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专项练习
预习性练习
A组:
1.为加点字注音
拮据( ) 栈桥( ) 糟蹋( ) 别墅( ) 褴褛( )
恭维( ) 阔绰( ) 煞白( )
根据拼音写汉字
牡lì( ) qiào( )开 chà( )异 dū nang( ) 端xiáng( )
莫míng( )其妙 迟疑不jué( )
3.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⑴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郑重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国作家 ,被誉为“ ”。 代表作有《 》、《 》 。
B组: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与日俱增。
B.这个骗子为了让大家相信他的谎话,还郑重其事地拿出所谓的“证据”来证明自己。
C.这桩十拿九稳的事,他却做得一塌糊涂,就不能怪爸爸生气了。
D.奥运会上运动员摘金夺银的一个个精彩镜头让人回味无穷。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
B.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C.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D.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3.指出下列各句各属什么描写。
(1)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
(2)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
(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4)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钱给这个流氓!”( )
巩固性练习
A组: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终于”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
①最后我父亲终于说:“你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故乡》)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我们上了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在我们的前面,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③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勒阿弗尔到美洲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区。
(分析这三段环境描写对文章中心起的作用。)
联系文章内容,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
(1)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这句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一句话中有三次同义反复,为什么?)
3.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B组:
【读写结合】
《我的叔叔于勒》 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经典名篇, 内容丰富多彩,思想内涵深刻,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从人物形象刻画角度,进行仿写。请仿照以下写作角度写一写生活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
“风俗”素材 课文以“我”一个小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远赴美洲的于勒曾是一家人幻想中的救世主,当真相揭穿时,其形象跌落为穷困潦倒、老无可依的水手,成为家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前后的巨大对比反差揭示出残酷的社会现实,既刺痛了年少的“我”,也启发读者深思。 材料原则:全文进行多角度人物形象刻画。
篇章 结构 对比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可以更鲜明地刻画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读小说,找出菲利普夫妇前后态度变化、于勒前后变化、若瑟夫与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不同态度的内容,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菲利普夫妇、于勒、若瑟夫的人物形象。 对比突出原则:学习本课可以抓住“对比”这一艺术共性来把握人物形象,从而深入理解小说的现实主题。
语言 再现 《我的叔叔于勒》内容丰富多彩,思想内涵深刻,文笔摇曳多姿,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从人物形象刻画角度进行训练。
综合性练习
爷爷的黄豆
①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②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玩耍。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③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④后来,爷爷的技艺越来越精湛,生意越做越大。于是,成了镇子里最大的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⑤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⑥在我的记忆里,爷爷一谈到自己就笑呵呵,一谈到父亲就唉声叹气。
⑦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⑧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⑨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⑩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显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这笔活命钱,我一直没有拿,爷爷给予我的财富远比那些金珠子还要金贵。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根据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叙写了祖孙三代人的人生故事,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情节发展脉络清晰。
B.小说中的“父亲”赌钱输掉染坊,“爷爷”搬家那一天“没有嚼他的黄豆”,表现了“爷爷”对生活彻底绝望的心情。
C.小说中的“我”明明知道金珠子在哪里,但他坚决不取用,这与“父亲”的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作者综合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尤其擅长于捕捉典型的细节,将人物个性刻画得鲜明突出。
2.小说中画横线的语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4分)
3.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爷爷”的个性特征。(6分)
4.小说中说“爷爷给予我的财富远比那些金珠子还要金贵”,“爷爷给了,我的财富”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两条你读这篇小说所收获的人生感悟。(6分)
九上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专项练习
【参考答案】
预习性练习
A组:
1.jū zhàn tà shù lán lǚ gōng chuò shà
2.蛎 撬 诧 嘟囔 详 名 决
3.(1)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4.法 莫泊桑 短篇小说巨匠 项链 羊脂球
B组:
1.B
A.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题干形容农民学习的热情不断增长,符合语境;
B.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用来形容“态度”, 不能用来形容骗子的做法,使用错误;
C.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题干形容事情简单;
D.回味无穷: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题干形容奥运会的精彩镜头令人回味;
2.D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D项中句末的句号应在引号外。
3.景物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巩固性练习
A组:
1.(1)①菲利普为了不被船长发现他的用意,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只得东拉两扯,但又急于想转入正题,“终于”含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急迫,从中表现出他的虚伪与无情。②闰士见了“我”满心欢喜,很多的话欲言又止。但是,生活的“凄凉”和彼此身份的差异使他感受到了与“我”的隔膜,对“我”的称呼最终变成了“老爷”。“终于”表现了他内心犹豫、矛盾、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前两句为自然环境描写,第三句为社会环境描写。①运用比喻,渲染了海面的平静清雅,烘托出人物此时欢快的心情。②渲染了海面的阴郁,烘托了人物的失望沮丧。两处景物描写突出了菲利普一家人见到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心境,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们企望在美洲发横财,写出了菲利普夫妇表面大度,实则冷酷无情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和人性的冷漠自私,讽刺了享乐至上的拜金主义风气。
2.(1)这句话直接的含义是对“于勒”回来的期待。叹词“唉”,还有句中的“竟”“多么”等词语,起强调语气的作用。父亲为什么会如此期待于勒呢 并不是因为于勒是自己的亲弟弟,主要还是希望“救世主”降临,过上富裕的生活,这里既表现了他的势利,也写出了这一家人现实生活的艰难,表现了小人物的辛酸。
(2)这里的反复起强调作用,凸显了“我”对父母行为的不赞同,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立场。
3.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既有利于拉开适当的距离,为小说思想主题的展开留下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避免多余的解释说明。
B组:略。
综合性练习
【出处】选自湖北黄冈中考真题
【答案】
1.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理解分析错误,小说写“爷爷”搬家那一天“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反映出“爷爷”对儿子败家异常气愤和痛苦的心理,“对生活切底绝望”言过其实,不符合人物性格。
【评分标准】本题3分。
2.结构上:这一段是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爷爷历经艰辛后创业成功,引出下文父亲的败家给爷爷带来的伤痛。内容上: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表现了爷爷对忽视儿子教育的懊恼,为下文我体会到他的精神力量做铺垫,突出了爷爷对我的深远影响。
【解析】2.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小说中画横线的语段结构上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写了父亲的败家给爷爷带来的伤痛。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结构2分,答出过渡段或承上启下1分,详细解释1分;内容2分,爷爷的情感1分,爷爷对我的影响1分。
3.①聪明好学,技艺精湛。他“偷学”染布,无师自通,而且技艺越来越精湛,善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大。②吃苦耐劳,勤奋苦干。他刚开染布坊,没钱请帮工,全靠自己挥汗如雨地苦干;③生活简朴,专注执著。他有了钱仍旧过普通人的生活,只是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他对生意过于专注执著,忽视了对于儿子的教育。④慈爱温和,内心项强。他经常跟孙子聊天,希望孙子“争气”,临死给孙子留“活命钱”;他对溺爱儿子的妻子、败家的儿子尽管失望,对生活并不绝望。
【解析】3.本题考查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爷爷是一个聪明好学、技艺精湛、吃苦耐劳、勤奋苦干、生活简朴、专注执着、慈爱温和的人。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得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评分标准】本题共6分。人物形象1分,结合内容1分,答出三点即可。
4.爷爷给予我的财高指的是精神财富,具体指爷爷的精神品质对我的影响以及爷爷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给我的启示,尤其是对物质财富要有清醒认识。人生感悟:①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②幸福生活靠自己的奋斗得来的;③真正的爱不是溺爱,是要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精神品质的养成;④单纯的物质财富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⑤人的健康成长需要长辈的正确教有、引导。⑥人要善于吸收经验教训,成就梦想。
【解析】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我们可以得到的人生感悟有: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幸福生活是靠自己的奋斗得来的。
【评分标准】本题共6分。财富的具体内涵2分,启示一条2分,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