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提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提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7 10: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提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2.下图是4月6~8日青岛和济南两地的气象信息。由图可知沿海的青岛比内陆的济南昼夜温差小。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石具有不同的( )
A.温度 B.热量 C.内能 D.比热容
3.下列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手会发热
B.冬天往手上哈气,感到手变暖和
C.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会变热
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筒壁会发热
4.下图是一款液氮冰激凌,制作时将饮用水、奶油、糖等原料充分搅拌后,倒入食用液氮(沸点为-196℃),使水分子急速冷却,结成体积极小的冰晶,食用时口感顺滑,甚至还能产生“吞云吐雾”的效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氮倒在冰激凌上会汽化,同时放出热量
B.在极低温度下,液氮冰激凌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C.冰激凌中水分子结成冰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小内能
D.嘴中的冰激凌在熔化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
5.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降低了,一定是放热了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容一定大
6.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易形成海陆风,陆风和海风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对流形成风。下图为海陆风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分别是( )
A.白天,海风 B.夜晚,陆风
C.夜晚,海风 D.白天,陆风
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降低15℃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与乙物体放出的热量相等,则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 2: 3 B. 9: 4 C. 4:9 D.3: 2
8.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温度/℃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的质量与冷水的质量可以不相等
9.下图为摩擦焊,其原理是利用工件接触面摩擦产生的热,使工件在压力作用下进行焊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焊接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工件的内能
B.焊接过程中工件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C.焊接过程中焊接处分子间无作用力
D.焊接过程中闻到刺鼻的气味是扩散现象
10.(多选)有甲、乙、丙三种初温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根据它们各自吸收的热量和末温在温度—热量图像中分别画出某时刻对应的三点,如图所示,则它们之间比热容和质量的大小关系正确是( )
A.m乙C. c甲>c乙 D.c甲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描述物质存在形态的模型如图所示,甲图描述的是 体;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 和体积。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在光滑的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再慢慢晾干变硬。很远处我们就能闻到糖画的甜香味,是因为糖分子在不停地 ,糖在凝固过程中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如果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 。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在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二者相互接触,则接触后热量从 (选填“甲传到乙”或“乙传到甲”)。
14.医生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铁、陶瓷(C铁”“=”或“<”)t陶瓷,内能增加更多的是工具。
15.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1kg的水和某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图所示图像。实验过程中,水和某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是某种液体,某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C).[c水=4.2×10 J/(kg·°C)]
三、实验探究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2分,共24分)
16.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如图甲所示,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记录数据并绘制出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的加热时间更长,说明它的吸热能力更强。换用多种液体进行实验,发现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差别,物理学中引入了 这个物理量。
(2)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还在
实验中用到。(写出一个即可)
(3)实验中水的质量是400g,0~3 min内它吸收的热量是 。[c水=4.2×10 J/(kg·°C)]
(4)继续给水加热,水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它的沸点是 。取出电加热器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 热量。
17.小强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同学,他随家人到海边玩耍时,发现阳光下的海水和岸边的沙子温差很大,于是,他带回一些岸边的沙子,想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他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使用加热装置的规格也完全相同。请你来帮他完成实验。
(1)测量出体积相同的水和沙子,然后安装器材,并记下沙子和水的初始温度。请你找出上述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错误: ;改正: 。
(2)实验时只要控制 相同,就可以确定水与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后,只要比较它们 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的差异。
(3)小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沙子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比热容。
(4)小强进行实验时,发现根据自己所测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这是因为: 。
四、计算题(第18题8分,第19题8分,共16分)
18.由于天气寒冷,吃早饭时妈妈要用热水给小明加热250g瓶装牛奶,如图所示,要使这瓶牛奶的温度由10℃最终升高到50℃,求:[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牛奶的比热容为2.1×103J/(kg·℃),忽略热量损失及盛牛奶和水的器皿吸放热影响]
(1)牛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妈妈至少要用多少千克60℃的热水?
19.淬火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之一,把金属制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放在水、油或空气中迅速冷却,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现将一质量为1.5kg的金属块加热到420℃,然后放在室温为20℃的空气中自然冷却,求:
(1)金属块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2)若把这些热量全部用于给35℃、1kg的水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将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金属的比热容为0.49×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参考答案
1. D 2. D 3. B 4.D 5. C 6. B 7. B 8. C 9. BD 10. AC
11.固 形状 12.做无规则运动 减小 13.温度 甲传到乙 14.= 陶瓷
15.乙 2.1×103 16.(1)水 比热容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3.36×104J (4)98℃ 吸收
17.(1)测量出体积相同的水和沙子 测量出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2)加热时间 升高的温度 (3)小于 (4)加热过程中,实验装置会吸收热量
18.(1)2.1×104J (2) 0.5 kg
19. (1)2.94×10 J (2)65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