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诗经》两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第24课教学目标1.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准确、流利、
富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诗。
2.赏析品味诗歌细腻的思想感情。
3.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
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读准下列红色字的字音:雎鸠( ) 窈窕( )
好逑( ) 荇菜( )
寤寐( ) 芼之 ( ) 钟鼓乐之( ) 蒹葭( ) 溯洄( ) 未晞( ) 湄( ) 跻( ) 坻( ) 涘( )jū jiūhǎo qiúwù mèilèsù huíméichíyǎo tiǎoxìngmàojiān jiāxījīsì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左右芼之: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白露未晞:
道阻且跻:
蒹葭采采:
在水之涘:文静美好的样子。配偶。挑选。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干。高。茂盛,众多。水边。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读准字音与停顿,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关雎》《蒹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诗经·周南关 雎你读出了抒情主人公哪些情感?诗人是如何传达这些感情的?关关雎鸠 爱慕所听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见 所思 所愿 思念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直接描写其绵绵情意和思念不绝的心理;借动作突出其内心的不平静,表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愿望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诗经·秦风蒹 葭你读出了诗歌当中哪些物或人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流露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白露变化为霜 未晞 未已 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过程,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在时间推移中,流露出抒情主人公焦急和惆怅的心情。伊人所在变化水一方 水之涘 水中央 水中坻水之湄 水中沚 描绘了伊人在远方等待,抒情主人公盼望与伊人相会,流露出抒情主人公急切的心情。 品读诗歌,探究写法 《诗经》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排比;“比”是比喻;所谓“兴”,就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请你来分析一下这两首诗中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关雎》 多用起兴首章以雎鸠鸟的求偶为比喻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 。末章以荇菜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 《蒹葭》 多赋中见兴苍苍芦花 白露成霜 茫茫秋水 曲折河流 水中小洲 铺衬写景,兴起伊人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这两章都用了“兴”的写法,他们在表达上的相同点远不止这些,你来看看还有哪些相同点?都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蒹葭》表现得更为突出,第二章和第三章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三章中复叠间的稍作变化,使主人公上下徘徊、神魂颠倒的真诚痴态,表现得异常生动。都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如《关雎》中的“窈窕”“参差”“辗转”,《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等,极具感染力与音乐美。 想象朗读,自主表达 诗歌是最适合朗读,最需要想象的一种文学作品,同学们有了前面的细心品味,再读诗歌会是别一种滋味。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深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边读边想象,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朗读《关雎》,我脑海里浮现出河中小洲,关雎唱鸣,淑女勤劳采摘,痴情男子辗转反侧的画面。朗读《蒹葭》,我脑海里浮现出秋水长天,芦苇苍茫,伊人隐约,痴情男子沿河奔跑寻觅的画面。 请你谈谈,诗中的两个“痴情人”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我喜欢《关雎》中的男子,他喜欢美丽善良勤劳的姑娘,而且对纯真的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与执著的追求,他的感情率真、淳朴、真挚。 我喜欢《关雎》中的男子,他的爱是那样的缠绵深切,“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他的相思之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很令人感动。 我欣赏《关雎》中的男子,他爱慕美丽贤淑的姑娘,向往追求美丽的爱情,尤其是他被姑娘拒绝后,没有绝望,没有消沉,坚信只要真心相待,“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梦寐以求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我最佩服《蒹葭》中的主人公,他上下求索,“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艰险,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我喜欢《蒹葭》中的主人公,他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不得的惆怅都深深地感染了我,牵扯着我的心。 我欣赏《蒹葭》中的主人公,他憧憬“在水一方”的美丽伊人,望穿秋水,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关雎》《蒹葭》鸾凤和鸣,珠联璧合,堪称姊妹篇,但又风采各异,韵味独具。难怪有人说《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