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单选题
1.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踊跃参加解放军
B.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摧毁封建统治的根基
C.通过土地改革使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粮食产量提高
2.1964年中法建交被称为“外交核弹”。中法建交后,美国深感“愤怒”,中日设置永久性贸易代办处,英国考虑与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另有部分西方国家则产生了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的愿望。中法建交后各国的连锁反应说明了( )
A.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B.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出现
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D.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3.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两项经济数据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时期( )
A.工业增长和投资比例严重失衡 B.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C.加强工业化建设同时兼顾民生 D.依靠内部力量积累建设资金
4.1949年,中共西南局通过建立政权、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在制度上的建构,通过恢复生产、进行土地改革实现在经济上的建构,通过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工作实现文化上的建构;此外,中共西南局还清除匪患以稳定社会秩序。中共西南局的这些措施( )
A.加快了西南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B.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
C.激发了西南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活力
D.增强了少数民族对新政权的认同
5.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问题,即《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奠定基础
②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主要任务
③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表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该表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王进喜(1923—1970) 参加石油大会战,被誉为“铁人”
雷锋(1940—1962) 甘当“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邓稼先(1924—1986) 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
A.改革精神 B.抗战精神 C.革命精神 D.劳模精神
7.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粮食 植物油 猪肉
1957年 203 2.4 5.1
1960年 163.5 1.85 1.55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D.“文革”“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8.下图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幅宣传画,该作者重在强调( )
A.朝鲜维护统一的正义性 B.中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
C.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 D.冷战的重心转移到亚洲
9.1970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的新闻。在基辛格看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其意思是( )
A.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B.中国愿意改善中美关系
C.中国外交政策全面调整 D.中美民间交往大门打开
10.1950年7月13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开始着手组建东北边防军。这一战略决策主要是基于(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东北成为工业建设重点地区
C.美国出兵朝鲜威胁中国边防安全 D.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边境
11.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上选择“一边倒”,但后来坚定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新中国长期受到美国敌视、封锁,但积极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这反映出中国外交( )
A.始终坚持不结盟政策 B.寻求区域间经济合作
C.受到意识形态因素主导 D.适应形势不断作出调整
12.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下图:《人民日报》关于“抗美援朝”的报道(1953年7月28日至今)。报道数量的变化反映出( )
A.国家外交的务实性 B.集体记忆的阶段性
C.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D.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14.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处在各种强大外来势力包围下,举全国之力所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运动。这体现了三线建设( )
A.为了应对美苏严峻的冷战威胁 B.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D.改善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布局
15.1958年,毛泽东在讨论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一个国家,商品生产不是消灭的问题,而是要大大发展。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们不能避开一切有积极意义的诸如商品、价值法则等经济范畴,而必须使用它们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的这一思想( )
A.是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彻底否定 B.指明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向
C.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开启了中国特色经济体制的改革
16.1969年12月,基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道:“我们的目的是清除对外政策中的一切感情用事”,“我们一向都表明,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对其他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是像共产党(执政的)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动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态为依据。”这表明( )
A.美国政府完全摒弃社会制度分歧 B.美国对共产党国家的判断发生巨变
C.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 D.国家利益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
17.下图是1954年张凡夫等人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引导农民( )
A.积极投身土地改革 B.支持社会主义改造
C.踊跃加入人民公社 D.加紧生产率先致富
18.1951年1月,工人们开展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生产、开展爱国主义捐献飞机、大炮运动”。材料中的运动( )
A.体现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生产积极性提高
B.反映工人积极生产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C.展现工人为新生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热情
D.鼓舞人民努力投身于三大改造的革命事业
二、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简表
历史时期 辉煌成就 奋斗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 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惊天动地:推进强国大业 中国经济摆脱疫情,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颁布《民法典》,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完善。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请你选取一种观点,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三、材料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策动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内迁。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华成电器厂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名列各行业前茅的者。内迁的国营工厂多数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这些工厂的内迁,不仅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大后方,更重要的是使大批工业科技人才和熟练技工汇集到大后方,据1941年的统计,内迁的工程技术人员达2万余人。
——摘编自黄立人《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工业科技》
材料二 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8月,中央作出了在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大规模建设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投资的三倍。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三线建设无论规模还是时间跨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涉及国防安全,三线建设当时不见诸报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内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苏联援助的到来,帮助中共高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上取得了共识。一方面,朝鲜战争改变了斯大林对中共的态度,更愿意慷慨地帮助中国实现自己的工业化计划。另一方面,朝鲜战争使中共领导人对于加强国防力量产生了紧迫感。……工业化从何处起步,是一个“苦苦思索”的问题。各有关部门提出过不同的设想,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最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可见,最终确定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在党内高层是经过认真讨论的。
——摘自萧冬连《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改编
(1)请结合材料,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归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2)阅读材料概括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并简析“一五”完成的重要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和西北。到1970年代末,四川是接受东北支援最多的地区之一。东北支援四川的多个重点项目都具备相当高的全国性服务能力和知名度。以德阳为例,数千名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优秀东北职工迁入后,“德阳人”在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第二物探大队等大型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第一次“亲眼看见”什么是工业化大生产、什么是现代化企业、什么是现代化管理、什么是科学技术力量、什么是发明创造等先进工业化要素。同时,东北内迁职工在日常生活方面形成较大“示范效应”。例如,1966年前后,第二重型机器厂的东北籍职工在冬季喜欢穿一种毛领长棉大衣,这种棉大衣比当地人常穿的土棉袄更贴身、更保暖且显得更为精神,这让厂区附近的青年男女觉得很“洋气”,争相“托人”购买。东北大米、东北水饺、东北馒头、东北普通话、时装、发式、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等内容,也迅速成为厂区附近部分城乡居民羡慕和模仿的对象。
——摘编自周明长《嵌入式运作:东北对四川三线建设城市的支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输入四川城市的东北现代化要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大力支援四川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的淮河水灾立即引起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根据毛泽东根治淮河的指示,党和政府开始启动淮河治理工作。10月,周恩来主持制定了《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正式将“蓄泄兼筹”作为新中国治理淮河的指导方针。为了统一治淮工程的领导,中央人民政府筹组治淮委员会,负责规划和领导淮河流域的水利工作。11月,第一期治淮工程正式开始。润河集分水闸是控制整个淮河干流洪水的关键,其所需要的钢铁闸门及机件,由上海140余家工厂制造并在一个半月内赶制完成。治淮工程遍及河南、皖北、苏北的48个县,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在1万人以上。这些工程在当年的抗洪排水中就发挥了一定作用。1951年11月,治淮第二期工程开工后,河南、安徽、江苏三地政府调集大量民工投入到淮河各处工地。治淮民工普遍开展了劳动竞赛运动,并在竞赛中改进施工方法和提高劳动效率。1952年7月,治淮工程基本完成。这些工程拦蓄的洪水灌溉了大量农田,使淮河流域连续获得丰收,淮河干支流的航运事业的发展也加强了物资交流。
——摘编自王瑞芳《从点到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淮河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功治理淮河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功治理淮河的意义。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创纪元我探访”小组寻访历史亲历者,记录了下列资料:
张鸣的姥爷口述:那天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盛典的人们,虽然没有整齐的着装,可是听着54门礼炮齐鸣28响,那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王雷的爷爷口述:1950年12月,我与大哥在分得的三亩土地上,勤奋耕耘,取得丰收。记得那时,很多同村的青年都积极报名参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打击侵略者的正义战争
材料二
至今,76岁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分到田地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呀!”
——摘编自《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
第二章土地的没收的征收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摘编自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位老人提到的历史事件。
(2)对比材料二、三,概括在土地政策上口述历史与文献记载的不同。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的根基,消灭了地主阶级,使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所以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踊跃参加解放军”“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粮食产量提高”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D两项:建国后,党和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土地改革等多项措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不是仅靠土地改革,排除C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法建交后,美国深感‘愤怒’,中日设置永久性贸易代办处,英国考虑与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另有部分西方国家则产生了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的愿望。”可见中法建设后,各国处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发表了不同的态度,可见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越来越多,世界朝着多极格局趋势发展,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强调各国对中法建交的态度,并非中国综合国力如何,排除A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所述并不能推出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投资情况看,工业投资占比最高,从工资增长来看,农业、文教等增长较快,因此这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既优先发展工业,又同时兼顾民生的策略,C项正确;工资增长率和投资比例不会完全一致,但材料也不能体现严重失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建设资金来源,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西南局落实中央民族工作的政策,清除匪患、恢复生产、稳定经济秩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西南少数民族对新政权的认同,故选D项。当时新中国尚未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土地改革等均是在落实党中央的政策,而不是创制新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未体现基层民主建设的信息,排除C项。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形势,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故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中共八大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主要任务,故①②错误,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
6.答案:D
解析:
7.答案:A
解析:
8.答案:C
解析:由宣传画中“抗美援朝,救邻自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宣传画主要强调中国出兵朝鲜既是为了帮助朝鲜,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与正义性,与“朝鲜维护统一”无关,A项错误。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并且朝鲜战争属于热战,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0年(中国)。据题干“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中美还处于敌对状态,据此可以说明中国领导人愿意改善中美关系,B项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C项;1971年4月发生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民间交往的大门,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50年7月13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威胁朝鲜,基于此大背景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开始着手组建东北边防军,C项正确;A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中苏关系问题,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B项东北成为工业建设重点地区是在一五计划期间,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苏关系恶化是在六十年代,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国在不同的时期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具体外交策略,说明中国的外交在根据形势不断做出调整,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并不是寻求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同时也是突破意识形态因素主导的表现,排除BC项。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了意识形态的对抗,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典型标志,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13.答案:A
解析:观察材料图表可知,1953年至1970年,《人民日报》关于“抗美援朝”的报道呈下降趋势,自1970年起,《人民日报》关于“抗美援朝”的报道呈增长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谈判,使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说明在两国意识形态对抗,面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人民日报》关于“抗美援朝”的报道数量就比较多,当中美关系缓和,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时,《人民日报》关于“抗美援朝”的报道数量相对较少,说明国家外交主要和国家利益挂钩,具有务实性,A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得出集体记忆具有阶段性,排除B项;材料重点展示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状况,看不出国际形势的复杂,C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中美意识形态不同,但可以建立外交关系,说明意识形态并不是国家外交的最重要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A
解析:20世纪60年代,为了应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即应对美苏严峻的冷战威胁,新中国进行了三线建设,故选A项;B项“独立完整”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D两项是三线建设的意义,而题干论述的是三线建设的背景,排除。
15.答案:C
解析:A错在“彻底”,排除;
经济发展方向并非是计划经济,排除B;
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提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是对这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大二公”等一些“左”的做法的纠正,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正确;
D是在1978年后,排除。
故选:C。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69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发表上述言论,表示美国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表明国家利益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D项正确;A项完全摒弃社会制度分歧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美国依然敌视共产党国家,只是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排除B项;新时期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B
解析:B项正确:据题干时间“1954年”及宣传画中的文字“参加互助合作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可知该宣传画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之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宣传引导农民支持该决策。A项时空错位:土地改革在1952年已经完成。C项时空错位:人民公社出现在1958年。D项解读错误:宣传画的内容是“共同富裕”,而不是“率先致富”。
18.答案:B
解析:1950年开始抗美援朝战争,工人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生产、开展爱国主义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大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B项正确;1953年我国开始一五计划,开始工业化建设,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排除C项;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
19.答案:示例:
论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救国大业。
论证:“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政治上,党先后经历国民大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不懈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在思想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不懈奋斗,完成了救国大业。
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道路。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选取一种观点,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结合材料“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及所学知识,可确定论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救国大业。论述: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进行论述。例“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政治上,党先后经历国民大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不懈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在思想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不懈奋斗,完成了救国大业。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道路。
20.答案:(1)适应抗战需要;以大企业和技术设备先进企业为主;包括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规模巨大;工业内迁带动了技术设备、人才的内迁。
(2)成就: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强了国防建设;推动了西部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
解析:
21.答案:(1)意义:改变了苏联对中国的态度,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2)特点:在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苏联给予极大的援助。
意义:加强了国防力量;标志着新中国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初步建立了工业化体系;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
22.答案:(1)要素:优质人力资源;先进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新生活方式。
(2)原因: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战略布局的考量;东北地区代表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解析:第(1)题要素,根据材料信息“以德阳为例,数千名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优秀东北职工迁入”得出优质人力资源这一要素;根据材料“第一次‘亲眼看见’什么是工业化大生产……什么是发明创造等先进工业化要素”得出先进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这一要素;根据材料“东北内迁职工在日常生活方面形成较大‘示范效应’”得出新生活方式这一要素。
第(2)题原因,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和西北”等,得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战略布局的考量这一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东北地区代表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23.答案:(1)因素:人民群众广的泛支持和参与;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各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治淮方针正确。
(2)意义:有效治理了淮河流域的水患;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解析:
24.答案:(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2)不同:口述人认为地主和富农的全部财产都被没收;文献记载的是地主部分资产被没收,富农的财产不得侵犯。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一“那天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盛典的人们”可知,该事件为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根据材料一“1950年12月,我与大哥在分得的三亩土地上”可知,土地改革;根据材料一“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打击侵略者的正义战争”可知,抗美援朝。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二“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可知,口述人认为地主和富农的全部财产都被没收;根据材料三“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可知,文献记载的是地主部分资产被没收,富农的财产不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