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筑基提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筑基提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2019)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5 18:43:14

文档简介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筑基提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2019)
一、单项选则题(一)
1.(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
C.细沙混进芝麻里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灰尘是由于气流的作用而运动,另外灰尘颗粒要比分子大得多,故A错误;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是由于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细沙和芝麻都是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都靠外力作用,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物态变化,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分子热运动分析:
1.区别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理解物态变化。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2.(2024高二下·南宁期末)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一些场所的地面等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在喷洒过程中人们常闻到一些刺鼻的味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次氯酸钠分子扩散的结果
B.这是次氯酸钠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C.如果场所温度降到0℃以下,就闻不到刺鼻的味道了
D.如果场所温度升高,能更慢的闻到刺鼻的味道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3.(2024高二下·上海市月考) 分子直径和分子的质量都很小,它们的数量级分别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据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直径和分子的质量数量级分别为

故答案为:A。
【分析】 分子直径和分子的质量都很小 。
4.(2024高三上·望城开学考)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C.铁棒被折断后,很难再合成一个整体
D.气体会无限地扩散
【答案】B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否则分子便不能运动了,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所以A项错误;
B.分子间有空隙,没有紧紧吸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物体内产生反抗压缩的力,这就是分子间斥力的宏观表现,所以B项正确;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它们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只是折断的铁棒分子间的距离的数量级大于10-9m,分子力十分微弱,很难再合成一个整体,所以C项错误;
D.气体扩散可以证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没有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D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分析:
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不同物质形态的分子间隙不同,故气体容易被压缩,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5.(2024高二下·郑州期末)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x轴原点O处,乙分子位于平衡位置处。现使乙分子在外力作用下从处沿x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受到的斥力先增大后减小
B.乙分子受到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C.乙分子受到的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
D.乙分子受到的分子力一直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二、多项选择题(一)
6.(2024高二下·延吉期中)用电脑软件模拟两个相同分子在仅受分子力作用下的运动。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A、B分子从x轴上的和处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其中B分子的速度v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取无限远处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间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
B.A、B间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
C.A、B系统的分子势能最小值为
D.释放时A、B系统的分子势能为
【答案】A,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7.(2023高二下·期末)如图所示是分子间引力与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r的增大而增大
B.随r的增大而增大
C.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D.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AB错误;
C、由图可知,当时,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
D、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斥力减小;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先增大后减小,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本题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考查,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由分子间的距离来决定的,进而决定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到某以程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8.(2023高二下·平罗期末)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答案】A,C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则扩散现越快,故A正确;
BC、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引起的分子的迁移现象,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现象,故B错误,C正确;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则扩散现越快。
三、单项选择题(二)
9.(2023高二下·苏州期中)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三颗炭粒运动时的位置连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炭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B.每段线段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炭粒运动的位移
C.炭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
D.炭粒的运动其实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根据布朗运动特点可知,颗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A正确。
B、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线段的两端正好对应炭粒的初末位置,B正确。
C、炭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固体颗粒的撞击造成的,C正确。
D、炭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热运动导致的,但炭粒的运动并不是分子热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求解。
10.(2024高二下·邯郸月考)下列有关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的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甲图,一个小颗粒的位置变动在某些区域出现频繁些,在某些区域的出现稀疏些,说明位置变动有规律可循
B.对乙图,墨汁和水彼此进入对方,扩散现象与温度无关
C.对丙图,液溴变成蒸汽再扩散,说明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状态下发生
D.对丁图,扩散现象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只不过需要的时间长些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1.(2024高二下·大兴期末)分子力 F 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将两分子从相距 处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 到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B.从 到 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
C.从 到 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从 到 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四、多项选择题(二)
12.(2024高二下·南海月考)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并且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取趋近于无穷大时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此图像中得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若仅考虑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B.假设将两个分子从处释放,则分子间距离增大但始终小于
C.假设将分子间距离从增大到,分子间作用力将变大
D.分子间距离由减小为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A、分子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由题图可知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故A正确;
B、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分子将在r1至无穷远处之间运动,故B错误;
C、假设将分子间距离由r1增大到r2,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故C错误;
D、分子间距离由r3减小为r2的过程中,根据题图切线的斜率可知,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分子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力势能减小,分子力做正功,根据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可知,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图像的斜率表示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13.(2024高二下·黄浦月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条曲线如果完整,下方的面积不相等
B.图甲中,从状态②变化到状态①不是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变大
C.由图乙可知,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D.由图乙可知,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答案】B,C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14.(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关于教材中的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图甲是玻璃管插入某液体中的情形,表明该液体能够浸润玻璃
B.图乙为水中三颗炭粒运动位置的连线图,连线表示炭粒运动的轨迹
C.图丙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分子间距从 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图丁为同一气体分子在不同温度时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①对应的温度较高
【答案】A,C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水能浸润玻璃,液面产生凹陷状态,A正确。
B、炭粒做无规则运动,连线不能表示运动轨迹,B错误。
C、分子间距小于 时表现为斥力,大于时表现为引力,C正确。
D、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图②对应温度较高,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内容选择正确选项。
五、实验与探究
15.(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同步训练)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被淹没的金属筒在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则筒内空气的压强如何变化?试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进行解释.
【答案】解答:金属筒在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加,筒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受到气体分子的作用力增大.则筒内空气的压强增大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气体压强决定于气体分子的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
16.(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2)如图乙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3)如图丙所示,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比滴入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
【答案】(1)引力
(2)小于;间隙
(3)剧烈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2)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根据题意可知,将两滴相同的红墨水分别同时缓慢滴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热水中的红墨水先变得均匀,说明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所以这个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烈。
故答案为:(1)引力 (2)小于 间隙 (3)剧烈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分子间有间隙。
六、应用与解答
17.(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3分子间的作用力同步训练)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多少?能说明物体内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有什么例子?在两分子间的距离由r0(此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分子作用力为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的变化情况是?
【答案】解答: 分子直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若间距增大,则分子引力与斥力都在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体现为引力,则引力越来越大,随着间距增大一定值时,引力与斥力都变小,所以分子力也变小,故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故答案为:10﹣10;扩散;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是10﹣10m;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力将先增大后减小.
18.(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训练)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120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空气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V0=22.4×10-3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解答:设空气摩尔数为n,则n= ,
设气体分子数为N,则N=nNA
代入数据联立求解得:N=3×1027个
答:教室里空气分子数为3×1027个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根据教室体积和摩尔体积求出物质的量,则气体分子数N=nNA
1 / 1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筑基提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2019)
一、单项选则题(一)
1.(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
C.细沙混进芝麻里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
2.(2024高二下·南宁期末)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一些场所的地面等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在喷洒过程中人们常闻到一些刺鼻的味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次氯酸钠分子扩散的结果
B.这是次氯酸钠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C.如果场所温度降到0℃以下,就闻不到刺鼻的味道了
D.如果场所温度升高,能更慢的闻到刺鼻的味道
3.(2024高二下·上海市月考) 分子直径和分子的质量都很小,它们的数量级分别为(  )
A. B.
C. D.
4.(2024高三上·望城开学考)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C.铁棒被折断后,很难再合成一个整体
D.气体会无限地扩散
5.(2024高二下·郑州期末)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x轴原点O处,乙分子位于平衡位置处。现使乙分子在外力作用下从处沿x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受到的斥力先增大后减小
B.乙分子受到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C.乙分子受到的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
D.乙分子受到的分子力一直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一)
6.(2024高二下·延吉期中)用电脑软件模拟两个相同分子在仅受分子力作用下的运动。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A、B分子从x轴上的和处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其中B分子的速度v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取无限远处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间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
B.A、B间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
C.A、B系统的分子势能最小值为
D.释放时A、B系统的分子势能为
7.(2023高二下·期末)如图所示是分子间引力与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r的增大而增大
B.随r的增大而增大
C.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D.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
8.(2023高二下·平罗期末)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三、单项选择题(二)
9.(2023高二下·苏州期中)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三颗炭粒运动时的位置连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炭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B.每段线段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炭粒运动的位移
C.炭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
D.炭粒的运动其实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10.(2024高二下·邯郸月考)下列有关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的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甲图,一个小颗粒的位置变动在某些区域出现频繁些,在某些区域的出现稀疏些,说明位置变动有规律可循
B.对乙图,墨汁和水彼此进入对方,扩散现象与温度无关
C.对丙图,液溴变成蒸汽再扩散,说明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状态下发生
D.对丁图,扩散现象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只不过需要的时间长些
11.(2024高二下·大兴期末)分子力 F 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将两分子从相距 处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 到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B.从 到 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
C.从 到 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从 到 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四、多项选择题(二)
12.(2024高二下·南海月考)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并且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取趋近于无穷大时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此图像中得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若仅考虑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B.假设将两个分子从处释放,则分子间距离增大但始终小于
C.假设将分子间距离从增大到,分子间作用力将变大
D.分子间距离由减小为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13.(2024高二下·黄浦月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条曲线如果完整,下方的面积不相等
B.图甲中,从状态②变化到状态①不是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变大
C.由图乙可知,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D.由图乙可知,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14.(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关于教材中的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图甲是玻璃管插入某液体中的情形,表明该液体能够浸润玻璃
B.图乙为水中三颗炭粒运动位置的连线图,连线表示炭粒运动的轨迹
C.图丙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分子间距从 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图丁为同一气体分子在不同温度时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①对应的温度较高
五、实验与探究
15.(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同步训练)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被淹没的金属筒在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则筒内空气的压强如何变化?试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进行解释.
16.(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2)如图乙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3)如图丙所示,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比滴入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
六、应用与解答
17.(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3分子间的作用力同步训练)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多少?能说明物体内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有什么例子?在两分子间的距离由r0(此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分子作用力为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的变化情况是?
18.(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训练)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120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空气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V0=22.4×10-3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灰尘是由于气流的作用而运动,另外灰尘颗粒要比分子大得多,故A错误;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是由于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细沙和芝麻都是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都靠外力作用,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物态变化,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分子热运动分析:
1.区别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理解物态变化。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2.【答案】A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3.【答案】A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据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直径和分子的质量数量级分别为

故答案为:A。
【分析】 分子直径和分子的质量都很小 。
4.【答案】B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否则分子便不能运动了,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所以A项错误;
B.分子间有空隙,没有紧紧吸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物体内产生反抗压缩的力,这就是分子间斥力的宏观表现,所以B项正确;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它们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只是折断的铁棒分子间的距离的数量级大于10-9m,分子力十分微弱,很难再合成一个整体,所以C项错误;
D.气体扩散可以证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没有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D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分析:
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不同物质形态的分子间隙不同,故气体容易被压缩,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5.【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6.【答案】A,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7.【答案】C,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AB错误;
C、由图可知,当时,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
D、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斥力减小;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先增大后减小,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本题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考查,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由分子间的距离来决定的,进而决定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到某以程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8.【答案】A,C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则扩散现越快,故A正确;
BC、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引起的分子的迁移现象,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现象,故B错误,C正确;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则扩散现越快。
9.【答案】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根据布朗运动特点可知,颗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A正确。
B、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线段的两端正好对应炭粒的初末位置,B正确。
C、炭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固体颗粒的撞击造成的,C正确。
D、炭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热运动导致的,但炭粒的运动并不是分子热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求解。
10.【答案】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1.【答案】C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12.【答案】A,D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A、分子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由题图可知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故A正确;
B、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分子将在r1至无穷远处之间运动,故B错误;
C、假设将分子间距离由r1增大到r2,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故C错误;
D、分子间距离由r3减小为r2的过程中,根据题图切线的斜率可知,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分子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力势能减小,分子力做正功,根据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可知,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图像的斜率表示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13.【答案】B,C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14.【答案】A,C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水能浸润玻璃,液面产生凹陷状态,A正确。
B、炭粒做无规则运动,连线不能表示运动轨迹,B错误。
C、分子间距小于 时表现为斥力,大于时表现为引力,C正确。
D、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图②对应温度较高,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内容选择正确选项。
15.【答案】解答:金属筒在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加,筒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受到气体分子的作用力增大.则筒内空气的压强增大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气体压强决定于气体分子的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
16.【答案】(1)引力
(2)小于;间隙
(3)剧烈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2)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根据题意可知,将两滴相同的红墨水分别同时缓慢滴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热水中的红墨水先变得均匀,说明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所以这个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烈。
故答案为:(1)引力 (2)小于 间隙 (3)剧烈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分子间有间隙。
17.【答案】解答: 分子直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若间距增大,则分子引力与斥力都在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体现为引力,则引力越来越大,随着间距增大一定值时,引力与斥力都变小,所以分子力也变小,故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故答案为:10﹣10;扩散;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是10﹣10m;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力将先增大后减小.
18.【答案】解答:设空气摩尔数为n,则n= ,
设气体分子数为N,则N=nNA
代入数据联立求解得:N=3×1027个
答:教室里空气分子数为3×1027个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根据教室体积和摩尔体积求出物质的量,则气体分子数N=nNA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