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酸与碱综合练习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用pH计测得某些同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食醋
pH 10.2 8.5 5.8 2.4
A.肥皂水显碱性
B.表中物质 pH数据可用pH试纸测得
C.食用食醋可帮助消化,大量食用对人体无害
D.食醋的酸性弱于西瓜汁
2.用稀的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后不能清洗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是( )
A.白酒(溶液 pH=7) B.食醋(溶液pH=4)
C.小苏打(溶液 pH=8) D.纯碱(溶液pH=10)
3.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pH如下,下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
物质 柠檬汁 樱桃 纯水 牛奶 红豆
pH 2.0~2.5 3.2~4.1 7.0 6.3~8.5 10.2~11.4
A.柠檬汁 B.樱桃 C.牛奶 D.红豆
4.探究稀盐酸与氧化铝粉末发生反应的实验,烧杯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 AlCl
B.该实验是将氧化铝粉末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C. 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不相同
D. a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
5.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是的( )
A.滴入适量溶液,溶液变蓝,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 与 Cl 的个数比为 1:1
D.滴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6.实验室为了研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按如图进行实验。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丁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泡可能是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 ②甲、乙、丙试管混合时有红色物质出现 ③乙、丙试管中不一定有剩余的稀盐酸 ④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 NaCl、ZnCl2、HCl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④ D.②③
7.实验室制取CO2 实验后的溶液中经探究含有CaCl2 和 HCl,为使溶液呈中性,在不使用指示剂的情况下,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
A. CaO D. NaOH
8.如图是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0
B.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 和 Cl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9.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
B. AB段的化学反应是:
C. D点反应结束
D. E点温度等于 A点
10.镍( Ni)是一种金属元素,其金属活动性比铅强。已知镍的化合物NiCl2 和 Ni(NO )2 易溶于水, 微溶于水。下列不能直接反应得到NiCl2的是( )
A. Ni 和 HCl B. NiO 和 HCl
和 HCl 和 HCl
11.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点表示的溶液pH=7
B. N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从M点到 N点溶液质量增加 20gD. 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12.在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锈生铁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图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的是( )
13.在①二氧化碳;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四种物质中,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且反应中表现出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NaOH 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结合图示判断对 NaOH的性质、用途认识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指示剂是石蕊试液
B. X不可能是氧化物
C. Y可以是氨气、二氧化碳
D.盐1能与NaOH 反应,就一定可溶于水
15.如图是稀 HCl和 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 HCl滴入 NaOH溶液中
B. 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C. A点溶液的溶质为 NaCl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 Mg(NO )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
16.取久置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实验,可以探究出其变质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B.物质Ⅰ可能是二氧化碳
C.溶液Ⅱ的溶质可能含甲物质 D.滴加酚酞后,溶液Ⅲ可能不变色
17.对一置于空气中的烧碱变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烧碱未完全变质
B.实验过程中要控制酸溶液的滴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C.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 CO2 进入装置D中
D.取样品8g,经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测得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2.2g,小组同学经过计算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为50%
18.某同学在制备有关物质所设计的途径中,正确的是( )
19.向含 100 g CuCl2 和 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 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反应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质量不变
B. 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 M点和 P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
D.沉淀完全时,m 的数值为 120
20.如图,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平衡。在天平两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盐酸,然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2g镁粉,向右边烧杯中加入氧化镁和碳酸镁的混合物12.4g。已知混合物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充分反应后,为使天平保持平衡,需将游码移到的位置是( )
A.1g处 B.2g处 C.3 g处 D.4g处
二、简答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20分)
21.如图是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的创新实验。已知:20℃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请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按图组装好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 。
(3)反应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添加稀盐酸 B.添加石灰水 C.添加稀盐酸和石灰石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马上有沉淀出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2分)。
22.如图是小雨以 CaCO 为核心整理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转化关系未标明。
(1)反应①常用来在实验室制取 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老师指出反应②无法发生,理由是 。
(2)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小雨认为甲可以是 ,你认为还可以是 (填化学式)。
23.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和B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类别不同于图表上出现的物质,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是 (填字母)。
B. HCl C.酸碱指示剂
(2)物质B属于 (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3)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 。
(4)写出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A中的一种物质 。
24.如图 A 是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连线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
(1)熟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是利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可制取氢氧化钠,图B是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由图B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 。
(4)通过对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性质的认识,抽象得出:碱溶液中都含有 (写离子符号),正是由于该离子的存在,导致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碱的通性。碱的通性有 (请任写一条)。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5.利用“化学喷泉”设计如下实验:20℃时,用250mL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按如图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3mL NaOH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回答: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 。
(2)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连锁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E试管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圆底烧瓶中溶液呈红色,由此认为烧瓶中一定还有 NaOH剩余,你认为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 。
26.同学们利用如下装置验证( 能与NaOH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K 、K ,关闭K2,,当D中出现 的现象时,可确定C中收集满
(2)C中收集满CO2后,关闭K ,打开K2,将注射器中5毫升浓NaOH溶液推入C中,观察到D中液体流入C中,说明 CO2 与 NaOH发生了反应。
①小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认为应该在 (填字母)之间增加洗气瓶E,其作用是 。
②改进装置后,小红认为要想证明CO2 与 NaOH 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方案是 。
四、计算题(27题8分,28题10分,共18分)
27.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实验并记录如图:
(1)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求100g样品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28.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此样品加入水中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向其中缓慢滴加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气体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定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测定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滴加稀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64.78 69.78 m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1)第 次测定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表中m=_。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请在如图中画出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图,并标出必要的数据。
第2 章 酸与碱综合练习卷
1. A 2. B 3. A 4. D 5. C 6. D 7. C 8. D 9. D 10. D 11. D12. B13. B 14. D 15. D 16. D 17. B 18. B 19. D 20. C
21.(1)试管 (2)气密性 (3)A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2)分解
23.(1)AC (2)金属氧化物 (3)干燥剂 (4)碳酸钠(合理即可)
24.(1)CaO+H2O一 Ca(OH)2
2NaOH 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 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
(4)OH 能和酸反应(合理即可)
25.(1)锥形瓶
红色变浅(或褪色) 产生蓝色沉淀
(4)不正确 因为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6.(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①AB 除去 HCl气体 ②将注射器中的5mL水压入到装置C中,重复实验,观察到液体倒吸的量小于推入 NaOH实验时的量,说明CO2 与NaOH 发生反应
27.(1)NaCl和 Na2CO [解析: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200g—100g=100g,所以步骤1中加入的100g稀盐酸反应完氢氧化钠,所以 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Cl、Na2CO 。]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200—245.6)g=4.4g,设C烧杯溶液中碳酸钠质量为x,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y,
则
106 73 44
x y 4.4g
x=10.6g,y=7.3g
样品溶液中碳酸钠质量是10.6g×2=21.2g。
28.(1)分析题中数据可知第3次测定时溶液的pH=7.0,说明盐酸与样品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 NaCl,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5次时盐酸已过量,所以m=69.78g+25g=74.78g。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15-64.78)g=0.22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碳酸钠反应消耗 HCl的质量为y,
106 73 44
x y 0.22g
解得 x=0.53g,y=0.365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图略 提示:与碳酸钠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0.365g÷7.3%=5g,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15g-5g=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