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一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6 17:2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京师大学堂
(北大前身,1898年创立)
北洋大学堂
(天津大学前身,1895年创立)
山西大学堂
(山西大学前身,1902年创立)
赫赫有名

三大学堂
光绪批准设立,徐志摩的母校,中国近代第一所学堂
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1898年
科举变化
科举
废除
学堂选官
留学生选官
文官考试
制度确立
公务员制度
建立
公务员制度
开始推行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1933年
1949年
1993年
2005年
民国时期
晚清时期
新中国时期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科举制度变化
原因: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戊戌变法 变革官制
清末新政 废除科举制
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1901年,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 1906 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其弊端明显,主要表现在:①考试内容狭隘 ②考试模式僵化
③能力要求单一
④考试公平性缺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p40史料阅读】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原因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使留学生为求功名,潜修所学,
开启民智,发展教育
换取列强信任;
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废科举最大的输家正是清朝统治者,他们本来试图以弃旧图新挽救统治危机,却因此而造成了大批激进青年,并导致中年士子文化心理失衡,反倒丢了江山社稷。 ——《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
A.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D.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D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2.选官制度改革
学堂选官制度
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
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
1904年,清政府颁行“癸卯学制”,规定:通儒院或分科大学的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生被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则取得生员(秀才)的功名。
3.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特点
①处于新旧交替过程; ②为挽救民族危机;
③受西学传播影响; ④近代化趋势明显;
学堂与选官相结合,内容依然以儒学为主
1.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考选是中国始创的,可惜那制度不好,却被外国学去,改良之后,成了美制”,但西方的考选制度仍有许多缺陷,“所以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须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除却盲从滥选及任用私人的流弊"。
—-摘编自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形成原因。
提出“考试权独立”学说
成立专门机构行使考试权
以考试铨定官员资格
学习借鉴西方文官制度的优点
规避中国科举制和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
形成原因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2.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方式
法律
机制
作用
局限
考试
考试、甄别,分四级九等
考试甄别,四等三十七级
系列法规草案
《文官考试法草案》
《公务员任用条例》
《公务员考试法》《考试法》
建立考试院
政事堂铨叙局
正式建考试院,官吏改称公务员
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基础
保持行政连续性与稳定性
允许女子考试,奠定中国公务员制度基础
只停留在纸面上
女子不得参加考试
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无法禁绝
考试主体性 法制完善性 机制独立性 平等开放性
中西混合性 官职等级性
1919年秋天,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
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致使学富五车的郁达夫两次都名落孙山。
郁达夫(1996—1945)
事实上,凡是参加文官考试的人,都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很差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正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差,才想通过考试这个途径改变自身现状和自身地位,把文官考试作为工具。
然而参加文官考试被录取的知识分子得不到任用,而无须参加考试却有社会关系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同样可以入仕为宦,官运亨通。尤其是1915年以后推行甄别、甄用制度,更是为上层人士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摘编自尹全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述评》
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其中一条规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A.剥夺了共产党参政议政的权力
B.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C.有利于政府选拔人才参与政治
D.加强了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特点
D
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总体上以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带有中西合璧的味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须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成为实际上的“党务员” 。军治色彩则在北京政府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 ,军阀之间相互割据,凭借自己的军事势力,制造政潮,以军压政。
——摘编自陶继波《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
中西结合;党派性强;军治色彩浓厚。
(1)建立:新中国成立后, 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
(2)发展:后来又建立了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3)完善:改革开放后。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废止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等。
1.干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干 部
新中国成立前,“干部”指在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及革命团体中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员,以及在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边区政府、工农民主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干部”一词的含义变化不大,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组织、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科学化
民主化
法制化
现代化
党管干部
三.新中国的干部制度与公务员制度
2.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
发展进程
02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03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内容: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意义: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第四章:录用第二十三条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
阅读材料,对照课文相关内容,分析其中的变化。
变化:改非领导职务为职级,实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重新设置了职级序列。
01
南京国民政府奠定公务员制度基础
2005年,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但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造成我国公务员制与西方公务员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和冷战思维的影响
B.东西方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
C.西方公务员制存在重大缺陷
D.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B
3.中西公务员制度对比
西方文官制度 中国公务员制度
指导 原则
管理 体制
录用 标准
服务 宗旨
职位 划分
强调所谓“政治中立”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与党派政治脱钩
坚持党管干部
强调“专才”或“通才”
德才兼备,择优录用
为资产阶级服务
坚持为人民服务
“两官分途”
不搞“政治中立”
不搞“两官分途”
继承与借鉴
创新与发展
我国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
A.强调德才兼备和择优录取
B.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
C.禁止公务员参加党派活动
D.捍卫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D
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1898年
科举变化
科举
废除
学堂选官
留学生选官
文官考试
制度确立
公务员制度建立
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1933年
1949年
1993年
2005年
民国时期
晚清时期
新中国时期
隋唐
科举确立
魏晋
九品中正制

察举

从贵族到平民
从古学到实用
考试甄别互补
从卷面到综合实力
人才选拔社会化
选拔标准刚性化
选拔程序规范化
选拔机制健全化
1.(2023·湖南高考·7)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A
【解析】据纲要上P106所学《辛丑条约》的新增知识点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就能迅速理解华北的顺天、山西乡试移到华北以外的省份进行考试这一罕见科考现象了,故选A项;华北科举考试借他省考试,势必增加组考支出,加重清廷的财政负担,排除B项;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为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与材料异地科考逻辑相悖,排除C项;新式学堂的考试由各学堂组织实施,排除D项。
对点训练
2.(2022·天津高考)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A.侧重选拨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
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3.(2022·广东高考)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C
C
4.(2022·河北高考)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  )
A.风俗习惯新旧杂糅 B.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
C.社会呈现转型特征 D.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
5.(2024·四川绵阳高二上期末)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按毕业考试结果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此举(  )
A.废除了科举选官制度 B.推动了近代教育发展
C.挽救了满清统治危机 D.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