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3加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3加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04 21: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
学习内容
课本第29~30页例2、例3,第31页练习五第4题。
学习目标
运用运算顺序探索和理解加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课文讲解
例2,李叔叔的笔记本上记录了三天行驶的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提出求这三天所行路程和的问题。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加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观察、比较、概括得出加法结合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3,在例2已经计算了李叔叔前3天所行路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的基础上,继续计算李叔叔后4天计划行程的和,其中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可以凑成整十数,让孩子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应当指出的是,在例3的计算过程中: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把85移到132的前面,严格说来,不仅用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加法的交换律,还用到了加法的结合律。因为这里之所以能把132+118看作一个整体,之所以能在计算前就先把85与(132+118)交换,都是因为有加法结合律作保证。即:
115+132+118+85
=115+[(132+118)+85]←加法结合律(用了两次)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但考虑到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科学与数学学科的区别,只要孩子说出第一步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把85交换到132的前面,第二步运用了加法的结合律把115与85,132与118结合起来先相加,就行了。
辅导精要
例2,看图说图意,让孩子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88+104+96=288(千米),88+(104+96)=288(千米)。
如果孩子对题目有疑义:例1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得的结果是全天一共骑了96千米,这里第一天骑的路程怎么却是88千米?对此,可以让他再仔细看图,发现例1求的是第三天一共行了96千米。
让孩子根据算式说运算顺序,前式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后式先括号里面的。给算式里的每个加数编上序号,发现加数的位置相同。
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加数和位置相同,和相等;运算顺序不同。
想一想:和相等,说明两个算式是什么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孩子写出(88+104)+96=88+(104+96)。为了使算式看起来有对称性,我们也可以在前两个加数里用上括号。
让孩子自己照样子写出几个算式,如(1+2)+3=1+(2+3)。
再想出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所有的算式,即(a+b)+c=a+(b+c)。
引导孩子先读等号左边的式子,再读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的式子;然后先读右边的式子,再读左边的式子。运用运算顺序描述这些算式的规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种用括号改变加法运算的方法,叫做加法结合律。
例3,让孩子想一想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的计划还剩下几天?过渡到例3。
理解题意,让孩子把统计表的字段与示意图连线,读小精灵聪聪的问话,列出算式,115+132+118+85。
让孩子说一说算式顺序,都是加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先不计算而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想:你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吗?引导孩子发现数据的特点:115+85=200,这是整百数;132+118=250,这是整十数。为了能够口算,我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调动加数的位置,还可以用加法结合律改变运算的顺序。
让孩子尝试计算。有些孩子常常会省略一些过程,如:
115+132+118+85=(115+85)+(132+118)或者115+132+118+85=200+250。
对于后者,应该给予特别的鼓励,这才真正在使用口算,反映出简便运算的本质。
“做一做”,有四道简算题,巩固加法运算定律在连加计算中的运用。
让孩子先观察算式,说说数据的特点,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动手计算。
还可告诉孩子:这种原来不能口算的式题,通过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后,变成能口算,这种方法叫做简便计算。聪明的孩子总是习惯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补白。把例2相关内容连线加深理解,如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并在“加法结合律”注“使用括号改变运算的顺序”。例3,前两行的“85”连线。
习题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第4题,让孩子判断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参考答案如下:
76+18=18+76(加法交换律)
37+45=35+47
31+67+19=31+19+67(加法交换律)
56+72+28=56+(72+28)(加法结合律)
24+42+76+58=(24+76)+(42+58)(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2个算式可以认为没有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该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一个加数减少了2,另一个加数增加了2,和不变。这其实是运用加法的性质。如果有孩子认为该算式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即:37+45=(35+2)+45=35+(2+45)=35+47,应当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这两点,只要孩子自己没有想到,教师不可刻意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