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4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渐趋衰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具体表现:
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进行反侵略斗争,对外政策走向闭关自守;
2.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江南经济转型;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承古萌新)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并存;市民文化不断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逐渐落后于西方;
4.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各民族交融交流加强;
5.对外关系上:开始受到外来侵略;从政府间的主动交往到逐步闭关,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了解世界形势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山东卷 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
新课标卷 清朝的重农政策
全国甲卷 清朝的文化专制
浙江卷1月 明朝生活观点的世俗化
广东卷 明朝商业经济的繁荣
2023 全国甲卷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全国新课标卷 明清商业新变化
广东卷 明清商业新变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江苏卷 乾隆年间江南经济发展水平
北京卷 明清朝商业发展
2022 全国甲卷 康熙年间在文化领域的措施
全国乙卷 明后期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北京卷 明朝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辽宁卷 明清时期流人对东北文化发展的贡献
高考命题趋势:
1.明清时期是热门考点,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认识清朝封建专制的强化和发展;
2.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意义世界的变化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高考备考建议:
1.明清时期经济新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繁荣及对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的影响;
2.明清小说与戏曲、科技的成就的原因、表现,认识传统文化的辉煌,增强文化自信;
3.在世界视野下,明清时期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危机。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线索:
教学内容:
考点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考点2:思想领域的变化
考点3:小说、戏曲与科学技术
教学过程:
考点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1)表现:
①农业经营形式多样化,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②农业生产区域化;
③经济作物品种繁多且种植广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④高产粮食作物引入种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2)影响:
①丰富食物结构: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②增加粮食产量: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促进土地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
促进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④促进经济开发(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⑤土地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问题思考:明清经济发展中的新经济现象及原因。
材料一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他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地也。
——[清] 袁景辉纂修《建始县志》
提示:
(1)新经济现象:
①高产农作物引进与推广(玉米、甘薯等)
②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③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
(2)原因:
①人地矛盾的尖锐
②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美洲作物的传入等。
2.手工业:
(1)主要成就:
①制瓷业:
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明朝粉彩瓷、斗彩瓷,清朝粉彩瓷、珐琅瓷。
②纺织业:
A.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B.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③冶铁业:
明朝时广为流行焦炭冶铁。
(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代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历史解释: 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点:江南手工业中;
基本特征:
(1)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雇佣关系。
(2)手工工场式经营方式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合作探究: 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缓慢的原因及评价。
(1)含义:
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除了生产是以市场利润为目的外,还必须具备自由雇佣关系(支付工资),即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特征:
(3)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政治(根本):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束缚
②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自给自足,农民相对贫困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③资金: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④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
⑤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⑥思想:传统价值观念仍占主流地位,重农抑商的思想、重人文轻自然的理念、重义轻利的意识均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⑦技术:科举制下忽视实用型技术的创新。
(4)评价:
积极:
①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
②冲击自然经济,为明清文化发展和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①仅限于少数地区,少数部门;
②发展缓慢力量薄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3.商业:
材料一 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
——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
材料二 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1)商业繁荣表现:
①商品结构: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长途贩运: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商业资本: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人,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④商人群体: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影响:
A.有利于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国内市场的发展与整合;
B.提高了商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商帮兴起和昌盛。
C.但“以义为利”等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问题思考: 商人群体出现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血缘宗族)
③商人借助群体力量维护自身的经济和安全利益
(2)特点:
①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缘、业缘为纽带;
②以会馆为活动场所;
③拥有政府的特许经营权;
④受儒家义利观影响。
(2)商业市镇的兴起: 结合选择性必修2
①兴起条件:
A.江南农业的发展;
B.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C.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D.江南水陆交通便利。
②主要表现: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③影响:
市镇经济有利于促进工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体现了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农业经营方式的诸多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3)商业资本的发展:
①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明朝时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清朝时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②钱埔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③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④作用:
a.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大额贸易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聚集,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
b.促进农业商品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c.推动赋税征银。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展的原因和特点。
材料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实行有条件的“开禁”。西班牙武装商船“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以马尼拉为落脚地,形成墨西哥——马尼拉——中国的太平洋航线。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商品换取亚洲,尤其是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为主的中国商品,又称“银丝对流”。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等
提示:
原因:明政府实行开关政策;新航路的开辟。
特点:主要由西班牙垄断;贸易区域是太平洋;主要商品是以美洲的白银交换中国的丝调等手工业产品(银丝对流)。
(4)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
①明清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
②清政府在广州设立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③1757年限定在广州清政府将通商口岸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经济之不变)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3.思想:传统价值观念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4.经济政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
核心素养: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中的新现象及其局限(历史解释)
(1)新的生产关系:
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但是,商人始终未能从封建势力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的阶级,使中国古代有资本主义却无资产阶级。
(2)新的国际环境:
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明清的经济,一方面,新的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融入世界市场的契机。
(3)新的商人群体的形成:
商帮的形成反映了商人群体共同的经济诉求,但是,局限在地域宗法群体的性质严重影响其规模的发展,商帮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始终未发展成统一的社会力量。
(4)新的货币形态:
明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中国进入货币经济时代,清代正式确立白银的官方货币地位。但是,中国不是白银主要生产国,国际银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这成为近代货币改革的重要诱因。
(5)政府干预方面: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
高考真题练习:
1.(2024·广东卷)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一春之计全赖西湖”“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可知明朝时期西湖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当地人甚至不愿从事农耕,弃农从商的现象非常多, 而且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还影响了当地崇尚华丽的社会习俗,比较全面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发展,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雇佣关系,也未说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百姓弃农从商是个体自愿的社会行为,与户籍管理制度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商业资本积聚主要代指的是商帮,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训练:
1.明代官营手工业生产所需的物料,最初由各地上供,名曰“岁办”。“岁办”不足,方由官府出钱“采办”。随着各处解京物料折银上纳的增多,嘉靖时,“召商置买”制度开始形成并推广。该变化表明( )
A.政府的社会汲取能力下降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生产结构
C.官营手工业开始走向衰落 D.赋税制度改革影响商品生产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官营手工业的物料需要各地上供,最初是政府出钱买,之后让商人置办,说明政府的社会汲取能力下降,A项正确;经济发展会对传统生产结构产生影响,但材料中并未涉及其影响,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出物料来源的变化,与官营手工业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赋税制度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2.清代民众在进行各类物质消费时,偏好那些带有字号招牌的商品:“货多而帮众,往来不一,奚能尽悉其真伪。有字号以记之,则不问其商人之何姓何名,而但以字号为问。凡货之高下,价之贵贱,俱可随字号以定。”这可用于说明( )
A.奢靡的消费观念 B.白银货币化出现 C.技术工艺的进步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民众……偏好那些带有字号招牌的商品”可知,清代民众消费时比较喜欢带有字号招牌的商品,“货多而帮众,往来不一,奚能尽悉其真伪”联系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铺数量剧增,商铺为了盈利,不断提升商品质量、提升字号声誉,因此民众在物质消费时往往选择质量有保障的带有字号招牌的商品,D项正确;材料涉及“各类物质消费”,这与奢靡消费范畴不同,排除A项;白银货币化在明代已经出现,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技术工艺的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考点2:思想领域的变化
(一)变化的背景
(1)思想:程朱理学僵化,文化专制加强;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3)政治:君主专制强化,社会急剧动荡。
(二)变化的表现:
1.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陆九渊(南宋)
①(核心思想)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本原
②求理之法:“发明本心”,内心反省。
“发明”:“发而明之”,即启发、开扩。
“本心”:即“仁义之心”。
(3)王守仁(明朝):心学集大成者
①世界观: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核心思想(本质):“致良知”
“良知”就是“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③方法论:知行合一(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
④反对盲从孔子。
(4)评价:
①将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强调道德自律、自觉精神;
②强调主观能动性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③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④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虽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对客观知识学习,造成之后子弟任性废学的弊病。
历史解释: 良知
是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人基本的是非之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等与生俱来的“善端”。良知实际上是“天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能力提升: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2.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1)产生的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政治:专制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
3.思想:程朱理学僵化,文化专制加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4.阶级:市民阶层扩大;
5.外部:“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主要代表:
基础概念: 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知识拓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能力提升: 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特点、实质及其评价
1.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2)反对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提倡“经世致用”;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2.实质:
是对儒家思想的批评继承,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未占主流,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不变)。
3.评价:
(1)积极:
①政治:冲击了君主专制,具有解放思想和早期民主启蒙的作用;
②经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③思想:批判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2)局限:
①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③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④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问题探究: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未能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材料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提示:
1.客观:
(1)缺乏政治基础: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2)缺乏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封建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因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3)缺乏思想基础:纲常礼教,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4)缺乏群众基础:人们深受封建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
2.主观:
自身缺陷明显: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地主阶级儒学的范畴,在行动上也未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真题练习:
2.(2024·浙江卷6月)南宋陈亮为学“俱以读书经济为事,嗤(嘲讽)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以为灰埃”,世人“以为此近于功利,俱目之为浙学”;叶适指出:“(士、农、工、商)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锦末厚本,非正论也。”明代王守仁认为“四民异业而同道”,明末清初黄宗羲进一步提出“工商皆本”。这些学者的理念( )
A.挑战了封建的纲常伦理 B.反映士农阶层地位逐步下降
C.促使重农撺商政策转变 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以后(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陈亮主张读书要关注经济事务,反对空谈性命之学;叶适反对“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明代王守仁认为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这些学者的理念都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D项正确;材料中这些学者的理念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和职业观念,没有直接挑战封建的纲常伦理,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士农阶层地位逐步下降的内容,这些学者的理念主要是对传统经济观念和职业观念的重新审视,排除B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依然是基本的经济政策,这些学者的理念没有促使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训练:
3.清朝学者戴震曾说:“古人之学在行事,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故学成而民赖以生。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民莫能辩。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这一思想( )
A.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学术价值 B.凸显了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
C.代表了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 D.突破了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小民命运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戴震批判了理学“冥心求理”以致脱离了人民群众,并强调做学问应向古人学习,体察民情,为民造福,这正是其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的体现,B项正确;“否定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士子求学应恪守民本思想,代表的是士阶层的价值取向,排除C项;戴震思想仍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
4.“良知不学不虑,本来具足,众人之心与尧舜同”,“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该主张( )
A.纠正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之弊 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C.隐含一定的平等和个性色彩 D.反映了明朝伦理道德的崩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良知不学不虑,本来具足,众人之心与尧舜同”“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及所学可知,王阳明认为人人皆与圣贤有同样的良知,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致良知只需每个人实现其道德主体的自觉就可以了,说明王阳明心学隐含一定的平等和个性色彩,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心学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之弊的纠正问题,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经世致用”指的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用其一身所学去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泰民安”的理想世界,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明朝伦理道德崩坏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3:小说、戏曲与科学技术
小说与戏曲
1.背景: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传统的宋元话本的推动。
2.特点:
平民化、通俗化、反传统、反封建。
3.成就: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知识拓展: 京剧
①形成: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②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著名艺人。
③走向世界:民国以来,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
④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
问题探究: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等文艺繁荣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需要更多大众化的通俗文学;
(2)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3)明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总结和衰弱期,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反思使这一时期的小说蕴含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反封建观念、传统的轻商观念逐渐淡化);
(4)明清时期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及文人渐趋世俗化;
(5)印刷术的成熟和出版业的发展;
(6)明清时期激烈的民族冲突和社会矛盾,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为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社会心理。
2.特点:
(1)更加平民化、世俗化;
(2)反传统、批判君主专制;
(3)提倡个性解放;
(4)讽刺社会现实;
(5)数量繁多、体裁多样。
(二)科学技术: 梳理教材:归纳明清时期的优秀的科技成果,共同特征和局限。
1.科技成果:
2.局限:
总结前人成就,无科技创新,仍是传统科技,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转成近代科技的原因。
材料 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马克思
提示:
(1)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狭隘性,到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突破有限,缺少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2)政治上: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思想上: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缺乏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教育上: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5)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6)科技上:自身的缺陷。不重视实验和规律的探索总结;且采用子嗣世代相传的方式。
选修内容:
1.对外交往:
①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②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③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中国。
④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⑤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⑥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⑦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2.疫病防治:
①中国明朝未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患病者发高烧,脖子肿大,大批患者死亡;
②吴有性(字又可)的《瘟疫论》,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3.民居:
①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4.藏书:
①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②除了官藏外,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能力提升: 明清时期世界与中国之变化对比
高考真题练习:
3.(2024·全国甲卷)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同时出现了满文版本进行刊印。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这导致了( )
A.世俗文化发展停滞化 B.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
C.政府的思想专制僵化 D.传统伦理道德的延续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初(中国)。根据材料“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可知,题干呈现前后两个变化,民间流行具有反封建色彩或强调政权合法性的小说,清政府对此予以封禁,也就是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来为政权辩护,结果必然是“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的延续,D项正确;世俗文化发展会走向缓慢,并非停滞,排除A项;清政府将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列为禁书,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不会导致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排除B项;明清政府文化专制,是导致材料行为的原因,而非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训练:
5.明清时期涌现出很多不同题材类型的世情小说,这些小说取材于稗史或传说,故事情节曲折,主题多为因果报应、惩恶扬善。这些小说多出自萍踪浪迹的幕僚文人之手,其才可上可下,其品亦雅亦俗。这些小说( )
A.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B.突显出离经叛道的倾向
C.反映出社会风气的开放 D.适应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答案】D
【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清中国。明清世情小说取材于稗史或传说,作者的品位亦雅亦俗,适应了市井百姓的生活需求,D项正确;材料没有凸显这些小说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整合,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题多为因果报应、惩恶扬善”不符,排除B项;社会风气开放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描写:店家切了一盘熟牛肉,烫了一壶热酒,请林冲吃。林冲又自买了些牛肉,吃了数杯酒,后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用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小说中对林冲购物的描写( )
A.展现了宋代社会生活实际 B.体现出宋代商品经济活跃
C.反映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D.受到作者生活时代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水浒传》中描写了林冲购物的画面,使用白银购买牛肉和酒的场景,而白银在明代才成为流通货币,林冲生活在宋代,当时主要使用的货币是铜钱,由此可见,该描写体现了作者从自己生活时代场景出发创作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对宋代社会生活实际的展示,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看出商品经济是否活跃,排除B项;不能仅仅看林冲买了酒肉就认为当时物质生活水平高,排除C项。故选D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4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