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20世纪30年代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C.遵义会议召开 D.长征胜利结束
2.下图是马星驰在1919年发表的漫画,名为《玩弄于股掌之上》,该图反映出( )
A.德国试图强占中国山东 B.国民政府出卖国家利益
C.国际联盟偏袒日本侵华 D.反日爱国运动兴盛背景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提出妇女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支持文化部创办夜校、半日学校、家庭临时识字班、田间流动识字班等扫盲运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旨在( )
A.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B.推进根据地的建设
C.宣传反“围剿”的主张 D.完善苏区教育体系
4.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有一句歌词是“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以大历史观对“揭开新篇”所作的理性阐释,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B.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C.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D.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5.1920年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中国出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当时,为这股思潮传播作出贡献的人物有( )
A.康有为、梁启超 B.陈独秀、胡适
C.陈独秀、李大钊 D.李大钊、鲁迅
6.20世纪30年代,安徽岳西红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大人分一斗,小孩得五升,粮食是我亲手种,今日归还我穷人。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这首民谣反映出( )
A.中央苏区政权得到稳固 B.土地革命政策深得人心
C.游击斗争策略机动灵活 D.国民大革命的成果突出
7.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先后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大多都失败了。但一些起义部队在数省边界地区的偏僻农村坚持下来。针对当时党内一些人产生“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敌后抗日根据地
C.国统区国民党政权 D.解放区中共民主政权
8.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进行大量的农村调查,形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等调查报告,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等论断。这些论断(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纠正了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
C.扩大了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 D.提供了土地革命政策的理论依据
9.1927年4月26日,陈独秀提出:在国民革命成功之后,我国不是要立即实现社会主义,而是应当建立一个“家庭的手工业与农业、小生产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制、国家资本主义等,四种并行”,并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的经济制度,由此走上社会主义。这一言论反映出( )
A.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构成理论已萌芽
B.陈独秀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
C.陈独秀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D.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已经形成
10.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计划组建标榜国权、民权、人权“三权主义”的政党。《大公报》对此评论道:“盖奉方鉴于从来之武力万能主义,究难博最后之成功,且为南方军队精神训练之效果所刺激,故有确立主义,注重精神训练之倾向。”材料反映出(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条件成熟 B.民主共和成为统治阶层的共识
C.国民革命扩大了新思想的影响 D.社会各界正逐步接受三民主义
11.革命根据地第一家合作社于1929年在福建上杭县成立;到1936年,整个根据地共有各类合作社2万个,社员达100万人,其形式有劳动互助合作社、犁牛合作社、消费合作社、运销合作社、粮食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根据地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
A.丰富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涵 B.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
C.推动了民间救助体系的构建 D.意在为革命胜利创造经济条件
12.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废除资本家私有制”。同时规定,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表明,中共一大( )
A.提出革命政权的创建 B.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
C.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D.探索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
13.1926年,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班。在开设的25门课程中,把注重本党主义之解释、国民革命基础知识之灌输摆在第一位;还特地设有14课时的“革命画”课。这一课程的设置意在( )
A.增强党的组织动员能力 B.加速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C.宣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提升广大群众的综合素养
14.1933年初,中央苏区财政部部长邓子恢代表政府发行了借谷证,政府发行这一凭证的主要目的是( )
干谷十斤折米七斤四两一、中央政府为供给战时紧急军食,暂向群众借谷,特给此证为凭。 二、借油盐者可按时价折成米谷,发给此证。 三、持此证者,于1933年早谷收成后,可向当地政府如数领还新谷。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临时借谷证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应对敌人经济封锁
C.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D.实践工农武装割据
15.下表是学者对长征历史意义的思考,该学者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
(一) 红军长征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二) 红军长征是威武雄壮的革命战争史诗,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
(三) 红军长征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右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鲜经验。
A.打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 B.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16.下表所示是中国早期工会组织及其活动。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时间 工会组织及其活动
1920年4月 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业总会等7个工界团体举行会议,筹备纪念五一节
1920年10月 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出版刊物《机器工人》
1921年3月 汉口人力车夫展开反增加车租的罢工
1921年5月 长沙各工会组织五一劳动节游行,提出“改善待遇、加强团结”
A.工人运动形成高潮 B.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工人成为革命主力 D.新型政党呼之欲出
1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 )
A.完成战略重心转移 B.实现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有了新的革命方向 D.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8.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是( )
A.选举党的领导机构 B.制定党的章程
C.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二、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记载,反映着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资源也因为是革命精神的承载客体而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
绕“红色旅游”,选取以上任意一幅图片,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宣讲红色历史、传播革命精神。(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准确、符合逻辑,不超过300字)
三、材料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把原来只办理有限具体业务的四大银行组成的“四行联合办事处”扩大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务。“四联总处”的任务是设计和布局全国金融网,负责法币发行的调度等事宜,总揽战时物资的调剂以及后方贷款。由于银行资金大量被政府占用,没有能力向民族工商业开展存放款业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1941年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后,边区银行遂积极主动落实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的法令,截至1944年6月共发行边币38亿元。陕甘宁边区银行还以大量资金支持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放农业贷款和青苗贷款,同时对公营工商业进行投资和贷款。边区银行在抗战时期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套金融事业发展的好办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围绕生产的业务方针,民办公助的群众路线,事业需要的贷款原则,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
——摘编自陈争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三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并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部分出来,建立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主要集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制度,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1991年4月,基于卫星通信网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始试运行,这为人民银行更好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99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谢川波主编《新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联总处”设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以来金融建设的认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五四运动时,商人外交从一开始就以直接向巴黎和会提出自己的要求和主张的姿态出现,从间接外交转而走上了直接外交。在其所进行的活动中,虽然也向本国政府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建议,后来还采取了抵制日货、罢市和抗税的手段,以此胁迫政府拒绝签约和惩办国贼,但这已不是纯粹的政府外交的后援活动,这些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外交态度,并成为其直接外交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海书业商会的停业公告说:“各同业均于5月9日停业一天,一方对于欧洲和会表示吾国民之决心,一方对于北京学生表示敬意。”
——摘编自虞和平《五四运动与商人外交》
材料二: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需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西方反华势力长期圈于“冷战思维”搞“零和博弈”,敌视和妖魔化社会主义,妄图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给中国发展设置障碍,从而迟滞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脚步。与此同时,我们国内的发展也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重大风险。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敢于并善于开展具有新的特点的伟大斗争。
——摘编自田克勤、张泽强《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前后商人外交特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人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还需继续发扬五四精神的原因,并谈谈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地处重山复岭,印刷基础薄弱,加之受国民党层层封锁与军事“围剿”,各方面的物资都极其匮乏,新闻出版所依赖的纸张和印刷设备等基础性物质条件根本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苏区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
中央苏区于1932年集资20万元于长汀成立中华纸业公司,负责收购纸业合作社和纸农槽户生产的“土纸”。此外,红军在战斗胜利和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中,都会收缴被苏区政府列为特需物资的印刷设备及有关材料。在使用中,还通过增加劳动力与劳动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印刷品的增产。1934年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将造纸等定为苏区“特别需要与特别有利的”产业,使得各地在开展合作社运动中,都将纸业生产摆在突出位置。
——摘编自吴宇烨《“点石成金”——中央苏区新闻出版的物资困窘及其应对》
(1)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为应对新闻出版的物资困窘所做的努力。
(3)综上,简析研究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史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1937年,住在城市中的武汉民众的境遇和条件千差万别。交通工具新旧并存,不仅给民众出行提供了多种选择,更拓展了人们都市生活的时空观念。传统的泡茶馆、西来的跑马和电影则是市民奔波生计之余的消遣和休闲。此时,武汉城市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现代性品格,但在日常生活领域,对于传统的固守依然存在。社会转型的力量将现代和传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近代武汉社会生活的画面。
——摘编自胡俊修等《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生活的现代性品格和传统性固守(1927—1937)》
材料二 1934年,毛泽东主要从支持和赢得革命战争的视角来思考党内、苏维埃政府如何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毛泽东把建立具有集体经济性质的合作社作为制度前提。通过建立新的金融制度、开展反剥削的商业斗争和开办专业技术学校,全面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劳动力和耕牛缺乏的问题,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工业品的需要,此外还向群众教授手工艺术和工业技术。
——摘编自严九发《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关于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探析》
材料三 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切实保障中央苏区农民的生活,党中央和苏维埃政府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给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拓宽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恢复市场,保护私营工商业发展;成立中央苏区革命互济总会,开展社会救济,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摘编自高汝伟《论中央苏区保障农民生活的政策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社会生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支持改善民众生活的原因及其影响。
24.[赋税制度与减免政策]
材料一
农业是历代私有制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无不把“令民归心于农”作为“治国之要”。早在商鞅变法时,秦孝公就颁布法令:“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者多,复其身”。唐宋以后,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占有矛盾日趋加剧,封建国家日益重视荒地的开垦,例如,洪武二十八年,明政府下令:山东、河南农民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康熙十二年规定:“嗣后各省开垦荒地,俱再加宽限,通计十年方行起科”。除上述目的外,历史上还有因“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而减免赋税的情况。
——摘编自刘德成《中国古代减免赋税析论》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开始建立税收制度,不过主要由富有阶层承担,一般民众的税负很轻。土地税征收中“贫农中农税轻,富农税重,雇农及红军家属免税”。营业税按照商业资本大小及盈余多少征收统一的累进税,资本在百元以下的群众合作社以及农民直接出售剩余产品的都实行免税政策。关税一般是轻税或者免征,一切货物在边境纳税之后通行全苏区不重复征税。中国共产党没有完全依靠税收,而是采取“取之于己”的方针:一是红军公田收入;二是来自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手工业收入;三是发展经济,开展生产建设。
——摘编自赵云琪《从历史视角看中国共产党“轻税于民”的税收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政府减免赋税的共同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共产党税收制度的特征,并简要评价中国古代政府与近代中共减免赋税的做法。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故选C.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提出妇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支持文化部创办夜校、半日学校、家庭临时识字班、田间流动识字班等扫盲运动”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支持妇女接受教育,又通过创办学校和识字班开展扫盲运动,这有利于提高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为其参与根据地的政治民主建设奠定基础,从而推进根据地的建设,B项正确; 提高妇的社会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 宣传反“围剿”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材料并未涉及苏区的教育体系,排除D项。 故选B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面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及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材料中的“战斗”是指长征,而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C项正确;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排除A项;南昌起义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排除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安徽岳西红区”“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及所学可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运动,从而赢得了广大农民对革命的支持,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土地革命与中央苏区政权得到稳固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革命时期的游击斗争策略,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国民大革命发生于1924年至1927年,最终以失败告终,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A
解析:
8.答案:D
解析: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体现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员对农民问题的重视,这些论断提供了土地革命政策的理论依据,D项正确;这些调查报告是在国民大革命开始后进行的,排除A项;材料与纠正“左”倾错误无关,排除B项;此时红色政权尚未建立,排除C项。故选:D。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国民革命成功之后,我国不是要立即实现社会主义,而是应当建立一个‘家庭的手工业与农业、小生产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制、国家资本主义等,四种并行’,并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的经济制度,由此走上社会主义”可知,陈独秀认为国民革命成功后,我国应当建立一个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的经济制度,由此走上社会主义,这一言论反映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构成理论已萌芽,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工业化道路,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陈独秀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陈独秀认为国民革命成功后,我国应当建立一个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的经济制度,由此走上社会主义,未涉及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已经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张作霖认为仅依靠武力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在南方革命党军队的影响下意图创立政党,由此可知体现了国民革命扩大了新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扩大的影响,并不能体现革命统一战线的条件成熟,排除A项;“成为统治阶层的共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社会各界”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苏区建立了大量合作社,这些合作社有利于调动各阶层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苏区社会经济发展,进而保障革命的胜利,D项正确;此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此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劳动互助组织,与救助体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可见中共一大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C项正确;此时未提出革命政权的创建,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说法和题干主旨无关,排除B项;此时尚未探索出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动员”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动员主体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多地获得组织动员客体即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所产生出的能力与力量。据材料“把注重本党主义之解释”“革命画课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有利于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培养革命干部,学员们毕业后,奔赴各省、区开展革命工作,大多数人担任农民运动特派员,在各地宣传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革命武装,参加东征、南讨和北伐,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农习所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动员农民,配合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但主要意图并不是“加速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排除B项;1927年至1937年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可以提高群众“革命能力”“组织能力”等,但不一定提升了其“综合素养”,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3年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1933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围剿,为了应对国民党的包围和封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中央苏区发行了借谷证,B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防灾抗灾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内容,材料没有反映实践工农武装割据,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中国)。从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红军长征在指导思想、军事战略、党内矛盾处理方面都有新的发展,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对中国革命后来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20年至192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国早期工会组织及其活动”可知,1920至1921年,中国早期工会组织得到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的提高,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自己政党的领导,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才形成高潮,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排除B项;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是革命的先锋队,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革命方向,即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故选C项;八七会议尚未完成党的战略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排除A项;1927年9月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排除B项;1928年10月至11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排除D项。
1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C;选举党的领导机构、制定党的章程是在中共一大上,排除AB;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是在中共三大上,排除D。
19.答案:示例:革命摇篮——井冈山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非常幸运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和你们在井冈山相遇、相识,非常高兴作为向导向你们介绍革命摇篮——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地形复杂。这片神奇土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介绍完毕,祝大家旅途开心!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相关知识。通过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张图片分别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革命圣地延安、三大战役指挥中枢所在地西柏坡等历史知识相联系,根据题目具体要求,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宣传景点,传播革命精神,注意基本格式即可。
20.答案:(1)历史背景: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改革;国民党专制独裁;官僚资本的膨胀。
(2)历史作用:保证党政军的经费供给,回击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推动根据地生产的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培养了金融人才,为中国共产党金融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3)趋势:专门化、制度化、法制化、信息化。
认识: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完善法律法规。(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历史背景:据材料时间信息1939年,以及材料内容“国民政府公布《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总揽战时物资的调剂”得出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改革;据材料“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务”得出国民党专制独裁;据材料“银行资金大量被政府占用”得出官僚资本的膨胀。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历史作用:据材料“1941年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后,边区银行遂积极主动落实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的法令,截至1944年6月共发行边币38亿元”得出保证党政军的经费供给,回击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据材料“陕甘宁边区银行还以大量资金支持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放农业贷款和青苗贷款,同时对公营工商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得出推动根据地生产的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结合所学得出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材料“总结了一套金融事业发展的好办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围绕生产的业务方针,民办公助的群众路线,事业需要的贷款原则,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得出培养了金融人才,为中国共产党金融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3)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中国。趋势:据材料“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并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部分出来,建立中国工商银行”得出专门化;据材料“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制度”得出制度化;据材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得出法制化;据材料“基于卫星通信网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始试运行”得出信息化。认识:结合所学,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作答。
21.答案:(1)变化:由间接外交转向直接外交。作用:声援了学生运动;促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原因:与西方反华势力斗争的需要:解决国内发展中各类问题的需要。发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加大对五四精神的宣传:抓住五四精神的爱国实质。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从间接外交转而走上了直接外交”可分析出由间接外交转向直接外交。作用: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声援了学生运动;根据材料“胁迫政府拒绝签约和惩办国贼”可分析出促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原因:根据材料“西方反华势力”可分析出与西方反华势力斗争的需要;根据材料“与此同时,我们国内的发展也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可分析出解决国内发展中各类问题的需要。发扬:根据材料“要求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可分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根据材料“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可分析出加大对五四精神的宣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抓住五四精神的爱国实质。
22.答案:(1)性质:人民革命政权。
(2)努力:实行土地革命,打土豪,收缴造纸设备;努力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在根据地建设中,发展合作社经济,加速纸业生产恢复;鼓励商贸流通,保护商人利益,促进纸业经营;提高印刷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印刷品的增产。
(3)意义:有利于弘扬苏区军民不畏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利于研究中国红色出版史;有利于坚定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信仰。
解析:(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可根据所学知识得出。
(2)“努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各地在开展合作社运动中,都将纸业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得出发展合作社经济,加速纸业生产恢复;根据信息“商人自由贸易,政府不予限制其价格”得出鼓励商贸流通,保护商人利益,促进纸业经营;根据“还通过增加劳动力与劳动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印刷品的增产”得出提高印刷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印刷品的增产。再结合土地革命时期的阶段特征归纳即可,
(3)“意义”,根据题干阐述的主题--新闻出版联系中共党史的发展归纳即可。
23.答案:(1)特点:生活差距大;新旧并存;中西结合;活动空间扩大;生活方式丰富。
(2)原因:民众生活相对困难;缓解社会矛盾,稳定苏维埃政权的要求。
影响:有利于复苏苏区经济,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改善民众生活,巩固政权;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社会治理积累了经验;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了革命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住在城市中的武汉民众的境遇和条件千差万别”可知,生活差距大;据材料“交通工具新旧并存”可知,新旧并存;据材料“传统的泡茶馆、西来的跑马和电影则是市民奔波生计之余的消遣和休闲”可知,中西结合;据材料“更拓展了人们都市生活的时空观念。传统的泡茶馆、西来的跑马和电影则是市民奔波生计之余的消遣和休闲”可知,活动空间扩大;生活方式丰富。
(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士地革命时期(中国)。原因:据材料“毛泽东主要从支持和赢得革命战争的视角来思考党内、苏维埃政府如何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可知,缓解社会矛盾,稳定苏维埃政权的要求;据材料“为了切实保障中央苏区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可知,民众生活相对困难;影响:据材料“解决劳动力和耕牛缺乏的问题,以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工业品的需要”“拓宽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开展社会救济,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可知,有利于复苏苏区经济,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改善民众生活,巩固政权;据材料“毛泽东主要从支持和赢得革命战争的视角来思考党内、苏维埃政府如何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可知,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了革命力量,稳定了政治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支持改善民众生活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社会治理积累了经验。
24.答案:(1)共同原因:①稳定农业人口,发展农业生产;②鼓励开垦荒地;③救治灾荒,恢复生产;④通过减免赋税增加人口。(任答2点即可)
(2)特征:①中共坚持“轻税于民”的宗旨;②梯度征收,合理收税;③税收取己与取民相结合;④具有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征。(任答2点即可)
评价:①两者减免赋税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中国古代政府减免赋税从根本原因上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减免赋税是难以持续贯彻,受惠不均,人民依然受到沉重的经济剥削。③近代中共减免赋税是立足于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广大人民对革命的支持,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为中共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轻税”政策得以坚持贯彻,也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税收政策奠定了基础。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