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致女儿的信
精彩开篇词
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牛郎织女、天仙配,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还有爱情的俗语“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的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扰着你,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思正等着你长大,你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中得到启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前激趣:同学们,能说说你们曾经看过哪些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吗?
示例:《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山楂树之恋》等等。
2.导语:说起爱情,莎士比亚曾经在一首诗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们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但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这个父亲就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忐忑(tǎntè) 繁衍(yǎn) 一抔(póu)黄土 无与伦(lún)比
怒不可遏(è) 伫立(zhù) 幢(zhuàng) 麦穗(suì)
2、解释词义。
忐忑:心神不定。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遏制。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3.作者简介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孩子们自己的。他把自己的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而且在国外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交流点拨】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
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2.文章主要是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来显现的?
【交流点拨】本文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的。
3.故事的中心情节是什么?
【交流点拨】上帝三次来到人间视察。
(二)深层探究
1.复述故事并思考: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读到哪三种东西?文中用哪几个相同的字来表达的?
【交流点拨】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谈论,是别有深意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砺磨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称得上真正的爱情。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发现了“美和力量”——人间的挚爱,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体现!
2.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交流点拨】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神中读到了“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关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3.上帝由“恼火了”、“更加恼火了”到“深深地沉思着走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爱情终于战胜了上帝。
4.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而是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呢?
【交流点拨】作者巧妙避开敏感的问题,通过自己少年时代祖母所讲述的童话,引导女儿去思考,动人的童话比抽象的解释和一番大道理更易于理解、接受。
5.父亲对于女儿的问题(“什么是爱情”)是什么态度?
【交流点拨】高兴,欣慰,激动……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6.故事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
【交流点拨】这正好说明真正的爱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正的爱情是一辈子的忠诚,是即使一方死了另一方也会时时在心中追念。
7.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交流点拨】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真正的爱情包含着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延续后代、忠贞不渝。
(三)语言品析
联系全文,探讨下面三句话的深层含义。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交流点拨】这一句饱含了人生哲理的话语,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就本文而言,在异性或爱人之间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机警,才可以和谐相处、共创幸福。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交流点拨】故事中,上帝没有创造爱情,起初,他仅仅把人看作一般的生物,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爱情。爱情的无法毁灭使上帝从“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终“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能够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连君临宇宙的上帝都无可奈何,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交流点拨】文章结尾说:“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这些话都很好地解释了“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的含义: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
(四)自由交流
说说自己身边或报道中各种感人至深的爱情事迹。(学生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进行交流讨论,师生共同点评交流。)
【交流】西安58岁保洁员盖秋娥用爱创造奇迹,唤醒植物人丈夫。
四、板书设计
致 女儿的询问(1—4) 人性美
女
儿 祖母的童话 (5—24) “什么是爱情” 忠诚
的
信 父亲的解答(25) 心灵的追念
五.拓展延伸
1.举办辩论赛:早恋现象之我见。
【交流】正方:中学生可以谈恋爱,如果两人处理得好,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学习。
反方:中学生不可以谈恋爱,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
2.爱情名言名句收集展示:
【交流】示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
课件19张PPT。致女儿的信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目标考考你忐忑 ( ) 繁衍( )
一抔黄土( ) 无与伦比( )
怒不可遏( ) 伫立( )
一幢( ) 麦穗( )póu suì 忐忑:
繁衍: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lún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tǎn tè yǎnzhuàngèzhù 心神不定。逐渐增多或增广。没有能比得上的。愤怒得抑制不住。走近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孩子们自己的。他把自己的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而且在国外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
1.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 (父亲)对此的态度。
5 ~ 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2、文章主要是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来显现的??
3、故事的中心情节是什么?? 本文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的。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视察。1.复述故事并思考: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读到哪三种东西?文中用哪几个相同的字来表达的?深层探究:爱情勃然大怒爱情,忠诚怒不可遏爱情,忠诚
心灵的追念思索着离去一年以后五十年后又过三年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间隔时间君临宇宙的上帝无可奈何了、被感动了、被征服了爱情的力量巨大无比美和力量
2、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神中读到了“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关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3、上帝由“勃然大怒”、“怒不可遏”到“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爱情终于战胜了上帝。
4、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而是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呢?
作者巧妙避开敏感的问题,通过自己少年时代祖母所讲述的童话,引导女儿去思考,动人的童话比抽象的解释和一番大道理更易于理解、接受。5.父亲对于女儿的问题(“什么是爱情”)持什么态度? 高兴,欣慰,激动…… 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6、故事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
这正好说明真正的爱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正的爱情是一辈子的忠诚,是即使一方死了另一方也会时时在心中追念。
7、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真正的爱情包含着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延续后代、忠贞不渝。
1.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 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这一句饱含了人生哲理的话语,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就本文而言,在异性或爱人之间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机警,才可以和谐相处、共创幸福。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故事中,上帝没有创造爱情,起初,他仅仅把人看作一般的生物;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爱情。爱情的无法毁灭使上帝从“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终“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连君临宇宙的上帝都无可奈何,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文章结尾说:“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这些话都很好地解释了“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的含义: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 说说自己身边或报道中各种感人至深的爱情事迹。 西安58岁保洁员盖秋娥用爱创造奇迹,唤醒植物人丈夫。
致 女儿的询问(1—4) 人性美
女
儿 祖母的童话 (5—24) “什么是爱情” 忠诚
的
信 父亲的解答(25) 心灵的追念板书设计拓展延伸早恋现象之我见正方:
中学生可以谈恋爱,如果两人处理得好,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学习。反方:
中学生不可以谈恋爱,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8 致女儿的信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
2.主题解说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回答了女儿“什么是爱情”的问题,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就是“美”与“力量”,爱情就是“忠诚”,爱情就是“心灵的追念”,旨在启示像女儿一样的少男少女要正确、理智地去理解爱情的深刻涵义。
3.重点突破
师:怎样理解文章引述的爱情故事?
生:文章主体部分的故事并不令人费解,但故事背后的寓意却耐人寻味。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爱情。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发现了“美和力量”——人间的挚爱,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体现!
4.拓展延伸
爱情诗词名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王风·采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宿愿( ) 繁衍( ) 怒不可遏( ) 勃然大怒( )
tǎn( )忑 zhù( )立 一póu( )黄土 无与lún( )比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听了这些道听途说的传言,他勃然大怒,要去找人拼命。
B.训斥了这个学生后,她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他会寻短见。
C.她的答案既正确又简洁,真是无与伦比。
D.他再三忍让,最后终于怒不可遏,动手打了起来。
3.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
①学生早恋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有些学校已经采取了早恋开除学籍。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④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早恋的状况。
(1)第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下列句子的深层含义。
(1)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5.(六盘水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
②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③学会爱自己。
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
⑤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A.①④③②⑤ B.③①④②⑤
C.①②⑤④③ D.③④①⑤②
6.根据你的积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句。
爱情是什么?是“在天愿作比翼鸟, ”的海誓山盟?还是秦观笔下的“两情若是久长时, ”?是简·爱与罗彻斯特追寻的灵魂的平等?还是Jack和Rose在“泰坦尼克号”上演绎的惊心动魄?是《我的父亲母亲》中体现的神秘与含蓄,还是张信哲真诚的“信仰”?
也曾有过“衣带渐宽终不悔, ”的无怨无悔;也曾有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的欣喜;也曾有过“曾经沧海难为水, ”的怅惘……其实,谁也无法真正用言语来诠释这份亘古以来便包含无数悲欢离合的感情。
7.观察下面校园集体舞的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位母亲看了女儿跳校园集体舞照片后很生气,如果你是这个女生的同学,你会对她母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陕西中考)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识书信写汉字】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书信的小知识,请把其中“尺牍”“信札”两个词语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人们用它文流信息,传报平安,倾诉情感,畅谈人生……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2)【活动二:做调查说现状】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提倡议共参与】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写书信表情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在下面的信纸上,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100字以内)。
(2013·眉山)
跑过冬天
——写在女儿成人之际
牧牧:
①还记得你5岁那年的冬天吗?每天清晨,爸爸都带着你到离家不远的公园里跑步。
②最初,你跑一两圈就累了,停下来,央求着爸爸,不要让你跑了。但是,爸爸说不行,你必须跑完。你要跑累了,可以慢慢跑,要是慢慢跑还累呢,可以走着,但就是不能停下来。
③冬日清晨,公园里寂静无人。路边的杨树早已剥落成秃枝,在寒冷的空气中拉动你努力地跑着,呼出的气化成一股股白雾。渐渐地,你跑热了,脱去的黄色毛线帽在手中随着你的运动在花坛周围画出了一圈流线。于是,冬天不再寒冷,冬天有了生命的流动。
④如今,你要成为一个成年人了,即将接受成年洗礼。
⑤你会在某个夜晚,从大地仰望天空,一颗流星划过,转瞬即逝,留下一道亮光。我说,那就是人生。在时间的长河里,一生就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
⑥当你生命开始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都不同。
⑦或许,你会遇到疾病,这是生命中最大的不幸之一。但是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疾病都不要放弃与它的抗争,哪怕只有三天的光明。生死不能抵御,但生活可以选择。不要拿健康做人生的抵押,一生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⑧或许你会陷入贫穷。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精神。节俭是永恒的美德。如果富有,要帮助穷人。
⑨或许,你会遭遇失败,须知人生历程,逆境多,顺境少。故凡事要运用智慧,竭尽全力。社会只看你的结果,而你要看重努力的过程,即使失败,切勿自弃,社会不同情眼泪。上帝只救自救之人。
⑩或许你会落入孤独。坚定的攀登者总是孤独地前行,在情感的孤独中要相信自我,珍爱自己,五湖明月在,渔歌总有时。
相貌与生俱来,一个人美丽不是给所有的人看的,也不会是所有的人都看着你美丽。支撑美丽的是品德、气质、文化。
衣着要整洁协调。如果有钱,可以穿得好些,但不要华贵;如果有时间,可以穿得美一些,但不要繁复。
因为有生命,时间才有了意义;因为有了时间,生命才有了延续。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充分地使用你拥有的每一天的时间和金钱。
尽一切人生之责!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上帝给予你的人生苦难和责任,这就像江河行地,日月经天那样正常自然,既然如此,就让它来吧,你已经开始成人,用微笑和勇气拥抱你的人生!
人生会有许多冬天,跑起来吧,不要停下,跑过冬天!
9.文题中的“冬天”是什么意思?“跑过冬天”有什么深刻含义?
10. 这封信是父亲在女儿成人之际写的,开头三段写女儿5岁时跟父亲晨跑有什么用意?
11. 在第⑦至第⑩段中父亲对女儿提出了哪些告诫?请用词或短语作简要的概括。
12. 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在时间的长河里,一生就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
(2)上帝只救自救之人。
13. 试从本文的标题、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几句鉴赏性文字。
中考作文精美开头集锦
1.春天的绿林中,风儿轻轻地抚过,朵朵娇艳多姿的花像紫风铃一般,叮叮当当……从绿林深处飘出了幸福的乐曲。溪边的垂柳,把它那嫩绿的柳条垂入溪中,鱼儿游到一旁,吐着泡泡,它们在传达着什么。对,是在分享着幸福的喜悦,因为春天到了。空气中每丝每缕都透着幸福的感受,太阳用阳光抚摸着我们,它是在分享幸福,燕子滑过天空是在分享春雨的喜悦。世间万物,都分享美好的一切。分享是一种快乐的方式,也是一种友好交流的方式。
2.清晨,我在家附近的林荫道上散步。微风拂面,夹着泥土的芳香,新鲜清凉。再看看路边的小草,叶尖晶莹的露珠,在初日的照射下,绽放出异样的光芒。好舒畅!我情不自禁地甩甩胳膊,扭扭脖子,嘴里哼道:“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大家一起来做运动。”
3.我终于明白林黛玉和简·爱之间的不同:简·爱在门内,而林黛玉却被关在门外。
——题记
我,十六岁,一个梦想缤纷的年龄,却有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见孤雁南飞,便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见枫叶变红,便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思。生活中那扇快乐之门总将我关在门外,独自徘徊,顾影自怜。
(《门其实开着》)
4.首先,我想跨越空间,问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也许徐志摩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心中的康桥。”也许达·芬奇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也许苏轼会说:“吾之亮点也,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那份心意。”……
我也想说一句:“人的亮点各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应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许没有徐志摩、达·芬奇与苏轼之成就高,但相信自己的亮点,通过行动放大,便可成为人生中不落的北斗星。”
(《淡妆浓抹总相宜》)
【参考答案】
1.sù yǎn è bó 忐 伫 抔 伦
2. C
3. (1)②在句尾补上“的做法”(或“的措施”“的办法”等)。(2)④删掉“防止”。
4. (1)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就本文而言,在异性或爱人之间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机警,才可以和谐相处、共创幸福。(2)这句话表现了坚定乐观的人本主义信念。在故事的最后,“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5. B
6.在地愿为连理枝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为伊消得人憔悴 灯火阑珊处 除却巫山不是云
7.阿姨,跳校园集体舞真的有许多益处,我们都觉得跳舞与平时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差不了多少,根本不会引起情感问题。
8.(1) 尺牍 信札(2) 示例:绝大多数中学生从不写信,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
(3) 示例:现代通信技术固然时尚便捷,可是,你写的书信总是独一无二的,有形有色,可感可触,使我们的交流更有深度和诚意。同时,写信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4) 示例一:
爸爸:您好!
在成长的每一天,您给我创造的都是自由宽松的环境,您从不给我压力,从不过分要求我,从不当面斥责我,全力支持我学习舞蹈,使我快乐成长。爸爸,作为您的女儿,我是幸运的!感谢您!
祝生活愉快!
×××
2014年6月21日
示例二:
王大爷:您好!
我始终无法忘记您那“眯眼式”的微笑。那次我远足迷了路,找不到同伴。当黑夜来临时,恐惧占据了我的心,是您给了我帮助,您那“眯眼式”的微笑如阳光般温暖了我孤独的心!谢谢您!
祝生活愉快!
×××
2014年6月21日
9. 文题中的“冬天”侧重指人生要经历的挫折、磨难,“跑过冬天”即战胜人生路上的苦难。
10. 以特写的画面唤起女儿对幼年生活的亲切回忆,点题,为下文说理作铺垫。
11. 强身健体、节俭助人、坚强自救、相信自我。
12. (1)人生短暂,要尽力使自己的人生发出光芒。(2)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人生只能靠自己。
13. 示例:标题:形象、醒目,耐人寻味。内容:这封父女间的交流书信,凝聚着父亲的人生经验,饱含着人间亲情。写法:用女儿5岁时晨跑的经历开篇,亲切自然;用排比表达父亲的告诫和期望,条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