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分数乘法同步练习卷(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分数乘法同步练习卷(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5 21:1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分数乘法同步练习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算式中,( )可以表示下图的意义。
A.× B.× C.× D.×
2.一根3米长的铁丝,用去它的,还剩( )米。
A.1 B.2 C. D.
3.下列可以用×列式解答的是( )。
①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分米,高是分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②一条彩带长米,用去了,还剩下多少分米?
③一个长方形长米,宽是长的,宽是多少米?
④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4.在×<中,□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 )。
A.40 B.60 C.79 D.81
5.计算×10+,运用( )可以使计算简便。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6.小红读一本9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剩下的( )。
A.还剩60页未读 B.第一天与第二天读的页数相同
C.还剩这本书的 D.已读33页
二、填空题
7.时=( )分 千克=( )克
8.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 )块。
9.一根绳子长8m。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还剩下( )m。
10.一本故事书有120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第三天应从第( )页读起。
11.医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一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应不少于睡眠时间的,也就是不少于( )分钟。
12.一个长方体,长是分米,宽是分米,高是分米。这个长方体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三、判断题
13.苹果的个数比梨多,那么梨的个数比苹果少。( )
14.1吨大米吃掉它的,还剩下吨。( )
15.与计算结果相等。( )
16.,则。( )
17.3个苹果,先吃去它的,再吃去剩下的,正好吃完。(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我会算。(怎样简便怎样算)

五、解答题
20.阳光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180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多,阳光希望小学三、四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21.彭家寨旅游地要铺设一条480米的石子路,第一天铺了,第二天铺了剩下的,第三天要全部铺完,问第三天要铺多少米?
22.学校五年级有学生320人,体育达标的占全年级的,达标学生中有是男生,达标男生有多少人?(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23.白腹锦鸡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观赏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富贵吉祥的象征,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只成年白腹锦鸡的尾长比其身长的还要多12厘米左右。若白腹锦鸡的身长为140厘米,则其尾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24.做一件衬衫用布米,做一条裤子用布米。做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要用多少米布?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A C C D D
1.A
【分析】将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先选取整个长方形的,再从选取的中选取,即的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据此分析。
【详解】×=
×可以表示题干中图的意义。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A
【分析】将铁丝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它的,还剩它的(1-),铁丝长度×剩下的对应分率=剩下的长度,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3×(1-)
=3×
=1(米)
一根3米长的铁丝,用去它的,还剩1米。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3.C
【分析】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解;
②把这条彩带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去了,则还剩下全长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还剩下的长度;
③把长方形的长看作单位“1”,宽是长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宽;
④求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用第一天看的分率加上第二天看的分率即可。
【详解】①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列式为:×,符合题意;
②彩带还剩下的长度,列式为:×(1-),不符合题意;
③长方形的宽,列式为:×,符合题意;
④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不符合题意。
可以用×列式解答的是①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分数加法的应用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4.C
【分析】先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的积是,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分母都乘2后是,再与比较,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由此得出□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
【详解】×==
<,则<,<,<,……;
所以,□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79。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计算、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以及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5.D
【分析】解答本题可先将算式看成×1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10+
=×10+×1
=×(10+1)
=×11

本题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算式的特点创设出利用运算律的条件。
6.D
【分析】将全书总页数看作单位“1”,全书总页数×第一天读的对应分率=第一天读的页数;全书总页数-第一天读的页数=剩下的页数,再将剩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剩下的页数×第二天读的对应分率=第二天读的页数;总页数-第一天读的页数-第二天读的页数=未读页数,未读的页数÷总页数=还剩这本书的几分之几;第一天读的页数+第二天读的页数=已读页数,据此分析。
【详解】第一天读的页数:
90×=15(页)
第二天读的页数:
(90-15)×
=75×
=15(页)
未读页数:90-15-15=60(页)
还剩这本书的60÷90=
已读页数:15+15=30(页)
A.还剩60页未读,说法正确;
B.第一天与第二天都读了15页,第一天与第二天读的页数相同,说法正确;
C.还剩这本书的,说法正确;
D.已读30页,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7. 15 1400
【分析】根据1时=60分,1千克=1000克,单位大变小乘进率,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60=15(分);×1000=1400(克)
时=15分 千克=1400克
8.
【分析】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了3个块,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
【详解】×3=(块)
所以,3人一共吃了块。
9.5.75
【分析】将这根绳子看作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将绳子长乘,求出第一次剪去的,再加上第二次剪去的,求出一共剪去了多少m。将总长减去剪去的长度,求出还剩下多少m。
【详解】8×+
=2+
=2.25(m)
8-2.25=5.75(m)
还剩下5.75m。
10.51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用120分别乘和,求出这两天各读了多少页,再把它们加起来求出两天一共读了多少页。那么第三天应从它的下一页读起。
【详解】120×+120×
=20+30
=50(页)
50+1=51(页)
则第三天应从第51页读起。
11.60
【分析】一天是24小时,每天睡眠的时间是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小时,即60分钟。
【详解】(小时)
(小时)(分钟)
所以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12.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平方分米)
×=(立方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占地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把梨的个数看作单位“1”,则苹果的个数就是,求梨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几分之几,用除以即可。
【详解】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单位“1”的确定,单位“1”一般处于“比、是、占”后边。
14.√
【分析】先用大米的总吨数乘,求出吃掉的大米,再用总吨数减去吃掉的大米,求出还剩下的大米,与吨作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
(吨)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5.√
【分析】我们只需要把20× 和20÷16×3的结果计算出来即可判断。
【详解】20×=
20÷16×3
=×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分数的计算以及除法与分数的联系。
16.×
【分析】两个数的乘积相等,一个数越大,则另一个数就越小。
【详解】
因为,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子分数、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分子分数、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灵活运用。
17.×
【分析】把苹果的总个数看作单位“1”,第一次吃掉的苹果占总个数的,第二次吃掉的苹果占总个数的(1-)×,用分数乘法求出两次吃去的苹果数量,最后用减法求出剩下的苹果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3-3×-3×(1-)×
=3-3×-3××
=3--
=-
=(个)
所以,还剩下个苹果。
故答案为:×
【点睛】第一个的单位“1”是苹果的总个数,第二个的单位“1”是吃掉后剩下的苹果个数。
18.;;;0.2
;6;;
【详解】略
19.;;15;12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先把算式变为,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














20.400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三年级的人数看作单位“1”,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学生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四年级的人数=三年级的人数×(1+),且阳光希望小学三、四年级共有学生的人数=三年级的人数+四年级的人数;代入数据解答。
【详解】180×(1+)
=180×
=220(人)
180+220=400(人)
答:阳光希望小学三、四年级共有学生40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明确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128米
【分析】把这条石子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铺了全长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全长乘,求出第一天铺的长度;
再用全长减去第一天铺的长度,即是还剩下的长度;已知第二天铺了剩下的,把还剩下的长度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剩下的长度乘,求出第二天铺的长度;
最后用全长分别减去第一天、第二天铺的长度,即是第三天铺的长度。
【详解】第一天铺了:480×=160(米)
第二天铺了:
(480-160)×
=320×
=192(米)
第三天铺了:
480-160-192
=320-192
=128(米)
答:第三天要铺128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区分两个单位“1”的不同,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22.作图见详解;144人
【分析】将全年级总人数看作单位“1”,画一条线段表示全年级人数,选取总人数的;再将达标人数看作单位“1”,在选取的中再选取是男生人数,据此作图。全年级总人数×达标人数对应分率×男生人数对应分率=男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320××
=240×
=144(人)
答:达标男生有144人。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3.112厘米
【分析】把白腹锦鸡的身长看作单位“1”,用白腹锦鸡的身长×,再加上12厘米,即可求出白腹锦鸡的尾长。
【详解】140×+12
=20×5+12
=100+12
=112(厘米)
答:尾长大约是112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关键是仔细读题,弄清熟练关系。
24.米
【分析】先用做一件衬衫需要用布的米数+做一条裤子需要布的米数,求出做一套衣服需要布的米数,再乘5,即可解答。
【详解】(+)×5
=(+)×5
=×5
=(米)
答:一共要用米布。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做一套衣服需要布的米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