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05 18: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测试(三)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诘难(jié) 人才济济(jì) 蛊惑人心(gǔ) 连篇累牍(dú)
B.绯闻(fěi) 水涨船高(zhǎng) 稳操胜券(quàn) 破绽百出(zhàn)
C.鸟瞰(kàn) 颐指气使(yí) 插科打诨(hùn) 间不容发(jiān)
D.青荇(xìng) 曲尽其妙(qū) 汗流浃背(jiā) 乳臭未干(chòu)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感恩励志演讲报告会后,篮球场上满地果皮、纸屑和痰迹,真令老师们叹为观止。
C.当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通过电视媒体向全世界公布后,美国民众当晚在曾经被撞毁的纽约世贸中心前,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
D.公司今天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经营的结果。
3.(茂名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B.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
C.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见成效,就要看全市各学校在后一阶段贯彻的力度。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4.名句默写。(5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5)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5.名著阅读。(3分)
(1)《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_________而获罪问斩。
(2)《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傅雷的说法,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中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3)《培根随笔》的作者培根被马克思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3分)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____________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7.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
B.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买本新书吧!”
C.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
8.(河池中考)最近全国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毒的残留物。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2013年10月、12月份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情况分布表。
空气质量级别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10月 7.2% 24.4% 24.7% 13.5% 20.2% 10%
12月 4.5% 59.0% 29.0% 5.5% 1.7% 0.30%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PM2.5相关的信息。(限2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探究,写出探究结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一、材料二,请写出一条治理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上面宋词的作者是南宋的_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词派的代表人物。(2分)
10.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即在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三句生动地描述了作者想象中的军营生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向往。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描写了战斗场面,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D.最后一句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满含悲壮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愚以为宫中之事 D.以光先帝遗德
1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
(1)是 以 众 议 举 宠 为 督
(2)将 军 既 帝 室 之 胄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中诸葛亮提出的两条建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它们主要对应的是【乙】文画线句子中的“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这一建议。(3分)
1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河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6.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读第③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为例进行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沈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大时代需要大担当
刘国贤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②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③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④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失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人的梦想!
(选自《解放军报》2014年4月8日)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只有这样”中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平凡中的发现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全文不少于600字。
(2)说话是表达自己内心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人和人之间交流或交际的方式之一。
有的人口头表达能力强,很会说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人不善于说话,木讷,言辞少;有的人爱说话,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他的声音,有的人不爱说话,各种场合都极少发言。
有的人你喜欢和他说话,感到温暖,时有启发;有的人你却不想听他的话音,油腔滑调,噪人两耳……
请以“说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全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C(解析:A项缺少主语,可删去“使”;B项语序不当,可将“厚厚的”调到“放着”的后面;D项搭配不当,可将“改进”改为“提高”。)
4.(1)燕然未勒归无计(2)足蒸暑土气(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1)题反诗(2)示例:①讨论音乐(艺术)②激发感想③训练文笔④做个警钟(3)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6.②③④①
7.C
8.(1)PM2.5是生产活动中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2)与10月份相比,12月份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到严重污染比例均有所下降,轻度污染城市比例上升,但一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都上升为良,冬季全国空气质量要高于秋季。(3)示例:减少驾驶机动车辆,提倡绿色出行。
9.辛弃疾豪放
10.B
11.C
12.(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2)将军/既帝室之胄
13.(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2)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14.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内修政理
15.示例: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为了汉室之隆。
16.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
17.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旧 ( http: / / www.21cnjy.com )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或:“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意思对即可)
18.在叙述她免收“我”存车费这件事后进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论。由她对“我”的信任、体谅,引起了“我”对人与人之间猜度与信任的感慨,引人深思。(意思对即可)
19.①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情,她对“我”的体谅、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感动。②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意思对即可)
20.大时代需要大担当。(答“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也可)
21.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担当需要正气”的观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22.先提出观点,再列举事例阐明(论证)观点,最后强调能力在担当中的重要性。
23.不能删。“只有”突出强调了敢于担当要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4.作文略