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2 08:57:25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xià dāi yì si bèi sòng liánɡ hǎo
               
zǐ xì jiè chǐ liú lì qīng chǔ
               
【答案】吓呆;意思;背诵;良好;仔细;戒尺;流利;清楚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吓呆”注意“呆”不要写成“待”;“意思”注意不要写成“一丝”;“背诵”注意“诵”不要写成“桶”;“良好”注意不要写成“量好”;“仔细”注意不要写成“自习”;“戒尺”的“”戒字不能少了“一撇”;“流利”的“流”不要写成“留”;“清楚”注意不要写成“清除”。
故答案为:吓呆、意思、背诵、良好、仔细、戒尺、流利、清楚
【点评】 读拼音写词语要注意:先拼再写,认真拼读好每个音节,区分好前后鼻韵母等易混拼音,读准声调。平常练习时记好字形,书写完整,字迹清楚,笔顺正确,尽量不涂抹。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王强听到出发的号令后,迅速把背(bēi bèi)   包背(bēi bèi)   在背(bēi bèi)   上。
(2)老师让我们先在图中圈(juàn quān)   出猪圈(juàn quān)   的位置,然后迅速找到它。
【答案】(1)bēi;bēi;bèi
(2)quān;juàn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1)bēi,(背包,背带.背负),意思是:人用背背驮,负担;承担。bèi(背景、背书、背心),意思是:躯干的一部分;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
(2)quān,(圆圈,画圆,圈地),意思是:环形的东西;划界,围住。juàn (圈养,猪圈),意思是:养家畜的棚栏。
故答案为:(1)bēi、bēi、bèi;(2)quān、juàn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按要求填空。
(1)“提心吊胆”的“提”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提心吊胆”的意思是   
(2)“摇头晃脑”的“晃”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摇头晃脑”的意思是   
【答案】(1)扌;9;T;tí;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2)日;6;H;huàng;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知识点】拼音;字形;词义
【解析】【分析】(1)”提”的部首是“扌”,除去部首还有9画;音序是“T”,音节是“ti”。“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害怕。
(2)“晃”的部首是“日”,除去部首还有6画;音序是“H”,音节是“huang”。“摇头晃脑”指讲话或吟诵时自得的样子,也形容自以为是的样子
故答案为:(1)扌;9;T;ti;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2)日;6;H;huang;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点评】本题考查了查字典和词语的理解与辨析。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4.照样子,写词语。
(1)例:讲得很(详细)
哭得很    玩得很    跑得很   
跳得很    答得很    说得很   
(2)摇头晃脑(含身体器官、部位名称)   、   、   
(3) 鸦雀无声(含动物名称)   、   、   
(4)选择上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通顺的话。
【答案】(1)伤心;高兴;快;高;流利;清楚
(2)手舞足蹈;心灵手巧;七嘴八舌
(3)莺歌燕舞;鼠目寸光;马到成功
(4)听说明天去郊外春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知识点】词语搭配;词语归类;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1)动词搭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是形容词,如哭得很伤心。搭配上合适的形容词即可。
(2)含身体器官、部位名称的词语有:唇亡齿寒 、提心吊胆、 耳聪目明 、心灵手巧、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五脏六腑、 心肝宝贝、 浓眉大眼 、首屈一指。
(3) 含动物名称 的词语有:鸡犬不宁 、狐假虎威、 人仰马翻 、三羊开泰、 马到成功、 狗头鼠脑、 九牛一毛 等。
(4) 从上面的一个词语选择一个写一句通顺的话即可。如:听说明天去郊外春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故答案为:(1)伤心、高兴、快、高、流利、清楚;(2)手舞足蹈、心灵手巧、七嘴八舌;(3)莺歌燕舞、鼠目寸光、马到成功;(4) 听说明天去郊外春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点评】本题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此题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5.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现在你们   想听,我   讲讲吧!
(2)   只背书,老师不讲解,我们   不会弄清楚书中的道理。
(3)   挨打,孙中山   要向先生提出问题,弄清楚书里的意思。
【答案】(1)既然;就
(2)如果;就
(3)即使;也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分析】 (1)“既然……就……”是用于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属于因果关系中的推论因果,就是偏句提出一种已经发生的状况,正句推断出一种应该如此的结果。常见的推论因果关联词语为:“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例如: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再埋怨自己了。既然做错了事情,就要勇于承担。“想听”和“讲讲”有因果关系,填“既然……就……”。
(2)“如果……就……”是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假设关系是指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假设是一种预见,产生于日常观察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或产生于研究者的联想或直观推测。“只背书,老师不讲解”是一种假设,“不会弄清楚书中的道理”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填“如果……就……”。
(3)“即使……也……”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在句子中,转折关系是后一个分句没有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讲,而是发生了转折,使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使挨打,孙中山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表示转折。所以填“即使……也……”。
故答案为:(1)既然、就;(2)如果、就;(3)即使、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一课一练)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漏 头摇来摇去
【答案】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糊里糊涂”:没弄明白;“壮着胆子”:大着胆子;“摇头晃脑”:头摇来摇去;“鸦雀无声”: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一字不漏”: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例如: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反义词、拆解字义等。
7.(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改为反问句)
(2)我们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修改病句)
(3)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照样子用“懒洋洋”写一句话)
(4)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仿写拟人句)
【答案】(1)秋天的雨,难道不是一把钥匙吗?
(2)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3)太阳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升起来了。
(4)地上的水潭明晃晃,这是可爱的小水滴在眨眼睛。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陈述句转反问句,第一步是“否定变肯定,肯定变否定”;第二步是套上固定句式“难道...吗?”或者“怎能...呢?”建议使用第一个,因为“难道”直接套到开头即可,所以“是”变成“不是”,接着套上句式即可。
(2)把“连续”改为“继续”,属于用词不当的语病
(3)“懒洋洋”意思是,情绪低落,没精打采的样子,然后根据意思来造句
(4)例句是一个拟人句,把“小星星”赋予人的特点,只需写出一句拟人句即可
故答案为:(1)秋天的雨,难道不是一把钥匙吗?(2)我们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3)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4)地上的水潭明晃晃,这是可爱的小水滴在眨眼睛。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二、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8.过去私垫里的学生是怎样读书的?先生又是怎样教的?请把相关的词句抄下来。
9.你是怎样评价这种上课方式的?说一说。
【答案】8.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9.老师不讲书里的意思,学生就不懂,这样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根据短文内容“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可以看出,第一句是学生的学,第二句是先生的教。
故答案为: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9.针对这种上课方式,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如:老师不讲书里的意思,学生就不懂,这样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
故答案为:老师不讲书里的意思,学生就不懂,这样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明星上的微尘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一年,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时,收到一封来信。信上说:“我读了您写的《堆垒素数论》这本书,觉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觉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更正。”
华罗庚看完信后连声说:“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写信的人虽然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是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显示了他有很高的才华。”华罗庚立即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还把这位老师请来参加会议。他就是陈景润。
华罗庚在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数学人才。
10.理解有新鲜感的词语。
结合全文来看,标题“明星上的微尘”中“明星”是指   ,“微尘”是指   。
11.理解有新鲜感的句子。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难得”的意思是   。华罗庚称陈景润是“难得的数学人才”的原因是:   
12.从课文孙中山以及本文华罗庚的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0.《堆垒素数论》这本书;书里的一个错误
11.不容易得到;陈景润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发现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计算错误,而且敢于写信提出意见。
12.学问,就是要勤学好问,敢于提问。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习理解短文内容,做此题要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0.根据短文内容: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更正。可以看出“明星”是指《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微尘”是指书里的一个错误 。
故答案为:《堆垒素数论》这本书、书里的一个错误
11.从课文内容可知陈景润从华罗庚的书中发现错误并能给华罗庚写信指出错误实属不易,这种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是少有的,故难得的意思是不容易得到,文中主要指陈景润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发现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计算错误,而且敢于写信提出意见。
故答案为:不容易得到、陈景润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发现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计算错误,而且敢于写信提出意见。
12.结合短文内容,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可以说从华罗庚的身上得到的启示,也可以从陈景润身上的启示,如: 学问,就是要勤学好问,敢于提问。
故答案为:学问,就是要勤学好问,敢于提问。
三、语言表达
1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口语交际。
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中,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是如何做的?讲一讲,与大家分享!
【答案】我会先查找资料来学习,如果查不到答案,我会去询问老师或者家长。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围绕主题“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是如何做的”来写,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
故答案为:我会先查找资料来学习,如果查不到答案,我会去询问老师或者家长。
【点评】本题考查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以及自己生活实践完成即可。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xià dāi yì si bèi sòng liánɡ hǎo
               
zǐ xì jiè chǐ liú lì qīng chǔ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王强听到出发的号令后,迅速把背(bēi bèi)   包背(bēi bèi)   在背(bēi bèi)   上。
(2)老师让我们先在图中圈(juàn quān)   出猪圈(juàn quān)   的位置,然后迅速找到它。
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按要求填空。
(1)“提心吊胆”的“提”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提心吊胆”的意思是   
(2)“摇头晃脑”的“晃”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摇头晃脑”的意思是   
4.照样子,写词语。
(1)例:讲得很(详细)
哭得很    玩得很    跑得很   
跳得很    答得很    说得很   
(2)摇头晃脑(含身体器官、部位名称)   、   、   
(3) 鸦雀无声(含动物名称)   、   、   
(4)选择上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通顺的话。
5.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现在你们   想听,我   讲讲吧!
(2)   只背书,老师不讲解,我们   不会弄清楚书中的道理。
(3)   挨打,孙中山   要向先生提出问题,弄清楚书里的意思。
6.(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一课一练)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漏 头摇来摇去
7.(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改为反问句)
(2)我们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修改病句)
(3)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照样子用“懒洋洋”写一句话)
(4)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仿写拟人句)
二、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8.过去私垫里的学生是怎样读书的?先生又是怎样教的?请把相关的词句抄下来。
9.你是怎样评价这种上课方式的?说一说。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明星上的微尘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一年,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时,收到一封来信。信上说:“我读了您写的《堆垒素数论》这本书,觉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觉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更正。”
华罗庚看完信后连声说:“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写信的人虽然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是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显示了他有很高的才华。”华罗庚立即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还把这位老师请来参加会议。他就是陈景润。
华罗庚在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数学人才。
10.理解有新鲜感的词语。
结合全文来看,标题“明星上的微尘”中“明星”是指   ,“微尘”是指   。
11.理解有新鲜感的句子。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难得”的意思是   。华罗庚称陈景润是“难得的数学人才”的原因是:   
12.从课文孙中山以及本文华罗庚的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三、语言表达
1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口语交际。
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中,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是如何做的?讲一讲,与大家分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吓呆;意思;背诵;良好;仔细;戒尺;流利;清楚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吓呆”注意“呆”不要写成“待”;“意思”注意不要写成“一丝”;“背诵”注意“诵”不要写成“桶”;“良好”注意不要写成“量好”;“仔细”注意不要写成“自习”;“戒尺”的“”戒字不能少了“一撇”;“流利”的“流”不要写成“留”;“清楚”注意不要写成“清除”。
故答案为:吓呆、意思、背诵、良好、仔细、戒尺、流利、清楚
【点评】 读拼音写词语要注意:先拼再写,认真拼读好每个音节,区分好前后鼻韵母等易混拼音,读准声调。平常练习时记好字形,书写完整,字迹清楚,笔顺正确,尽量不涂抹。
2.【答案】(1)bēi;bēi;bèi
(2)quān;juàn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1)bēi,(背包,背带.背负),意思是:人用背背驮,负担;承担。bèi(背景、背书、背心),意思是:躯干的一部分;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
(2)quān,(圆圈,画圆,圈地),意思是:环形的东西;划界,围住。juàn (圈养,猪圈),意思是:养家畜的棚栏。
故答案为:(1)bēi、bēi、bèi;(2)quān、juàn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3.【答案】(1)扌;9;T;tí;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2)日;6;H;huàng;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知识点】拼音;字形;词义
【解析】【分析】(1)”提”的部首是“扌”,除去部首还有9画;音序是“T”,音节是“ti”。“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害怕。
(2)“晃”的部首是“日”,除去部首还有6画;音序是“H”,音节是“huang”。“摇头晃脑”指讲话或吟诵时自得的样子,也形容自以为是的样子
故答案为:(1)扌;9;T;ti;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2)日;6;H;huang;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点评】本题考查了查字典和词语的理解与辨析。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4.【答案】(1)伤心;高兴;快;高;流利;清楚
(2)手舞足蹈;心灵手巧;七嘴八舌
(3)莺歌燕舞;鼠目寸光;马到成功
(4)听说明天去郊外春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知识点】词语搭配;词语归类;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1)动词搭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是形容词,如哭得很伤心。搭配上合适的形容词即可。
(2)含身体器官、部位名称的词语有:唇亡齿寒 、提心吊胆、 耳聪目明 、心灵手巧、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五脏六腑、 心肝宝贝、 浓眉大眼 、首屈一指。
(3) 含动物名称 的词语有:鸡犬不宁 、狐假虎威、 人仰马翻 、三羊开泰、 马到成功、 狗头鼠脑、 九牛一毛 等。
(4) 从上面的一个词语选择一个写一句通顺的话即可。如:听说明天去郊外春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故答案为:(1)伤心、高兴、快、高、流利、清楚;(2)手舞足蹈、心灵手巧、七嘴八舌;(3)莺歌燕舞、鼠目寸光、马到成功;(4) 听说明天去郊外春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点评】本题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此题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5.【答案】(1)既然;就
(2)如果;就
(3)即使;也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分析】 (1)“既然……就……”是用于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属于因果关系中的推论因果,就是偏句提出一种已经发生的状况,正句推断出一种应该如此的结果。常见的推论因果关联词语为:“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例如: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再埋怨自己了。既然做错了事情,就要勇于承担。“想听”和“讲讲”有因果关系,填“既然……就……”。
(2)“如果……就……”是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假设关系是指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假设是一种预见,产生于日常观察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或产生于研究者的联想或直观推测。“只背书,老师不讲解”是一种假设,“不会弄清楚书中的道理”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填“如果……就……”。
(3)“即使……也……”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在句子中,转折关系是后一个分句没有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讲,而是发生了转折,使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使挨打,孙中山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表示转折。所以填“即使……也……”。
故答案为:(1)既然、就;(2)如果、就;(3)即使、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答案】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糊里糊涂”:没弄明白;“壮着胆子”:大着胆子;“摇头晃脑”:头摇来摇去;“鸦雀无声”: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一字不漏”: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例如: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反义词、拆解字义等。
7.【答案】(1)秋天的雨,难道不是一把钥匙吗?
(2)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3)太阳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升起来了。
(4)地上的水潭明晃晃,这是可爱的小水滴在眨眼睛。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陈述句转反问句,第一步是“否定变肯定,肯定变否定”;第二步是套上固定句式“难道...吗?”或者“怎能...呢?”建议使用第一个,因为“难道”直接套到开头即可,所以“是”变成“不是”,接着套上句式即可。
(2)把“连续”改为“继续”,属于用词不当的语病
(3)“懒洋洋”意思是,情绪低落,没精打采的样子,然后根据意思来造句
(4)例句是一个拟人句,把“小星星”赋予人的特点,只需写出一句拟人句即可
故答案为:(1)秋天的雨,难道不是一把钥匙吗?(2)我们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3)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4)地上的水潭明晃晃,这是可爱的小水滴在眨眼睛。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答案】8.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9.老师不讲书里的意思,学生就不懂,这样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根据短文内容“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可以看出,第一句是学生的学,第二句是先生的教。
故答案为: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9.针对这种上课方式,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如:老师不讲书里的意思,学生就不懂,这样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
故答案为:老师不讲书里的意思,学生就不懂,这样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
【答案】10.《堆垒素数论》这本书;书里的一个错误
11.不容易得到;陈景润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发现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计算错误,而且敢于写信提出意见。
12.学问,就是要勤学好问,敢于提问。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习理解短文内容,做此题要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0.根据短文内容: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更正。可以看出“明星”是指《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微尘”是指书里的一个错误 。
故答案为:《堆垒素数论》这本书、书里的一个错误
11.从课文内容可知陈景润从华罗庚的书中发现错误并能给华罗庚写信指出错误实属不易,这种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是少有的,故难得的意思是不容易得到,文中主要指陈景润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发现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计算错误,而且敢于写信提出意见。
故答案为:不容易得到、陈景润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发现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计算错误,而且敢于写信提出意见。
12.结合短文内容,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可以说从华罗庚的身上得到的启示,也可以从陈景润身上的启示,如: 学问,就是要勤学好问,敢于提问。
故答案为:学问,就是要勤学好问,敢于提问。
13.【答案】我会先查找资料来学习,如果查不到答案,我会去询问老师或者家长。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围绕主题“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是如何做的”来写,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
故答案为:我会先查找资料来学习,如果查不到答案,我会去询问老师或者家长。
【点评】本题考查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以及自己生活实践完成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