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祖国第4课 星辰大海 教学设计 共两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祖国第4课 星辰大海 教学设计 共两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9-26 10:0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4课 星辰大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科技的进步,知道纸飞机和小火箭的外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索,掌握折叠纸飞机和制作弹射小火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纸飞机承载了我们强军卫国的梦想;了解人类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探索,掌握折叠纸飞机和制作弹射小火箭的方法,并书写自己的梦想。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生命很可贵,英雄们却不惜牺牲自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工具材料 课件、彩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 播放航空母舰飞机起飞、升空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人民军队的强大。 揭示课题: 1.出示纸飞机。 师:让这架“梦想号”飞机带着我们共同的梦想,飞向蓝天、飞向大海,去探索《星辰大海》吧! 2.出示课题“星辰大海”。 观看视频,听老师的描述。 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导入课题。
环节一 折叠飞机 展示纸飞机,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纸飞机是怎么折出来的吗? 探究学习: 1. 请学生代表展示拆分纸飞机,和大家一起探索纸飞机的折叠方法和顺序。 2. 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折痕还原探索方法。 3. 出示步骤图,激励学生对照步骤图折叠纸飞机。 4. 教师示范,讲解细节,“边对边,角对角”回顾3课对折知识点。 学生思考,大胆表达。 学生代表展示拆分过程,其他学生观察。 学生代表展示还原过程,其他学生观察。 学生对照步骤图尝试折叠纸飞机。 学生回忆学过的对折手法。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通过观察,掌握折叠顺序。 通过回忆,巩固折纸技能。
环节二 书写梦想 分别展示教师和学生的纸飞机。 提问:你折叠的纸飞机和老师折叠的纸飞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指出可以有更多的折法和创新。 写下梦想:引导学生发现教师在飞机上书写的文字,鼓励同学说说自己的梦想,并将它写在自己的纸飞机上。 对比观察。 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梦想。 通过观察发现区别。 树立远大的理想。
拓展学习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折纸飞机,用纸飞机放飞梦想。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掌握多种折纸方式。 将学到的内容进行应用。
板书设计
第4课 星辰大海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工具材料 课件、彩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出示“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图片。 播放纪录片(《回顾中国空间站建设之路》),提问:你们觉得,咱们的空间站有哪些特点? 小结:“天宫”空间站雄伟壮丽,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 提问:你们知道这么壮丽的空间站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小结:宇宙里有太多的未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表现了人类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勇气。 观察图片。 观看视频,让学生对空间站产生直观的感受。 学生回答: 壮丽,宏伟壮观,巧夺天工,雄伟…… 学生回答:探索宇宙。 互相讨论,得出结论。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 初步感受空间站的壮丽,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精神。
环节一 制作火箭 出示小火箭。 老师讲述:这是我的“探索”号小火箭,它会带着我的好奇、勇敢去探索未知的宇宙。老师制作的小火箭由哪几部分组成? 教师示范拆分小火箭。 小结:小火箭由主体、整流罩、尾翼、红星装饰几部分组成。 教师讲解并示范制作方法: 1.根据火箭的形状选择纸杯作为小火箭的身体。 2.出示完成的整流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制作。 3.示范整流罩制作方法。 4.示范组装小火箭。 5.制作尾翼 学生观察老师拆分小火箭,记住小火箭的结构。 学生观察学习小火箭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火箭的形状和构成部分。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制作方法。
环节二 如何弹射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火箭升空? 教师示范:展示弹射的过程,拆分弹射装置,示范制作方法。 学生观察分析,表述结论。 学生跟做。 通过观察引起学生思考。
拓展学习 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制作小火箭,尝试更多的发射方式。 课后试玩小火箭。 将学习内容进行应用。
板书设计
第4课 星辰大海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