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汉武帝
西汉形势图
东汉形势图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西汉末年发生了什么事?走上历史舞台的又是谁?
人口少了,政府机构却没有少。大量的官员需要政府发放薪水,谁知道里面有多少贪官。
长期战乱中北方少数民族日子也很艰苦,和我们关系不好,我们刚刚建国,是战还是和?
长期战乱使人口由6000万锐减到1200万人,越来越多的农民因为交不起田租而卖身为奴婢,受到随意虐待。
我为皇帝献计策
没人!
没钱!
没安宁!
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经过光武帝刘秀的励精图治,东汉社会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据《后汉书·郡国五》数据编制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东汉初年 1000多万
光武帝时 2100多万
1.人口猛增
2.百姓安居乐业
光武中兴
公元202年
公元9年
西汉
新
公元23年
公元25年
东汉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这些盛世的产生有哪些共同原因?
材料一: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 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人民生活安定…….
材料二: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刑罚,惩处贪官污吏…..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共同原因:注重减轻百姓负担,以民为本
这反应了东汉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
皇位更迭频繁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
太后娘家的
男子辅政
外戚控制朝政,
专横跋扈
皇帝长大,
联合宦官灭外戚
宦官专权
皇帝驾崩,
幼子即位
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官逼民反
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背景(原因):
爆发时间:
领 导 人:
特点:
结果:
影响:
184年
张角
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 2、自然灾害频繁
黄巾起义
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历时9月被镇压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课堂练习
1.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治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3.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C
C
B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这种历史现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材料二所反映历史事件和材料一所示现象之间有何关联?
材料一
材料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动摇了东汉统治,
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得东汉后期朝政腐败,社会动荡,引起人民不满,最终爆发黄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