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教学】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西沃课件+导学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教学】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西沃课件+导学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6 14:09:08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温故知新:春秋的动荡与变化
经济发展变化
政治动荡
表现
东周王朝(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771年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东周开始
公元前476年
东周前期——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
表现: 。
诸侯
争霸
表现: ;
影响: 。
农业: ;
手工业: ;
商业: 。
经济基础
经济、
军事实力减弱
春秋五霸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
①导致战乱动荡;②出现局部统一趋势;③促进民族交融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提高农业生产力
规模扩大,分工更细致,冶铁业有所发展
商业活动活跃,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走近历史之
战国烽烟中的变革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从一幅地图开始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出自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
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
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的?
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改革?
经济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第6课中
寻找答案吧!
1.阅读教材第20页右下角时间轴下的第二句话,明确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 ),以及( )等,
了解这一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 )。
社会变革
战国七雄
活动1:确定学习目标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指的是东周后期,
序言提及的问题告诉我们,
我们应重点关注战国时期
的( )发生了
怎样的巨变?
2.阅读33页6课序言,完成下列内容:
社会
活动1:确定学习目标
3.综合课标要求和序言问题,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知道战国七雄,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过这些了解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及影响
活动1:确定学习目标
阅读33-35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春秋与战国: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朝代歌中的这句话表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所处的朝代都是( ),不过春秋时期是东周前期,而东周后期则被称为( )时期。结合注释可知,战国时期的具体年份一般是指公元( )年。
东周
学习1:战国七雄
战国
前475—前221
(2)时代特征:结合第5课的学习可知,东周前期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动荡与变化,具体体现在政治军事上的王室衰微、( ),经济上( )农具和( )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到了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动荡加剧了,变革也更加深刻,影响也更加深远,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诸侯争霸
铁制
学习1:战国七雄
牛耕
春秋时期:孕育变革
战国时期:深刻变革
(3)战国时期的变化: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强大的诸侯打着( )的旗号进行争霸,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经过近( )年的纷争,我国进入了东周后期,即( )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开始彻底走向瓦解。
学习1:战国七雄
尊王攘夷
300
战国
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彻底走向瓦解
比如分封制下,诸侯本应世袭,但是晋国却被( )三家大夫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本应有姜姓传承,但是齐国国君之位却被齐国大夫( )所夺取,史称“田氏代齐”。
学习1:战国七雄
赵魏韩
春秋的“超级大国”——晋国
赵魏韩三家分晋
田氏
田氏代齐
这两个典型事件,都是卿大夫以下篡上,直接更换了诸侯国的国君,彻底破坏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的等级结构,是分封制彻底走向瓦解的典型标志。
(4)战国七雄与七雄方位:春秋时期,少数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齐楚秦晋始大,是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进入战国时期,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齐国被“田氏代齐”,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其中势力较强的七个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学习1: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中,东方的是( )国、南方的是( )国、西方的是( )国、位于最北方的是( )国,在中间的三个诸侯国中,从北到南依次是( )、( )、( ):所以战国七雄的位置记忆口诀可以总结为
东方:齐国(山东)

南方:楚国(湖北湖南)


西方:秦国(陕西)

北方:燕国(北京河北)



北方:赵国(河北)
中原:魏(河南)
中原:韩国(河南)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5)七雄争战:春秋时期进行的主要是争霸战争,虽然也存在“诸侯强并弱”的情况,少数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但好歹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有一层“存亡续绝”的皮,很少赤裸裸地直接兼并,而是通过争霸战争,取得霸主地位,谋求政治利益。
学习1:战国七雄
但是,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 )的旗号,公开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 ),战争的性质从春秋时期的( )战争转变为( )战争。
尊王攘夷
扩展疆域
争霸
兼并
(6)战争特点: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 ),参战兵力( ),交战区域( ),持续时间(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Ⅰ: )、(Ⅱ: )、(Ⅲ: )等
学习1:战国七雄
很大
桂陵之战

广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①围魏救赵、②减灶诱敌、③纸上谈兵等成语,均与这些战争有关。你能在34页“战国形势图”中找出这些战争的交战地点,并把上述成语与战争相互对应起来吗?成语中的战役:
Ⅰ: 、Ⅱ: 、Ⅲ: 。
学习1:战国七雄

我们旁边的长垣
围魏
救赵
①围魏救赵、②减灶诱敌、③纸上谈兵等成语,均与这些战争有关。你能在34页“战国形势图”中找出这些战争的交战地点,并把上述成语与战争相互对应起来吗?成语中的战役:
Ⅰ: 、Ⅱ: 、Ⅲ: 。
学习1:战国七雄

边撤退边减灶
敌人以为齐国逃兵多麻痹大意了
在马陵设伏

①围魏救赵、②减灶诱敌、③纸上谈兵等成语,均与这些战争有关。你能在34页“战国形势图”中找出这些战争的交战地点,并把上述成语与战争相互对应起来吗?成语中的战役:
Ⅰ: 、Ⅱ: 、Ⅲ: 。
学习1:战国七雄



杀神
白起
小白
赵括
【材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这些材料分别体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什么特点?
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材料一出自《孟子》,表明了当时兼并战争的本质是争夺( );
学习1:战国七雄
土地、城池
材料二: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国和赵国双方主力在长平地区进行的战略决战,两国参战兵力各自高达40多万。最终,秦将白起指挥秦军一举全歼赵括统帅的赵军主力40余万人……
材料二来自34页“相关史事”,从“兵力各自高达40多万”可知,长平之战的规模( ),参战兵力( )


材料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攻韩陉城,斩首五万……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闻马服子(赵括)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材料三选自《史记》,从这些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起用兵斩首的数量高达( ),揭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
89万人
(7)直面战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战争的残酷。那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当时的普通民众,面对连绵不断地战争,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感受:
渴望:
学习1:战国七雄
战争无休无止,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
战争什么时候能够停止
珍爱和平
远离战争
(8)统治者如何应对战争:在统治者眼中,胜利的战争,可以夺得土地、人口、城市,战争的失败则意味着土地、人口、城市的损失。所以,为了应对战国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战国七雄的统治者们会如何做呢?
学习1:战国七雄
如何赢得战争
阅读35-36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七雄争战的沉浮:战国时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连绵不断,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楚、齐、( )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学习2:商鞅变法

(2)国家崛起的原因:战国初期,魏国的魏文侯任用( )进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创建强军魏武卒,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李悝
学习2:商鞅变法
因为在魏国遭到排挤,所以( )最终出走,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 )的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经济,增强军力,让楚国一度强大;但因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遭遇旧贵族反扑,吴起被杀;
吴起
旧贵族
吴起被楚国旧贵族杀害
吴起的奋斗
面对魏国的压力,齐国齐威王实行变法,“战胜于朝廷”,并通过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通过减灶诱敌取得马陵之战的胜利,在削弱魏国实力的同时,增强了齐国的实力;
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增强了韩国的实力,一度使韩国获得“劲韩”的称呼;赵国国君( )学习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得赵国军事实力增强:
赵武灵王
这些历史告诉我们,魏楚齐韩赵等诸侯国崛起的原因,是因为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 ),确立新的( )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变法改革
政治经济
(3)商鞅变法:在当时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 )变法成效最大。商鞅变法开始的时间是( )年,支持者是当时的秦国国君( )。
商鞅
学习2:商鞅变法
秦孝公
公元前356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
的秦孝公(左)与商鞅(右)
所谓“耕”,指的是在经济上废除旧的( )制度——即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同时奖励( ),即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样一来,人民的耕作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历史上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战”二字来进行概括:
土地
学习2:商鞅变法
耕织
耕1
耕2
所谓“战”,最核心的措施是奖励(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战斗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军功
学习2:商鞅变法
耕1
耕2
历史上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战”二字来进行概括:
战1
一个国家能够供养的特权阶级是有限的,因为奖励军功、赐予爵位,那么特权人数必然会超过国家能够供养的数量,这个时候,为了军功爵的持续,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权,而商鞅瞄准的是( ),即废除他们的世袭特权,留出的空白则给予军功爵。
旧贵族
学习2:商鞅变法
耕1
耕2
历史上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战”二字来进行概括:
战1
战2
纪律和组织力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为了保证士兵服从命令,保证战场的战斗力,商鞅还设置了严厉的法律,严明法度,禁止( )。
私斗
战3
无论是“耕”还是“战”,都需要国家对基层人民进行管理,为此,商鞅变法中建立了( )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这是从微观层面管理人民。
户籍
在宏观上,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商鞅变法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确保了宏观层面国家对地方的控制。
县制
在经济领域,为了确保“耕战”体系的稳定,商鞅变法统一( ),确保了经济的平稳,为政治、军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
度量衡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说的是商鞅变法正式开始前,为了取信于民,来了一次“徙木立信”的宣传,最终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开始变法;
学习2:商鞅变法
商鞅讲究变法策略,首先取信于民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则材料表明,商鞅变法的特点是( );
学习2:商鞅变法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阅读36页“人物扫描”中可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但他的相关措施——如( ),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害,但是商鞅制定的新法( )被废除?(选填有或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废除贵族
世袭特权
没有
学习2:商鞅变法
参考观点:我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虽然他本人死于旧贵族的反扑,但他的变法措施得到了贯彻,对秦国乃至中国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评价商鞅变法的成功与否,不应该仅仅关注变法者商鞅的生死,而更应该考查变法是否坚持下去,产生的历史影响是否积极大于消极。
因此我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出自《战国策·秦策》,“商君为孝公平权衡”反映的历史事件正是( )。
商鞅变法
学习2:商鞅变法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经济方面的措施( ),“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反映的商鞅变法中最核心的“耕战”措施,即经济方面的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 )和军事方面的奖励( );
统一度量衡
耕织
军功
“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即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秦国的( )大为增强,提高了( )战斗力;“秦无敌于天下”表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
学习2:商鞅变法
综合国力
军队
最强盛的诸侯国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汉书食货志》,与战国策的内容大致相同,不过“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则交代了商鞅变法的长期影响,即为( )奠定了基础。
学习2:商鞅变法
秦统一天下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4)向封建社会过渡:( )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学习2:商鞅变法
战国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原始社会狩猎采集
物质难积累
社会无贫富贵贱区别
原始农业兴起发展
物质开始积累
贫富分化,私有制
阶级和早期国家
早期社会生产力低
役使大量奴隶
奴隶社会
学习2:商鞅变法
向封建社会过渡
铁制农具和牛耕
技术进步
提高农业生产力
原有生产关系制约发展
(役使奴隶效率低下)
变法改革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土地私有,人身自由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效率提高,经济发展
向封建社会过渡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来思考一下,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呢?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改革措施又是哪个呢?
学习2:商鞅变法
废除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
鼓励个人进行生产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有利于向封建社会过渡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
阅读36-37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温故知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农具和( )的出现;在手工业方面,冶铁业也有所发展。到了战国时期,( )技术迅速提高,( )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多,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 )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这些都使( )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铁制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冶铁
牛耕
铁器
牛耕
农业生产
(2)经济发展:农业进步推动了( ),促进了( )发展和商业繁荣。手工业发展方面,( )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等手工业发展客观;商业日益发达,( )流通广泛,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 ),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社会分工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分工
手工业
货币
中心城市
比如我们菏泽的定陶,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誉,被誉为“中华商祖”的陶朱公范蠡正是在定陶彻底领悟了商业之道,在十九年中三次累致千金,又三次散尽家财,济世救民,将经商从“聚财”提升到“散财”,使得商业经营成为“陶朱事业”,其本人被司马迁推崇为“富而行德”的典范。(地方史特色)
范蠡像
(3)功泽千古的都江堰:战国时期,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的表现尤为突出,郑国旗和( )的修筑都是十分伟大的创举。①都江堰的修筑时间是( )年,主持者是当时秦国的蜀郡郡守( )。②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 ),修筑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 )江上。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都江堰
公元前256
李冰
综合性水利工程

(3)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阅读“都江堰示意图”可知,都江堰的渠首部分建于岷江之中,由鱼嘴、( )和宝瓶口三个主体工程构成:其中的鱼嘴又称分水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飞沙堰
展示出的
渠首
未展示出的灌溉网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3)“(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段出自《华阳国志》的文字,解释了四川成为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才实现了旱涝保丰收,当地的人民都能吃饱饭,“不知饥馑”,四川成都也实现了“时无荒年”,这表明都江堰的重大影响是
发挥灌溉、防洪等多方面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在2008年时依然发挥作用,而且汶川大地震也没有使它遭受损害,这表明,( )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2200多
核心素养体现:
(1)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发展,是春秋战国一切变革的经济基础,直接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时空观念: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能够通过都江堰简图,简单说出都江堰的构造及特点。
(3)史料实证:结合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理解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等。
(4)历史解释:能够用自己的话,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
学习4:归纳总结
(5)家国情怀:都江堰润泽成都2000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商鞅变法等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战国兼并战争的残酷告诉我们,要珍爱和平。
重点知识背诵:
(1)战国七雄及方位: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战国时期,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著名的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非常残酷,让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
(3)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芬恩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代表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等。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学习4:归纳总结
(4)公元前356年,秦国国君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其主要内容可以用“耕战”二字概括,即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与之相配的其他措施还有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此外,还有在经济方面的统一度量衡,在政治方面的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
(5)商鞅变法的影响,也可以用“耕战”二字来延申,即“耕以富国,战以强兵,富国强兵,一统天下”,即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耕以富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战以强兵),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一统天下)。
(6)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迅速发展,使得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商鞅变法等封建性质的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推动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7)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之上,是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导学案第8页
重点知识背诵
战国时期的兵戈不休、变法改革、经济发展,与都江堰的不朽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大动荡、大变革,经济上大发展、大繁荣,思想上大争鸣。5-6课的学习,介绍了春秋战争政治经济上的变化,那么,思想上的大争鸣又是何等盛况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百家争鸣——学习……
思想上的大繁荣
是何等盛况
标心万古之上
送怀千载之下
即便是过去了前年
百家争鸣仍余音绕梁鉴往知来,读史明知——2024版七上历史创新教学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本+导学案+课件】
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试着依据2024版七上教材,编写了对应的导学案。
导学案以“温故知新”“确定学习目标”“进行内容学习”“进行学习总结”“核心素养体现”“重点知识背诵”为基本栏目,详细展现了课堂教学思路,力求做到学生拿着导学案,对着教材,就可完成自学的程度。
接着制作了与导学案相配套的课件,包括PPT版课件和希沃课件,根据课堂情况,优先使用希沃课件,借助希沃课件可以实时批注的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导学案,然后借助提前准备好的动画展示,与学生一起在对答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完成历史课堂教学。
最后,通过“进行学习总结”“核心素养体现”“重点知识背诵”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落实每节课的历史学习;老师则通过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的方式,快速掌握学生的上课情况,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后面计划再创作一个同步训练,包含“基础知识掌握”“重点难点理解”“中考真题演练”“要点考点背诵”等栏目,作为课后作业,检验每节课的教学成果。
【核心素养体现】
(1)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发展,是春秋战国一切变革的经济基础,直接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时空观念: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能够通过都江堰简图,简单说出都江堰的构造及特点。
(3)史料实证:结合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理解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等。
(4)历史解释:能够用自己的话,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
(5)家国情怀:都江堰润泽成都2000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商鞅变法等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战国兼并战争的残酷告诉我们,要珍爱和平。
【学习目标】
知道战国七雄,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过这些了解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及影响。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展示时间轴,回顾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生:在导学案上完成时间轴,回顾上节课所学。
二、导入新课:
师:以教材34页的战国形势图,结合旧版教材这一课的序言来导入: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出自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的?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改革?经济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第6课中寻找答案吧!
三、讲授新课
确定学习目标
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20页的单元要求,引导学生根据单元要求(课标要求),完成导学案,初步了解学习目标。
生:按照老师要求,阅读相应内容,完成导学案,了解本课的课标要求。
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33页的序言,引导学生发现序言中的关键内容和提出的问题。
生:阅读序言,发现问题,完成导学案。
师:带领学生综合单元要求和序言,拟定学习目标。
生:拟定学习目标。
学习1:战国七雄
师:以导学案为主,结合配套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一步步阅读教材内容,筛选出有用信息,填入导学案的挖空部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导学案的时候,老师在台下走动观察,并不时提醒。
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内容,完成相应问题,学习发现历史信息。
师:导学案的第一部分第(1)个小问题学习的战国时期的定义。
生:了解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知道战国时期所处的时间段。
师:因为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春秋时期的内容,所以引导学生总结春秋与战国的时代特征。
生:结合教材所学和导学案提示,了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师:以上节课春秋时期的变化为引子,引导学生发生战国时期的变化。
生:结合所学,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对应内容,了解战国时期的特点,知道分封制在战国时期彻底走向瓦解。
师:简单讲述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历史,借助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理解战国时期维系周王室的各种制度走向瓦解的具体表现。
生:听故事学历史,了解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师:借助“战国形势图”,带领学生学习战国七雄,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空间观念)。
生:读地图,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
师:通过对比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点明战国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
生:学习了解战国时期的战争目的和性质。
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对应部分,总结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
生:阅读教材34页正文,完成对应导学案,了解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
师:讲述成语故事“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纸上谈兵”,以此简单讲述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生:听故事学历史,简单了解“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纸上谈兵”和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完成导学案对应内容。
师:通过列举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史料实证能力,再次总结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试着阅读文献材料,培养解读材料的能力,感受战国兼并战争的残酷。
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假如自己身处战国,会有何感受?
生:想象战国时期人民的遭遇。
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试着推测当时统治者的想法,以此为契机,引入下一部分“变法改革”的学习。
生:试着想想当时统治者的想法。
学习2:商鞅变法
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5页内容,然后完成导学案相应内容,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兴衰沉浮。
生: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相应部分,了解各个诸侯国的兴衰。
师:以“为何有些国家会强盛”为问题,展示列举李悝变法、吴起变法、齐国邹忌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以此总结出各诸侯国变法的目的。
生:简单了解各诸侯国的变法,理解变法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
师:以“战国时期,哪个变法成效最大”为问题,进入商鞅变法的学习。
生:阅读教材,明确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开始商鞅变法的学习。
师:导学案创设问题,首先明确商鞅变法的时间和人物。
生: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相应内容,了解商鞅变法开始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支持人物是秦国国君秦孝公。
师:以“耕战”二字来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带领学生分类学习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借助“耕战”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所谓“耕”,指的是在经济上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即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同时奖励(耕织),即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样一来,人民的耕作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谓“战”,最核心的措施是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战斗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一个国家能够供养的特权阶级是有限的,因为奖励军功、赐予爵位,那么特权人数必然会超过国家能够供养的数量,这个时候,为了军功爵的持续,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权,而商鞅瞄准的是(旧贵族),即废除他们的世袭特权,留出的空白则给予军功爵。纪律和组织力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为了保证士兵服从命令,保证战场的战斗力,商鞅还设置了严厉的法律,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无论是“耕”还是“战”,都需要国家对基层人民进行管理,为此,商鞅变法中建立了(户籍)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这是从微观层面管理人民,而在宏观上,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商鞅变法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确保了宏观层面国家对地方的控制。这些都是政治层面的管理,在经济领域,为了确保“耕战”体系的稳定,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确保了经济的平稳,为政治、军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
师:借助历史记载,讲述“徙木立信”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
生:了解“徙木立信”的故事,思考商鞅为什么这样做,学习古人的智慧。
师:带领学生学习36页“材料研读”和“人物扫描”,了解商鞅变法的特点和商鞅本人最后的结局。
生:阅读材料,分析总结商鞅变法的特点;阅读“任务扫描”,了解商鞅其人其事。
师:以“商鞅身死而法令仍行”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生:思考商鞅变法的成败。
师:提问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
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师:讲述战国时期重理想轻生死的时代情况,知人论世,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另一种时空观念——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尽量将之置于当时的时空。
生:了解春秋战国风气,理解商鞅变法。
师:借助文献记载中的材料,带领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结合导学案的提示,试着分析材料,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出自《战国策·秦策》,“商君为孝公平权衡”反映的历史事件正是(商鞅变法),“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经济方面的措施(统一度量衡),“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反映的商鞅变法中最核心的“耕战”措施,即经济方面的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决裂阡陌)、奖励(耕织)和军事方面的奖励(军功)(教民耕战);“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即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无敌于天下”表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汉书·食货志》,与战国策的内容大致相同,不过“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则交代了商鞅变法的长期影响,即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师:以导学案和教材结合,引导学生明确“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然后借助导学案的讲解和课件的动画演示,简单讲述“经济变革对社会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影响,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生:阅读导学案、观看动画演示,试着理解经济对社会的影响。
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试着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内容。
生: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知道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5分钟,能够完成上面两个部分的学习,已经算是高效率了,所以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内容,建议安排在下一节课,最好是4-6课3课,用4节课来学习。
师:趁热打铁,温故知新,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变化。
生:阅读教材36页内容,完成导学案,了解战国时期经济的变化。
师:讲述商业发展时,结合地方特色(菏泽市),讲述当时定陶(如今的菏泽市定陶区)的地理位置和陶朱公范蠡的故事,培养家国情怀中的“形成对家乡、……的认同”。
生:听故事,了解身边的历史,培养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培养时空观念(原来自己身边这同一个空间下,在不同的时间上,曾发生过这么多有趣的历史)
师:开始进入都江堰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7页,完成导学案对应内容。
生: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相应内容,学习了解都江堰。
师:展示“都江堰示意图”,以图片为载体,讲述都江堰的组成,接着播放视频,借助视频,介绍都江堰中体现的智慧,带领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
生:结合图片和视频了解都江堰的构思精巧,感悟古人的智慧。
师:借助材料,带领学生分析都江堰的重大影响。
生:阅读材料,分析总结都江堰的重大影响。
师:展示材料,介绍都江堰历经2200多年,依然发挥作用,汶川大地震都无法破坏的奇迹。
生:阅读材料,了解都江堰的不朽传奇。
学习4:总结归纳
师:列举核心素养在本节课所学内容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生:大声朗读核心素养体现,温故知新,加深印象。
师:列出本节课应该背诵的重点,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生:回顾思考,背诵掌握,夯实基础。
师:总结本课所学,展望下节内容,较为自然地连接起两课之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大动荡、大变革,经济上大发展、大繁荣,思想上大争鸣。5-6课的学习,介绍了春秋战争政治经济上的变化,那么,思想上的大争鸣又是何等盛况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百家争鸣——学习……鉴往知来,读史明知——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活动1:温故知新】
【活动2: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第20页右下角时间轴下的第二句话,明确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春秋争霸、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等,了解这一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阅读教材第33页标题下的每课序言,完成下列问题:战国时期指的是东周后期,序言提及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应重点关注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3综合课标要求和序言问题,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知道战国七雄,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过这些了解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及影响。
【学习1:战国七雄】
阅读教材第33-35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春秋与战国: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朝代歌中的这句话表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所处的朝代都是(东周),不过春秋时期是东周前期,而东周后期则被称为(战国时期)时期。结合注释可知,战国时期的具体年份一般是指公元(前475—前221)年。
(2)时代特征:结合第5课的学习可知,东周前期——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动荡与变化,具体体现在政治军事上的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到了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动荡加剧了,变革也更加深刻,影响也更加深远,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战国时期的变化: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强大的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经过近(300)年的纷争,我国进入了东周后期,即(战国)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彻底走向瓦解。比如分封制下,诸侯本应世袭,但是晋国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本应有姜姓传承,但是齐国国君之位却被齐国大夫(田氏)所夺取,史称“田氏代齐”。这两个典型事件,都是卿大夫以下篡上,直接更换了诸侯国的国君,彻底破坏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的等级结构,是分封制彻底走向瓦解的典型标志。
(4)战国七雄与七雄方位:春秋时期,少数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齐楚秦晋始大,是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进入战国时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齐国被“田氏代齐”,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其中势力较强的七个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阅读34页“战国形势图”,找到战国七雄的各自位置:通过读地图,我们发现,战国七雄中,东方的是(齐)国、南方的是(楚)国、西方的是(秦)国、位于最北方的是(燕)国,在中间的三个诸侯国中,从北到南依次是(赵)、(魏)、(韩):所以战国七雄的位置记忆口诀可以总结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5)七雄争战:春秋时期进行的主要是争霸战争,虽然也存在“诸侯强并弱”的情况,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但好歹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有一层“存亡续绝”的皮,很少赤裸裸地直接兼并,而是通过争霸战争,取得霸主地位,谋求政治利益。但是,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扩展疆域),战争的性质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战争的目的直接就是获得土地、人口等实际利益,而非是简单的霸主地位等政治权益。
(6)战争特点: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Ⅰ:桂陵之战)、(Ⅱ:马陵之战)、(Ⅲ:长平之战)等,①围魏救赵、②减灶诱敌、③纸上谈兵等成语,均与这些战争有关。你能在34页“战国形势图”中找出这些战争的交战地点,并把上述成语与战争相互对应起来吗?
成语中的战役:Ⅰ:①、Ⅱ:②、Ⅲ:③ 。(填写序号①②③即可)
【材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这些材料分别体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什么特点?
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材料二: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国和赵国双方主力在长平地区进行的战略决战,两国参战兵力各自高达40多万。最终,秦将白起指挥秦军一举全歼赵括统帅的赵军主力40余万人……
材料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攻韩陉城,斩首五万……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闻马服子(赵括)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材料一出自《孟子》,表明了当时兼并战争的本质是争夺(土地、城池);材料二来自34页“相关史事”,从“兵力各自高达40多万”可知,长平之战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材料三选自《史记》,从这些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起用兵斩首的数量高达(89万),揭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
(7)直面战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战争的残酷。那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当时的普通民众,面对连绵不断地战争,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感受:战争无休无止,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
渴望:战争什么时候能够停止
(8)统治者如何应对战争:在统治者眼中,胜利的战争,可以夺得土地、人口、城市,战争的失败则意味着土地、人口、城市的损失。所以,为了应对战国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战国七雄的统治者们会如何做呢?
【学习2:商鞅变法】阅读教材第35-36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七雄争战的沉浮:战国时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连绵不断,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2)国家崛起的原因:战国初期,魏国的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创建强军魏武卒,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因为在魏国遭到排挤,所以(吴起)最终出走,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经济,增强军力,让楚国一度强大;面对魏国的压力,齐国齐威王实行变法,“战胜于朝廷”,并通过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通过减灶诱敌取得马陵之战的胜利,在削弱魏国实力的同时,增强了齐国的实力;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增强了韩国的实力,一度使韩国获得“劲韩”的称呼;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得赵国军事实力增强:这些历史告诉我们,魏楚齐韩赵等诸侯国崛起的原因,是因为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3)商鞅变法:在当时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①商鞅变法开始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支持者是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孝公)。
②历史上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战”二字来进行概括:所谓“耕”,指的是在经济上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即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同时奖励(耕织),即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样一来,人民的耕作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谓“战”,最核心的措施是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战斗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一个国家能够供养的特权阶级是有限的,因为奖励军功、赐予爵位,那么特权人数必然会超过国家能够供养的数量,这个时候,为了军功爵的持续,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权,而商鞅瞄准的是(旧贵族),即废除他们的世袭特权,留出的空白则给予军功爵。纪律和组织力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为了保证士兵服从命令,保证战场的战斗力,商鞅还设置了严厉的法律,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无论是“耕”还是“战”,都需要国家对基层人民进行管理,为此,商鞅变法中建立了(户籍)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这是从微观层面管理人民,而在宏观上,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商鞅变法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确保了宏观层面国家对地方的控制。这些都是政治层面的管理,在经济领域,为了确保“耕战”体系的稳定,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确保了经济的平稳,为政治、军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
③“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说的是商鞅变法正式开始前,为了取信于民,来了一次“徙木立信”的宣传,最终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开始变法;“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则材料表明,商鞅变法的特点是(公平公正,一视同仁);阅读36页“人物扫描”中可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但他的相关措施——如(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害,但是商鞅制定的新法(没有)被废除?(选填有或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观点:成功了。理由:我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虽然他本人死于旧贵族的反扑,但他的变法措施得到了贯彻,对秦国乃至中国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评价商鞅变法的成功与否,不应该仅仅关注变法者商鞅的生死,而更应该考查变法是否坚持下去,产生的历史影响是否积极大于消极。因此我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④“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出自《战国策·秦策》,“商君为孝公平权衡”反映的历史事件正是(商鞅变法),“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经济方面的措施(统一度量衡),“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反映的商鞅变法中最核心的“耕战”措施,即经济方面的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决裂阡陌)、奖励(耕织)和军事方面的奖励(军功)(教民耕战);“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即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无敌于天下”表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汉书·食货志》,与战国策的内容大致相同,不过“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则交代了商鞅变法的长期影响,即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4)向封建社会过渡:(战国时期)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以唯物史观来分析,所谓的封建社会,指的是经济上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社会状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经济形态会影响政治制度和社会状态:比如说原始社会早期,因为生产力不足,所以氏族社会内部相对公平,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后来,随着生产力进步,原始农业有了较大发展,贫富分化产生并加剧,最终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当时,统治阶级为了进行农业生产,需要强制控制大量人口进行劳动,这也就是奴隶社会大量使用奴隶的经济原因之一,因为生产力不足,技术不够先进,所以必须役使大量奴隶。后来,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从之前的“千耦其耘”,变为“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即一个五口之家,便可以耕作百亩田地,一年的收获不仅可以满足一家所需,还有很多的剩余,这种情况下,奴隶制便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阻碍。所以在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中,经济上的措施便是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即将大量人口完全束缚住的井田制,而采取新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由小农进行自由耕作,或者由地主大量控制,但租给农民进行耕作,地主收取地租的封建土地制度。在战国时期,当这种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流之后,我国便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因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确立,后面随着社会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也会慢慢确立。
作为一个知识点,简单了解,知道经济的变革引发社会的变革,我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即可。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来思考一下,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呢?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改革措施又是哪个呢?
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措施: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阅读教材第36-37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温故知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在手工业方面,冶铁业也有所发展。到了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迅速提高,(铁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多,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这些都使(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手工业发展方面,(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等手工业发展客观;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比如我们菏泽的定陶,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誉,被誉为“中华商祖”的陶朱公范蠡正是在定陶彻底领悟了商业之道,在十九年中三次累致千金,又三次散尽家财,济世救民,将经商从“聚财”提升到“散财”,使得商业经营成为“陶朱事业”,其本人被司马迁推崇为“富而行德”的典范。
(3)功泽千古的都江堰:战国时期,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的表现尤为突出,郑国旗和(都江堰)的修筑都是十分伟大的创举。
①都江堰的修筑时间是(公元前256)年,修筑者是当时秦国的蜀郡郡守(李冰)。
②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修筑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岷)江上。
③都江堰简图: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阅读“都江堰示意图”可知,都江堰的渠首部分建于岷江之中,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体工程构成:其中的鱼嘴又称分水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④“(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段出自《华阳国志》的文字,解释了四川成为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才实现了旱涝保丰收,当地的人民都能吃饱饭,“不知饥馑”,四川成都也实现了“时无荒年”,这表明都江堰的重大影响是(发挥了防洪、灌溉等多方面的作用,使程度平原成为沃野)。
⑤“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 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 8 级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虽然大地震造成都江堰鱼嘴的地表出现裂缝,但鱼嘴仍在发挥将岷江分成外江、内江的分洪作用,外江一侧的水闸仍能正常开闸放水。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结论是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惊叹。”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在2008年时依然发挥作用,而且汶川大地震也没有使它遭受损害,这表明,(2200)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学习4:总结归纳】
核心素养体现:
(1)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发展,是春秋战国一切变革的经济基础,直接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时空观念: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能够通过都江堰简图,简单说出都江堰的构造及特点。
(3)史料实证:结合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理解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等。
(4)历史解释:能够用自己的话,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
(5)家国情怀:都江堰润泽成都2000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商鞅变法等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战国兼并战争的残酷告诉我们,要珍爱和平。
重点知识背诵:
(1)战国七雄及方位: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战国时期,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著名的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非常残酷,让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
(3)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芬恩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代表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等。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4)公元前356年,秦国国君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其主要内容可以用“耕战”二字概括,即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与之相配的其他措施还有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此外,还有在经济方面的统一度量衡,在政治方面的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
(5)商鞅变法的影响,也可以用“耕战”二字来延申,即“耕以富国,战以强兵,富国强兵,一统天下”,即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耕以富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战以强兵),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一统天下)。
(6)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迅速发展,使得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商鞅变法等封建性质的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推动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7)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之上,是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兵戈不休、变法改革与经济发展,见证了都江堰的不朽。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大动荡、大变革,经济上大发展、大繁荣,思想上大争鸣。5-6课的学习,介绍了春秋战争政治经济上的变化,那么,思想上的大争鸣又是何等盛况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百家争鸣——学习……鉴往知来,读史明知——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活动1:温故知新】
【活动2: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第20页右下角时间轴下的第二句话,明确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春秋争霸、 ,以及 等,了解这一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 。
2.阅读教材第33页标题下的每课序言,完成下列问题:战国时期指的是东周后期,序言提及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应重点关注战国时期的 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3.综合课标要求和序言问题,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知道战国七雄,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过这些了解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及影响。
【学习1:战国七雄】
阅读教材第33-35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春秋与战国: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朝代歌中的这句话表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所处的朝代都是( ),不过春秋时期是东周前期,而东周后期则被称为( )时期。结合注释可知,战国时期的具体年份一般是指公元( )年。
(2)时代特征:结合第5课的学习可知,东周前期——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动荡与变化,具体体现在政治军事上的王室衰微、( ),经济上( )农具和( )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到了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动荡加剧了,变革也更加深刻,影响也更加深远,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战国时期的变化: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强大的诸侯打着( )的旗号进行争霸,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经过近( )年的纷争,我国进入了东周后期,即( )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彻底走向瓦解。比如分封制下,诸侯本应世袭,但是晋国却被( )三家大夫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本应有姜姓传承,但是齐国国君之位却被齐国大夫( )所夺取,史称“田氏代齐”。这两个典型事件,都是卿大夫以下篡上,直接更换了诸侯国的国君,彻底破坏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的等级结构,是分封制彻底走向瓦解的典型标志。
(4)战国七雄与七雄方位:春秋时期,少数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齐楚秦晋始大,是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进入战国时期,晋国被( )三家瓜分,齐国被“田氏代齐”,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其中势力较强的七个分别是齐、楚、( )、( )、( )、( )、秦,史称“战国七雄”。阅读34页“战国形势图”,找到战国七雄的各自位置:通过读地图,我们发现,战国七雄中,东方的是( )国、南方的是( )国、西方的是( )国、位于最北方的是( )国,在中间的三个诸侯国中,从北到南依次是( )、( )、( ):所以战国七雄的位置记忆口诀可以总结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5)七雄争战:春秋时期进行的主要是争霸战争,虽然也存在“诸侯强并弱”的情况,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但好歹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有一层“存亡续绝”的皮,很少赤裸裸地直接兼并,而是通过争霸战争,取得霸主地位,谋求政治利益。但是,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 )的旗号,公开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 ),战争的性质从春秋时期的( )战争转变为( )战争,战争的目的直接就是获得土地、人口等实际利益,而非是简单的霸主地位等政治权益。
(6)战争特点: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 ),参战兵力( ),交战区域( ),持续时间(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Ⅰ: )、(Ⅱ: )、(Ⅲ: )等,①围魏救赵、②减灶诱敌、③纸上谈兵等成语,均与这些战争有关。你能在34页“战国形势图”中找出这些战争的交战地点,并把上述成语与战争相互对应起来吗?
成语中的战役:Ⅰ: 、Ⅱ: 、Ⅲ: 。(填写序号①②③即可)
【材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这些材料分别体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什么特点?
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材料二: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国和赵国双方主力在长平地区进行的战略决战,两国参战兵力各自高达40多万。最终,秦将白起指挥秦军一举全歼赵括统帅的赵军主力40余万人……
材料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攻韩陉城,斩首五万……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闻马服子(赵括)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材料一出自《孟子》,表明了当时兼并战争的本质是争夺( );材料二来自34页“相关史事”,从“兵力各自高达40多万”可知,长平之战的规模( ),参战兵力( );材料三选自《史记》,从这些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起用兵斩首的数量高达( ),揭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
(7)直面战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战争的残酷。那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当时的普通民众,面对连绵不断地战争,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感受:
渴望:
(8)统治者如何应对战争:在统治者眼中,胜利的战争,可以夺得土地、人口、城市,战争的失败则意味着土地、人口、城市的损失。所以,为了应对战国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战国七雄的统治者们会如何做呢?
【学习2:商鞅变法】阅读教材第35-36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七雄争战的沉浮:战国时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连绵不断,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楚、齐、( )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2)国家崛起的原因:战国初期,魏国的魏文侯任用( )进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创建强军魏武卒,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因为在魏国遭到排挤,所以( )最终出走,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 )的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经济,增强军力,让楚国一度强大;面对魏国的压力,齐国齐威王实行变法,“战胜于朝廷”,并通过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通过减灶诱敌取得马陵之战的胜利,在削弱魏国实力的同时,增强了齐国的实力;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增强了韩国的实力,一度使韩国获得“劲韩”的称呼;赵国国君( )学习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得赵国军事实力增强:这些历史告诉我们,魏楚齐韩赵等诸侯国崛起的原因,是因为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 ),确立新的( ),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3)商鞅变法:在当时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 )变法成效最大。
①商鞅变法开始的时间是( )年,支持者是当时的秦国国君( )。
②历史上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战”二字来进行概括:所谓“耕”,指的是在经济上废除旧的( )制度——即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同时奖励( ),即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样一来,人民的耕作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谓“战”,最核心的措施是奖励(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战斗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一个国家能够供养的特权阶级是有限的,因为奖励军功、赐予爵位,那么特权人数必然会超过国家能够供养的数量,这个时候,为了军功爵的持续,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权,而商鞅瞄准的是( ),即废除他们的世袭特权,留出的空白则给予军功爵。纪律和组织力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为了保证士兵服从命令,保证战场的战斗力,商鞅还设置了严厉的法律,严明法度,禁止( )。
无论是“耕”还是“战”,都需要国家对基层人民进行管理,为此,商鞅变法中建立了( )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这是从微观层面管理人民,而在宏观上,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商鞅变法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确保了宏观层面国家对地方的控制。这些都是政治层面的管理,在经济领域,为了确保“耕战”体系的稳定,商鞅变法统一( ),确保了经济的平稳,为政治、军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
③“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说的是商鞅变法正式开始前,为了取信于民,来了一次“徙木立信”的宣传,最终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开始变法;“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则材料表明,商鞅变法的特点是( );阅读36页“人物扫描”中可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但他的相关措施——如( ),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害,但是商鞅制定的新法( )被废除?(选填有或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观点: 理由:
④“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出自《战国策·秦策》,“商君为孝公平权衡”反映的历史事件正是(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经济方面的措施( ),“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反映的商鞅变法中最核心的“耕战”措施,即经济方面的奖励( )和军事方面的奖励( );“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即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 )大为增强,提高了( )战斗力;“秦无敌于天下”表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汉书·食货志》,与战国策的内容大致相同,不过“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则交代了商鞅变法的长期影响,即为( )奠定了基础。
(4)向封建社会过渡:( )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以唯物史观来分析,所谓的封建社会,指的是经济上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社会状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经济形态会影响政治制度和社会状态:比如说原始社会早期,因为生产力不足,所以氏族社会内部相对公平,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后来,随着生产力进步,原始农业有了较大发展,贫富分化产生并加剧,最终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当时,统治阶级为了进行农业生产,需要强制控制大量人口进行劳动,这也就是奴隶社会大量使用奴隶的经济原因之一,因为生产力不足,技术不够先进,所以必须役使大量奴隶。后来,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从之前的“千耦其耘”,变为“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即一个五口之家,便可以耕作百亩田地,一年的收获不仅可以满足一家所需,还有很多的剩余,这种情况下,奴隶制便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阻碍。所以在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中,经济上的措施便是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即将大量人口完全束缚住的井田制,而采取新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由小农进行自由耕作,或者由地主大量控制,但租给农民进行耕作,地主收取地租的封建土地制度。在战国时期,当这种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流之后,我国便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因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确立,后面随着社会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也会慢慢确立。
作为一个知识点,简单了解,知道经济的变革引发社会的变革,我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即可。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来思考一下,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呢?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改革措施又是哪个呢?
性质:
措施:
【学习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阅读教材第36-37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温故知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农具和( )的出现;在手工业方面,冶铁业也有所发展。到了战国时期,( )技术迅速提高,( )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多,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 )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这些都使( )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农业进步推动了( ),促进了( )发展和商业繁荣。手工业发展方面,( )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等手工业发展客观;商业日益发达,( )流通广泛,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 ),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比如我们菏泽的定陶,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誉,被誉为“中华商祖”的陶朱公范蠡正是在定陶彻底领悟了商业之道,在十九年中三次累致千金,又三次散尽家财,济世救民,将经商从“聚财”提升到“散财”,使得商业经营成为“陶朱事业”,其本人被司马迁推崇为“富而行德”的典范。
(3)功泽千古的都江堰:战国时期,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的表现尤为突出,郑国旗和( )的修筑都是十分伟大的创举。
①都江堰的修筑时间是( )年,修筑者是当时秦国的蜀郡郡守( )。
②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 ),修筑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 )江上。
③都江堰简图: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阅读“都江堰示意图”可知,都江堰的渠首部分建于岷江之中,由鱼嘴、( )和( )三个主体工程构成:其中的鱼嘴又称分水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④“(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段出自《华阳国志》的文字,解释了四川成为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才实现了旱涝保丰收,当地的人民都能吃饱饭,“不知饥馑”,四川成都也实现了“时无荒年”,这表明都江堰的重大影响是( )。
⑤“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 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 8 级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虽然大地震造成都江堰鱼嘴的地表出现裂缝,但鱼嘴仍在发挥将岷江分成外江、内江的分洪作用,外江一侧的水闸仍能正常开闸放水。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结论是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惊叹。”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在2008年时依然发挥作用,而且汶川大地震也没有使它遭受损害,这表明,( )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学习4:总结归纳】
核心素养体现:
(1)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发展,是春秋战国一切变革的经济基础,直接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时空观念: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能够通过都江堰简图,简单说出都江堰的构造及特点。
(3)史料实证:结合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理解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等。
(4)历史解释:能够用自己的话,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
(5)家国情怀:都江堰润泽成都2000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商鞅变法等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战国兼并战争的残酷告诉我们,要珍爱和平。
重点知识背诵:
(1)战国七雄及方位: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战国时期,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著名的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非常残酷,让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
(3)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芬恩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代表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等。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4)公元前356年,秦国国君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其主要内容可以用“耕战”二字概括,即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与之相配的其他措施还有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此外,还有在经济方面的统一度量衡,在政治方面的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
(5)商鞅变法的影响,也可以用“耕战”二字来延申,即“耕以富国,战以强兵,富国强兵,一统天下”,即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耕以富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战以强兵),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一统天下)。
(6)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迅速发展,使得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商鞅变法等封建性质的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推动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7)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之上,是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兵戈不休、变法改革与经济发展,见证了都江堰的不朽。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大动荡、大变革,经济上大发展、大繁荣,思想上大争鸣。5-6课的学习,介绍了春秋战争政治经济上的变化,那么,思想上的大争鸣又是何等盛况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百家争鸣——学习……2024部编版七上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教学资源创作规划
编号 内容 资源详情 预计上架时间 备注
1 全册导言课 PPT课件+导学案(学用无答案+教用含答案+PDF打印)+教学设计 9.3(已完成) 第一单元已完成
2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导学案(学用无答案+教用含答案+PDF打印)+课件(希沃配套导学版+PPT导出调整版+PDF预览版)+教学设计 9.2(已上传)
3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9.3(已完成)
4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9.5(已完成)
5 第4课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 9.11(已完成)
6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9.18(已完成)
7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9.25(已完成)
8 第7课 百家争鸣 9.29
9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0.2
10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9.23(已完成)
11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10.4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鉴往知来,读史明知
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第 6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活动 1:温故知新】
【活动 2: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第 20 页右下角时间轴下的第二句话,明确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应该知道春秋争霸、 ,以及 等,了解这一时期——春秋战
国时期的 。
2.阅读教材第 33 页标题下的每课序言,完成下列问题:战国时期指的是东周后期,序
言提及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应重点关注战国时期的 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3.综合课标要求和序言问题,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知道战国七雄,
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过这些了解战
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及影响。
【学习 1:战国七雄】
阅读教材第 33-35 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春秋与战国: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朝代歌中的这句话表明,春秋时期和战
国时期所处的朝代都是( ),不过春秋时期是东周前期,而东周后期则被称为( )
时期。结合注释可知,战国时期的具体年份一般是指公元( )年。
(2)时代特征:结合第 5 课的学习可知,东周前期——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动荡与
变化,具体体现在政治军事上的王室衰微、( ),经济上( )农具和
( )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到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动荡加剧了,变革也更加深刻,影响也更加深远,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
社会过渡。
第 1 页 共 8 页
鉴往知来,读史明知
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3)战国时期的变化: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强大的诸侯打着( )的旗
号进行争霸,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经过近( )年的纷争,我国进入了
东周后期,即( )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彻底走向瓦解。比如分封制下,
诸侯本应世袭,但是晋国却被( )三家大夫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齐国是姜
太公的封国,本应有姜姓传承,但是齐国国君之位却被齐国大夫( )所夺取,史称“田
氏代齐”。这两个典型事件,都是卿大夫以下篡上,直接更换了诸侯国的国君,彻底破坏
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的等级结构,是分封制彻底走向瓦解的典型标志。
(4)战国七雄与七雄方位:春秋时期,少数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齐楚秦晋始大,
是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进入战国时期,晋国被( )三家瓜分,齐国被“田氏代齐”,
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其中势力较强的七个分别是齐、楚、( )、( )、( )、( )、
秦,史称“战国七雄”。阅读 34 页“战国形势图”,找到战国七雄的各自位置:通过读地
图,我们发现,战国七雄中,东方的是( )国、南方的是( )国、西方的是( )国、
位于最北方的是( )国,在中间的三个诸侯国中,从北到南依次是( )、( )、( ):
所以战国七雄的位置记忆口诀可以总结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5)七雄争战:春秋时期进行的主要是争霸战争,虽然也存在“诸侯强并弱”的情况,
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但好歹打着“尊王攘夷”的
旗号,有一层“存亡续绝”的皮,很少赤裸裸地直接兼并,而是通过争霸战争,取得霸主
地位,谋求政治利益。但是,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 )的旗号,公开提出了
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 ),战争的性质从春秋时期的
( )战争转变为( )战争,战争的目的直接就是获得土地、人口等实际利益,
而非是简单的霸主地位等政治权益。
(6)战争特点: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 ),参战兵力( ),交战区域( ),
持续时间(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Ⅰ: )、(Ⅱ: )、
(Ⅲ: )等,①围魏救赵、②减灶诱敌、③纸上谈兵等成语,均与这些战争
有关。你能在 34 页“战国形势图”中找出这些战争的交战地点,并把上述成语与战争相互
对应起来吗?
成语中的战役:Ⅰ: 、Ⅱ: 、Ⅲ: 。(填写序号①②③即可)
第 2 页 共 8 页
鉴往知来,读史明知
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材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这些材料分别体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什么特点?
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材料二: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 260 年,是秦国和赵国双方主力在长平地区进行的战
略决战,两国参战兵力各自高达 40 多万。最终,秦将白起指挥秦军一举全歼赵括统帅的赵
军主力 40 余万人……
材料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
首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
人於河中。攻韩陉城,斩首五万……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 260 年)……秦闻马服子(赵
括)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
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
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材料一出自《孟子》,表明了当时兼并战争的本质是争夺( );材料二来
自 34 页“相关史事”,从“兵力各自高达 40 多万”可知,长平之战的规模( ),参战
兵力( );材料三选自《史记》,从这些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起用兵斩首的数
量高达( ),揭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
(7)直面战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战争的残酷。那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
如果我们是当时的普通民众,面对连绵不断地战争,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们最渴望
的是什么?
感受:
渴望:
(8)统治者如何应对战争:在统治者眼中,胜利的战争,可以夺得土地、人口、城市,
战争的失败则意味着土地、人口、城市的损失。所以,为了应对战国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
战国七雄的统治者们会如何做呢?
【学习 2:商鞅变法】阅读教材第 35-36 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七雄争战的沉浮:战国时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连绵不断,各诸侯
国势力此消彼长,( )、楚、齐、( )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
地位。
(2)国家崛起的原因:战国初期,魏国的魏文侯任用( )进行变法,制定新法,
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创建强军魏武卒,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
国;因为在魏国遭到排挤,所以( )最终出走,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
( )的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经济,增强军力,让楚国一度强大;面对魏国的
压力,齐国齐威王实行变法,“战胜于朝廷”,并通过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通
过减灶诱敌取得马陵之战的胜利,在削弱魏国实力的同时,增强了齐国的实力;韩国任用
申不害进行变法,增强了韩国的实力,一度使韩国获得“劲韩”的称呼;赵国国君( )
学习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得赵国军事实力增强:这些历史告
诉我们,魏楚齐韩赵等诸侯国崛起的原因,是因为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 ),确
立新的( ),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第 3 页 共 8 页
鉴往知来,读史明知
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3)商鞅变法:在当时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 )变法成效最大。
①商鞅变法开始的时间是( )年,支持者是当时的秦国国君( )。
②历史上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战”二字
来进行概括:所谓“耕”,指的是在经济上废除旧的( )制度——即井田制,允许土
地私有和买卖,同时奖励( ),即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样一来,人
民的耕作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谓“战”,
最核心的措施是奖励(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战
斗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一个国家能够供养的特权阶级是有限的,因为奖
励军功、赐予爵位,那么特权人数必然会超过国家能够供养的数量,这个时候,为了军功
爵的持续,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权,而商鞅瞄准的是( ),即废除他们的世袭特
权,留出的空白则给予军功爵。纪律和组织力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为了保证士兵服从命
令,保证战场的战斗力,商鞅还设置了严厉的法律,严明法度,禁止( )。
无论是“耕”还是“战”,都需要国家对基层人民进行管理,为此,商鞅变法中建立
了( )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这是从微观层面管理人民,而在宏观上,为了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商鞅变法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确保了
宏观层面国家对地方的控制。这些都是政治层面的管理,在经济领域,为了确保“耕战”
体系的稳定,商鞅变法统一( ),确保了经济的平稳,为政治、军事提供了一个稳
定的经济基础。
③“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
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
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说的是商鞅变法正式开始前,为了取信于民,来了一次“徙木立信”的宣传,最终赢得了
人民的信任,开始变法;“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这则材料表明,商鞅变法的特点是( );阅读 36 页“人物扫描”中可
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但他的相关措施——如( ),损害
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害,但是商鞅制定的新法( )被废除?
(选填有或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观点: 理由:
第 4 页 共 8 页
鉴往知来,读史明知
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④“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
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出自《战国策·秦策》,“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反映的历史事件正是(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反映的是商鞅变
法经济方面的措施( ),“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反映的商鞅变法中最核心
的“耕战”措施,即经济方面的奖励( )和军事方面的奖励( );“兵动而地
广,兵休而国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即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有了
根本的改变,( )大为增强,提高了( )战斗力;“秦无敌于天下”表
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汉书·食货志》,与
战国策的内容大致相同,不过“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则交代了商鞅变法的长期影响,即为
( )奠定了基础。
(4)向封建社会过渡:( )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以唯物史观来分析,所谓的封建社会,指的是经济上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实
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社会状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经济形态会影响政治制度和社会状态:比如说原始社
会早期,因为生产力不足,所以氏族社会内部相对公平,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后来,随
着生产力进步,原始农业有了较大发展,贫富分化产生并加剧,最终出现了私有制、阶级
和早期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当时,统治阶级为了进行农业生产,需要强制控制大量
人口进行劳动,这也就是奴隶社会大量使用奴隶的经济原因之一,因为生产力不足,技术
不够先进,所以必须役使大量奴隶。后来,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农业生产力
得到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从之前的“千耦其耘”,变为“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
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即一个五口之家,便可以耕作百亩田地,一年的收获不仅可
以满足一家所需,还有很多的剩余,这种情况下,奴隶制便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阻碍。所以
在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中,经济上的措施便是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即将大量人口完全束
缚住的井田制,而采取新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由小农进行自由耕作,或
者由地主大量控制,但租给农民进行耕作,地主收取地租的封建土地制度。在战国时期,
当这种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流之后,我国便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因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已经确立,后面随着社会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也
会慢慢确立。
作为一个知识点,简单了解,知道经济的变革引发社会的变革,我国从奴隶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即可。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来思考一下,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呢?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
的改革措施又是哪个呢?
性质:
措施:
第 5 页 共 8 页
鉴往知来,读史明知
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学习 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阅读教材第 36-37 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温故知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农具
和( )的出现;在手工业方面,冶铁业也有所发展。到了战国时期,( )技术
迅速提高,( )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多,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 )得
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这些都使( )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战国时
期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农业进步推动了( ),促进了( )发展和商业繁荣。
手工业发展方面,( )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等手工业发展客观;
商业日益发达,( )流通广泛,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 ),
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比如我们菏泽的定陶,春秋至西汉 800 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战略
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誉,被誉为“中华商祖”的陶朱公范蠡正是在定陶彻底领悟了
商业之道,在十九年中三次累致千金,又三次散尽家财,济世救民,将经商从“聚财”提
升到“散财”,使得商业经营成为“陶朱事业”,其本人被司马迁推崇为“富而行德”的
典范。
(3)功泽千古的都江堰:战国时期,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的表现尤为突出,
郑国旗和( )的修筑都是十分伟大的创举。
①都江堰的修筑时间是( )年,修筑者是当时秦国的蜀郡郡守( )。
②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 ),修筑于四川成
都平原,位于( )江上。
③都江堰简图: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阅
读“都江堰示意图”可知,都江堰的渠首部分建于岷江之中,由鱼
嘴、( )和( )三个主体工程构成:其中的鱼嘴又称
分水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
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在内江
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
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 120 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
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第 6 页 共 8 页
鉴往知来,读史明知
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④“(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
段出自《华阳国志》的文字,解释了四川成为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了
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才实现了旱涝保丰收,当地的人民都能吃饱饭,“不知饥馑”,四
川成都也实现了“时无荒年”,这表明都江堰的重大影响是( )。
⑤“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 13 个县,支流和渠道有
500 多条,灌溉面积 300 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
面积不断扩大,超过 1000 万亩。”“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 8 级
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却没有损毁和垮塌。虽然大地震造成都江堰鱼嘴的地表出现裂缝,但鱼嘴仍在发挥将岷江
分成外江、内江的分洪作用,外江一侧的水闸仍能正常开闸放水。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
结论是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
们不禁为这一建于 2200 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惊叹。”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建于
公元前 256 年的都江堰,在 2008 年时依然发挥作用,而且汶川大地震也没有使它遭受损害,
这表明,( )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
有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学习 4:总结归纳】
核心素养体现:
(1)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发展,是春秋战国一
切变革的经济基础,直接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时空观念: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能够通过都江堰简图,简单说出都江堰的构造
及特点。
(3)史料实证:结合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理解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商鞅变法的内
容和影响等。
(4)历史解释:能够用自己的话,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
(5)家国情怀:都江堰润泽成都 2000 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商鞅变法等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是国家走向富
强的必经之路;战国兼并战争的残酷告诉我们,要珍爱和平。
第 7 页 共 8 页
鉴往知来,读史明知
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重点知识背诵:
(1)战国七雄及方位: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战国时期,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著名的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
之战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非常残酷,让人民流离失所,
饱受战乱之苦。
(3)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芬
恩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代表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
国的邹忌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等。其中成效最大
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4)公元前 356 年,秦国国君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其主要内容可以用“耕战”二字
概括,即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与之相配的其他措施还有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户
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此外,还有在经济方面的统一度量衡,
在政治方面的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
(5)商鞅变法的影响,也可以用“耕战”二字来延申,即“耕以富国,战以强兵,富
国强兵,一统天下”,即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耕以富国),提高了军队的战
斗力(战以强兵),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
定了基础(一统天下)。
(6)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迅速发展,使得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牛耕得到
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商鞅变法等封建性质的
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推动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7)公元前 256 年,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之上,是一座综合性
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 多年来
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
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兵戈不休、变法改革与经济发展,见证了都江堰的
不朽。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大动荡、大变革,经济上大发展、大繁荣,思想上大争鸣。
5-6 课的学习,介绍了春秋战争政治经济上的变化,那么,思想上的大争鸣又是何等盛况呢?
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百家争鸣——学习……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