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鲁科版物理(五四制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节次声与超声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响度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和音调都会逐渐降低
C.声音在土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更快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2.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发声的音叉能将乒乓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B.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C.丙图,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变
D.丁图,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喇叭前的蜡烛烛焰摆动,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3.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闻其声便能知其人
B.海洋里使用声呐装置可以探测海底的地形地貌,但却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4.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 (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
5.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说明两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图乙中,公路两旁设置屏障,是从声源处防治噪声
C.图丙中,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图丁中,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反射来定位的
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处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一固定的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点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
B.晃动,该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二、填空题
7.我校举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提升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逃生技 能。演练中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 ”或“能量 ”),声波是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其频率范围大致在20Hz和20000Hz之间.利用B超检查身体,B超是 (超声波/次声波),这是利用声音传递 (信息/能量).
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10.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宋词《解语花.上元》中描写元宵节“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香飘麝”,其中“箫鼓喧”中的鼓声是由于鼓面 产生的;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两个:
⑴ ;⑵ .
三、计算题
13.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声呐,利用该装置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问:如果这种装置发出信号16s后接收到遇到暗礁后返回的波,则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14.有一个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8×106次.问:
(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2)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听到?
(3)如果利用这个发声体作为声源来探知某一海洋的深度,测得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则所测量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四、综合题
15.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从船底安装的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出声波,经1.2s后接收到反射波。
(1)声呐发出的是 声波。
(2)计算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为什么?
16.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利用回声探测仪发出信号经0.6s便收到.
(1)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
(2)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船上一气象学家将一只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依据是什么?
17.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马可·波罗”号帆船上人们的“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两个利用:① ;② .
五、科普阅读题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 (上/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 (上/下)拐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声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
2.【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3.【答案】D
【知识点】声与能量
4.【答案】D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5.【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
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
7.【答案】信息;空气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
8.【答案】超声波;信息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9.【答案】发声体在振动;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
10.【答案】信息;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能量
11.【答案】振动;信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与信息
12.【答案】声音能传递能量;气体能传播声音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
13.【答案】解:声传播的总路程为:s=vt=1500m/s×16s=2.4×104m
暗礁到船的距离为: .
答:暗礁到船的距离是1.2×104m.
【知识点】声速;声与信息
14.【答案】(1)30000Hz(2)人耳不能听到(3)3000m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
15.【答案】(1)超
(2)918
(3)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声与信息
16.【答案】(1)解:∵发出信号遇到海底障碍物0.6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
∴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
t= ×0.6s=0.3s;
则暗礁到船的距离:
s=vt=1530m/s×0.3s=459m;
答:暗礁到船的距离是459m
(2)解: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风暴是否来临.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
17.【答案】(1)超声波;音调
(2)次声波
(3)5Hz
(4)声呐;B超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18.【答案】(1)超声;音调
(2)次声波
(3)20
(4)上
(5)下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