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3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渐趋衰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具体表现:
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进行反侵略斗争,对外政策走向闭关自守;
2.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江南经济转型;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承古萌新)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并存;市民文化不断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逐渐落后于西方;
4.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各民族交融交流加强;
5.对外关系上:开始受到外来侵略;从政府间的主动交往到逐步闭关,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了解清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浙江卷1月 清朝的奏折制度
2023 北京卷 清朝的奏折制度
湖北卷 人才选拔
2022 全国甲卷 清朝君主专制加强
湖南卷 康乾的君主专制
高考命题趋势:
1.明清时期是热门考点,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认识清朝封建专制的强化和发展;
2.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意义世界的变化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高考备考建议:
1.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清朝疆域开拓和巩固的过程及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的政策;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表现、侧重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僵化的表现和蕴含的一定生机。
2.新教材新增了明清对中国基本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在复习过程中,高度重视家国情怀主题,认识到明清疆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考点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考点2:疆域的奠定
考点3:统治危机的初显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线索:
教学过程:
考点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一)康乾盛世
1.概念: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
2.特点:
皇帝勤政,乾纲独断,大权独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3.实质: 封建盛世;
4.原因:
(1)三位皇帝都勤政;
(2)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税收制度;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一步巩固发展,各民族间交流的加强;
(4)高产作物的推广等。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
1.奏折制度:
(1)含义:
清朝部分高级官员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派遣专人投送京师,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直达皇帝,形成奏折制度。
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
(2)特点:
迅速、机密、直接、广泛。
(3)作用:
①便于君主广泛、直接获取信息,加强君主专制;
②提高决策效率;
③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设立军机处:
材料一 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都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军机处》
材料三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四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抄写)撰,而不能稍有赞画(指手画脚)于其间也。
——(清)赵翼
材料五 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延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
——白寿彝《中国通史》
(1)原因:
①直接: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②根本:加强皇权。
(2)概况:
①清朝初期,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康熙时,为了抑制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南书房,加上内阁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③雍正年间,为用兵西北,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常设机构。
(3)职能:
①轮流值班,商议军情;
②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
③将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
(4)特点:
①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简);
②办事效率较高(速);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密)。
(5)地位:
位卑权重 、跪奏笔录 、上传下达。
(6)性质:
秉承皇帝旨意,经办一切重大政务的中枢秘书机构。
(7)影响:
①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③使传统政治常见的权臣、外戚、宦官、朋党、藩镇等弊端得以消除,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④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决策具独断性、随意性,官吏唯上是从,易出现失误。
3.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1)含义:
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的刑狱。
(2)目的:
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树立统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3)实质:
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4)特点:
①打击对象广泛;
②数量繁多,文网严密;
③处罚重,诛连广
(5)影响:
①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造成社会恐怖气氛,文化凋敝,摧残了人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③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进步。
知识拓展:秘密立储制度
(1)设立:雍正即位后,宣布秘密立储决定。
(2)影响:秘密立储的制度,摆脱了“嫡长”观念的束缚,排除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由皇帝全权决定皇位继承人,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能力提升: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演变:
2.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影响:
(1)积极:
①政治上,有利于民族交融,抵御外来侵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②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传播。
(2)消极:
①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
②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的落后;
③思想上,严重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三)清朝的其他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1
1.地方行政层级管理
(1)地方行政系统:
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
(2)实行督抚制:
职能:总督:督理军务、漕运和盐政;巡抚:安抚军民,兼理军政。
演变:康熙年间,督抚成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
意义: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尤其是总督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3)边疆治理:
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2.赋税:“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1)内容:
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推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意义:
①有利于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促进人口增长;
④减轻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
3.其他方面:
核心素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总体认知
1.核心:
皇权至上、地方服从中央。
2.基础:
①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②思想基础:战国和秦朝采用法家思想,西汉汉武帝开始采用儒法结合的新儒家思想。
3.特点:
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皇位是终身制、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
4.评价:
积极:
①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②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
①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②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严重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高考真题练习:
1.(2024年浙江卷1月)康熙为人谨慎,在某项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他曾叮嘱臣下“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也向臣下保证“所批朱笔谕旨,皆出朕手,无代书之人”。这项制度( )
A.使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B.使皇帝开始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
C.意在配合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D.不经其他中转收发,杜绝宦官专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所批朱笔谕旨,皆出朕手,无代书之人”及所学可知,康熙年间开始实行奏折制度,它是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文书行政的一种方式,有利于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从而加强君主专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皇帝开始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的相关内容,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改土归流指的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排除C项;清朝的奏折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杜绝宦官专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北京卷)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特别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故选C项。
变式训练:
1.清代政务的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这意味着清代( )
A.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 B.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
C.中央机构职权划分细密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可知,清代政务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暗渠道的奏折直达皇帝,减少了内阁的票拟环节,使权力分配体制发生了新变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并未涉及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中央机构的职权划分情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并未涉及对地方的控制力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2.清朝的地方大员总督和巡抚往往同驻一省会,职权互有重叠,互不统属,都有向皇帝上奏的权力,经常出现督抚不和,互相攻讦,致使对方下台的局面。这一制度设计( )
A.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体现了治理水平低下 D.反映出清朝吏治败坏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朝时期督抚互不统属,可以相互监督,两者常出现不和的局面,这都说明督抚同城的制度设计有意让地方督抚相互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督抚职权有重叠,又无统属关系,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中对督抚的职权规定是有意为之,不能体现治理水平的低下,排除C项;材料与吏治水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2:疆域的奠定
(一)民族政策
1.中央机构:
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2.因地制宜的政策: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3.特点:
①恩威并施,剿抚并用;
②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③优待上层,稳定局势;
④设置机构,颁行法律。
基础概念: 理藩院
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
知识拓展: 清朝对满汉关系的处理
①推行“汉法”:满族入关以后主动仿效明制,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整的统治机构;
②推崇儒学:满族定鼎中原后,积极主动地学习,汲取汉文化,推崇儒学;
③笼络地主和知识分子:满族入关后,提倡“满汉一体”,采取各种措施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
④旗民分治:清朝统治者为了避免满汉冲突,实行了“旗民分治”的政策;
⑤以汉治汉:在汉族聚居区,用汉官管理,能够减少统治阻力与统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巩固统治;
⑥满汉通婚:顺治五年八月世祖谕礼部“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⑦剃发易服: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和入关初期强令投降的汉人效法满族人的发式衣着风俗。
(二)经略边疆
1.东南:治理台湾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
③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④影响: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2.东北:反击沙俄
①背景: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②过程:康熙前期1653至1689年,进行两次占雅克萨反击战争,迫使沙俄同意谈判。
③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④意义:《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它遏制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的扩张,保障了东北地区的安定。
3.西北:蒙古和新疆
(1)军事平叛:
①康熙时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②乾隆时平定新疆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叛乱;
(2)设管理机构:
①清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②1762年,乾隆时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基层行政委任维吾尔族伯克(突厥语,意为“王”、“首领”等,后为维吾尔族所沿用)进行管理。
(3)影响:
打击了分裂势力,加强了对西北的管辖,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西南:强化管理和共治西藏
(1)强化管理:
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指由当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的宣慰使、知府、知州等职务。虽然土司承袭在形式上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并承担缴纳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名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共治西藏:确立册封制度
①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尊号;
②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为 “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③1727年乾隆帝: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④1793年,《钦定西藏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对西藏的管理权,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⑤金瓶掣签制度:
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
知识拓展: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又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和《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是清朝治理西藏的重要依据。八世达赖强白嘉措也表示:“将来立定章程,惟有同驻藏大臣督率噶伦及番众等敬谨遵照,事事实力奉行,自必于藏地大有裨益,我亦受益无穷。”
(三)清朝的疆域
1.治理体制:内外有别
(1)内地:实行督府制度
设18行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形成省、府、县三级。
(2)边疆:
①5个将军辖区:伊犁、乌里雅苏台、盛京、吉林、黑龙江;
②2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
2.意义:
(1)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融。
(4)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问题思考:为什么说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元朝疆域辽阔,但明朝的疆域又有明显收缩,对东北、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控制比较薄弱。到了清朝才得以改变,当时不仅版图有所开拓,而且在边疆地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综合归纳: 清朝经略边疆概况
知识拓展: 清朝对满汉关系的处理
(1)推行“汉法”:
满族入关以后主动仿效明制,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整的统治机构
(2)推崇儒学:
满族定鼎中原后,积极主动地学习,汲取汉文化,推崇儒学
(3)笼络地主和知识分子:
满族入关后,提倡“满汉一体”,采取各种措施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
(4)旗民分治:
清朝统治者为了避免满汉冲突,实行了“旗民分治”的政策
(5)以汉治汉:
在汉族聚居区,用汉官管理汉民,能够减少统治阻力与统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巩固统治
(6)满汉通婚:
顺治五年八月世祖谕礼部“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7)剃发易服: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和入关初期强令投降的汉人效法满族人的发式衣着风俗。
归纳综合: 地方管理机构演变的历程、趋势及特点。
(1)过程
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3)特点:
①在沿袭基础上进行变革;
②县始终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
③一级行政区名称变动较大。
高考真题练习:
3.(2023·辽宁卷)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中乾隆皇帝的谕旨是要求在文书中不得用“蒙古”、“汉人”称呼蒙古族和汉族,而应称“蒙古”“内地”,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其意在维护国家一统,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项。故选B项。
变式训练:
3.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在台湾府治(今台南市)筹办了台湾的第一所书院——西定坊书院,并规定“不许别创书院”。次年,随着台湾府正式设立,“不许别创书院”的禁令逐渐放宽,台湾的书院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仅在康熙年间便有12所。由此可以推知( )
A.书院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 B.文教兴盛益于政治稳定
C.儒学传统在台湾根基深厚 D.清朝文化政策走向封闭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由材料可知,清政府统一台湾后,第一所书院成立,但对书院创办严加管控,随着台湾府设立后,书院也更加繁荣兴盛,这表明清朝在台湾府设立后,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书院的设立又有利于儒学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政治与文化认同的形成及政权的稳定,即文教兴盛益于政治稳定,B项正确;台湾书院所属体系是清朝中央政府下辖下的儒学教育体系,并非新体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文教兴盛与政治稳定”,但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知台湾儒学传统根基是否深厚,排除C项;由“禁令逐渐放宽”可知,清政府在台湾的文化政策相对开明,而非走向封闭,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3:统治危机的初显
(一)背景:
1.康乾盛世后期: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
2.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两位皇帝:衰象更为明显—嘉道危机。
(二)表现:
1.内忧:社会矛盾激化
(1)经济:人口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③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大量种植;
④赋税制度的变革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
影响:
①给清朝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遭到破坏、
社会矛盾加剧。
②大量人口为了生存而转向工商业领域,促进了清朝工商业的发展。
(2)政治:吏治腐败
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的积累,社会乱象逐渐萌生;
(3)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贫富分化,农民起义,统治危机。
白莲教、天理教等农民起义不断,动摇统治,清朝由盛转衰。
2.外部危机 :落后世界潮流
(1)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中国对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表现:
①清朝仅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
③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
【注意】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不同
(1)“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如郑和下西洋。
(2)“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锁国不是禁绝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问题探究: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实行的原因及评价。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引自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二 英国国书:(1)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为贸易口岸;(2)得到舟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3)得到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以便转运。
材料三 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提示:
(1)含义:
既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又严格限制外商在华活动。
(2)原因:
①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②政治: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及西方的扩张
③思想:统治者天朝上国观念,盲目自大
(3)影响:
①积极:初期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1.主要表现:
2.特点:
(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2)路线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以海路为主。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丝织品传到西方,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等地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汉朝,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活跃。
问题探究: 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新趋势和新问题。
(1)新趋势:
①中国开始遭到外来侵略,同时开始进行反侵略斗争。
②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清政府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新问题:
由于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潮流、落后于西方而进一步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高考真题练习:
4.(2022·浙江卷6月)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
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明清推行海禁政策,是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贸易,不是禁止,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变式训练:
4.1792年9月,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乾隆帝认为“天朝德威远被,万国亲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就是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开始并不得到重视,但时过境迁之后,却深深的影响着后世。材料旨在表达( )
A.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失败
B.满清统治集团盲目自大的优越心理
C.马戛尔尼使团决定中英关系
D.中国失去融入世界的机会而陷入被动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目的是为了和清王朝建立经贸关系,是资本主义英国对外发展关系的产物,乾隆帝的拒绝是传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必然,中国由此失去了主动和平融入世界的机会,直到19世纪中期西方用另外一种方式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D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结果,无法体现其失败,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说明中国失去融入世界的机会,并不是说明满清统治集团有盲目自大的优越心理,排除B项; “决定”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3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