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比例 1(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比例 1(西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0-15 22: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解比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例3,练习十一3~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建立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比例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取个别学生的答案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二、导入新课。
  教师: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
   14∶21=2∶() 1.25∶()=2.5∶4
  教师:在一个比例式中,共有四项,如果已知其中的任何三项,要能很快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就要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教师:像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意三项,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同学们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求出34∶12=x∶49中x的值吗?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交流中既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把比看做除法,那么34∶12=x∶49就可以转化成34÷12=x÷49,学生就可以运用原来学习解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34∶12=x∶49转化成12x=34×49来解。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请一个同学回答,你把34∶12=x∶49转化成12x=34×49来解,根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2.巩固练习。
   教师: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来解吗?在黑板上出示:
   3∶4=x∶21 4∶13=9∶x x∶8=12∶32
  学生解答,抽取几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集体订正。
  3.教学“试一试”。
  出示9/6=x/4
  教师:这个比例和前面几个比例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指出它的内项和外项。像这样的分数形式的比例,同学们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吗?想一想,怎样解?
  学生讨论并解答,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求出x的值。
  教师:解分数形式的比例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用交叉法找出比例中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验算,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3题和第5题。
  (2)讨论完成练习十一的第4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做:这道题需要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道题是知道两个积相等,如果我们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内项,那么右边两个数就应当作为比例的外项,这样就可以写出比例式了。如果我们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外项,那么右边两个数就应当作为比例的内项,也可以写出比例式。
  学生自己写出比例式,课件显示:
  如果把6,1.2作为外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
  6∶x=3.6∶1.2 6∶3.6=x∶1.2
  1.2∶x=3.6∶6 1.2∶3.6=x∶6
  如果把6,1.2作为内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
  x∶6=1.2∶3.6 x∶1.2=6∶3.6
  3.6∶6=1.2∶x 3.6∶1.2=6∶x
  教师:写比例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才能写出所有的比例式,即不重复又不遗漏。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6题,然后教师讲评。
五、全课总结。
  (1)什么叫解比例?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一般方法。
   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方程。
   ②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这节课你运用了哪些学习的方法?还有哪些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