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9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6 09:3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四年级学习的课文《黄继光》吗?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年仅21岁的黄继光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另一位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
一级英雄邱少云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李元兴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真实情景的回忆。
作者简介
我会读课文
和同桌一起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想一想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山坳 干涸 蜷一下腿
伪装 钉住 落空 拗不过
ào
我会读

quán
wěi
dìnɡ
luò
山坳 干涸 蜷一下腿
伪装 钉住 落空 拗不过
niù
把握生字词
多音字
_____钉子
_____钉扣子

dīnɡ
dìnɡ
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计划落( )空了。
元元终于改掉了丢三落( )四的毛病。
落( )枕的治疗方法很多。
luò

lào
默读课文,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借助时间词将课文分成几部分,并用小标题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梳理故事情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山沟潜伏
壮烈牺牲
冲锋报仇
时间顺序
天亮以前,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安静地潜伏在山沟。约莫11点钟的时候,邱少云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了自己的棉衣,他被烈火包围,直至壮烈牺牲。黄昏时,战士们发起了冲锋,为邱少云报仇。
根据时间和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山沟潜伏
壮烈牺牲
冲锋报仇
(天亮以前)
(约莫11点钟的时候)
(黄昏时)
战士们为什么“一动不动”潜伏在山沟里?这段话里面哪些地方是场面描写?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向敌人阵地上轰击,山顶上不时地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地被掀翻了。炮兵的轰击不但摧毁了敌人的一部分工事,便于我们晚上突击,而且把敌人打得躲进隐蔽洞里,保证了潜伏部队的安全。
潜伏的目的
炮击敌人的场面描写
小组交流,质疑解惑
这段话中哪些是场面描写?
我们全靠身上的伪装掩护自己。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都伏在枯黄的茅草里,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
点的描写
单独对邱少云潜伏的描写
场面描写
作者是如何描述邱少云遇火烧身时的情况的?有没有采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着,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不一会儿,火已经烧到我前面,火苗子一伸一伸的烤的我脸上热辣辣地疼,幸而面前有一堆不长草的乱石头挡着,火才没烧到我身上。
场面描写
面:火大
点:被火包围
忽然,一阵浓重的棉布焦味钻进我的鼻子,我扭头一看,哎呀!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他的棉衣已经烧着了,浑身火苗乱窜,看样子是溅上了燃烧弹的油液。趁着风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
场面描写
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的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邱少云的处境极其危险。
阅读提示:
邱少云的身上是怎么着火的,为什么不能灭掉他身上的火?
看着战友被烈火烧身,“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邱少云最终选择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了解邱少云身上着火的原因。
◎敌人对前沿阵地的安全极不放心
◎没有胆量冒着炮火搜索
→敌人焦急、慌张又畏惧
◎一排一排的炮弹
竟使用燃烧弹
◎附近的荒草着火,火烧到邱少云身上
气氛徒然紧张

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
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
抓住关联词,说说“我”心理活动的内容和产生的原因。
“我”希望战友获救,所以想到了邱少云可能获救的两种方法。当时邱少云自己可以救自己,附近的任何人都能救出他。
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
“我”想到了救出邱少云会导致的严重后果,会置所有人于险境,还会导致作战计划落空。“我”的内心十分矛盾。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读句子,说说“我”的心理活动变化。
担心
矛盾
悲痛
“我”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我”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潜伏部队会暴露
无法忍受痛苦
突然跳起来、叫起来
看着战友被活活烧死
忍受烈火烧身的煎熬
痛苦
担心、紧张
默读课文第1-6自然段,关注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
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潜伏的环境和邱少云的英勇行为之间的联系。
课文写了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又写了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这两者有什么联系?
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
不但
而且
甚至
层层递进
必须严守纪律,纹丝不动
离敌近、处境险
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不暴露自己?
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我们全靠身上的伪装掩护自己。
一动不动
一声不吭
利于隐藏 容易燃烧
战士们的潜伏情况
邱少云:
“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

表现了邱少云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很高。
我只盼望快点儿天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盼望
心理描写
痛痛快快
对敌人的痛恨
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比喻
比 作
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么做的?
纹丝不动
如何理解“纹丝不动”一词?
必须“纹丝不动”
离敌人特别近、敌人居高临下
全靠身上伪装、不让敌人发现
部队重大损失、作战计划落空
自觉遵守纪律、钢铁般的意志
邱少云有 、
高度觉悟。
像千斤巨石
纹丝不动
没有一声呻吟
比喻
坚强的意志
生命来保证战斗胜利的
不惜牺牲自己的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自由读“战斗胜利”部分,思考:从下面的一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本文结尾直接抒情,“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也就是永远忘不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牺牲的英勇画面,永远忘不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
品析文章结尾的特色和作用。
交流分享
如果你站在邱少云同志的墓碑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句或几句话纪念、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写好后先读一读,再和同学交流。
邱少云
“我”
永远铭记
我的战友邱少云
板书设计
隐蔽好→像千斤巨石→壮烈牺牲
盼望→心紧缩着(紧张)
→心如刀绞(悲痛)
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 是邱少云同志的战友,他以目睹者的身份回忆了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 ,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赞颂了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 。
崇高革命精神
李元兴
纹丝不动
除了课文当中介绍的邱少云,你还认识下面这几位战斗英雄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关于报国的诗句
1.查阅资料,了解志愿军烈士其他感人的英雄
事迹,和同学们相互交流。
2.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描写一个日常生活
中的片段。
课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