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 (共4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课件 (共4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6 22:2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短歌行
曹操
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有人说他是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他内定文学,开创建安文学。
他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雄视古今……他就是——
曹 操 个 人 档 案
姓名:
别号:
性别:
生卒年月:
籍贯:
国家:
身体状况:
职业:
座右铭:
称号:
曹操
孟德(阿瞒)

155年-220年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健康
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Ⅰ作者背景
职业成就
A (丞相):北方屯田,兴修水 利 ,用人唯才
B (统帅):
C (诗歌领袖):建安风骨的领袖,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
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宗、走赤壁、克马超、收张鲁、封魏王。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诗品》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
古今向来对曹操的诗都有很高 的评价。
对曹操的点评
鲁迅:“改造文章的祖师”
游国恩:“曹操的诗不仅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由于创造性较大,对后代文学也有重要的影响。”
苏轼:“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短歌行》。
创作背景
文学常识介绍
“短歌”
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
“行”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
建安风骨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安风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Ⅱ正音解词
人生几何: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何以解忧:
青青子衿:
忧从中来: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山不厌高:
多少
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当以慷慨
以何解忧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内心
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
三,泛指多次;匝,圈、周
满足
这首诗歌中的诗眼是哪个字?如何体现?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分组讨论
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人生短暂,
生命无常;
人已暮年,
功业未就。
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慨?
Ⅳ 赏读分析
第一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酒→忧
忧功业未就,
光阴易逝。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达诗人什么心情?
思-求贤若渴
1、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2、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态度?
分组讨论
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
这里再次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和歌
有鹿踏红叶,深山独自游。
呦呦鸣不止,此刻最悲秋。

鹿儿踏着红叶,
在深山古老的梦中漫游,
呦呦鸣叫,四处求偶。
听见这凄凉的哀韵,
秋光啊,更令人悲愁。
俳句
松尾芭蕉
《古池》
闲寂古池旁,
青蛙跳进水中央,
扑通一声响。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这四句诗仍是写“忧”,“越陌度阡”四句乃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
迎-仰慕贤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第三层
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感?
1.诗人是否拥有了贤才,诗中哪几句可以看出?
2.曹操既然已经面对满座嘉宾,为何还“忧”?
分组讨论
已拥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明确:诗人求贤若渴,可是贤才并没有来,作者在此吐露的是求贤不得之忧。
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第四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2)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礼贤下士,一统天下的愿望。
盼-天下归心
明月句有何深层含义?
后四句表明作者的什么愿望?
1.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2.“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
分组讨论
“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没有贤主。
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说其中又有一种霸气。
“诗言志,歌咏怀”。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广纳人才
建功立业
统一天下
参考译文
面对美酒理应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宴会歌声激昂慷慨,忧愁忧思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畅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我求贤之心如天上皓月,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你们呢?
我忧愁由此产生,纵使今夜的情景也不能释怀。
你们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屈尊前来探望我。
我们久别重逢谈心宴饮,让人不禁怀想旧时情义。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是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都归向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求贤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
英雄的慷慨悲歌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杜康:酒(借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君 (贤才)
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
思 考 :
在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曹操?
诗人曹操是一个求贤若渴、抱负远大、积极进取的军事领导形象
讨论: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
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总结
⑴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
“乌鹊南飞”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Ⅴ 艺术特色
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简洁含蓄,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比兴具有引发联想、渲染气氛、类比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
艺术手法鉴赏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引用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引用
艺术手法鉴赏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鹿鸣》篇本是宴宾客的诗,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这里作者借用典故来再次表达自己欢迎贤才的心情。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非常懂得人才的重要,认为“将贤则国安”,“天地间,人为贤”。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曾亲自颁发《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诗中一再表露的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情与他的远大政治抱负是完全一致的。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用典
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用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
艺术手法鉴赏
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乌鹊南飞中以乌鹊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比兴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以山高水深比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借代
唯有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
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里曹操的性格特征是阴险、奸诈、残暴。这和曹操在《短歌行》等诗句中透露出的情操是否有极大的反差。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研究性探讨:
1、小说体裁因素
E、《三国演义》题材七实三虚,有些虚构故事的影响
2、历史上民族关系因素
C、宋朝的民族关系紧张;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 ,人心思汉。
3、三国戏和评话本的人民创作性因素
B、反对“暴君”、“奸相”造成的民不聊生,生活贫困。
4、《三国演义》作者因素
A、尊奉儒家朱熹的体系,未遵循司马迁的体例
《短歌行》中透露出的曹操形象与传统的评价存在极大反差的原因:
……
……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Ⅵ 课堂总结
纵酒放歌,心忧天下
貌似颓放 ,实则进取
尽礼娱宾
欢饮畅谈




反复沉吟
忧思不断
借用典故,表明心志
渴求贤才,成就伟业
基调昂扬
Ⅶ 作业
背诵全文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