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学习目标
1.通过勾画作者的观点,批注反语的言外之意,明确作者对侵略者批判的立场。
2.通过朗读、对比阅读,分析铺陈、类比等手法,领略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3.通过链接材料和重点语句,把握作者的正义立场,培养理性与良知。
残垣无语,几番梦回
1860年10月18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纵火焚毁。“连续两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漂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
如今,断壁残垣静静伫立,诉说着逝去的辉煌,见证着曾经的凌辱,更为后人敲响警钟:铭记历史,吾辈应自强!
雨果是支持还是反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活动1:默读5—10自然段,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并据此概括雨果的主要观点。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观点总结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烧毁圆明园,是一次野蛮的偷窃和洗劫,是强盗行为,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活动2:请勾画出运用反语的句子,并批注雨果的言外之意以及表达效果。
①表: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里:不同的只是干得更残酷、更丑陋,以至于荡然无存。
②表: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里: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两个胜利者,他们恬不知耻地回到欧洲。
③表: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里:我们欧洲人是野蛮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文明人,这就是野蛮对文明所干的事情。
④表:先生,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里:先生,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严厉谴责。
反语,表达虽含蓄,但情感更强烈,批判更深刻,讽刺更突出。
手法总结
定义: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某意,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增强讽刺性、幽默感,使情感表达更强烈。
活动1:请比较课文和百度百科对圆明园的介绍,结合具体文字,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处并说明理由。
百度百科:圆明园内珍藏了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圆明园的建筑样式,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平面布局和造型式样:既有常见的单檐卷棚灰筒瓦屋面,朴素淡雅;又有宫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顶,金碧辉煌;既有一进两厢、二进四厢的规整院落,又有灵活多变的建筑组群。
课文: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活动1:请比较课文和百度百科对圆明园的介绍,结合具体文字,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处并说明理由。
铺陈手法:作者采用浪漫主义笔法,发挥想象,从建筑材料、装饰特点、布局陈设、建筑规模等方面,对圆明园梦幻般的盛景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比喻论证,将圆明园比作月宫,将想象中的建筑生动具体化,写出圆明园的美妙和神秘。
类比论证,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相类比,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之高。
铺陈手法总结
定义: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描绘、讴歌等,
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能够对内容起强调作用,更利于抒情
举例:《孔雀东南飞》十三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
活动2:雨果想要批判英法联军的罪行,为什么要先写圆明园之美?
总评:“世界奇迹”
分述: ①谈论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②具体描写圆明园中之物。
③强调圆明园之艺术成就。
一、描摹赞美圆明园的美
二、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严厉谴责。
总结
因为是回信,且要批判对方,如果一开始就亮明自己的观点,对方会反感,甚至不会读下去,那么就收不到痛斥对方的效果。
先写圆明园的美,写它在人类文明文明史上的艺术价值之高,后面这样的奇迹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更能增强这种讽刺和批判力度。
活动1:面对法国这一灾难,国人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对此,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链接1: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著名地标建筑物巴黎圣母院起火,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很快,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整座建筑损毁严重。伫立了800多年的全人类的艺术瑰宝——法国巴黎圣母院就这样被大火吞噬。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虽然让人觉得可惜,但是也绝对比不上英法联军对我们圆明园所犯下的罪孽。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我只会为圆明园的损毁而痛心。
圆明园被烧毁是侵略者的罪孽并非巴黎圣母院这些建筑的过错。今圣母院被毁了是人类文明的一大笔损失,不愿再看到我们的文明像灾难片一样一一被毁。
活动2:雨果作为法国人却批判自己的祖国,这算不算叛国,请结合下列句子谈一下你的看法。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站在人类良知与正义的立场上,将法兰西人民与政府区分开来,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
二战时候,德国有个科学家叫海森堡,在帮德国研制原子弹,但是他知道原子弹一旦在德国手里,可能给世界人民带来危害,所以他拖延了这个进程。
两德分立的时候 ,一位士兵射杀了一个从东德逃往西德的青年,后来两德统一后,这个士兵被起诉。他辩称说他只是执行命令。
但是法官说,你有开枪射击的义务,但是也应该有枪口抬高一寸的善良。
电影《辛德勒名单》
总结
他是爱国的,对祖国和人民爱得清醒,爱得深沉!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普通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他尊重文明的创造者,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他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盔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同情和尊重中国及其人民,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公正的人格,以及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的博大胸怀!
人物介绍
维克多·雨果(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语录分享
每块墓碑下,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没有风暴,船帆不过是一块破布。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作品介绍
1831年,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问世,这部小说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品介绍》
《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
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