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丁 香 结
部
编
版
六
年
级
上
册
梅花
牡丹
菊花
象征高洁
代表富贵
寓意坚贞
作者介绍
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
导入新课
说出下列植物的象征意义
生字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词语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丁香结》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她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读第1至3自然段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
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赏析句子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赏析句子
(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丁香花的颜色、气味。
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
赏析句子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檐前积雪”指的是
丁香花
“香气直透毫端”
说明
香气非常浓郁
思考:
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视觉
嗅觉
初读课文
古诗引用
唐.李商隐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五代 李璟
摊破浣溪沙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紫的丁香花都好看。
对比朗读
作者多年赏花,为何今年突然明白丁香结的内涵?
雨后赏花的触动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提示:结合课文,圈划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读第4至6自然段
在这部分,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读第6自然段
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就可以体会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太平淡无味了。
改为陈述句:
深化主题
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
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同是丁香结,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古人更多的是借丁香结抒发愁怨之情,而作者笔下的丁香结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正如作者所说,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让我们学习作者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直面人生中的一件一件不顺心的事,这样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有滋有味。
小结
1、完成同步练习。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课后任务: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