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东莞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8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的一部科技著作,是古代手工技术规范的汇集。其中的辀人篇中记载:“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辀尤能一取焉。”意思是:马拉车的时候,马停止用力了,车还能前进一段距离,这是世界上对惯性现象的最早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停止用力,车在短时间内还受到向前拉力,所以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B. 马停止用力,由于车的惯性,所以车仍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C. 车停下来的过程中,随着速度逐渐减小,车的惯性也逐渐减小
D. 车完全停下来后,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车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2.我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年巴黎奥运会男子米自由泳决赛中赢得冠军,决赛中潘展乐在米长的泳池中游一个来回,前米用时秒,后米用时秒,总成绩为秒,打破世界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米”指的是位移大
B. “秒”表示时刻
C. 潘展乐前米的平均速度小于后米的平均速度
D. 研究潘展乐的划水及触壁转身动作时不能将他看作质点
3.如图所示,、、、、为某悬索桥上五根竖直吊索,间距相等。两辆小汽车、车头在时刻分别对齐、绳,在两条平行车道上以相同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刻、两车头都对齐绳,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B. 、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C. 、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之比为:
D. 、两车在时刻的瞬时速度之比大于:
4.近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花花”可谓火出了圈,引得大批游客慕名参观。如图为大熊猫抓住树干静止时的图片。下列关于大熊猫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受重力、摩擦力
B. 大熊猫的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C. 大熊猫把树枝抓得越紧,越不容易掉下来
D. 随着大熊猫抓树枝的力增加,摩擦力方向可能由向下变成向上
5.如图所示为某款可以调节背带长短的挎包。现将该挎包分别用图中两种方式挂在挂钩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背带长时,背带上的张力大
B. 背带短时,背带上的张力大
C. 背带长时,背带受到挂钩的作用力大
D. 背带短时,背带受到挂钩的作用力大
6.年,我国“双曲线二号”火箭完成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意味着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试验过程中,火箭持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竖直向上的推力,若地面测控系统测出火箭竖直起降全过程的图像如图,火箭在时刻离开地面,在时刻落回起点,不计空气阻力及火箭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火箭上升到最高位置
B. 在时间内,火箭受到的推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
C. 在时间内,火箭所受合外力逐渐减小为零
D. 在时间内,火箭先失重、后超重
7.图甲为挂在架子上的双层晾衣篮。上、下篮子完全相同且保持水平,每个篮子由两个质地均匀的圆形钢圈穿进网布构成,两篮通过四根等长的轻绳与钢圈的四等分点相连,上篮钢圈用另外四根等长轻绳系在挂钩上。晾衣篮的有关尺寸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上、下各一根绳中的张力大小之比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在某个恶劣天气中,能见度很低。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甲在前、乙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车刹车后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B. 若时两车未发生碰撞,则此时两车相距最近
C. 两车一定不会发生碰撞,因为乙车比甲车先停下来
D. 为避免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的间距至少为
9.如图是行李安检机示意图。行李箱由静止放上匀速运行的传送带,后沿着斜面滑到地面上,不计行李箱在转折处的机械能损失和斜面的摩擦力。关于行李箱在传送带和斜面上的速度或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水平恒力推着平板小车和货物在水平地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和货物的质量分别为和,货物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与滑动摩擦相等。小车与地面间的滚动摩擦力不计,且货物与平板车左侧推杆不接触,在运动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B. 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一定为
C. 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D. 水平恒力大于时,货物会发生相对滑动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下列操作规范的有______。
A.实验前,必须先把弹簧水平放置测量其原长
B.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C.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D.实验结束后,不需要整理并复原实验器材
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待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的长度,某次测量指针指在刻度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读数为______;
该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描绘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相关的点如图丙所示;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用线来拟合这些点,并根据拟合的线,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弹簧形变长度在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 ______;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
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2.图甲是“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
有关本实验方案的操作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本实验方案中需要用到刻度尺、天平及秒表
B.长木板右侧适当垫高是为了补偿小车受到的阻力
C.在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的总质量关系时,可以改变小车内钩码数量,重复实验,测定多组相关数据,再通过作出的图像,得到与的反比关系
D.平衡阻力时,需要在砝码盘内放上适量的砝码,先打开电源,后释放小车,观察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是否均匀
图乙是实验得到纸带的一部分,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的间距已在图中给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
实验得到的理想图像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但由于实验误差影响,常出现如图丙所示的、、三种情况。
其中图线的产生原因是不满足“钩码的总质量______填“远小于”或“远大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图线的产生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______。填“小”或“大”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
13.如图所示,为我国智能机器人自动分拣快递包裹系统,智能机器人携带包裹从供包台静止开始运动,抵达分拣口时,速度恰好减为零,然后,翻转托盘使托盘倾角缓慢增大,直至包裹滑下,将包裹投入分拣口中。某次分拣时,携带包裹的智能机器人沿倾角为的轨道从供包台静止开始运动到相距的分拣口处,在运行过程中包裹与托盘保持相对静止,已知智能机器人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为,运行的最大速度,智能机器人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并刚好停在分拣口。智能机器人运送包裹过程中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求:
智能机器人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为多大;
若包裹与托盘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智能机器人到达分拣口处,要使得包裹能下滑,则托盘与车上表面的夹角最小是多少度。
14.如图所示,一倾角为、质量为的斜面体置于水平面上,在斜面体和竖直墙面之间放置一质量为的光滑小球,斜面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使、系统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求:
小球受到斜面体弹力的大小和受到墙面弹力的大小;
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大小;
水平向右的推力的最小值。
15.如图所示为游乐场“智勇大冲关”最后一关的滑道,冲关者坐上坐垫从点由静止开始沿倾角的轨道滑下,经点滑上正以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两点平滑衔接、间距可忽略,冲关者经点运动到点后水平抛出,落在水面上的点,已知、两点距离,传送带长度,坐垫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坐垫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冲关者和坐垫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求:
冲关者在段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和到达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冲关者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
由于机械故障,传送带在冲关者到达点时突然沿逆时针方向以的速度匀速转动,试判断冲关者能否顺利通过点。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12. 远小于 小
13.解:匀加速运动过程的位移:
匀速运动过程的位移: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加速度:
所以减速的加速度为。
包裹刚好能够下落时,最大静摩擦力需满足:
即:,
代入数据后得到:,。
即夹角最小值为。
答:机器人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为;
若包裹与托盘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机器人到达分拣口处,要使得包裹能下滑,托盘与车上表面的夹角最小是。
14.解: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体的支持力,墙的支持力,受力如下图所示,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
联立解得:,
对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也可能向左,墙面的支持力,外力,受力如图所示,
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竖直方向有:
斜面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水平向右的外力最小设为时,斜面体可能有向左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向右,
对整体由平衡条件可得:
答:球受到斜面体的弹力大小为,墙面的弹力大小为;
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大小为;
水平向右的推力的最小值为。
15.解:冲关者在轨道上运动时,对人与坐垫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冲关者在轨道上运动的时间为
因,所以冲关者滑上传送带后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设冲关者速度到时通过的位移为,可得
解得:
故冲关者滑上传送带后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故冲关者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
传送带逆行后,设冲关者在传送带上速度减至零滑行的距离为,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所以冲关者能顺利通过点。
答:冲关者到达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冲关者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为;
冲关者能顺利通过点。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