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3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8分)
cāo chǎng( )上,那棵洋槐的枝叶chóng dié( )在一起,没有一丝 kòng xì( ),如华盖蔽日,给人们带来凉意,这感觉一点儿也不狲色于有空调的室内,shū fu( )极了。烦躁的时候,我会 zhuān mén( )来树下站一站,平复一下心情。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词语。(5分)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用修改符号修改过来。(1分)
(3)联系上下文,“华盖蔽日”中“华盖”的意思是( )(2分)
A.古星名 B.光环 C.伞形的遮蔽物 D.树名
2.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1)在万米高空(kōng kòng),飞机突发险情,中国民航机长刘传健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确保了飞机安全降(xiáng jiàng)落。
(2)这家店铺(pū pù)的地上,铺(pū pù)着各种形状的瓷砖,很有趣。
(3)《红楼梦钢琴协奏曲(qū qǔ)》一会儿悲苦抒情,一会儿欢畅活泼,一会儿又热烈激昂,好像在讲述一个曲(qū qǔ)折的故事。
3.分别填入“蛇鼠→ ”“旧燕归 ”“龙潭虎 ”“引蛇出 ”“狡兔三 ”五个词语中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穴 窝 窟 巢 洞 B.窝 巢 穴 洞 窟
C.窟 穴 窝 洞 巢 D.洞 窟 窝 巢 穴
4.“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按照顺序填写横线上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触 变 巴 拉 贴 B.巴 变 拉 爬 贴
C.触 变 挨 拉 贴 D.触 形 贴 拉 爬
5.读句子,用“__”画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3分)
(1)妈妈用她(柔软 柔弱)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2)他和战友潜伏在(隐藏 隐蔽)的山沟里。
(3)蟋蟀的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 歪斜)地铺开。
6.把《暮江吟》画成一幅画,不适合出现在画中的是( )(3分)
A.夕阳 B.一轮圆月 C.半红半绿的江水 D.露珠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仿照示例,把事物变化的过程写清楚。(3分)
例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原先是 ,现在 。
(2)照样子,用上生动的词句写一写你的观察对象。(3分)
例 绿豆的小脑袋间长出了兔子一样的耳朵。
8.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9分)
(1)横看成岭侧成峰, , 只缘身在此山中。
(2)梅花和雪花都是冬天里美丽的景物,它们两个各有千秋,正如卢钺的诗句“ 三分白, 一段香”总结的那样。
(3)九月初三的夜晚,走在田边,看到如弓的弯月、珍珠似的露珠,我不禁吟咏起白居易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 。”
(4)几场秋雨过后,妈妈拿出棉衣给我穿上,说:“ ,十场秋雨要穿棉。”
(5)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八月里来雁门开, ”是说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开始向南飞去,天气渐渐转凉;“ ,”是说如果夏天雨水特别少,那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9.生活中的语文。(5分)
(1)从右图可知,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 月 日。(1分)
(2)写作业时,你的同桌张明的眼睛都要贴到书上了。请你给他提
出两条保护视力的建议。(2分)
(3)请你为全国爱眼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蟋蟀的住宅(节选)(12分)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根据选文中对蟋蟀住宅特点的介绍,我知道了蟋蟀的住宅可能是( )(2分)
2.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 、 、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 ,表现了蟋蟀的 及其修建住宅技术的 。(6分)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4分)
(1)选文第1段中加点的“最多”一词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能去掉,否则就
与实际情况不符了。( )
(2)选文中两处画“__”的句子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风趣的语言使我
们感受到作者真的很喜欢住宅的主人。 ( )
(二) (15分)
张瑜
静静地待在草丛中,将两条前腿合起来举在胸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螳螂的形象。然而,它却是不折不扣的“职业杀手”。当其他昆虫进入它的攻击范围时,它先前的形象便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硕大的眼中闪射出咄咄逼人的凶光,死死地盯住移动的猎物不放。一旦时机成熟,两把大铡刀似的前腿便如箭一般弹射出去,重重地扣在猎物身上,猎物来得及做的不过是抽搐(chù)几下或挣扎一阵。接下来,螳螂会用它那并不十分起眼的“小嘴”,一点一点地把猎物吞噬(shì),直到只剩下一些对螳螂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的器官,比如一节触须,一段跗(fū)肢,或是一小片翅膀。
在温带地区,螳螂的种类相对较少,体形较为简单;但在热带地区,螳螂的种类就丰富多了,体形也变得怪异复杂,而且个个都是高超的伪装大师( )是植物的花、叶、枝,还是树皮……( )是它们模仿的对象。有了巧妙的伪装,螳螂只需静伏不动,不管是天敌还是猎物都很难发现它们。
螳螂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有合适的温度和较为丰富的食物来源,螳螂( )可以过得逍遥自在。它们(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个个都是地地道道的“虫国杀手”。(选自《大自然探索》2007年第03期,有删改)
1.用螳螂最显著的特点给短文补充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3分)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只要……就……
3.请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1)气势汹汹——( ) (2)悠然自得——( )
4.根据短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可知,螳螂猎食的过程是:死死盯住猎物→
→重重扣住猎物→ 。作者之所以能把螳蜱捕杀猎物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是因为 。(3分
5.文中“___”处应该填哪个句子更合适 ( )(2分)
A.螳螂凶残,但又美丽,形态千奇百怪。
B.螳螂胸部细长,有翅两对,捕虫本领高强。
C.螳螂建造的窠巢,在有阳光照耀的地方随处都可以找到。
D.螳螂是一种能干的动物,也是一种很有建筑才能的动物。
6.“螳螂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这句话中的“几乎”一词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3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最近,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 把你新的发现、观察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得到的启示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第三单元素养评估
一、1.(1)操场 重叠 空隙 舒服 专门(2)提示:将“狲”改为“逊”。(3)C
2.正确的:(1)kōng jiàng (2)pú pū(3)qú qū
3.B 4.A
5.恰当的:(1柔弱 (2)隐蔽(3)倾斜
6.B
7.(1)示例:银杏树的叶子绿色的 变黄了(2)蚕宝宝穿上了软绵绵的太空服,白白胖胖的。
8.(1)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2)梅须逊雪 雪却输梅(3)露似真珠月似弓(4)一场秋雨一场寒(5)雁儿脚上带霜来夏雨少秋霜早
9.(1)6 6 (2)示例:①少看电视和手机。②读书、写字时姿势要正确,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3)示例:擦亮心灵之窗,开阔全新眼界。
二、(一)1.①
2.简朴 清洁 干燥卫生(任选三点即可)细致勤劳精湛(或:高超)
3.(1)√(2)x
(二)1.示例:“虫国杀手”-螳螂
2.无论……都…… 只要……就…… 虽然……但是....
3.(1)咄咄逼人(2)逍遥自在
4.前腿如箭一般弹射出去用嘴把猎物吞噬进行了长期连续细致的观察
5.A
6.不能去掉。因为“几乎”一词点明了螳螂分布的范围虽广,却并不是世界各地都有,去掉后就与实际情况不符,表达就不准确严谨了。
三、[习作指导]首先确定习作对象-自己最近留心
观察的事物。然后想一想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这种事物。注意将观察对象的特点或变化、你的发现以及观察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写清楚。最后,要写出自己得到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