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5讲 两次鸦片战争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晚清时期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抗争和探索救国之路的时期,逐渐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具体表现:
1.政治上: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被迫融入西方条约体制;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洋务派地方汉族官僚崛起,冲击了清朝中央集权。
2.经济上: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推动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也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思想文化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西学东渐风潮兴起,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并未付诸实践;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指导下开展洋务运动。
4.社会生活: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西方生活方式传入并与中国社会生活碰撞交融;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礼仪受到冲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课标要求:
1.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
2.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江苏卷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2024 甘肃卷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浙江卷1月 片面最惠国待遇;鸦片战争
山东卷 鸦片战争(主观题)
2023 河北卷 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北京卷 鸦片战争
天津卷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2022 全国甲卷 鸦片战争后的晚清对外贸易
湖北卷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河北卷 鸦片战争的影响
湖北卷 西学东渐
北京卷 “开眼看世界”
高考命题趋势:
1.高考注重考查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强调对现象的深层次解读。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中的外交斗争等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
高考备考建议:
1.两次鸦片战争:全球视野下的19世纪中期;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战争的影响。
2.清政府外交及思想的变化。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线索:
教学内容:
考点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考点2:两次鸦片战争
考点3:开眼看世界
教学过程:
中国近代史简介: (1840——1949)
阶段划分: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特征: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840-1895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
3.特征: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②1895-1919年: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觉醒、探索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斗争,最终赢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
4.主要矛盾:
(1)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
(2)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5.主题:近代化:
(1)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法制治化、民主化);
(2)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工业化、市场化);
(3)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科学化或理性化);
(4)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城市化、多样化、西化)。
6.四条基本线索:
(1)屈辱史(侵略史):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2)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3)探索史:
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4)发展史:
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考点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结合选择性必修2)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形势:
欧美各国在世界各地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便宜的原料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尤其中国,但清朝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1.英国: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
2.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3.俄国:19世纪40年代,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4.美国: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
(二)19世纪中期中西对比:
提示:
本质上的差异在于:
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仍处于落后的封建农耕文明时代。
考点2:两次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借口)。
政府禁烟的决心。1839年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从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没收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问题思考: 分析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并请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禁烟运动的意义。
(1)鸦片走私的危害:
①中国白银大量流失;
②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③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④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银贵钱贱)。
(2)禁烟运动的意义:
①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②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③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中国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④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2.经过: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进攻广州、攻陷定海、逼近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
占领香港岛、进攻吴淞、到达南京江面。
3.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一些列不平等条约:
(1)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1843年,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被称为《南京条约》附件)。
(3)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4.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历史解释:
1.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以条约为根据,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把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2.领事裁判权:
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攫取的一种特权,即它的侨民在当地的民事、刑事诉讼,所在国法庭无权审理,而由它派驻当地的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
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通商都市内“租借”给他们“居留和经商”的地区。在该地区,该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因此,租界也被称为“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司法主权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思考探究: 清政府对条约内容的理解说明了什么?
提示:
(1)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对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严重缺乏认知。
(2)中国近代的苦难不仅来自外来侵略者,也来自落后和封闭。
5.失败原因:
①主观原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闭关自守。
②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建立了强大的近代化海军,船坚炮利,积极对外扩张。
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6.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成为国人的警钟。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永留史册。
③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
④要有忧患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知识拓展: “多元史观”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进程;
③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④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⑤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
7.战争的影响
(1)政治: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经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便利了西方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利于近代化进程。
(3)思想:冲击传统天朝上国观念,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4)阶级:阶级结构更为复杂,买办和早期工人出现。
(5)社会: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社会生活近代化。
(6)对外: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中国国门被迫开放,中国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知识拓展: 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
(1)朝贡体系:朝贡体系的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朝贡一册封”是朝贡体系的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中国居主导地位。
(2)不平等条约体系:不平等条约体系是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高考真题练习:
1.(2024·浙江卷1月)有学者认为:“道光(皇帝)算是个幸运者,白莲教的事是他父亲嘉庆皇帝了结的;洪秀全的大动干戈则留给了他的儿子咸丰皇帝去担当。但是,他躲开了这些,却躲不开另一种灾难,那就是相继困扰的边衅与外患。”下列“边衅与外患”中,发生于道光时期的是( )
A.噶尔丹叛乱 B.鸦片战争
C.大、小和卓叛乱 D.中法战争
【答案】B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结合所学,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年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项正确;噶尔丹叛乱发生于康熙年间,排除A项;大、小和卓叛乱发生于乾隆年间,排除C项;中法战争发生于光绪年间,排除D项。故选B项。
变式训练:
1.《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在谈判具体细则时坚持以下原则:(一)在商业和私人交往方面让步,用贸易特权和友谊去收买外国的好战分子;(二)乞求于文明的等级制礼貌行为以及中国的整个文化优越感来设置各种限制。由此可知,清政府( )
A.以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基本原则 B.维护传统意识形态
C.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力图弘扬中华文化
【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谈判具体细则时坚持文明的等级制礼貌行为以及中国的整个文化优越感,可知,清政府维护传统意识形态,B项正确;据材料“用贸易特权和友谊去收买外国的好战分子”可知,清政府没有以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基本原则,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C项;据材料“乞求于文明的等级制礼貌行为以及中国的整个文化优越感来设置各种限制”可知,清政府维护传统意识形态,而不是弘扬中华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高考真题练习:
2.(2024年浙江卷1月)1856年5月2日,美国公使伯驾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引述中美《望厦条约》第34款“至各口情形不一……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要求修约。与此同时,英国公使包令也援引《望厦条约》要求修约。据此可知( )
A.英国利用片面最惠国待遇加紧对中国侵略
B.修约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C.中国东南边疆地区的安全遇到严重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英国公使包令也援引中美《望厦条约》要求修约,依据的是虎门条约中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对中国进行侵略,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英国使用美国条约内容的原因,而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具体修约内容,不能反映中国东南边疆地区的安全遇到严重危机,排除C项;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故选A项。
变式练习:
2.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此后
A.英国借镇压太平军为名入京施压
B.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英国私自在京设使馆区驻兵保护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1851年,且没有在北京地区发展,故A错误;1894年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B错误;1854年,清政府拒绝了英国的修约要求,故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正确;当时英国并没有私自在京设使馆区驻兵保护,故D错误。故选C。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列强要求修约的请求遭到拒绝。
(3)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教材的“历史纵横”)、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问题思考: 英国产品在中国滞销真正的原因?英国人认为是什么?
材料一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提示:
①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严重;
③封建剥削沉重,中国农民贫困,购买力低等。
2.经过:
(1)第一阶段(1856—1858年):
①过程:
英、法两国发动战争(先锋),美、俄以调停人面目出现(帮凶)。
②结束: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2)第二阶段(1858—1860年):
①过程:
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遭到清军反击。大沽站后,英法联军率军舰和陆军于1860年占领天津。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②结束: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3.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4.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5.影响:
(1)政治: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列强侵略势力向内地延伸;洋务运动兴起;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大量华工出国、下南洋,劳动力外流严重。
(3)思想: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兴起,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4)外交: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建立。(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向国外派驻使节的尝试、利用公法知识维护自身国权等行为,表明晚清政权开始较为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有了条约意识和谈判意识。)
知识链接: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选必三)
(1)华工的概念:
泛指晚清时(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劳工,由于都会签约,又称契约华工。
(2)原因:
①19世纪初,奴隶贸易逐渐被禁止,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殖民者的诱骗或绑架;
②《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
③百姓为生计所迫。
(3)贡献:
①开发美洲: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开采、中央太平洋铁路修建的主要劳动力;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成千上万的华工在种植园劳动。
②开发大洋洲:开采金矿、在种植园劳动,促进这些地方的开发。
(4)影响:
①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唐人街);
②促进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
能力提升: 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
核心素养: 全面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历史解释)
(1)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步加深,主权被严重破坏。
(2)经济上:开始了近代化进程。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客观上有利于新经济因素的生长。
(3)思想文化上:开始学习西方。列强肆意破坏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宗教和西方文化;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思想、教育的近代化。
(4)对外关系上:国门被打开,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此时对外开放是被动的,但在客观上有进步意义。
(5)社会生活上:外国的服饰、饮食传入,西方的社会习俗也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6)革命阶段上: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这正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特征。
高考真题练习:
3.(2024年江苏卷)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1860年以后,内地商人纷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增。上海洋布店的发展反映出( )
A.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B.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渗入
C.内地棉纺织业发达 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洋布店由1850年的1家发展到1858年的十几家,且由门市零售为主转变为批发为主,这体现了外来经济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强,即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深入,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上海棉布商店的情况,并未涉及内地棉纺织业的情况,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变式练习:
3.1860年代以后的晚清,江南地区土布业“即用手拉梭机,自纺自织,后即逐步改用铁木机,织改良土布,并开始染色 产地遍布于江阴、常熟、武进、无锡 以江阴、常熟为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江南地区( )
A.自然经济基本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农副产品出口激增 D.纺织行业的近代化初显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60年以后,江南地区的传统土布业逐渐由手拉梭机改为铁木机,织改良土布,并开始染色。机器在土布行业使用,说明当时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近代化初显,D项正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缓慢的,1860年尚未完成解体,排除A项;1860年之后,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初显,发展缓慢,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提及土布的流向,排除C项。故选D项。
考点3:开眼看世界
(一)背景:
1.中国各阶层的反应:
(1)统治者阶层:封闭、愚昧、腐朽,固守天朝上国观念,主权意识缺失,与世界脱轨,不知反思与进取。《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
(2)普通民众:愚昧与抗争并存,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2.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二)主要表现:
(三)特点:
介绍西方,学习西方(学习西方的科技,尤其是军事技术)。
(四)评价: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材料一 在“天朝”的文化人中,他们是孤独的,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然中国最优秀的思想家尚未辨明中国的方向,又是整个民族的不幸。这是时代与社会间的落差。
在《海国图志》中......也可以看到无须“师夷”即可“制夷”的言论……土法“制夷”的生动事例......《瀛寰志略》对外部知识的介绍,比魏源更详尽准确......它对西方的人文制度多有褒评,却又使用着旧观念。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学者蒋廷黻[fú]痛惜地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提示:
(1)进步性:
① 这些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②揭开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迈出了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
③打破了天朝上国的思想禁锢,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局限性:
①初步和模糊地了解了西方,未能付诸实践和突破封建制度;
②大多数官僚则仍沉醉于暂时和平的表象。两次鸦片战争并没有使得中国人真正的苏醒。
高考真题练习:
4.(2022年北京卷)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海国图志》得到一些日本学者的赞同,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侵略的主张,排除B项;魏源写作的《海国图志》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变式练习:
4.魏源主持编撰的《海国图志》出版于1842年以后,在东亚地区流传甚广,其“师夷长技”的观点不仅催生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还启发了日本“和魂洋才”与朝鲜“东道西器”思想的产生。这可用于说明( )
A.东亚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 B.《海国图志》启迪了东亚地区的近代化
C.东亚新旧势力之间的妥协合流 D.东亚对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文化层面
【答案】B
【解格】根据材料“不仅催生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还启发了日本‘和魂洋才'与朝鲜‘东道西器'思想的产生”,由此可见《海国图志》启迪了东亚地区的近代化的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东亚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东亚新旧势力问题,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师夷长技”的观点对洋务运动、日本与朝鲜国思想的影响,不是东亚对西方的学习,排除C项。故选B项。
课堂总结: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5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