信询问。果然王刚回道:“你们每个月打给我2000元,退还你们又不行,我就寻思着要用这笔钱为老人做点什么。他和小区的许多老人一样,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作为后辈,我们也理应让他们享受越来越美好的晚年生活!”
⑩老人一听,抓过儿子的手机微信说:“好好好,等我把班长的塑像做好,我要把你请来,让我们老少军人一起,为创造今天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军人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
王刚一个劲应承:“也希望您记住推开那扇窗,让我们一起见证美好幸福的每一天!”
18.(2分)文章围绕“那扇窗”写了哪些事 请梳理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1)中年夫妇每月付2000元,托保安王刚定时察看窗户,确保家
中老人平安。
(2)王刚发现窗户未开,进屋发现老人用泥巴为战友做塑像。
(3)经王刚提醒后,老人每天定时开窗,王刚每天察看。
(4)王刚发现窗户两天未关,发现老人生病,于是拨打120送老人去医院。
(5)王刚为老人装了暖气片,让老人在“推开那扇窗”时不至于受寒。
19.(2分)根据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七尊泥巴捏成的军人塑像,有挺立站岗的,有持枪射击的,有往前冲锋的,还有投掷手榴弹的……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写出塑像的形态各异。做塑像体现了老人对牺牲战友的深切怀念。
20.(3分)老人为什么最后决定为老班长“塑造一尊军人标准军礼的塑像”
①保安王刚的军礼启发了老人;②军礼是军人的标志,代表了老班长的军人身份;③老班长第一次带老人时候,用一个标准的军礼告诉老人要做有骨气的真正的军人,令老人印象深刻;④军礼代表敬意,表达老人对老班长以及为创造今天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军人的深深怀念和敬意。(任答三点即可)
21.(3分)文章第④段写道“已是冬天,窗外寒风凛冽”,请从人物表现和情节安排上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①天气严寒,老人依旧在用冻得通红的双手捏战友的塑像,表现老人对战友的思念和敬意;②为老人的生病,以及保安王刚为老人安装暖气片作铺垫;③表现保安王刚对老人的关心。
22.(3分)小说中的“推开那扇窗”有丰富的含义,你可能从中体会到了幸福、责任、感恩等。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中内容简要
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示例一:幸福。“推开那扇窗”意味着老人感受到了子女的关心,发现了“陌生人”之间的美好情谊。这让老人找到了最能表现班长形象的军礼,开启了幸福生活。这启示我们,生活中,我们要常常推开“心灵的窗户”,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示例二:责任。“推开那扇窗”意味着责任。中年夫妇对老人的关心、王刚受人之托、老人为牺牲的战友塑像,这些都是责任的表现,正是有了这份责任与担当,老人才生命无虞,进而找到幸福的生活。这启示我们,尽职尽责往往能开启美好的生活。示例三:感
恩。从王刚的角度看,他开始是受人之托,希望老人定时“推开那扇窗”;后来他用中年夫妇给的钱为老人装了暖气片,让老人在“推开那扇窗”时不至于受寒。这已经不是受人之托,而是对像老人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的感恩。这启示我们,感恩不是一句空话,感恩最好的表达方式是付诸行动,让曾作出贡献的人感受到深切的爱。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
【甲】
煤的对话
-——AY.R.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 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节选自《艾青诗选》)
【乙】
“我看得出,您经受了很多磨难。但您仍然没有丧失您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的呢 您做了五年的准备,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可是您怎么工作呢 ”
保尔笑了笑,安慰她说:“明天他们会给我送来一块格子板,是用硬纸板刻出来的。没有这东西我写不成字。上一行和下一行常常串起来。我琢磨了很久才想出这个办法,那就是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长格子,使我的铅笔不会写到格子外面去。当你看不见你所写的字的时候,写字是很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我坚信这一点。我曾经试了很久,但是怎么也写不好。现在我开始慢慢地写,每个字母都写得很小心,结果相当不错。”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2分)两个选段都采用了对话形式,请你参照乙选段,简要概括
甲选段的对话内容。
甲 乙
“我”长期深埋地下,但仍然充满生命的活力并期盼火的到来。 保尔在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决定开始写作,因双目失明,只能在格子板上写。
24.(2分)两个选段都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请你参照甲选段,说说你从乙选段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保尔。
甲 乙
“我”:历经黑暗和磨难,但充满能量和希望。 保尔:坚韧不拔,饱含革命热情,乐观向上。
25.(2分)甲选段中的“我”和乙选段中的保尔都是某种精神的化身,请结合选段及所学知识,探究甲选段的主旨。
甲 乙
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塑造“煤”这一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虽经受磨难和压迫,但不甘屈辱、自强不息、充满力量的内在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以及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事迹表现了他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保尔斗争精神和革命信念的赞扬。
26.(2分)《艾青诗选》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体现了“信仰在奋斗中闪光”的主题,请结合两部作品的内容探究这一主题。
《艾青诗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这两部作品中,艾青和保尔都信仰共产主义。艾青的诗歌借助“土地”“太阳”等意象,表达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他的生命也因此熠熠生辉。保尔无论是战场搏杀,还是被伤病摧残,始终奋斗不止,这也成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灿烂辉煌的一生。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5分)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诗歌学习中,掀起了读诗、写诗、品诗的高潮。班级开展“走进诗歌,爱上诗歌”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出份力,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活动中,现代诗歌朗诵比赛需要一段开场白,请你完成拟写(80字左右)。
任务二:诗歌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语文老师的指导。请写一首三行小诗,展示语文老师的风采,抒发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