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3加法交换律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3加法交换律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05 08:1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交换律
学习内容
课本第27~28页例1,第31页练习五第1~3题。
学习目标
观察加数位置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加法验算。
课文讲解
研究数的运算的最主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算的性质。其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通常称为“运算定律”。也就是说,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它可作为推理的依据。如根据运算定律来证明运算的其他性质,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来证明运算法则的正确性,等等。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集合论为依据加以证明的。此外,也可以用计数公理“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来说明:任意两个数a与b相加,不论是a+b(相当于先数a,再数b),还是b+a(相当于先数b,再数a),结果都一样。类似地,任意三个数相加,不论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还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仍然只是计数的顺序不同,所以不影响计数的结果。
小学数学课本一般都不出现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公理,但无论是通过直观还是借助具体情节内容来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无形之中都用上了计数公理。其实,计数公理所反映的事实,儿童早就有所感悟,只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罢了。
主题图,李叔叔骑自行车去旅行。他根据自行车上的仪表记录旅行的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1,根据主题图中李叔叔的话,提出数学问题。让孩子运用计数公理,得出数学结论:40+56=56+40。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然后,再模仿举例,并学会用语言文字描述数学结论。最后,进行符号化地抽象,让孩子建立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体系。
辅导精要
主题图,让孩子读一读图中的三段说明文字,并把李叔叔的话继续说完,列式计算40+56=96(千米)。
让孩子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即在上午所行的路程的基础上,继续数出下午所行的路程。
教师与孩子交流:还有别的计数方法吗?有的孩子想到:在下午所行的路程的基础上,继续数出上午所行的路程。列式是56+40=96(千米)。
让孩子在两个算式的写出各部分名称,再比较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它们的加数相同、和相等,但加数的位置不同。
想一想:怎样把第一个算式变成第二个算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可能说:把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同理,要把第二个算式变成第一个算式,也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告诉孩子:“位置交换”的规律很重要。还可让他用手比出一个交换的动作。
想一想:加数相同和相等,说明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孩子可以说:算式也相等,即40+56=56+40,只写算式不写和。
问孩子:你能再写几个算式相等的式子吗?让孩子写出三五个。
再问:你一共能写几个这种等式?孩子说:可以写无数个。
又问:会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写算式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吗?孩子可能直观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就可以了。让他按自己的语言写式子,如3+4,交换加数的位置是4+3,并发现:等号也要有一个说法。所以修正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再找出这句话的关键词:加、交换,概括出: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想一想: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引导孩子尝试用图形、用字母或用其他符号表示。如
1.加数+加数=加数+加数,不行,修正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2.△+□=□+△,可行。
3.想到英语科所有的字母,得出a+b=b+a。还可告诉孩子:在数学里,经常要用英语的26个字母来表示数。
想一想:刚才所写的哪个算式可以用“a+b=b+a”表示?孩子发现:任意一个算式都写成a+b=b+a,从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捷性。
想一想:“a+b=b+a”具体表示哪个算式?孩子发现:它又不能具体地表示某一算式,从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
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补白,注上加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重要内容做上记号。
“做一做”,让孩子独立完成。
习题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第1题,让孩子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让孩子先计算第一行的和,再进行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第一列的和可以照抄第一行的和。再计算,再观察再照抄,……。最后,发现表中数的规律:以加号所对的那条对角线为对称轴,对应位置上的两数相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让孩子对其规律先用一句话描述,再用符号(如字母)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第2题,读题:哪里用到过加法交换律?可让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浏览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发现第27页有同学用48+135来验算135+48,使他认识到以前学过的交换加数验算加法的方法,其依据就是加法交换律。再写成黑板上的习题。
第3题,让孩子独立完成。验算时,要让孩子经历计算的过程,不要想当然;可以写竖式,也可以写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