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7 09: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liàn
yàn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导入
导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西湖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西湖的古诗,去感受它的美丽。
走进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广阔,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书法方面,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这年初春,苏轼于好友游赏西湖,景色宜人,但没过多久突然下起雨来,雨中的西湖同样让他赞叹不已,于是写下一组诗,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
朗读要求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听读,集中注意力,听准节奏
古诗新译栈
天晴时,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清朗而美好;下雨时,群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朦胧而奇妙。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自然地展现出迷人的神韵。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注释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形容水光荡漾、波动闪动的样子。
迷蒙:迷茫飘渺的样子。
相宜:很合适,十分自然。
读出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哪一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
哪一句写的是雨天的景色?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悟诗意
晴雨西湖
湖光山色
解题
地点:西湖。
天气:初晴后雨。
事件:饮酒、游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走进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有感情的朗读
苏轼喜欢西湖晴天时的景色吗?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
方:正。
诗意:晴天时,湖水波光闪闪,美得恰到好处。
水光潋滟
波光粼粼
读书要求:
1.试着从人、事、物、景、情五个方面弄懂诗意。
2.借助诗中关键词句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结合注释,自己理解后两句诗意,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古诗解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下雨
晴天
西施(生卒年不详), 姓施名夷光,一作先施,又称西子。 中国春秋末期美女。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后人说四大美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其中的“沉鱼”即指西施,出自西施浣纱的传说。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诗解析
可以;如果
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诗意: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想一想:
1、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古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