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苏教版化学必修2 专题7——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化学必修2 专题7——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9-27 12:1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7——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用氧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2.可用来制造贮存浓硫酸和浓硝酸容器的金属材料是(  )
A.铜 B.铁 C.锌 D.镁
3.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液氨是纯净物
B.NH3的催化氧化可用于制取硝酸
C.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
D.实验室常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4.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什么性质
A.还原性 B.极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 D.氧化性
5.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②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④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 ⑤实验室制得氨气用碱石灰干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明矾可用于生活用水的净化 胶体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 用铁罐贮存浓硝酸 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
C 用氯化铁溶液蚀刻覆铜线路板 的氧化性比的强
D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与、反应,生成的分解
A.A B.B C.C D.D
7.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浓硫酸可以氧化
C.浓硝酸可以氧化金属铜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8.“空气变面包,氨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是平面三角形的极性分子
C.可以还原CuO D.合成氨是人工固氮最重要途径
9.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LDH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该过程证明,N2和H2合成NH3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10.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氮气的液化 B.工业由氨制备氮肥
C.Mg在N2中燃烧生成Mg3N2 D.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
11.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少量的
B.常温下,向浓中投入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C.向装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可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D.向稀中加入过量的粉,充分反应后,滴入溶液,溶液呈红色
12.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3-、I-、NH4+、Mg2+
C.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SO32-、NO3-
D.在溶质为KNO3和 NaHSO4的溶液中:Fe2+、Ca2+、Al3+、Cl-
1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变轻的是(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浓硝酸 D.浓硫酸
14.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的是(  )
A. 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 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 用鼓气装置从装置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 在装置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15.在下列变化中,能表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的是(  )
A.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B.能跟Ag反应生成
C.能和碳酸钙反应 D.能和CuO反应生成
二、多选题
16.对于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试管中先出现白色胶状物质,后溶解
B.实验II: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C.实验III:抽去中间玻璃片,瓶内产生白烟
D.实验IV:BaCl2溶液变浑浊,品红溶液褪色
17.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2Na + 2NH3 → 2NaNH2 + H2↑
B.2NH3 + 3CuO → 3Cu + N2 +3H2O
C.4NH3 + 6NO → 5N2 + 6H2O
D.3SiH4 + 4NH3 → Si3N4 + 12H2
18.下列方法中,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制取氨气
B.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往过氧化氢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快速制取少量氧气
19.“8.12”天津港爆炸事件原因是库存了大量硝酸铵、剧毒物氰化钠(NaCN)、金属钠和镁等化学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是含碳的化合物,因此属于有机物
B.硝酸铵本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受热或撞击易发生爆炸
C.爆炸发生引发大火,可以用大量水灭火
D.为防止中毒,可用H2O2将NaCN还原为无毒物质
20.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能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
A.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三、填空题
21.在NH3、H2、N2、O2、SO2、NO2、Cl2等七种气体中:
(1)有颜色的气体是      ;
(2)水溶液呈碱性的气体是     ;
(3)能与水反应,且在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气体是     
22.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    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2)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①粗盐溶解;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③   ;④加入盐酸调pH;⑤加入      ;⑥过滤;⑦灼烧,冷却,称重.
(3)上述步骤②中所加入的试剂为    、      .
(4)上述步骤④中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    
23.工业上用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在实际生产中,需把浓硝酸用水稀释.
(1)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等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浓硝酸、稀硝酸完全反应时,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      .
(3)铜和某浓度的硝酸反应,生成等体积的NO和NO2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探究题
24.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如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   、氢气   。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含有H+、OH-、   、   离子。
25.NH3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NH3。
(1)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干燥NH3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
(3)图1中方框内收集NH3的装置可选用图2中的   (填序号)。
(4)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置漏斗的作用是   。
(5)用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液体变红的原因   。
26.如图所示,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取NH3。试回答下列问题:
(1)B处的药品是   (填“浓硫酸”或“碱石灰”)
(2)检验D处试管中NH3是否收集满,可以用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填“红”或“蓝”)。
(3)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标准状况下,将2.24 L的氨气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综合题
27.
(1)I.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
配制250mL0.1mol/L的醋酸溶液,需5mol/L醋酸溶液的体积为   mL(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下列关于某容积的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
(3)II.人工固氮合成氨,并通过氨氧化法制取硝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合成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   (填化学式),金属镁在该氧化剂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产物遇水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电子式为   ,分子构型为   ;“氧化炉”中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常温下,工业上选择铁或铝作盛装浓硝酸的罐体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5)为了避免生成硝酸的过程中氮的氧化物污染环境,可用氨气处理尾气,将其转化为大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以处理为例,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8.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经常被用作工业制冷剂,这体现了NH3___性。
A.高沸点 B.易液化 C.密度小 D.易溶于水
(2)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通过NH3的催化氧化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   容器盛放。
(4)饮用水中的NO 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 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 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Al+NaNO3+NaOH→NaAlO2+N2↑+H2O(未配平)。上述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当有3.36LN2(标准状况)生成时,消耗金属Al   克。
六、推断题
29.已知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已知:①X、Y、Z、W均为氧化物,M为单质。常温下,X是红棕色气体;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相对分子质量:甲<乙。③将甲的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减小浓度降低;将乙的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浓度降低。请完成下列空白:
(1)Z是(写分子式):   。
(2)将甲的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减小浓度降低,说明甲有   性,甲的浓溶液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在X与Z的反应中,被氧化的X与被还原的X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4)欲除去Y中混有的W,下列试剂可供选用的是___________。
A.品红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溶液
(5)工业上运输甲、乙两种浓溶液可选用   (金属名称)金属材料的运输罐,所选用的金属能做运输罐的理由是   。
(6)写出M与乙的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NH3溶于水,导致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进入烧瓶,因此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A不符合题意;
B.碱遇酚酞变红色,因此烧杯中加入酚酞,呈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B不符合题意;
C.用氨气进行喷泉实验,能够形成喷泉是由于氨气溶于水后,导致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C不符合题意;
D.若用O2代替氨气,由于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因此利用此装置不能进行喷泉实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氨气极易溶于水;
B.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
C.氨气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氧气不易溶于水。
2.【答案】B
【解析】【解答】铁可以被浓硫酸、浓硝酸钝化,在铁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可以保护内部的铁,防止其被浓硫酸、浓硝酸反应,故答案为:B
【分析】浓硫酸、浓硝酸常温下可以使铁、铝钝化,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3.【答案】D
【解析】【解答】A.液氨即液态的氨,只含有氨分子一种分子,所以为纯净物,A选项不符合题意;
B.NH3催化氧化可生成NO,NO氧化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氨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热,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氨气是碱性气体,能够使石蕊溶液变蓝,因此实验室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氨气,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液氨只含有氨气一种物质,为纯净物;
B.氨催化氧化生成NO;
C.液氨汽化吸热;
D.氨气能使红色石蕊变蓝。
4.【答案】B
【解析】【解答】氨的喷泉实验是将氨收集在密闭容器(通常为圆底烧瓶)内,然后设法减小密闭容器内的压强,从而形成负压,让液体(常为水)被空气压入密闭容器内,从而形成喷泉。在此实验中,通过氨气溶于水产生负压力,从而形成喷泉,所以体现了氨的极易溶于水的性质,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溶解产生压强差。
5.【答案】D
【解析】【解答】①氨气溶于水,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所以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故①符合题意; ②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故④符合题意; ⑤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实验室制得氨气用碱石灰干燥,故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①氨气极易溶于水;
②检验氨气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③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液态氨气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⑤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6.【答案】A
【解析】【解答】A.氢氧化铝胶体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蛋白质变性,不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可以用铁罐贮存浓硝酸,故B不符合题意;
C.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能与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所以可以用氯化铁溶液蚀刻覆铜线路板,故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遇光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所以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易变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氢氧化铝胶体不具有强氧化性;
B.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
C.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分析;
D.Ca(ClO)2与CO2和H2O反应生成HClO,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7.【答案】B
【解析】【解答】A.硝酸为氧化性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与不SO2反应,则浓硫酸不可以氧化SO2,故B符合题意;
C.浓硝酸氧化金属铜,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属于强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硝酸为氧化性酸,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表现氧化性;
B.浓硫酸与二氧化硫不反应;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金属铜;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属于强酸。
8.【答案】B
【解析】【解答】A.液氨沸点较低,挥发吸热,可用作制冷剂,A不符合题意;
B.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4,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B符合题意;
C.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CuO,C不符合题意;
D.合成氨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氨气,是人工固氮最重要途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利用价电子互斥理论,判断出氨气含有孤对电子数目为1,共用电子对位3,所以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9.【答案】D
【解析】【解答】A.该过程将氮气单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A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LDH在反应中充当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B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2+6H20=4NH3+3O2,氮气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因此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D.氮气和氢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选项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改变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只是起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得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
10.【答案】C
【解析】【解答】A.氮气的液化是物理过程中,不属于氮的固定,A不符合题意;
B.工业由氨制备氮肥,反应物不是氮气,不属于氮的固定,B不符合题意;
C.Mg在N2中燃烧生成Mg3N2,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C符合题意;
D.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都是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化不属于氮的固定;
B.反应物不是氮气不属于氮的固定;
C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
D.都是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稀硝酸也具有氧化性,与Cu反应后生成Cu(NO3)2、NO和H2O,不生成H2,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钝化,因此不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B不符合题意;
C.加入H2SO4后,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自身还原为NO,NO在试管口与O2反应生成NO2,因此可在试管口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C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的Fe,反应后生成Fe2+,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红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
B、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钝化;
C、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自身还原产生NO;
D、Fe过量,则反应后生成Fe2+;
12.【答案】C
【解析】【解答】A.Fe3+能与SCN-形成络合物,二者不可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Al3+能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二者不可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该溶液显碱性,存在大量的OH-,与溶液中的其他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不可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Fe3+能与SCN-形成络合物;
B.Al3+能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C.该溶液显碱性,存在大量的OH-;
D.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13.【答案】C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发生:2NaOH+CO2=Na2CO3+H2O导致溶液质量增加,A不合题意;
B.氯化钠溶液由于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也难挥发,则溶液质量几乎不变,B不合题意;
C.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因挥发导致质量减轻,C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暴露在空气中,将导致质量增加,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溶液增重的质量就是吸收的CO2的质量;
B.氯化钠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改变;
C.浓硝酸会分解释放出O2和NO2,会使溶液的质量变轻;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的质量增重。
14.【答案】B
【解析】【解答】A、氯气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中,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
B、氢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烧瓶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故不能形成喷泉,故B选;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导致锥形瓶中液体进入烧瓶中,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
D、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的,这样使得浓氨水受热易分解出氨气,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增大,将氨水压入烧瓶中,氨水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分析】A,要注意卤素单质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15.【答案】B
【解析】【解答】A.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表现硝酸的酸性,故A不选;
B.能跟Ag反应生成 ,Ag作还原剂被硝酸氧化,表现硝酸的氧化性,故B选;
C.硝酸中的氢离子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钙离子,表现硝酸的酸性,故C不选;
D.能和金属氧化物CuO反应产生盐和水,表现硝酸的酸性,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分析】依据硝酸的强氧化性体现的氮的化合价降低。
16.【答案】C,D
【解析】【解答】A.铝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但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实验I:试管中出现白色胶状物质,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碘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实验II: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褪色,故B错误;
C.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立即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所以实验III:抽去中间玻璃片,瓶内产生白烟,故C正确;
D.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二氧化硫和氯化钡不反应,二氧化硫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品红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A.铝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易溶于弱碱;
B.氢氧化钠能和碘反应;
C.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烟;
D.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硫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7.【答案】B,C
【解析】【解答】在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氨中的的-3价变为反应后NO中的-2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氨气作还原剂。A.在2Na + 2NH3 → 2NaNH2 + H2↑ 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NH3中的一1价变为反应后H2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NH3作氧化剂,与上述反应的氨的作用不同,错误。B.在2NH3 + 3CuO → 3Cu + N2 +3H2O中NH3中的N化合价由一3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与上述反应相同,正确。C.在4NH3 + 6NO → 5N2 + 6H2O 中 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N2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与上述反应相同,正确。D.在3SiH4 + 4NH3 → Si3N4 + 12H2中,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错误。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反应实质、特征及反应类型的关系可以用6个字概括:升、失、氧,降、得、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原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与原子失去或获得的电子数相等,要掌握反应的规律、配平技巧、有关的概念是本题的关键。
18.【答案】C,D
【解析】【解答】A.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和氯化氢一冷却马上又可以化合成氯化铵,这个方案很难制氨气,故A错误;
B.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锌和稀硝酸反应,没有氢气生成,如锌溶于稀硝酸中可发生如下反应:4Zn+10HNO3═4Zn(NO3)2+N2O↑+5H2O,故B错误;
C.盐酸酸性强于碳酸,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这个方案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故C正确;
D.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H2O2 2H2O+O2↑,这个方案可以快速制取少量氧气,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A.加热氯化铵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很难制取氨气;
B.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一氧化氮或一氧化二氮等,无法制取氢气;
C.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所得CO2气流平稳,气体又较为纯净;
D.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常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
19.【答案】B,D
【解析】【解答】A.NaCN中钠元素化合价+1价,氮元素化合价﹣3价,则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1+x﹣3=0,x=+2,NaCN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NaCN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故A错误;
B.硝酸铵转化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5价,则硝酸铵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受热或撞击分解生成气体而易发生爆炸,故B正确;
C.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燃烧,则爆炸发生引发大火,不能用大量水灭火,故C错误;
D.氰化钠、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CN﹣+5H2O2═2HCO3﹣+N2↑+4H2O,生成无毒物质,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A.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钠元素化合价+1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
B.硝酸铵转化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5价;
C.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燃烧;
D.氰化钠、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水和氨气,氧化为无毒物质.
20.【答案】A,D
【解析】【解答】第一份加入铜粉,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Cu的物质的量是0.3 mol,则一份溶液中硝酸根是0.2 mol,所以总的硝酸根是0.4 mol,NO3-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A错误;OA段和BC段都有气体生成,而AB段没有气体生成,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有Fe+4H++NO3-=Fe3++NO↑+2H2O、2Fe3++Fe=3Fe2+及Fe+2H+=Fe2++H2↑,所以AB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OA段发生反应Fe+4H++NO3-=Fe3++NO↑+2H2O,故BC段发生反应Fe+2H+=Fe2++H2↑,B正确;最终的铁以FeSO4的形式存在,C项正确;从图像可以看出,完全反应时,反应消耗Fe的质量是22.4 g(0.4 mol),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也是0.4 mol(因为最终溶液中只有FeSO4),溶液体积是100 mL,故浓度是4 mol·L-1。
答案为AD。
【分析】选择中的计算题,一般都有快捷的解决方法,其中守恒法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做这类习题的时候要考虑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的捷径。
21.【答案】Cl2、NO2;NH3;NO2、Cl2
【解析】【解答】NH3、H2、N2、O2、SO2、NO2、Cl2等七种气体中:
(1)有颜色的气体是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故答案为:Cl2、NO2;
(2)水溶液呈碱性的气体是 NH3;因为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是弱碱,故答案为NH3;
(3)Cl2+H2O═HCl+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3NO2+H2O═2HNO3+N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N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答案为NO2、Cl2.
【分析】(1)根据气体的颜色判断;
(2)根据水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3)根据与水反应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
22.【答案】(NH4)2CO3;过滤;NH4HCO3;NaOH;Na2CO3;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
【解析】【解答】(1)将CO2通入氨水中首先生成(NH4)2CO3晶体析出,随CO2不断通入,(NH4)2CO3和CO2作用转化为NH4HCO3晶体,最终析出NH4HCO3晶体,发生的反应为CO2+2NH3.H2O=(NH4)2CO3+H2O、(NH4)2CO3+CO2+H2O=2NH4HCO3,总反应式为CO2+NH3 H2O=NH4HCO3,
故答案为:(NH4)2CO3;
(2)粗盐提纯步骤应是向粗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过滤(除去沉淀),然后加入盐酸,调pH(除去前面加入沉淀剂引入的OH﹣与CO32﹣),此时溶液为纯净的NaC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NH4HCO3,即可析出溶解度较小的NaHCO3,然后过滤、洗涤得到纯净NaHCO3,将NaHCO3加热得到Na2CO3,
故答案为:过滤;NH4HCO3;
(3)步骤2中加入沉淀剂为NaOH(用来除去Mg2+)、碳酸钠(用来除去Ca2+),发生的反应分别为 2OH﹣+Mg2+=Mg(OH)2↓、CO32﹣+Ca2+=CaCO3↓,
故答案为:NaOH;Na2CO3;
(4)步骤④中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
【分析】(1)二氧化碳和一水合氨发生的反应为CO2+2NH3.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
(2)粗盐提纯操作步骤为:溶解、加入沉淀剂、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再向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即可得到溶解度较小的NaHCO3,再过滤、洗涤得到较纯净的NaHCO3,最后加热NaHCO3得到Na2CO3;
(3)步骤②中所加入的试剂用NaOH除去OH﹣,用Na2CO3除去Ca 2+;
(4)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
23.【答案】3Cu+8H++2NO3﹣═3Cu2++2NO↑+4H2O;;3:1;2Cu+6HNO3=2Cu(NO3)2+NO↑+NO2↑+3H2O
【解析】【解答】(1)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2)铜和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和浓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铜的质量相等,则其物质的量也相等,假设铜的物质的量都是3mol,则生成NO2、NO的物质的量之比=6mol:2mol=3:1,故答案为:3:1;
(3)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
假设都生成1molNO和NO2气体,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得n(Cu)==2mol,生成硝酸铜需要n(HNO3)=2n(Cu)=4mol,根据氮原子守恒知,生成混合气体需要n(HNO3)=n(NO)+n(NO2)=2mol,则参加反应的Cu和硝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6mol,该反应方程式为:2Cu+6HNO3=2Cu(NO3)2+NO↑+NO2↑+3H2O,
故答案为:2Cu+6HNO3=2Cu(NO3)2+NO↑+NO2↑+3H2O.
【分析】(1)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
(2)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根据方程式判断;
(3)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确定铜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
24.【答案】(1)a;b
(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的作用
(3)不会;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 、氢气两种气体
(4)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4NH3+5O24NO+6H2O
(6);
【解析】【解答】(1)氮气实验室用饱和亚硝酸钠和饱和氯化铵溶液共热来制备,因此制取氮气的装置为a,氢气实验室用活泼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来制备,不需要加热,因此制取氢气的装置为b;
(2)浓硫酸具有吸收性,干燥气体,因此装置甲作用是干燥气体,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让原料达到最大利用,应按照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通入,因此浓硫酸的另一个作用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在装置乙中反应的气体中,有大量难溶于水的N2和H2,不会造成压强突然减小,故不会引起倒吸;
(4)此反应是NH3的催化氧化,铂丝保持红热,说明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氨气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锥形瓶上方有空气,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因此现象是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氨气的催化氧化,氨气被氧化成NO,其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6)根据问题(4)的实验现象,有NO2产生,3NO2+H2O=2HNO3+NO,氨气和一水合氨均可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铵,因此溶液中含有、。
【分析】(1)氮气的制取需要进行加热,氢气的制取不需要进行加热;
(2)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控制气体的流速;
(3)倒吸的前提是气体易溶于水,造成短暂真空,内外压强差距大,造成倒吸;
(4)氨气可以和氧气生成的一氧化氮接触氧气生成二氧化氮;
(5)氨气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6)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氨气、一水合氨反应生成硝酸铵。
25.【答案】(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碱石灰
(3)②
(4)防止倒吸
(5)NH3+H2O=NH3 H2O
【解析】【解答】实验室常用Ca(OH)2和NH4Cl固体受热制备氨气,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有毒,必须尾气处理,一般是通入到水中,利用NH3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吸收,注意防倒吸;干燥氨气常用碱石灰,一般不能用CaCl2干燥,因为NH3能与CaCl2发生反应。
(1)实验室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其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氨气是碱性气体,干燥氨气常选用的干燥剂为碱石灰、氢氧化钠固体等;
(3)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2装置中氨气应该短进长出,即选②;
(4)氨气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5)氨气溶于水,和水生成氨水,氨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反应为NH3+H2O=NH3 H2O。
【分析】(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原理是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NH3是碱性气体,应该用碱石灰干燥;
(3)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 ② ;
(4)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要防止倒吸。
26.【答案】(1)碱石灰
(2)红
(3)0.1mol/L
(4)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解析】【解答】(1)装置图分析可知,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氨气是碱性气体需要通过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对氨气进行干燥;故答案为:碱石灰;(2)氨气是碱性气体需要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验满;故答案为:红;(3)2.24 L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c= = =0.1mol/L;(4)A处发生反应是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利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分析】(1)制备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需要用碱石灰吸收;(2)氨气是碱性气体需要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验满;(3)根据 进行计算;(4)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是利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生成。
27.【答案】(1)5.0mL
(2)C
(3)N2;N2+3Mg Mg3N2;;三角锥形;
(4)常温下铁、铝遇到浓硝酸会钝化
(5)3∶4
【解析】【解答】(1)由稀释定律可知:,故,V2=5.0mL;
(2)A.容量瓶使用过程中,不能用手等触碰瓶口,以免污染试剂,故A不正确;
B.定容时,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和刻度线“三线相切",不能仰视或俯视,故B不正确;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需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位于刻度线以下,同时玻璃棒不能接触容量瓶口,故C正确;
D.定容完成后,盖上瓶塞,将容量瓶来回颠倒,将溶液摇匀,颠倒过程中,左手食指抵住瓶塞,防止瓶塞脱落,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防止容量瓶从左手掉落,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3)“合成塔’内N2、H2在合成塔中反应产生NH3,发生反应化学反应为: ,在该反应中,N2作氧化剂,H2作还原剂;金属Mg与N2在点燃时反应产生Mg3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3Mg Mg3N2;Mg3N2与H2O发生反应: Mg3N2+6H2O=3Mg(OH)2+2NH3↑,在制取得到的NH3中,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中3个成单电子与3个H形成3个共价键,电子式为;N原子与H形成3个共价键,1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为4,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在氧化炉中NH3与O2在催化剂存在时,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NO、H2O, 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铁、铝遇到浓硝酸会在金属表面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进一步氧化,即使金属会发生钝化现象而不能进一步反应,因此可以选择使用选择铁或铝作盛装浓硝酸的罐体材料;
(5)为了避免生成硝酸的过程中氮的氧化物污染环境,可用氨气处理尾气,将其转化为大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以处理NO2为例,NH3与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2、H2O, 反应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O2还原剂是NH3,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分析】(1)利用稀释定律计算;
(2)A.不能用手等触碰容量瓶口;
B.定容时,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和刻度线“三线相切";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需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位于刻度线以下,同时玻璃棒不能接触容量瓶口、;
D.定容完成后,盖上瓶塞,将容量瓶来回颠倒,将溶液摇匀,颠倒过程中,左手食指抵住瓶塞,防止瓶塞脱落,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防止容量瓶从左手掉落、。
(3)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金属Mg与N2在点燃时反应产生Mg3N2;依据价层电子对数=σ键数+孤电子对数,由价层电子对数确定VSEPR模型,再确定空间立体构型;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书写;
(4)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铁、铝遇到浓硝酸会在金属表面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进一步氧化;
(5)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利用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计算。
28.【答案】(1)B
(2)Ca(OH)2+2NH4Cl CaCl2+2NH3↑+H2O
(3)4NH3+5O2 4NO+6H2O;Al(铝)或Fe(铁)
(4)Al;13.5克
【解析】【解答】(1)由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氨的沸点比较高,易液化,液氨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故答案为:B。
(2)实验室用NH4Cl和熟石灰加热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3)NH3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NO,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常温下,铁或铝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
(4)在反应Al+NaNO3+NaOH→NaAlO2+N2↑+H2O中,Al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NaAlO2中的+3价。3.36LN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 =0.15mol,根据化合价变化,生成1molN2转移10mol电子,则生成0.15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消耗1molAl转移3mol电子,所以转移1.5mol电子消耗Al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27g/mol=13.5g。
【分析】(1)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2)固体Ca(OH)2与NH4Cl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
(3) NH3被氧气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常温下,Al、 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4) Al从0价变为+3价,根据3N2~~30e-~~10Al计算。
29.【答案】(1)H2O
(2)挥发;4HNO3(浓) 4NO2↑+O2↑+2H2O
(3)2∶1
(4)B;D
(5)铁(或铝);常温下Fe(Al) 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
(6)C+2H2SO4(浓) CO2↑+ 2SO2↑+2H2O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甲溶液为浓硝酸,乙溶液为浓硫酸,单质M为C。X为NO2、Y为CO2、Z为H2O、W为SO2。
(1)Z的分子式为H2O。
(2)甲溶液浓硝酸溶液,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减小,浓度降低。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主要是为了避免光照条件下HNO3发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浓)=4NO2↑+O2↑+2H2O。
(3)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中被氧化的NO2分子数为2,被还原的NO2分子数为1,因此被氧化的NO2与被还原的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A、品红溶液用于检验SO2,不能用于除去SO2,A不符合题意;
B、SO2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CO2不能,因此可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B符合题意;
C、CO2、SO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C不符合题意;
D、CO2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但SO2可以与NaHCO3反应,因此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5)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使铁、铝钝化,因此工业上运输浓硫酸、浓硝酸时可用铁制(或铝制)运输罐。
(6)C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S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分析】X为红棕色气体,因此X为NO2;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Y为CO2。所以单质M为C,甲溶液为浓HNO3溶液。C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O2、NO2和H2O,因此Z为H2O。乙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浓度降低,且能与单质M反应生成CO2和H2O,因此乙为浓硫酸,生成的氧化物W为SO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