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习题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习题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6 20:53:39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探新知
效果评价·提素养
自主学习·探新知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1.马克思与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2.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欧洲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二、《共产党宣言》(常考点)
1.发表: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在伦敦正式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848
共产党宣言
2.内容
(1)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   所取代。
(2)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3.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科学理论的指导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第一国际:   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   ,史称“第一国际”。它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进行经济斗争。
2.巴黎公社: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败。
1864
国际工人协会
1871
无产阶级
点击进入 素养点拨
1.某校的“历史名人墙”上展出这样一位人物,这位人物是( )
C
效果评价·提素养
    简介
  德国人,他在中学毕业考试的作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被它的负担所压倒。1848年,他与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在纲领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A.伏尔泰 B.莎士比亚 C.马克思 D.孟德斯鸠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启蒙思想 ③政治经济学 ④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C
3.某文献写道:“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此处“掘墓人”是指( )
A.庄园农奴 B.市民阶层
C.黑人奴隶 D.无产阶级
4.“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上述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
A.原因 B.标志 C.意义 D.过程
D
C
5.(2024云南昭通期末)中国共产党从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每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都会演奏《国际歌》。《国际歌》由欧仁·鲍狄埃1871年创作,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不屈不挠地进行斗争。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普法战争的失败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失败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6.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据此可知,革命理论主要来源于( )
A.革命实践 B.经典著作
C.经验积累 D.科技创新
A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6—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材料二 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列宁
材料三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1871年5月21—28日,巴黎公社近200名战士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与5 000名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悲壮的“五月流血周”。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原因。(4分)
答案: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了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2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2分)
(3)材料四中“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请写出成为无产阶级锐利思想武器的著作是什么。为纪念“巴黎公社”而创作的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是什么 (2分)
答案:《共产党宣言》。(1分)《国际歌》。(1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五月流血周”体现了巴黎公社战士们的什么精神。(2分)
答案:“五月流血周”体现了巴黎公社战士们面对强敌所表现出来的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2分)
8.某学习小组围绕“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主题制作展板,他们选取了下面三张图片,请你为这一展板撰写解说词。(12分。要求:解读图片信息并阐述其内在联系;史论结合,语句通顺,表述完
整,200字左右)
工业革命的场景  马克思与《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成立
答案:(示例)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不断高涨,他们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而诞生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共产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12分)
谢谢观赏!(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探新知
效果评价·提素养
自主学习·探新知
1.原因
(1)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直接动因:   的不断扩大。
2.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3.开始国家:   。
4.开始领域:   业。
5.成果
(1)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
君主立宪制
国内外市场
英国
棉纺织
珍妮机
(2)动力革命:1785年,   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   来源。其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生产方式: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制度最终确立。
(4)交通革新:1825年,英国人   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   的开始。这一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瓦特
动力
生产力
现代工厂
斯蒂芬森
铁路时代
6.拓展: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7.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   水平,人类进入
“   ”。19世纪中期,   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社会生产力
蒸汽时代
英国
点击进入 素养点拨
1.市场上如黑洞般的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与普通人的生活关系最密切。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工匠们的新发明一个接着一个。据此可知,工业革命能迅速展开的重要原因是( )
A.市场的迫切需求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匠的不懈努力
D.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A
效果评价·提素养
2.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 )
A.交通运输业
B.棉纺织业
C.冶金采矿业
D.电话通信业
B
3.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B.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C.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D.加速了庄园经济的瓦解
C
4.(2024云南曲靖期末)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进蒸汽机的相对无限的动力,工业革命完全有可能会在仅仅增加纺织品生产速度后便逐渐消失。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发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 B.凯伊
C.斯蒂芬森 D.瓦特
D
5.工业革命初期,家庭生产占主流,管理极为不便,生产效率也受到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 )
A.家庭手工工场分工更为细致
B.现代工厂制度逐渐确立
C.集中的手工工场成为主流
D.工厂的规模受到了限制
6.某国“在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851年基本形成全国干线铁路网”,率先进入“铁路时代”。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B
C
7.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互联网时代” D.“信息时代”
A
8.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 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
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 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B
9.(2023云南昆明期末)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为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历史意义”突出表现在( )
A.导致了西方的殖民扩张
B.提供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促进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D
10.《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
A.提高了生产效率
B.改变了生活习惯
C.拉大了贫富差距
D.改善了生活质量
B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蒸汽机   图二 珍妮纺纱机 图三 蒸汽机车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
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制作的布料,在质量和产量上无法与亚洲等地的产品相提并论。但是,他们的工厂代表了未来,这些以水力为动力(很快变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在不断创新的驱动之下,因为受薪工人的投入,也因为大量的资本积累以及新型国家的鼓励,它们很快创造出棉花帝国的中心支柱。
——[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四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英]狄更斯《艰难时世》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它率先在哪一个国家进行 (3分)
答案:工业革命。(2分)英国。(1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4分)
答案: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有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有丰厚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专门化,生产技术纯熟;很多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棉纺织业快速发展的原因。(4分)
答案:工厂的出现,使用机器生产;不断创新;工人辛勤劳动;新型国家的鼓励。(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19世纪中期的英国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分)
答案:环境污染。(1分)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