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6 11: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渴望招贤纳才建功立业之心。
鉴赏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目标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
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 — 周瑜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 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 — 裴松之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
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太宗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毛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
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易中天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 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 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曹操是一 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人物评价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郡 (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
作为军事家:指挥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理论 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要接》。
作为文学家:精通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 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御军三十余年,手不 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 章”。风格苍劲悲凉。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 灾难。如《蒿里行》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 《短歌行》。……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 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燕唱和,形成了 一个文学集团,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知人论世
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
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 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 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 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场、刘桢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
建安风骨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 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 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 治,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 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 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 中国。
当时曹操已经54岁,年事渐高,面对战乱 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 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 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 立业。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
鸣》而。去。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


写作背景
题解:
什么叫短歌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 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 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长歌热烈奔放,慷慨激昂;
短歌的节奏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 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诗歌体裁
诗歌体裁 关于“乐府”和“歌行体”
乐府: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 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搜 集整理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 起的一种现实主义风格的新诗体。
歌行,古代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
乐府诗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就歌词音节(歌声)长短而
一,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①非一韵到底,
而以四句为一组, 每四句一换韵;
②每一组基本上 第一、二、四句 押相同或相似的 韵,第三句不押。
初读诗歌,梳通障碍
原文
全诗的感情基调
慷 慨 悲 壮
心绪忧愁意气激昂
二,寻找诗眼,分析情感
诗眼:指诗歌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 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 能笼罩某句或全诗的字词或句子。
“诗眼”分两种:一种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 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诗眼,以一字为 工,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 性的字词或句子,能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 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有统摄全篇,揭 示全诗主旨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 中 眼”。诗眼常表现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形式。
①品析诗眼应知人论世。
②要联系诗中的形象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
③要仔细体悟修辞和表现手法。
整首诗是围绕着什么来写的 “诗眼”是什么
叁 何以解“忧”
肆 何以写“忧”
再读诗歌,深度思考
壹 “忧”在何处
贰 为何而“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时光易逝
贤才难得
→ 功业未就
①-⑧:人生短暂,忧思难忘。
⑨-6:思贤若渴,厚礼相待。
- 贤 才归附,畅叙欢情。
5-3:广纳贤才,天下归心。
以“忧”写情
脉络
结构
诗以言志
以“忧”写志
全诗立足点
人生短暂
贤才难遇 忧
功业未成
何以解忧
T2
全诗落脚点
招贤纳士
建功立业
天下统一
昂 扬
低 沉

三,巧用手法,鉴赏特色
分 组 讨 论
何处用典
贰 典故出处
叁 用典作用
肆 其他手法

巧用典故
1.《诗经 ·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地萦回在我的心里。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 主动给我回音
诗人化用姑娘思念爱人诗意,比喻自己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2.《诗经 ·小雅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现天子宴请群臣佳宾的盛况,后来也用于贵族宴请宾客。
化用诗意喻贤才若来投奔于己,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3.《管子 ·形势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
4.《史记 ·鲁周公世家》: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 力的真诚态度。
所谓用典,意思是用事,是一种写作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 用古籍中的故事,或化用前人的诗句,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 的内容和思想。
刘勰《文心雕龙》"用典":"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作用:
①品评历史,借古论今;②抒情言志,委婉表意;
③引发联想,创新意境;④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
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
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暂时还没有好的归宿(明主)。
贤才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
显示诗人惟恐贤士不来的焦急心情。
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比喻招纳 贤才要“多多益善”,并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 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 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巧 用 比 喻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有比较权威的解释:“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 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后来“比兴”常连用,用来指诗有寄 托 之 意 。
"比"、"兴"既是创作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学因素,是 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伦理功能。"兴"具有更多的艺术因素而超越了出伦理 的范畴,它直接连接了万物与人类自我,而在自我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有我之境” 与“无我之境”两种观照。
小结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 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 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 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 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 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 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 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 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 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课外延伸:对比阅读《短歌行》与《龟虽寿》,思考后面的问题。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思考:(1)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何异同
(2)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点拨
(1)《短歌行》与《龟虽寿》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何异同
①这两首诗均表达了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之意。
②《短歌行》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任用人才、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 《龟虽寿》则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而弥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进取精神。
(2)《短歌行》与《龟虽寿》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①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兴手法,《短歌行》以“明月”“乌鹊”“山”“海”等 作比;《龟虽寿》则以“神龟”“腾蛇”“老骥”等作比。
②除比兴手法外,《短歌行》大量用典;《龟虽寿》则托物言志,诗人以老骥自 比,表达了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