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l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迅速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863计划纲要》。材料反映了( )
①邓小平的果断决策 ②科学家的时代责任感
③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④“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的民展战略是
A. 科教兴国 B.“863”计划 C. 阳光工程 D.希望工程
3.下列四幢图片能反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4.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5.4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与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玉米研发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沙市举行。袁隆平的最大成就是在世界上首次育成
A、杂交玉米 B、粳型杂交水稻
C、籼型杂交水稻 D、糯型杂交水稻
6.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重大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海军装备了核潜艇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7.2015年4月16日NASA公布了“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野号”探测飞船拍摄了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星的首张彩色照。中国的航天成就也很突出,中国发射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首艘载人飞船分别是
A、东方红1号和神舟1号 B、东方红1号和神舟5号
C、东方红2号和神舟6号 D、东方红2号和神舟5号
8.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
9.面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国提出了什么计划?( )
A.863计划 B.“一五”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两弹一星”计划
10.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邓稼先 B.侯德榜 C.陈景润 D.袁隆平
11.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一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凄惨景象。今天中国人参加奥运会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③旧中国的贫穷落后④所有的奥运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的强项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 )
A.1986年 B.1990年 C.2000年 D.2010年
13.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6月11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17点38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14.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弹成功爆炸,100多年来屡受欺侮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为此作出卓越贡献的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王进喜 D.焦裕禄
15.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钱学森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
16.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D.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7.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D.“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18.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一项着眼于未来、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这就是( )
A.阳光工程 B.希望工程 C.“211”工程 D.幸福工程
第II卷(非选择题)
19.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一反映了包括农业改造在内的三大改造在高速进行。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产生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3)图三中的人物解决了我国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有什么重大科技成就?
(4)在图四这一重大会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农村的经济体制作出了什么重大调整?有什么积极作用?
(5)俗话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两平”,其中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请你概括农业发展需要哪些必备条件?
20.为了迎接21世纪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提高科技素养,弘扬科学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讨论会来探讨科学技术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1)20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
(2)面对这一机遇,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请你就解决人才问题提出几条建议。
(4)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喜报频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有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到“世界屋脊”;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2014年,我国GDP达到63.65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材料三:新中国科技成就表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99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08年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人类太空行走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哪两方面的成就
(2)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哪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3)如果运用上述三则材料作为班级主题墙报的内容,请设计一个主题。
22.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0年全世界水稻种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积为22.5亿亩,其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2亿亩, 约占总面积的10%,但产量却占了总产量的20%,被称为“东方魔稻”。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袁隆平培育出新型杂交水稻的时间 水稻名称是什么
(2)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决定于1986年实施赶超世界科技的发展规划。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对世界发展的计划叫什么?这一项
计划是由谁批示的?
(4)这一计划包含哪些领域?(请写出其中的任意3项)
材料三 物理学家赵忠尧,用在国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购买了一批科研器材,为中国原子能研究组装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决定以探亲的名义回国,却被无理拘禁,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年之久
第一个在英国剑桥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物理学家彭恒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
(5)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下“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3.(“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 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及重大历史意义。
(2) 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
材料二 “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3) 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最先在哪一地区展开?
材料三 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他”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可以节约大量耕地,用以种植其他有着较大供需缺口的作物。
(4) 材料三中的“他”是谁?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C
6.A
7.B
8.A
9.A
10.D
11.B
12.C
13.C
14.A
15.D
16.D
17.A
18.B
19.(1)195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等等
(2)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等
(3)籼型杂交水稻或东方魔稻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大发展
(5)政策、科学技术
20.(1)由于科技突飞猛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给我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八六三计划”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科技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21.(1)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
22.
(1)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
(2)杂交水稻之父
(3)863计划 邓小平
(4)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5)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
23.
(1)1956年(1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小岗村
(4)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