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7 14:36: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写作教学设计
教材呈现
写作实践:
一、片段写作。九月份,由夏人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 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描述这些变化。
提示:
1. 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先积累下来。
2. 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写作方面,从简单的记叙、描写向议论、抒情等多元化表达转变,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和方法指导。有了明确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写作指导
写作是什么?写作是沟通的桥梁,写作是交流的平台,写作是分享信息的工具。写作始于生活,是沟通交流分享的方式。学会观察、思考,做生活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和勤于思考习惯。写作可写人记事、描摹万物、抒发感情、发表见解,就必须学会观察、积累观察素材、养成观察习惯。
教学准备
一、明确观察目标
目标设定:主题:九月份由夏入秋的自然与人文变化。
具体目标:观察并记录天气、自然景物(如树木、花草、天空等)以及人们穿戴等方面的变化。
二、引导观察步骤
步骤一:选定场景
指导:选择一个你熟悉且能充分展现季节变化的场景,如校园一角、公园小径、社区街道等。
步骤二:观察内容
1.天气变化
观察要点:早晚温差、风力变化、空气湿度与清新度等。
引导问题:早晨出门时,你是否感到比夏天时更加凉爽?晚上是否需要添加衣物以防寒意?
2.自然景物变化
观察要点:树叶颜色(如从绿转黄、红)、花朵凋谢与果实成熟、天空色彩与云朵形态等。
引导问题:在你选择的场景中,哪些树木的叶子开始变色了?有哪些花还在盛开,又有哪些已经凋谢?
3.人们穿戴变化
观察要点:服装材质(如从轻薄转厚重)、颜色搭配、配饰选择等。
引导问题:街道上的人们都换上了哪些季节性的衣物?你是否注意到了人们开始佩戴围巾、帽子等保暖配饰?
步骤三:感受与联想
指导:在观察的同时,尝试融入自己的感受,比如“秋高气爽”带来的清爽感受,并思考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了你的心情和日常生活。在描述中适当融入个人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对这个季节变化的独特感悟。
三、示例引导
示例观察记录:
傍晚时分,我漫步在校园的小道上。夕阳的余晖洒在金黄的银杏叶上,每一片叶子都像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粉,闪闪发光。微风吹过,几片落叶轻轻飘落,铺满了小径。同学们纷纷换上了长袖衫和薄外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让人不禁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来自秋天的宁静与美好。
观察记录表
初中生校园观察记录表(片段写作)
观察主题:九月份由夏入秋的变化
观察时间:______年__月__日(请填写具体日期)
观察地点:_________(如:校园操场、教学楼前的小道、图书馆外花园等)
观察目的:记录并描述九月份天气转凉、自然景物及人们穿戴等方面的变化。
观察记录:
天气状况:早晨温度:____°C(估算或记录实际温度)
白天感受:_____(如:微风轻拂,略带凉意;阳光依旧明媚,但不再炽热)
夜晚温差:与白天相比,夜晚明显____(更冷/凉爽)
自然景物变化:
树叶变化:________(如:树叶边缘开始泛黄,有的已经飘落;枫叶渐红,增添了几分秋意)
花卉状态:________(如:夏日盛开的花朵大多已凋谢,菊花等秋季花卉开始绽放)
其他变化:________(如:草丛中偶尔可见露珠,天空更加高远湛蓝)
人们穿戴变化:
学生着装:大多数学生换上了____(长袖衬衫、薄毛衣、外套等),颜色上也更偏向____(暖色调/深色系)
配饰增加:部分学生开始佩戴____(围巾、手套、帽子等)以抵御早晚的寒意
场景描述(片段写作):
九月的校园初秋
随着九月的脚步悄然而至,校园也悄然换上了秋装。清晨,我漫步在教学楼前的小道上,一阵凉爽的秋风拂过,带走了夏日的余热。两旁的树木仿佛一夜之间披上了金黄的外衣,落叶如同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后轻轻落在我的肩头。学生们纷纷换上了长袖衣衫,有的还围上了色彩鲜艳的围巾,为这静谧的校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抬头望向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闲地游荡着,让人心旷神怡。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它以一种温柔而又坚定的方式,告诉我们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魅力。
评价量表
观察写作评价标准(10分制)
一、观察细致度(3分)
评价标准:学生是否成功捕捉到了九月份由夏入秋的关键变化,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自然景物(树叶、花卉)的明显变化,以及人们穿戴的调整。观察点需至少涵盖两个方面(如天气与景物或人们穿戴)。
评分细则:
捕捉到两个及以上方面的变化,且准确具体(2-3分)
仅捕捉到一个方面或描述模糊(1分)
未观察到或未提及任何变化(0分)
二、描述生动性(3分)
评价标准:学生是否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景象,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词汇或短语来增强画面感。
评分细则:
描述具体,语言生动,有画面感(2-3分)
描述基本清晰,但缺乏生动性(1分)
描述模糊,难以形成清晰画面(0分)
三、情感融入(2分)
评价标准:学生是否能在描述中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情感或感受,使文章更加真实感人。情感表达可以是对季节变化的喜爱、感慨或对生活的思考。
评分细则:
成功融入个人情感,情感表达真挚(2分)
尝试融入情感,但表达略显生硬(1分)
未尝试融入个人情感(0分)
四、语言准确性(2分)
评价标准:学生是否使用了准确、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句子结构是否清晰,词汇选择是否恰当,无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评分细则:
语言准确流畅,无明显错误(2分)
偶有错别字或语法小错误,但不影响整体阅读(1分)
错误较多,影响理解(0分)
教学过程
一、引言与准备
在开始写作之前,让我们先深呼吸,吸一口九月清新的空气,让心灵沉静下来,准备好一场与秋天的亲密接触。记住,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是调动我们的五感——看、听、闻、触、感,全方位地感受入秋的变化。
二、观察与积累
1.天气变化:用眼睛观察:天空的颜色是否更加湛蓝,云朵是否更加轻盈?早晚的阳光是否变得柔和,不再如夏日般刺眼?
用身体感受:气温的下降,特别是早晚的凉意,是否让你想要多穿一件衣服?
素材积累:记录下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变化,或是自己穿着短袖与长袖交替的瞬间。
2.自然景物变化:
用眼睛看:树叶的颜色如何由绿转黄、转红?花朵是否开始凋谢,而某些秋花(如菊花)却悄然绽放?
用耳朵听: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或是远处偶尔传来的落叶声,是否给你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用鼻子闻:空气中是否弥漫着果实成熟的香气,或是落叶特有的清新味道?
素材积累:拍下一张色彩斑斓的秋叶照片,或是捡起一片形状独特的落叶作为写作的灵感。
3.人们穿戴变化:
用眼睛看:人们是否开始换上长袖衬衫、外套,甚至是围巾和帽子?孩子们的校服是否也增添了保暖的元素?
素材积累:观察街头行人的穿着变化,记录下那些与夏天截然不同的色彩和款式。
三、场景选择与描述
现在,选取一个你印象深刻、最能体现入秋变化的场景进行描述。比如,你可以选择一个清晨的公园,或是傍晚的街道。
示例场景:清晨的公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我踏入了这个被秋色轻抚的公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与落叶的清新,那是秋天独有的味道。脚下,是铺满了金黄与深红落叶的小径,每一步都踏出了沙沙的声响,如同大自然最悠扬的乐章。抬头望向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闲地游走,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的光影。不远处,几位晨练的老人穿着轻便的长袖外套,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惬意。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秋高气爽”的意境,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宁静而美好。
四、情感融入与总结
在描述完场景后,不要忘记融入自己的情感感受。你对这个季节的喜爱、对自然变化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悟,都可以成为你文字的灵魂。最后,用简洁有力的语言结束你的片段,让读者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反思
本题围绕学生进入初中后的新环境展开,鼓励学生观察并记录新校园、新教室、新老师、新同学等方面的见闻,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