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是我国现存编纂年代最早的总集,脍炙人口。萧统为之作序。此序既阐明了《文选》的编纂意图和选录范围,也体现了萧统的文章审美观念。
萧统说,《文选》里选载的都是特别讲究文辞运用的文章。那么,该怎么讲究呢 怎样的文辞才是萧统心目中的好文章呢 从“辞采”“文华”“翰藻”等词语可以体会到,萧统要求文辞博富而美丽。《文选序》说:“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文学语言同社会生活里种种事物一样,是从简单质朴向着精巧华丽发展的。这是萧统的文辞发展观,也是他心目中一个基本的文章审美标准。文章好不好,首先看它的辞采是否漂亮。应该说,这不仅是萧统个人的审美观,而且是他那个时代具有普遍性的标准。
如果说得再具体些,那么可以说,当时人们所认为的漂亮文辞,包括语句偶对、声音和谐、辞藻富丽、运用典故等几个方面,也就是具有骈俪文字之美。这在《文选序》中没有具体说出来,但从《文选》选录作品的情况中是可以窥见的。比如《史记》里的序和“太史公曰”,颇有感慨跌宕的文字,但《文选》一概不选,这与那些文字句式长短错落、不合乎骈文要求很有关系。《文选》选的是班固、干宝、范晔、沈约所写的史论述赞,它们句式比较整齐,讲究对偶和辞采。又如同样是写三月三日禊饮的诗序,不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选颜延之、王融的两篇,与《兰亭集序》比较质朴,而颜、王所作“文藻富丽”有关。颜、王这两篇文字当时以此而闻名遐迩,连北朝人士都佩服之至。再如陶渊明诗,北宋以后成为一种诗美的典范,《文选》却所选不多,因为陶诗语言朴素率直,在齐梁时是被认作“田家语”的。曹操诗在后世被称赞为“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文选》则只收录两首,也是同样的缘故。
萧统所持的这种骈俪时代的文章审美观,自然有它的局限性。不少优秀作品由于不符合骈俪之美的标准而被忽略了。这从上文所述便可见一斑。在萧统看来,子书、史书“不以能文为本”,是不在美文范围之内的,这样的眼光也嫌狭窄。以后人、今人的眼光看,别的不说,《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那些人物形象、细节描绘、名言隽语,多么栩栩如生;《庄子》的浪漫想象、纵横恣肆,也多么具有文学色彩。而萧统那个时代的人们没有认识到它们的美。这些确实是《文选》编者审美观的局限。
但是,在我国文学史上,骈俪时代毕竟是一个重要而且漫长的时代,同样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如果像后世某些提倡“古文”的论者那样,排斥骈俪之美,蔑视骈体诗文,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是片面而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文选》选录了晋代陆机的大量诗文,陆机是萧统最心仪的作家之一。诗且不说,即以其他文体而言,《叹逝赋》《文赋》《豪士赋序》《吊魏武帝文》《辩亡论》《演连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靠了《文选》,我们今天还能欣赏到这些名篇。陆机之外,晋代其他的优秀诗文,在《文选》里也保存了不少。
(摘编自杨明《从<文选序>看萧统的文章审美观念》)
材料二 据载,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一生似未明确褒贬过任何历史人物,独独前他七十四年而卒的“南岳幽居之士”陶渊明,却赢得了他异乎寻常的尊敬。昭明不仅首次编撰了《陶渊明集》,而且特为之立传作序。就在《陶集序》中,他德文并重地推崇陶渊明。实际上,昭明太子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高度评价陶渊明的第一人。
陶渊明《闲情赋》是《陶集》中仅有的一篇述情惆怅、文采可观、十分接近齐梁文学“典丽”特征的作品。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情采,它都可与宋玉的《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以及曹植的《洛神》诸赋相类比。因此,把《闲情赋》采入《文选》“情”类赋并不为过。但是,昭明不但不选,反倒在《陶集序》中特出一条评语,说道:“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 惜哉!无是可也。”这“白璧微瑕”之叹,难道不正好表明,昭明看重陶渊明之德名,远远超过其文名吗 “惜哉!无是可也”一句无限的叹惋,就把昭明企望陶渊明成为“人伦之璧”的愿望表露无余。
《陶集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隐逸人生论;第二、陶渊明文德论;第三、陶渊明文章“风教”论。昭明认为:陶渊明者,高尚之士也,其“爱嗜”陶文者,崇尚其德也。这正是南朝文人(诸如颜延之、沈约、锺嵘)的共识。只不过比较起来,昭明爱心更切,以致对《闲情赋》作出了旨在求“全”的苛责。原来,他就是要把陶渊明推尊为“人伦之完璧,道德之高标,为文之准式”,以“讽谏”时事,“风教”社会。如此的伦常道德追求,显然与《文选》的编撰目的迥然不同。
其实,在昭明文学主张中,原本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价值追求:一为娱乐,审美;一为“鉴戒”“风教”。前者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为目的,后者以规范、指导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为旨归。《文选》和《陶集》就是以上这两种文学价值追求的分别体现。昭明在陶渊明“百年祭”之时编撰《陶集》,纯乎出于一种道德教化的考虑。在《陶集序》中昭明强调渊明文章“有助于风教”,又说《闲情赋》“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等等,完全本之于传统的儒家“诗教”之说。因此,正是在这种传统道德文学价值观的驱动下,他才爱屋及乌,因人贵文,超越个人和时代的审美观念,满腔热忱地高度评价陶文。
(摘编自丁永忠《论萧统<陶渊明集>与<文选>的不同文学价值取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选序》指出,文学语言是从简单质朴向精巧华丽发展的,曹操诗入选《文选》就是证明。
B.关于文章审美标准问题,无论是只看重骈俪之美,还是完全排斥骈俪之美,都有其局限性。
C.萧统肯定骈俪之美,并据此主编《文选》,从提倡“古文”的论者那里保存了大量优秀的篇章。
D.萧统从不褒贬历史人物,却对陶渊明异常尊敬,并为他立传作序,这是因为萧统“崇尚其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统认为班固等人文采优于司马迁,所以《文选》弃《史记》里的序,而选了班固等人的史论述赞。
B.同为写三月三日禊饮的诗序,颜延之、王融的两篇在语言上要比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富丽得多。
C.《文选》所体现出的文章审美观虽有局限性,但《文选》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重要参考。
D.萧统深受传统儒家“诗教”之说影响,而超越个人和时代的审美观念,因陶渊明其人而推崇其文。
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中画横线部分对《闲情赋》态度相似的一项是( )(3分)
A.宋·苏轼:“渊明作《闲情赋》,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 ”
B.清·陈沆:“且以《闲情》为好色,则《离骚》美人香草,湘灵二姚,鸩鸟为媒,亦将斥为绮词乎 ”
C.清·方东树:“昔人谓正人不宜作艳诗……如渊明《闲情赋》……后世循之,真是轻薄淫亵……”
D.清·刘光贲:“(《闲情赋》)以为忠臣之恋主也可,即以为自悲身世以思圣帝明王也亦无不可。”
4.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萧统只选了少量陶渊明诗文入《文选》,却又单独为其编撰《陶渊明集》,这是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具有忧患意识,自然、社会、人都足以成为忧患的对象。这种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忧生意识和忧世意识。忧生可以理解为对生命本体的忧患,表现为生死之忧、生活之忧与生存之忧;忧世可以理解为儒家入世思想的情感,表现为忧国、忧君、忧民。
在原始社会中,当生命受到自然原始力量的威胁时,先民们会采取一切方法来反抗自然、征服自然,这种对生的执着和对死的抵抗就是忧生意识的体现和源起。到了《诗经》时代,人类已经能够逐渐认识到生命的世俗现实状态,人们开始忧虑生命活力是否能够舒展,生命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它的价值。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空前活跃,其中的道家学说不同于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观念,更多考虑的是人的生命本体。老子高举个体生命的旗帜,认为个体生命在世间万物中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存在,各种名利得失都是外在的东西;庄子出于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忧虑,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与方法,这也都体现了道家的忧生意识,但此时社会有关生命意识还没有形成一个自觉的命题。
直到汉末魏晋,这种忧生意识才体现得自觉而凸显。当时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战乱不息,士林分化,儒学逐渐走向衰落,大一统的伦理生命观受到质疑,加上自然生命观的影响,随之人的生命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而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文人们必然会自觉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比如,____________当个体生命置于自然山水,置于茫茫天地,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忧生意识使文人们觉悟,个体生命如此短暂与渺小,无论你是圣贤名士,还是凡夫俗子,都不能避免生死的自然规律。
特别指出的是,建安时期出现了很多战争诗文,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文人们此时已经把目光投注于社会群体,哀叹乱世群体性的生命遭遇,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这正是忧生意识中的忧世之思。所以,我们在探讨忧生意识的时候,不能单纯孤立地看待它,对生命本体的忧患往往会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
(摘编自伍娜《魏晋生命意识及其文学书写》)
材料二《兰亭集序》一文中,对兰亭一带的描绘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大夫阶层醉心山水,并不仅仅是为自然景色所吸引,而且其中蕴藏着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索追寻。
从西汉中叶至东汉中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按照儒家学说,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人生本身,而在于践履“仁义”的道德原则,承担起修齐治平的社会使命。从汉末到魏晋,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种思索和追寻的重心也从普遍的道德原则和社会理想转移到人生本身,于是生命本体意识迅速觉醒并蔓延开来。人们意识到儒家倡导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在当时是虚幻的,是靠不住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在人生本身。如果说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时代人们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总体属性的理性自觉,那么汉末魏晋时期人们的这种生命主体意识,就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人的反思,已经从类的自觉发展到了个性的自觉。
一旦确定以人生本身作为关注的焦点,人们才深刻意识到人生原来是如此渺小和短暂。与之形成巨大反差或对比的,是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无限。人们在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而然注意到与之相关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因此伴随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合称宇宙意识)也觉醒了。与此同时,人们的山水意识也觉醒了。这首先是因为,山水是人类生存必须依赖的环境,人类与山水之间本有一种天然联系。当人们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也开始关注山水,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其次,与人生的渺小和短暂相比,山水是巨大的、永恒的,草木是生生不息的,因此山川草木是最容易使人们感受到人生渺小和短暂的事物,也成为人们借以感悟和表达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最佳载体。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的正是当时士大夫观赏山水进而感悟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思维理络。在寥寥几笔勾勒兰亭一带的山水景色之后,作者的视野扩展到整个天地之间,接着又上升到对“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的观照和思考。在这一深广背景下俯瞰人生,作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人生虽然渺小,但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时候还可以实现自己的心愿,“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过这种情形不可能经常遇到,一旦事过情迁,这种快乐就不复存在,剩下的就只有“感慨”了;更让人“兴怀”伤感的是,连作为勾起人们对往日欢乐之回忆的种种场景也“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然而最残酷的事实,还在于人生短暂,每个人都“终期于尽”,这就不能不引起人莫大的忧生之“痛”了。由“信可乐”“快然”到“感慨”,再到“兴怀”,层层递进,最后触及人类最深的生命隐痛和悲哀。在意识到这一切都不可改变,而且古往今来人们已无数次体验过同样的悲痛之后,作者对所谓“一死生,齐彭殇”的说法给予了否定。“一死生,齐彭殇”也是生命本体意识觉醒后的取向之一,但与它相比,王羲之的取向从自己的真切感受出发,更真诚,更贴近人情,更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的生命本体意识,也更容易引起后世人的共鸣。
(摘编自廖可斌《时空感、山水癣与生命意识——<兰亭集序>赏析》)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观念,道家学说关注人的生命本体,体现出忧生意识,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生命意识的自觉命题。
B.汉末魏晋社会环境恶劣,士林分化,儒学逐渐走向衰落,由此使汉末魏晋文人心中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
C.大自然的山川草木既能激发起人生渺小与短暂的忧生意识,又能成为人们借以感悟和表达生命本体意识、宇宙意识的最佳载体。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深广的时空背景下俯瞰人生,抒发情感层层递进,表达出当时士大夫观赏山水时真切的生命本体意识。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时代,人们开始思考生命活力舒展和生命价值的问题,说明忧生意识已经发展成熟。
B.建安时期的众多战争诗文表明,由于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忧世意识促使了忧生意识的产生。
C.儒家学说认为,践履“仁义”的道德原则,并承担起社会使命,个体生命就有了价值和意义。
D.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推动着人们空间意识、时间意识和山水意识的渐次觉醒。
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材料一第3段画横线处的一项是( )
A.“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C.“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其一)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9.材料二第3段在论证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10.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6分)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甲)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乙)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B.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在这里表示“……的原因”。甲文中的“所以”和《兰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两句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B.无射,周景王曾命铸造“无射”钟,和黄钟、大吕、中吕、南吕等一样,“无射”是十二音律之一。
C.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D.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反之为阴。例如:《登泰山记》中“泰山之阳”,就是指泰山的南面;“其阴”,就是指泰山的背面。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B.甲文中第一段写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有山水景物的描绘、人物情态的刻画等等,写得生动形象,跌宕起伏,惊险曲折,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神。
C.乙文中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象征某种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作者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其中最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物”。
D.以上两个文段形似游记散文,但都落脚于议论。它们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二者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三、诗歌鉴赏。(9分)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③,青眼聊因美酒横④。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今江西太和。②痴儿:诗人自指。③《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
B.诗人登上快阁,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
C.颈联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意为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了弹琴的兴致。
D.颈联中“青眼”一句的意思是:没有了“佳人”的相伴,诗人即使见到美酒,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
16.诗中的“落木”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诗的景和情作简要赏析。(6分)
四、默写填空。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石钟山记》,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反诘句表明实践出真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
(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说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问”的细节和“恨”的心理表现了作者急于归家的热切。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由种树之道迁移到治民之理,是生动的人物传状,也是深刻的事理寓言。对于种树行家郭橐驼,作者着意推崇并强调的,是他“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尊重态度,是他“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的专业见解,是他“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的关爱有度和放手自信,是他绝不“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的清醒忌讳。移之官理,也都这般相应相通,感悟独到,耐人寻味。
根据上面这段话的基本内容和思维逻辑,如果将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迁移到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领域,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就此以《种树和育才》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联系现实,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具备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曹操诗入选《文选》就是证明”错误,曹操诗入选《文选》不能说明文学语言是从简单质朴向精巧华丽发展的。C项,“从提倡‘古文’的论者那里保存了大量优秀的篇章”不合逻辑,提倡“古文”的论者是蔑视骈体诗文的,且其所处时代在萧统之后。D项,“萧统从不褒贬历史人物”错误,从材料二“一生似未明确褒贬过任何历史人物”可知,选项过于绝对。
2.A 解析A项,“萧统认为班固等人文采优于司马迁”错误。《文选》未选《史记》里的序和“太史公曰”,与“那些文字句式长短错落、不合乎骈文要求”有关,而非班固等人文采优于司马迁。
3.C 解析画横线部分是萧统的评价,他认为《闲情赋》没有讽谏功能,对它持否定态度。A项,苏轼认为《闲情赋》可与屈原、宋玉的作品相比,持肯定态度。B项,陈沆认为《闲情赋》可比之《离骚》,持肯定态度。C项,方东树认为《闲情赋》为艳诗,持否定态度。D项,刘光贲认为,《闲情赋》内容深刻,可理解为忠臣思明主,持肯定态度。
4.①论证结构:材料一为总分结构,首先从《文选》的历史地位、《文选序》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入手,引出中心论点——萧统文章审美观是好文章在于文辞博富而美丽,然后分析萧统文章审美观念的内涵、局限性和积极作用等。②论证方法: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使得论证更具说服力。
5.①《文选》是萧统讲求文辞博富美丽的文章审美观念的体现。它以带给人精神愉悦和享受为目的。陶渊明诗文大多语言朴素率直,被一些人认作“田家语”,不太符合《文选》的价值取向,故只有少量入选。②陶渊明是时人公认的“高尚之士”。这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使他的作品有了规范、指导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的作用。萧统出于道德教化的考虑,编撰《陶渊明集》以“讽谏”时事,“风教”社会。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汉末魏晋社会环境恶劣,士林分化,储学逐渐走向衰落,由此……”说法有误。从材料一第3段“当时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战乱不息,士林分化,儒学逐渐走向衰落,大一统的伦理生命观受到质疑,加上自然生命观的影响,随之人的生命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文人们必然会自觉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来看,选项原因表述不全。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发展成熟”说法有误。材料一第2段说“到了《诗经》时代,人类已经能够逐渐认识到生命的世俗现实状态,人们开始忧虑生命活力是否能够舒展,生命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它的价值”,说明“忧生意识”此时才开始产生,并没有发展成熟。B项,“忧世意识促使了忧生意识的产生”说法有误。由材料一最后一段“文人们此时已经把目光投注于社会群体,哀叹乱世群体性的生命遭遇,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这正是忧生意识中的忧世之思”,可见“忧世意识”是隶属于“忧生意识”的。D项,“推动着”“渐次觉醒”说法有误。材料二第3段“人们在关注人生本身时……与此同时,人们的山水意识也觉醒了”,“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对“人们空间意识、时间意识和山水意识”并无推动作用。根据材料二第3段可知,人们的空间意识、时间意识和山水意识是“伴随”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的,故无“渐次觉醒”的意思。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观点: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文人们必然会自觉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B项,告诫人们惜时努力;C项,表达孤独、愁闷之情;D项,“忧”的是贤才难求。
9.答案:①承接上文汉末魏晋时期关注人生本身的论述,转入对宇宙意识、山水意识觉醒的阐述。②为下文赏析《兰亭集序》的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提供理论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材料二共有4段,第1段由《兰亭集序》作引,指出东晋士大夫阶层醉心山水,其中蕴藏着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索追寻。第2段,指出魏晋时期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生命本体意识迅速觉醒并蔓延开来。第3段,指出伴随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空间意识、时间意识和山水意识也觉醒了。第4段,指出王義之的《兰亭集序》反映的正是当时士大夫观赏山水进而感悟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思维理络。故第3段在论证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0.答案:①自然万物的欣欣向荣与个体生命即将终结形成对比(反差),触发了诗人个体生命短暂的感慨。②陶渊明这四句诗蕴含着基于生命本体的忧生意识,体现了生命主体意识的个性自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运用文中信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意思是,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开始涌流。(我)羡慕万物怡逢时令,感叹自己的一生将要结束。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令人欢欣鼓舞;而自己行将就木,触发了诗人的感慨。由材料二第笫3段“山水是人类生存必须依赖的环境,人类与山水之间本有一种天然联系……也成为人们借以感悟和表达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最佳载体”可知,陶渊明这四句诗蕴含着基于生命本体的忧生意识,体现了生命主体意识的个性自觉。
【答案】11.C12.A13.C14.(1)(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石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样的声音。
(2)有了志气与体力,并且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然力足以至焉”,“力”为主语,“至”为谓语,“焉”为指示代词作宾语,中间不断开,宾语后应断开,排除BD;
“而”,连词,表转折,强调尽了志却还不能至的情况,中间不断开,排除A。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A.“意思相同”错误。《兰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骋怀”的“所以”表凭借,“用来”。句意: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其中最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物’”错误,三个条件“志”“力”“物”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罅”,裂缝;“焉”,兼词,于之;“涵澹澎湃”,波浪激荡冲击;“为”,产生,发出。
(2)“随”,盲从;“至于”,到了;“惑”,令人迷乱;“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暗昏惑的地方;“相”,帮助。
15.D【解析】颈联大意是:因为知音不在,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
16.相同点:都是落叶飘零,都是秋天的典型意象。不同点:①《登快阁》中,无数秋山落叶飘零,天地更辽远,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体现了诗人办完公事后的喜悦之情,侧面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②《登高》中,无数的树叶萧萧地飘下,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去,表达出诗人萧索凄凉的心情,以及时光易逝的感伤之情。
17.答案:(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古之人不余欺也
18.(1)答案: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答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答案: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4)答案: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