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习题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习题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5 19:14:08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栏目导航
预习案·自主学习
探究案·深度学习
训练案·效果评价
预习案·自主学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    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对华发动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   ”。
2.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   中炮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
1894
甲午中日战争
左宝贵
(2)黄海海战:1894年9月,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致
远舰管带   指挥舰艇冲锋向前,最后全舰200余名
将士壮烈殉国。
(3)辽东半岛战役: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   孤军迎敌,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   自杀殉国,威海卫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   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中日《   》。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1895
邓世昌
马关条约
2.主要内容
台湾
割地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两
通商 开放沙市、   、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3.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亿
重庆
开设工厂
大大加深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   ,日本向中国索取   两白银作为
“   ”。 
2.瓜分狂潮: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   。
3.“门户开放”政策
(1)提出:   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   ”的照会。
辽东半岛
3 000万
赎辽费
瓜分中国狂潮
1899
门户开放
点击进入 素养点拨
(2)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   机会。
(3)实质:列强不但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均等贸易
探究案·深度学习
探究主题 甲午中日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激烈战争]
材料一
(1)材料一是哪一次战争的形势图 请列举本次战争中著名的战役。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片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著名战役依据图片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答案: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原因分析]
材料二 1894年7月,日本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历时8个月的甲午之战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强弩之末的庞大封建帝国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韦建新《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
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从中日双方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点拨:根据材料二“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回答。
答案:日本蓄谋已久,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统治阶级不团结。
[耻辱之约]
材料三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根据材料三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耻辱之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日本对中国的哪种侵略方式
点拨:“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是《马关条约》。“耻辱之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日本对中国资本输出的侵略方式。
答案:《马关条约》。资本输出。
(4)材料三中“耻辱之约”签订后,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点拨:《马关条约》与以往条约相比,割地更多,赔款更多,开放的通商口岸更深入内地,且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答案:是继《南京条约》之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意思相近即可)
训练案·效果评价
知识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
1.日本出兵占领朝鲜,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年”是( )
A.1858年 B.1860年
C.1894年 D.1895年
C
2.2015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残骸,顿时让人联想到:英勇抗敌,英雄殉国,海魂永存。这位英雄是
(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邦道 D.丁汝昌
3.下面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其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B
C
知识点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4.光绪二十一年(光绪元年是1875年),台湾诗人丘逢甲写下血书“抗倭守土”,并带头联名致电清廷,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意与驻台清军“誓死守御”。材料所述情形与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C
5.“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6.《马关条约》新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进而使外国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在中日《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四处通商口岸是( )
A.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B.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C.天津、南京、苏州、杭州
D.广州、台湾、重庆、南京
B
知识点三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7.1899年向其他列强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A
8.某校八年级同学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找到了以下资料,他研究的主题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城
C.抗击外来侵略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国别 俄国 法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强租租 借地 旅大租 借地 广州湾 租借地 — 胶州湾 租借地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势力 范围” 长城以 北、新 疆、东北 广东、 广西和 云南 福建 山东 长江
流域
9.诗歌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下列诗歌,推断其反映的是
( )
A.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B.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马关条约》的签订
B
悲平壤(节选) 黄遵宪 长矛短剑磨铁枪, 不堪狼藉委道旁。 一夕狂驰三百里, 敌军便渡鸭绿水。 哀威海卫(节选)
袁昶
我军左威右镏岛,
形胜天然鬼工造。
增台巨炮震九地,
火弩水雷环百道。
10.下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B.《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D.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开设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俄国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
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 福建
材料三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
哪些。
答案:开设银行;开办工厂;争夺铁路权。
(2)依据材料二内容,谈谈这一时期列强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是什么。
答案: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评价。
答案: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激起了人们的悲愤和抗议,激发全民族的觉醒,强化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改革救国意识等。(言之有理即可)
谢谢观赏!(共32张PPT)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栏目导航
预习案·自主学习
探究案·深度学习
训练案·效果评价
预习案·自主学习
一、洋务运动
1.目的:利用   ,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曾国藩、   、左宗棠、张之洞等。
3.兴起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2)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a.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   ”为口号,先后创办了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西方先进技术

李鸿章
自强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   ”为口号,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较重要的有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等。
②文化教育方面: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等。
③建立新式海陆军
a.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   ,采用西式方法练兵。
b.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   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   统一协调指挥。
求富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新式洋枪队
北洋
海军衙门
4.评价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运动。
(2)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的产生。
(3)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   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二、边疆危机
1.美、日侵略台湾
(1)背景: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觊觎中国边疆地区是从   开始的。
近代化
民族资本主义
清政府
东南海疆
(2)美国:19世纪60年代,   派军队进攻台湾,遭到台湾人民坚决抵抗,大败而归。美国转而支持、联合日本侵略台湾。
(3)日本
①侵略:19世纪70年代,   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向清政府提出交涉。清政府强调台湾和琉球均为中国“属土”,与日本无关,日本政府随即决定武力侵台。
②反抗: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派
   率兵入台。
(4)结果: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本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美国
日本
沈葆桢
2.收复新疆
(1)背景
①19世纪60年代,新疆大部分地区被   率兵占据,   两国先后支持阿古柏侵略政权。19世纪70年代,俄国侵占了   。
②面对西北和东南同时出现的危机,清政府内部发生激烈争论。李鸿章认为   重而塞防轻,主张将塞防经费移办海防。左宗棠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   ”,力主收复新疆。清政府权衡利弊,采纳了左宗棠等人的意见。
阿古柏
俄、英
伊犁地区
海防
并重
(2)措施
①1875年,   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1876年,左宗棠命   入疆,采取“   ”的策略,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克达坂城等地,挺进南疆。新疆各族人民拿起武器,配合清军作战,痛击侵略者。不久,阿古柏兵败身亡。
③1878年,清军成功收复除   以外的新疆领土。经过艰难谈判,中俄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俄国仍割占中国1万多平方千米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左宗棠
刘锦棠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伊犁
(3)结果: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
(4)作用: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3.中法战争
(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后,又将矛头指向中国。
(2)经过
①1883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②1884年,法国军舰闯入福建   ,对清军发动突然袭击。
   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不久,法军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督办台湾军务大臣   率部抵抗,击退法军。
③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逼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   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   ,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
(3)结果
①清政府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等。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   。
马尾军港
福建水师
刘铭传
冯子材
镇南关大捷
西南地区
点击进入 素养点拨
②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探究案·深度学习
探究主题 洋务派的救国之路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开始探索富强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
点拨:根据材料一中“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概括作答。
答案:李鸿章目睹了西洋武器在战争中的威力。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
1872年 开办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
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
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筹建的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在其他方面的强国举措。
点拨: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筹建的北洋舰队正式成立”作答。
答案: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其他:创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军等。
材料三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3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 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轮船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点拨:由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概括可知,轮船招商局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答案: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训练案·效果评价
知识点一 洋务运动
1.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封建统治便可以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筹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统治 B.学习西方技术
C.提高国际地位 D.镇压农民运动
A
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自强运动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完整的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业的创办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A
3.洋务运动兴办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多所学校,在这些学校就读过的学生中,有北洋海军军官邓世昌,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翻译《天演论》的严复。这表明洋务运动( )
A.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创办了近代企业
D.培养了近代人才
D
4.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段话体现的观点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D.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知识点二 美、日侵略台湾
5.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觊觎中国边疆地区是从东南海疆开始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试图侵占台湾和琉球的列强是( )
A.英、法 B.俄、日
C.日、法 D.美、日
D
知识点三 收复新疆
6.清代诗人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其二》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称赞的是( )
A.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B.陈化成力战殉国
C.刘永福率黑旗军抗击法国侵略
D.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
D
知识点四 中法战争
7.朝鲜、琉球、越南、缅甸都曾是清朝的藩属国。19世纪后期,随着列强对亚洲侵略的加剧,缅甸为英国所染指,朝鲜、琉球惨遭日本侵吞,而越南也最终脱离了清朝的保护。清政府被迫放弃对越南的保护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D.中法战争后
D
8.造成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没有彻底击败法国的实力
B.清军备战、军费严重不足
C.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D.英国支持法国,对清政府施压
C
9.孙中山曾评价洋务运动“育才则有同文、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有招商轮船。……已先后辉映”,又言洋务运动终因“徒袭人之皮毛,而不顾己之命脉,所以犹不能与欧洲颉颃”。材料主要说明洋务运动( )
A.目的是实现国富兵强
B.促使资产阶级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C.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D.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
10.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
A.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未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到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11.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轮船招商局
材料三 李鸿章只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梁启超《李鸿章传》
(1)材料一中的“少数人”有哪些代表人物 “学西洋”具体指什么运动
答案: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列举两个即可)运动:洋务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诞生的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诞生的背景。
答案:历史使命:自强求富,维护清王朝统治;辅助军事工业。诞生背景: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洋务派开办民用企业。
(3)依据材料三回答,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答案:局限性: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上《筹议海防折》,提出朝廷应向海防倾斜,“海防与塞防之争”渐渐演变成各派之间的“爱国与卖国之争”。其实,此次大论战的实质,是国力日益衰微的大清帝国,如何在东部沿海与西北边疆两个战略方向上,分配有限战略资源的政策大讨论。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反对削减西北战费,也是着眼于解决阿古柏入侵的燃眉之急,遏制觊觎新疆的俄国及英国的气焰。以后的实际历史演进,固然证明左宗棠收回相当于六分之一中国领土面积的新疆,功在千秋,但李鸿章所担忧的东部沿海危机,最终也全面爆发。
——吴胜《左宗棠和李鸿章30年恩怨》
材料中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你赞同谁的观点 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赞同左宗棠塞防与海防并重的观点。理由:新疆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打败阿古柏。1878年,清政府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经过艰难谈判,中俄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与国家统一。
谢谢观赏!(共25张PPT)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栏目导航
预习案·自主学习
探究案·深度学习
训练案·效果评价
预习案·自主学习
一、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随着   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   斗争组织。
2.口号:义和团提出“   ”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二、抗击八国联军
1.侵华目的:镇压   运动。
2.发动:1900年6月,   八国组成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
反帝
扶清灭洋
义和团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3.斗争: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运动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4.罪行:八国联军占领   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北京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11国签订了《   》。
1901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领域 内容
经济 清政府赔款白银   ,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政治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   活动
军事 清政府拆毁   ,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 划定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   ,班列六部之前
2.主要内容
4.5亿两
反帝
大沽炮台
北京东交民巷
外务部
点击进入 素养点拨
3.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   最庞大、   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赔款数目
主权丧失
完全陷入
探究案·深度学习
探究主题 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阅读下面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回答问题。
序号 时间 事件
①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③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④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⑤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⑥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⑦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两个主题,请你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3—4个相关联的史事(标注序号即可),围绕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符合逻辑)
点拨:符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的是②④⑤⑦,符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的是①③⑥。“说明”可结合事件的影响作答。
答案:(示例一)主题: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史事:②④⑤⑦。
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示例二)主题: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史事:①③⑥。
说明: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训练案·效果评价
知识点一 义和团运动
1.如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D
2.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
A
3.《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中写道:“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反映了义和团( )
A.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B.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C.以工人阶级为运动主力
D.最终取得了抗击八国联军的胜利
B
知识点二 抗击八国联军
4.列宁说:“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这段话中的“暴动”和“疯狂镇压”分别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侵华
B.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C.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
D.镇南关大捷;八国联军侵华
B
5.“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在天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清军直隶提督是( )
A.陈化成 B.丁汝昌
C.聂士成 D.邓世昌
6.八国联军侵华遭到义和团的英勇抵抗,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
A.重新调整侵华策略 B.开始放弃侵略中国
C.屈服于中国的抗争 D.瓜分中国彻底失败
C
A
知识点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
7.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A.王平 B.李辛
C.张义 D.赵洋
A
8.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地方各省督抚、文武大吏及有司各官,对辖区内发生的排外事件,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由此可见( )
A.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丧失了军事自主权
D.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B
9.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从图二中,明显可以看到在外力的作用下,“大清”沉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也就是说,此时的“大清”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面与图二中的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D
10.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
1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
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88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矿业 32家
水电 19家
纺织 16家
食品 39家
机器造船 7家
共计 113家
注:投资量前4位分别为英国、日本、德国、俄国,资金合计1.3亿元。
材料三 试问,(1900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材料四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1840年打开“大帝国”国门的战争是什么。这场战争后“大帝国”被割占了哪一块领土
答案:鸦片战争。香港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列强能在中国大量开办企业得益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具体是怎样规定的
答案:《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材料三中在“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事件后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综合国力的衰落。
谢谢观赏!(共23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
栏目导航
预习案·自主学习
探究案·深度学习
训练案·效果评价
预习案·自主学习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序幕: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维新派代表人物:   、   、严复等。
4.维新思想的宣传: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  》和天津的《   》。
公车上书
康有为
梁启超
时务报
国闻报
二、百日维新
1.概况: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   ”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   ”。
2.主要内容
明定国是
政治上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上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   (代表:京师大学堂)
军事上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新式学堂
点击进入 素养点拨
3.结果:   等发动政变,囚禁   ,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4.影响:在   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慈禧太后
谭嗣同殉难图
光绪帝
谭嗣同
思想文化
探究案·深度学习
探究主题 戊戌变法
为了纪念戊戌变法运动,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戊戌变法人物图片展,分类展示了与戊戌变法有关的人物图片。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替博物馆工作人员完成以上三幅图片的分类工作(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图号)。 
①主张变法:    ;②支持变法:    ;③反对变法:    。
点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辨别图片中人物依次为光绪帝、慈禧太后、康有为,在熟悉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答案:①图三;②图一;③图二。
(2)如果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介绍一下支持变法的人物是如何支持变法的。
点拨:本问可结合光绪帝支持康有为进行变法的知识点作答。
答案:康有为的言辞使光绪帝深为感动,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1898年6—9月,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小虎和妈妈一起参观了图片展,他指着图二对妈妈说:她可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你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吗
点拨:结合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戊戌政变”回答即可。
答案:由于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
(4)参观了图片展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的看法。
点拨:本问旨在全面评价戊戌变法,可从正反两个方面,结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作答。
答案:维新派的变法旨在变革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当时的顽固派势力强大,且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仅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不发动群众是不可能成功的。(言之有理即可)
训练案·效果评价
知识点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从结果来看,该事件的直接目的并未达成,但它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指的是( )
A.百日维新 B.谭嗣同英勇就义
C.公车上书 D.《时务报》创刊
C
2.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一手(直接)史料的是( )
A.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D
3.梁启超曾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B
知识点二 百日维新
4.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鸦片战争期间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5.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其中,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 )
A.梁启超 B.严复 C.康有为 D.谭嗣同
B
D
6.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下列选项符合此观点的是( )
A.清政府拒绝用改革挽救统治危机
B.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被完全废除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
D.百日维新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
D
7.“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材料意在表达百日维新( )
A.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推动向西方学习潮流的出现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
8.下表是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主要活动。由表可知,他们都主张( )
A.维护专制 B.革新技术
C.变法图强 D.武装起义
C
康有为 组织公车上书,创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
梁启超 撰写《变法通议》,强调“变亦变,不变亦变”
严复 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9.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面可用于研究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国闻报》  B.书籍《康有为传》
C.光绪“明定国是”诏书存件  D.谭嗣同殉难图
C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派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议会制度做了不同程度的介绍,并强调中国也应该设议院,选举议员。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发表了一系列政治论文,主张中国之兴在于兴民权、开议院,并进一步指出君、臣都是为民办事者,民权代替君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雷颐《面对现代性
挑战:清王朝的应对》
材料二 维新变法大事记
时间 史实
1895年5月 公车上书
1895年8月 强学会成立
1896年8月 《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1897年10月 《国闻报》在天津创刊
1898年4月 保国会成立
1898年6月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898年9月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的背景。
答案:早期维新派知识分子宣传变法思想;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华民族觉醒。
(2)依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为救亡图存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答案:①政治上,发起公车上书,拉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借助光绪帝实施百日维新。②思想上,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维新派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答案:维新派主张设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这在思想上是一种进步,有益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走不通的。(言之有理即可)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