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 单元教学规划 4.15《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教学设计(含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 单元教学规划 4.15《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教学设计(含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10 14:0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自然资源
单元主题 在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第三四单元聚焦于“自然资源”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意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责任感,为未来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理解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物质与能量,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经济、社会、环境具有深远影响。 可持续利用原则:学习并理解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遵循公平、持续、合理的原则,确保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学习内容 识别并分类常见的自然资源(如水、矿产、土地、生物等)。 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探讨自然资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学习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和案例。 学业要求 能够准确描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能够分析具体案例,说明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提出并设计简单的自然资源保护方案或建议。 培养观察、记录、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编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生活实例、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教材也强调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自然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然而,他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思考。此外,学生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自然资源,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树立“自然资源有限,需珍惜利用”的观念。 理解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关系。 科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自然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发展模型构建能力,通过模拟实验理解自然资源的变化规律。 探究实践 参与观察、调查、实验等探究活动,亲身体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过程。 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简单的科学报告或设计方案。 责任态度 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单元结构化活动 1. 引入阶段: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好奇心,引出学习主题。 2. 探究学习: 活动一:分类识别。组织学生分组收集资料,识别并分类常见的自然资源。 活动二: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自然资源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性。 活动三:模拟实验。通过模拟水资源循环、土壤侵蚀等实验,理解自然资源的变化规律。 3. 交流分享: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4. 拓展应用:设计并实施一项自然资源保护的小项目,如校园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宣传等。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身行为,制定个人或小组的自然资源保护计划。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表现。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科学报告、设计方案、小项目成果等,看其是否准确反映了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及保护意识。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开展同伴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感是否得到提升,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第十五课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分类常见的自然资源(如水、矿产、土地、森林、生物资源等),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再生、非可再生属性;掌握自然资源开发的基本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学会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
2.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分析数据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
3.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个人行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未来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参与资源保护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的影响;掌握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的基本方法。
难点: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习惯;理解并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长远视角看待资源问题。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地球村的资源盛宴”。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随后切换至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的对比图,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美丽的家园会变成这样?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在消耗自然资源?”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本单元主题。 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危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后续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分组搜集资料,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并讨论每类资源的特性(如可再生性、稀缺性等)。 活动二:模拟水资源开发 利用沙盘或软件模拟一个区域的水资源开发过程,包括水源寻找、开采、利用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活动三:森林砍伐的利弊辩论 组织班级辩论赛,正方观点为“森林砍伐是必要的经济发展手段”,反方观点为“森林砍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活动四:家庭能源消耗调查 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一周内的能源消耗情况(如水、电、燃气等),分析哪些消耗是必要的,哪些可能存在浪费。 活动五:设计未来城市的绿色蓝图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座注重自然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的未来城市模型或蓝图。 通过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自然资源多样性的认识,理解其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价值。 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直观体验水资源开发的复杂性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辩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理解不同立场下的利益冲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个人行为对资源消耗的影响,激发节约资源的意识。 通过创意设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蓝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生活应用 “绿色生活小贴士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小妙招,如节水节电小技巧、垃圾分类方法等。 通过分享会,让学生感受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就在身边,鼓励大家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四)知识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关键知识点,如自然资源的分类、有限性、开发利用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绘制思维导图或概念图进行整理。 通过知识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自然资源按是否可以再生分为____资源和____资源。
答案:可再生;非可再生
2.水资源是____资源,但分布不均且易受到____影响。
答案:可再生;污染
3.矿产资源大多属于____资源,其开发利用会对环境造成____影响。
答案:非可再生;破坏
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____。
答案:危害
(二)、判断题
1. 森林砍伐只会带来经济效益,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
答案:错
2. 矿产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答案:错
3. 节约用水、用电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环保行动。()
答案:对
(三)、选择题
1. 下列( )不属于可再生资源。
A. 太阳能 B. 石油 C. 风能 D. 水资源
答案:B
2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是无限的,可以随意使用
B. 节约用水是个人行为,对社会影响不大
C. 水污染是当前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D. 地下水是取之不尽的,不需要特别保护
答案:C
下列( )措施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B. 过度捕捞海洋鱼类
C. 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 D. 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系统
答案:B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答案: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其再生速度或储量都有限制。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类必须珍惜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这对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节约水资源?
答案: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节水型洁具;修理漏水的水龙头和管道;合理安排用水时间,如避免长时间淋浴或放水洗涤;收集雨水用于浇花或冲厕;提高用水效率,如采用一水多用的方法(如洗菜水浇花)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