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孟子》 两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第18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
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
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
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
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
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
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
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
苏轼等影响很大。
走近孟子 本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
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
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
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
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细读课文
赏析词句
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郭:外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
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 限制。
以:凭,靠。
固国:巩固国防。
威:震摄。
寡助之至:之,到。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故:所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结构图解摆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战争事例治国道理类 推总总分艺术特色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
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
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
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
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字词小结1.古今异义。郭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今义: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和
其成员。 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表修饰 夫环而攻之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全文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作 业1.背诵全文。
2.预习第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什么样的句式? 运用了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
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但历经了苦难的磨练后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身上,一定
先要使他的心意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做事受
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
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 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并指明了磨练的益处: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便常常会被消灭。
论述了人处于困境才能够奋发,国无忧虑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心论点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
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足以使人
灭亡的道理了。字词小结通假字“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不顺
“拂”通“弼”,辅弼,辅佐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兴起,被任用
表露,表现
发国恒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防国全文翻译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
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
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
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
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
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
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
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
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
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
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如果在国内,没有坚
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
家或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
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
衰亡。拓展延伸 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小 结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