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95页~96页例3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
统计图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说教学过程
“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
说教材
三年级下册
复式统计表
四年级上册
单式条形统计图
说教材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知识技能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正确理解和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
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积意识和能力。
数学思考
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积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什么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做出合理的决策。
重点
难点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问题引导法
旧知迁移法
多媒体辅助法
观察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
教法
学法
说教法学法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情境导入,问题思考
应用新知,拓展能力
长隆欢乐世界
情境引入,问题思考
某地区城乡人口
游戏项目
情境引入,问题思考
喜欢哪个游戏项目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
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怎样把两幅统计图合成一幅统计图?
合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交流讨论
动手制图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上台展示
制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学生作品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1.从统计图中, 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如果你是小导游,你会如何安排游玩的时间?
4.如果你是项目经理,你会做出怎样的改进?
析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学习单
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条形统计图
对比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 你有什么发现?
辩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赏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据题选图
据图解答
据境解疑
应用新知,拓展能力
据题选图
应用新知,拓展能力
据图解答
应用新知,拓展能力
据境解疑
应用新知,拓展能力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感谢聆听!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有这样的阐述:““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由此可见,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课程中,我们应当以学生为本,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对学生的数据分析应用意识及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并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并能结合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本课时的学习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了解统计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那什么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呢?教材上并没有明确地给出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上的定义。因此,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做出合理的决策,就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讲授法、问题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新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角度出发,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情境引入,问题思考
(二)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三)应用知识,拓展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问题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长隆欢乐世界有哪些游戏项目吗?小导游整理了这几个游戏项目(摩天轮、过山车、海盗船、碰碰车)准备带同学们去玩。但小导游想要先了解同学们最喜欢的游戏项目的情况。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课标》中明确指出: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考虑到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的统计情况,离孩子的实际生活较远,不便于学生融入情境,作为新课的开场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创设了“同学们去长隆欢乐世界最喜欢的游戏项目的情况”这一素材,让学生在后面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背后的意义,体会数据分析的价值。
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合”——“制”——“析”——“辩”——“赏”)
1.合
为了更好的观察数据,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表,同时绘制成男生最喜欢游戏项目的条形统计图和女生最喜欢游戏项目的条形统计图。并把统计图按男女生分别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各自的统计图后提问:从统计图中, 你能到哪些数学信息?紧接着追问:喜欢哪个游戏项目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是以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以及分别通过对两幅图的观察,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游戏项目的两个数据分别出现在两个不同的统计图中比较不方便为目的,从而帮助学生产生“合二为一”的想法,萌生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的需求。任务的驱使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探究新的统计图的积极性,达到进一步学习的目的,渗透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2.制
怎样把两幅统计图合成一幅统计图?请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同学们交流完成后,先让学生上讲台展示他们的想法,再让学生动手尝试画图。
在学生自主画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会用铅笔绘图,此时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不配以语言描述,大家就不能区分哪个直条表示男生的人数,哪个直条表示女生的人数。因此,我通过创设问题“要经过怎样的修改,就不需要用语言解释每个直条的意思了 ”让学生不断对自己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完善——由完全一样的多个直条表示,到用文字在直条上标注加以区分;再到用不同颜色的直条加以区分;最后到用不同颜色的直条区分,还要用图例说明。最终达到先确定图例,用不同颜色的直条代表多种数据的结果。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寻找方法,不断尝试,最终解决问题,收获知识。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新知,不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沟通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还在比较中发现了两种统计图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在数据分析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揭示课题:像这样,在一幅统计图里面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的统计图,我们就把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借助微课形象直观地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统计图的过程:横轴纵轴完全重合,两种直条并排在一起。这样的动态演示,将枯燥的数学数据变得直观有趣,学生从中获得“学习有趣”的情感体验,以此为锲机,潜移默化地将兴趣逐渐转化为学习探讨的动力,为更好地学习统计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3.析
同学们,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设计意图:为了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设计了以下的学习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此环节是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从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加深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思考、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4.辩
对比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你有什么发现?
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比,进一步丰富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知识进行深度的构建。
5.赏
同学们,在生活中, 你还见过哪些复式条形统计图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应用知识,拓展能力
为了使学生回顾、反思、梳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过程,将掌握的新知及时内化,我将本节课的练习分为三部分。
1.据题选图(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意义选择单式条形统计图还是复式条形统计图,从而凸显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体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据图解答(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据境解疑(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提出科学化的建议、进行决策。同时呈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画法,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五、小结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
学完这节课之后,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看回这节课的板书,即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又形象地反映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注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和运用数据,真正把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落到实处。
以上是本节课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
六、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