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核心考点
一、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地形区位置的判读
1.确定主要山脉的走向:山脉的走向以地图上的方向为基础
南北走向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2、结合地图,把山脉名称与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形成空间概念。
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界线。如图所示:
新
藏
昆仑山脉
南岭
巫山
太行山脉
武夷山脉
横断山脉
祁连山脉
湘
粤
渝
鄂
晋
冀
赣
闽
川
藏
甘
青
(1)省区分界线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天山山脉
昆仑山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2)根据地形区的位置确定山脉的位置
(3)根据山脉的位置再确定地形区的位置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东北平原
读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 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 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 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
中考链接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 ③地区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D. ④地区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C
中考链接
1.我国沿32°N线和36°N线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区的区别:
沿32°N纬线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
核心考点
二、我国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以及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海
黄海
2、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对河流的影响
对水能的影响
形成降水
流向:多自西向东
交通:沟通东西交通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A
30°N
中考链接
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
总结: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考点知识
三个热点:长江生态环境问题、黄河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
四个影响:地形、地势、气温、降水等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种成因:气候复杂多样的成因、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黄河含沙量大的成因、 黄河“地上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
六个特点:地形特点、地势特点、气温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特点、气候特点、河流水文特点
七个分布:主要山脉的分布、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温度带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内外流河的分布、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考点二:1.中国的气候分布及特点
气候
气温
降水
气候特征
影响气候因素
特征
温度带(6个):
冬季:
夏季:
干湿区(4个):
分布
空间(地区)分布:
时间(季节和年际):
1.气侯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地形因素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2.2气候
2.2.1 气温的时空分布
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 ,气温大致由南向北 ,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其次还受 的影响。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
2.夏季,除了 等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该区域气温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
A
B
C
D
E
F
温度带 熟制
A 热带 一年三熟
B 亚热带 一年两熟或三熟
C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两熟
D 中温带 一年一熟
E 寒温带 一年一熟
F 青藏高原区 一年一熟
2.2.1 气温与温度带
(1)中国年平均气温图的判读
①明确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读图名、看疏密、看延伸、看闭合
②明确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③明确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及影响
考点二:2.中国的气候重点考图
考点二:2.中国的气候重点考图
1、中国7月年平均气温图的判读
吐鲁番
夏季最热
青藏高原
夏季气温最低
2、中国1月年平均气温图的判读
漠河
冬季最冷
海南省
冬季气温最高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普遍高温
(太阳直射北半球、地形因素)
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位置不同)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1、下列地点入秋时间最晚的是( )
A.拉萨 B.包头 C.上海 D.广州
2、路线4沿线地区入秋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C
D
中考链接
(2)中国温度带划分的判读
①明确主要温度带的分布
②明确主要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主要农作物和农作物熟制
2、中国温度带划分的判读
甘肃??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温度带 作物熟至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青藏高原区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个
(3)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判读
①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
②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
③200mm、400mm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1.降水量分布特点:
2.降水量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1600mm
800mm
400mm
200mm
50mm
中考链接
C
B
(4)中国四大干湿区划分图的判读
①明确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②明确主要地形区和城市所处的干湿地区
③明确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④明确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为湿润地区的原因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800mm
400mm
200mm
200
中考链接
B
(5)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
①我国气候的特征:
②我国的5种气候类型名称:
③我国气候的分布
④我国五种气候的特点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特征 典型植被 成因
热带 季风气候 滇、桂、粤、台南部及琼 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亚热带 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大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 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大兴安岭以西的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有内蒙古、甘、新)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温带草原为主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陆性特征显著
高原山地 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高寒(冬冷夏凉) 年降水量少 高寒草甸 地形地势影响
雨热同期
雨热同期
雨热同期
中考链接
A
B
B
(6)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的判读
①明确季风区、非季风区的概念、位置和分界线。
②明确冬夏季风分风向、性质、影响地区、
③明确夏季风和雨带的移动规律。
季风 冬季盛行----- 冬季风 夏季盛行---------夏季风
来源 亚欧大陆内部,(陆地吹向海洋) 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洋吹向陆地)
风向 偏北风:西北风和东北风 偏南风:东南风(太平洋)和西南风(印度洋)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增温降水)
影响 1.带来大风、降温、降雪天气(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 2.加剧我国北方的严寒,导致南北温差加大 1.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越来越少
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3.夏季风的异常变化,导致旱涝灾害
夏季风(4-9月)
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东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盛行。(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特点:
雨热同期
季风类型
冬季风(3-4月,9-10)月,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季风区: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
纬度位置
地形因素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的山脉阻挡气流(冬季风和夏季风),造成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明显
气温差异
降水差异
1.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阳坡光照充足,气温较高,阴坡光照少气温低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我国许多高大的山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如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