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9张PPT。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第4课余 玮 贝聿铭简介 1917年4月26日出生在广州,父亲贝祖贻是中国金融界巨子。
1927年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举家迁居香港
1935年全家自香港搬家回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1936年赴美国宾州费城宾州大学攻读建筑。1945年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1955年在纽约宣誓为美国公民,成立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1959年荣获美国建筑学 会奖,这是贝氏获得的第一个建筑奖1970年获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美国建筑师学会建筑奖评审委员1975年荣任美国学院院士。1978年任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长,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建筑师任职1979年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最高荣誉的金奖1991年1月1日贝氏宣布退休1993年11月28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罗浮宫开馆两百周年纪念会上,颁予
“荣誉军团司令勋章”,荣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学习目标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学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感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获得启迪。
贝聿铭( ) 魅( )力 晶莹剔( )透 金融( ) 相得益彰( )初露头角 奠( )定 授( )予 颁( )发 荣誉( ) 声名远扬 初生之犊( ) 遗孀( )新颖( )yù míngmèitīróngzhāngdiànshòu bānyùdúshuāngyǐng谐调( ) 变幻莫测 和谐( ) 别具匠心 遴( )选 声誉卓( )著 抉择( ) 负荷( ) 轩( )然大波 力排众议 摩( )天 当之无愧 功成名就 萦( )系tiáoxiézhuólínjué zéhèxuān móyíng坦( )诚 水榭( ) 熔于一炉 坐落 勘( )察 参( )天 融为一体 貌不惊人 轻妆淡抹 相辅( )相成 tǎnxièkāncānfǔ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功成名就:功业建成了,名声也有了。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内秀:外表似乎粗鲁或笨拙,但实际上聪明而细心。文中的意思是外表平凡而实际秀美。疏通字词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你能较具体说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成就吗?(注意既要有面上的介绍,也要有突出的典型事例的介绍)
交 流 请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向同学们具体地说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成就。
再读课文思考: 1、 文章除了重点介绍贝聿铭建筑上的突出成就外还概括介绍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这样写既可了解全貌又可突出重点 3、作者在介绍贝聿铭这些伟大成就时,全文是按照一种什么结构和顺序来介绍的呢?有什么好处?(文章的三个小标题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贝聿铭早期在建筑业获得的成就。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突出成就。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一片爱国之心。(国外)(国内)(初露头
角)(创建筑
奇迹)(不变的
中国心)归纳:贝聿铭是建筑艺术家2.文中的三个小标题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文章是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来安排内容的。
这三个小标题先讲贝聿铭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的建筑成就,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结构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文章的三个小标题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阅读课文,收集贝聿铭建筑作品的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整合上面两个表格的信息,写一个“贝聿铭简介”,要能体现人物身份、建筑成就,以及其建筑的主要特点。
(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贝聿铭, ? ?1.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2.肯尼迪图书馆
3.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
4.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5.香山饭店
6.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速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成就。中银大厦夕阳下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入口中国银行大厦内部办公区域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内部园林式的内堂肯尼迪图书馆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人们如是称赞:“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玻璃金字塔夜色中的玻璃金字塔阳光沐浴中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位在华府的美术国国家艺廊,于1967年时考虑扩建,考察过许多建筑师的作品,国家艺廊董事会于1968年5月,宣布贝氏为新馆的设计建筑师。贝氏笃信现代建筑仍将是主流,坚决地表示建筑不是讲究流行的艺术,建筑物应该以环境为思考起点,与毗邻的建筑物相关,与街道相结合,而街道应该与开放空间相关,此环境理念在东厢艺廊中得以淋离尽致地发挥。华盛顿国家艺术馆1、东厢艺廊中庭内的大树让自然进入室内
2、令人赞赏的天窗使得中庭沐浴于阳光
3、地下层通道的端点处,左侧楼梯通往中庭
4、自艺廊四咖啡座俯视西望大门
香 山 饭 店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它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它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北京香山饭店正面图大片的白墙是香山饭店特色重复使用的几何形漏窗使香山饭店深具风格香山饭店内的绿化深具中国园林精髓香 港 中 银 大 厦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楼、高100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他强调:“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思考并讨论:贝聿铭设计的建筑物类型多、范围广,为什么要对这几个建筑进行如此详尽的介绍呢?这几座建筑物,是他在建筑设计上最突出的成就,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几座建筑,它们的设计和建造,证明贝聿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4、既然是介绍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为什么会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本文的标题?联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深刻含义: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5、从贝聿铭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身上,你能学到些什么?
不断创新和心系祖国、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神 6、文章介绍贝聿铭先生,开头却描写北京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段写了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引起了读者思考,这样的建筑出自谁人之手呢?接着点出了本文的记述对象。同时也引起下文对贝聿铭先生的具体介绍。
文章的构思特点。小标题的好处?
1、小标题的设计:
(1) 使读者对所述内容一目了然。
(2)先写成就更便于突出爱国精神的伟大。
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早期成就
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突出成就
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爱国之心研读第二部分: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
这一部分写了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突出成就,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了贝聿铭具有世界影响的3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分别找出正面和侧面描写的句子。肯尼迪图书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 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正面:这座建筑物的最大特点是“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映照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等等。
侧面:美国总统卡特的称赞:一是对建筑物的评价——“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
二是对它作用的评价——“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三是对贝聿铭的评价——“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 研析“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思考: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贝聿铭的爱国之情? 1、生活方面:语言、衣着、生活习惯等。
2、建筑方面:
(1)香山饭店的设计;
(2)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
(3)建筑思想的阐述。
二、关于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 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 ,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 一条是“思想线”。
“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 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作者在介绍贝聿铭这些伟大成就时,全文是按照一种什么结构和顺序来介绍的呢?有什么好处?明确:文章是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来安排内容的。
这三个小标题先讲贝聿铭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的建筑成就,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结构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文章介绍贝聿铭先生,开头却描写北京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明确:开头两段写了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引起了读者思考,这样的建筑出自谁人之手呢?接着点出了本文的记述对象。这样的开头,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语言赏析 夕阳映照下,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显出惊人的气势与高贵的气质。大厦南面和东面两个入口各面宽54米,高9米,进深14米,上面的10层房屋是用两榀两层高的巨型钢架托起来的,下面一根柱子也没有。大厦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通过层顶玻璃天窗和一面垂直透明的幕墙与室外联系,加上两侧玻璃大门的衬托,整个建筑显得晶莹剔透;而在夜里,厅堂内灯光闪耀,大厦更似一个充满诗意的水晶宫。好一个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这段文字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运用说明向我们介绍了中国银行的外观和独特构造,用列数字的方法增强了说明的准确性。“夕阳映照下,位于……高贵的气质”,“而在夜里,厅堂内……水晶宫”用拟人和比喻来进行描写。最后一句既是抒情,又是议论,给这座建筑物以高度的评价。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 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愈会感到她轻妆浓抹的自然美.
这句话形象描写出了香山饭店的建筑特色。“内秀”在这里形容香山饭店外表寻常,不引人注目,但实际耐人寻味。它外表的朴素毫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和谐,与水光山色, 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请同学们再从课文中找出几处来加以赏析,并集体探讨书后练习二、三。二、1、不能。“气质”不能用“惊人”形容。“高贵的”可以换用“非凡的”。
2、不能。去掉以后就变成“好一个几何结构”,就把中国银行总部大厦这样一座从外观到内部设计都极具创新特色的建筑说成了“一个几何结构”,就缺少了活力,激情。
3、不能,去掉以后就变成了“就像小姑娘”,这就与后文不照应了。不是“内秀”的姑娘,也不一定“初看似乎貌不惊人……” 三、
1、我的根在中国。
生命之根,民族之根。
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3、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根”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枝”指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学完本课,大家都知道文章记叙的是世界级大师贝聿铭的事迹,但文章的标题却是“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呢?建筑是科学,它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同时,好的建筑也是艺术,能给人带来美感,带来艺术的享受,因此,建筑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贝聿铭虽然在大洋彼岸功成名就,但一生心系祖国,他的许多建筑设计都体现出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的特色,他被誉为海外华人“艺术三宝”之一。因此,课文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题目,较好的体现了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写作特色1、精心安排,选择材料。文章用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早期成就、突出成就,爱国之心,结构清晰。在每一部分中,作者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描写。
2、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早期成就用略写,突出成就详写3座建筑。写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设计时,既正面写设计的特色,又用美国总统的称赞来侧面表现设计的成功。
3、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结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大家领略了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大家还能说说其他还有什么艺术能够突显出华夏文化的魅力吗,并谈谈你所喜欢的某类艺术.
课外拓展:从贝聿铭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身上,你能学到些什么?
想象作文:
我与贝聿铭见了一面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